去年12月,Nike揭曉了Breaking2挑戰計畫,目的在突破馬拉松2小時大關。
為此,Nike匯集世界各地勇於挑戰這一偉大目標的創新人士,打造了一支多元化團隊。這支彙聚了最頂尖知識和技術,包括工程師、設計師、生物力學家、營養學家、生理學家和材料研發人員的頂級團隊,將透過共同努力幫助長跑運動員Eliud Kipchoge、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最大化地激發他們的潛能。
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透過親自會面以及定期電話或Skype會議等方式,為三名運動員在未來幾個月內安排了一系列訓練計畫。這三名長跑運動員會分別在肯亞、衣索比亞和西班牙參加運動員訓練營,進而針對運動員日常生活和訓練安排。在訓練營,團隊會考慮補水、營養、訓練負荷和緩和階段等多方面因素。另外,除了運動員本身,團隊也在持續對「比賽環境」這一關鍵因素進行研究。對訓練營得到的所有資料的觀察和研究,將對突破馬拉松2小時大關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Sandy Bodecker
Breaking2首席前瞻性設計
Sandy在Nike工作35年,現擔任Breaking2首席前瞻性設計。從起初擔任公司鞋類測試協調員開始,Sandy領導了Nike第一個全球足球鞋業務、參與開創了公司最高的運動業務,並擔任其第一個全球設計主管。Sandy現擔任Nike特別專案副總裁。
Tony Bignell
鞋類研發副總裁
Tony是Nike鞋類研發副總裁,他帶領著一支產品研發團隊,為全球各地的運動員設計和研發獨具性能的鞋款。Tony謹遵Nike創新部門的理念:成就更出色的運動員,提供他們保護,豐富他們的知識。Tony和他的團隊致力於從運動員身上汲取靈感和全新理念,並利用資料分析打造幫助成就運動員最佳表現的創新產品。
Matthew Nurse
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副總裁
Matthew帶領著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的探索研究團隊——一個由研究人員、科學家和創新人士組成的並專注於生物力學、人體生理學、感官知覺和資料分析科學領域研究的團隊。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與鞋類和服裝創新部門中的多個團隊展開合作,致力於推出顛覆性的產品、平台和性能。Matthew擁有生物力學和醫學博士學位,並研發了十幾種專利產品和數位概念。
Dr. Brad Wilkins
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探索研究團隊新產品總監
Brad與Brett博士共同負責Breaking2日常科學研究工作,包括運動員耐力測試、分析實驗室資料並確定最佳跑步策略。作為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探索研究團隊新產品研究總監,Brad博士帶領一支科學家團隊開展研究工作,他們的研究成果將為Nike新一代產品的研發提供最強的助力。作為一名生理學家,Brad博士帶領完成了Nike眾多產品和專案的科學研究,包括奧運服裝、足球世界盃服裝,以及2016年創新推出的NTC和NRC應用程式。
Dr. Brett Kirby
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研究員,首席生理學家
Brett 一直不斷探索新的方法來幫助Nike瞭解運動員的身體需求。在Nike,他的團隊透過深入的觀察和研究,為Nike新產品的研發和服務的更新奠定了基礎。作為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的首席生理學家,Brett 致力於創新性研究,挖掘每一位運動員的最大潛能。
Professor Andy Jones PhD
生理學家(外聘顧問)
Andy是應用生理學教授,英國艾克希特大學科學研究和影響力學院副院長。Andy是生物學、肌肉攝氧量和肌氧效率、運動試驗以及人類效能方面的著名專家,已發表了230多篇研究論文。Andy曾是一名國際運動員,曾指導過多名英國頂級長跑運動員,特別專注於鑽研訓練和營養對長跑成績的影響。
Dr. Philip Skiba
醫學博士和性能提升工程師(外聘顧問)
Philip博士是美國芝加哥路德教會總醫院運動醫學項目主任。身為一名醫生,Philip致力於氧量動力學以及運動員訓練和能量生成數學研究。他曾訓練過許多專注耐力比賽的世界冠軍。Philip博士也身體力行地完成眾多三項全能運動,包括美國鐵人三項。
Robby Ketchell
數學和環境科學專家(外聘顧問)
Robby是美國新罕布什爾州人工智慧公司 WinningAlgorithms 的總裁。他利用預測分析演算法來提高運動員的成績。過去十年來,Robby 一直努力鑽研運動和資訊科學領域。Robby主要專注於研究環境因素對人類效能的影響,包括空氣動力學、生理學和物理學方面。Robby利用擔任環法自行車賽科技部總監的數年經驗為一個專業自行車團隊開發了名為AvantCourse 的軟體程式,並因此被稱為該團隊的“秘密武器”。
Dr. Geng Luo
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生物力學高級研究員
Geng Luo在中國長大,從小就熱愛球鞋,但從未想過會從事尖端鞋類性能研究工作。自2013年加入Nike以來,負責為菁英運動員提供尖端設計理念。作為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他帶領著一支由多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運用豐富的知識來開發具有創新性的功能運動鞋。
Helene Hutchinson
創新部門資深鞋類開發總監
Helene 帶領著一個致力於透過產品生產、可持續發展和製造方法創新來提高運動員表現的創新團隊。Helene 是Nike探索研究團隊 Breaking2 鞋類開發項目總監,是 Nike Free 科技的初創團隊成員之一,是自然運行鞋類研發概念推廣的先驅。
Stefan Guest
Nike探索研究團隊跑步創新部門資深設計總監
Stefan 帶領著一個致力於為Nike跑步研發下一代產品的設計團隊,致力於通過快速反覆運算的大膽、實用解決方案讓運動員跑得更快。Stefan 堅信,世界級設計師的通力合作將迸發出“集體智慧”。通過最大化跑鞋的功能和外觀,Stefen 和他的團隊已經幫助很多運動員取得了難以置信的成績。
Bret Schoolmeester
全球跑鞋速度部門資深總監
Bret 作為一名資深跑者,以及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全美聯隊隊員,推進了Nike跑步的改革。2012年,Bret 曾負責跑步行業革命性技術 Nike Flyknit 在北美地區的發佈。在加入 Breaking2 之前,Bret 負責跑鞋類產品的創新科技,包括 Nike LunarEpic Flyknit 跑鞋的發佈。
Steve Jackson
創新計劃總監
Steve 於2004年10月加入Nike,擔任Nike亞太地區服裝採購經理。多年以來,他一直擔任資深服裝採購經理和全球足球服裝業務總監,並始終認真聆聽運動員的實際需求,且對服裝設計創新充滿熱情。Steve 目前是Nike探索研究團隊服裝創新計劃總監,負責管理多種主要運動關鍵的“效能系統”創新專案。
Jorge Carbo
應用服裝研究團隊資深研究員
Jorge 曾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擔任宇航服設計師,後於2003年加入Nike。他專攻熱生理學、運動生理學、人類效能和新技術等領域。目前,Jorge 在Nike擔任創新計劃資深研究員,並負責體育服裝相關創新的基礎性工作。
今年 6 月份,舉辦於新北福隆的 LAVA | Xtrail 福隆站圓滿落幕,無論是賽事格局與氛圍、路線都受到參賽者讚許、有口皆碑。相隔不到半年,LAVA Xtrail 福隆站再啟動,這不是新瓶舊酒,而是嶄新的一道大菜!除了新賽制 Road to Off-Road 公路越野鐵人三項、兩項賽,也啟動了原預定於今年 6 月份曝光、全新的越野跑賽事。LAVA 台灣鐵人三項公司與 XTERRA Taiwan 協力於 11 月 19 日推出《LAVA|Xtrail 福隆越野跑賽》。
今年 2 月份,擁有多年越野跑、公路與戶外障礙賽經驗的江晏慶,與來自法國隸屬 XTERRA 亞太區的班德列 Landry Benoit(2021 年 LAVA|Xtrail 撒野墾丁越野嘉年華 22 公里組優勝),兩人協力在東北角風景區,用以數月的時間探索草嶺古道、龜媽坑古道、桶盤掘尖與大湖山等地,與整體團隊經過多次的討論與溝通,串聯了一條結合古道、傍海稜線與郊山的越野跑路線。
數個月的探索終有所獲, 20 公里古道歷險組只有少部分與公路越野三項、兩項組重疊,其餘都是嶄新且集聚瑰麗、穿山入林的越野山徑。今年,這條路線將專屬於越野跑者。
凡是談到東北角風景區,皆無不想到擁有百年歷史,隸屬淡蘭古道北路部分的草嶺古道,然而,LAVA Xtrail 越野跑路線僅以草嶺古道作為引子,將跑者們帶向草嶺古道之外的秘徑。跑者會跑過遠望坑親水公園、台灣鎮總兵劉明燈題字的「雄鎮蠻煙碑」與「虎字碑」,抵達埡口平台之後,便急轉直上進入新穎且脫俗的路線。沿著桶盤掘尖、大湖山、中心崙與龜壽谷街踏上回返終點之路。
沿龜媽坑古道、大湖堀山、桶盤堀尖,原始的古道透露大自然氣息。經過多座先人們居住於此、而後廢棄的古厝遺跡,曾經是一條台北與宜蘭相通的山徑道路,無論是腳踏草鞋的居民、亦或是挑著扁擔的行腳商人,都需途經此道。然而,因草嶺古道觀光興起,人們走往大里天公廟與遊客服務中心。而這條大湖堀山、桶盤堀尖的舊路就被世人所遺忘。正如魯迅所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是一條有故事的路。
自埡口轉上桶盤堀尖,有數公里行走於山稜線上,左邊是片片翠綠的一山疊過一山,右邊則是海天一色的蔚藍風景,即使是競速而專注的跑者,眼角瞥見山勢風景也會為之緩下腳步。山上所見風景不輸墾丁的門馬羅山,綠蔭草地盈滿大地,俯瞰大地頗有投身大自然懷抱的感動。
走在稜線上,耳邊是風聲、鳥叫蟲鳴,以及海潮浪花拍岸聲,即使知道離大里車站、太平洋仍有一長段距離,可浪花拍岸的聲響仍猶在耳。光只是這條短短數公里的傍海稜線,報名福隆越野跑賽來此就值了。
在 LAVA Xtrail 越野跑路線 20 公里古道歷險組,總爬升約近 900 公尺,許多路段走在稜線與林徑上,是可跑性比例較高的路線。對於田徑、路跑賽出身的跑者來說,算是利多的競賽。同時,除了數公里稜線上的路段,很多路線是走在具有矮林遮蔭的山徑,不時要涉溪而過。路線多變且原始,管芒花、竹林與碎石土地,以及今年讓許多人為之乍舌的沙灘路線。
LAVA Xtrail 越野跑路線自今年 2 月開拓探索,最後因有所考量,而沒能在 6 月份端上檯面。今年 11 月 19 日有別於鐵人三項、兩項 (20日)之外,決定將這條美麗且動人的山徑以嶄新的面貌端上桌,期望大夥能踏上這條依山傍海的古道遺跡,重溫先人們踏遍東北海岸的辛勤、以及人們俯瞰的美景。
11/19 LAVA|Xtrail 福隆越野跑
11/20 LAVA|Xtrail Road to Off-Road 公路越野鐵人三項/接力賽
11/20 LAVA|Xtrail Road to Off-Road 公路越野鐵人兩項/接力賽
【報名資訊】
即日起報名至 9 月 30 日,名額有限
LAVA|Xtrail Road to Off-Road 福隆站-公路越野鐵人三項 / 兩項
LAVA|Xtrail 福隆越野跑賽
資料來源/LAVA|Xtrail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