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真正的運動家精神:巴西馬拉松教父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
1
真正的運動家精神:巴西馬拉松教父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
2
2017田中馬拉松6月2日開放登記,6月15日公佈中籤名單
3
2016,我的臺北馬拉松我的夢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真正的運動家精神:巴西馬拉松教父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

2017-02-18
人物誌 跑步 奧運 故事 名人錄 馬拉松

2004年雅典奧運男子馬拉松的比賽上,一路領先的巴西選手范德利·科德羅·德·利馬(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在距離終點7公里處,被一名愛爾蘭裝扮的路人衝進賽道推到一邊,干擾了他的比賽,也讓他痛失金牌,在那場比賽,他最後僅拿到銅牌。

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 在2004雅典奧運馬拉松被醉漢干擾。 圖片來源:mahoundsparadise.blogspot

不過,極具運動家精神的利馬,雖然受到如此突發事件極大的衝擊,他還是以愉快而且英雄式的姿態,在開心回應觀眾的加油打氣之中跑回終點。事後,國際奧委會對於利馬的態度表示讚賞,並在雅典奧運閉幕式上頒給他一枚以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命名的獎牌,表彰他在「公平競爭和發揚奧林匹克精神的出色表現」。

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 抵達2004雅典奧運馬拉松終點。 圖片來源:mahoundsparadise.blogspot

而這位闖進場中示威的愛爾蘭人名叫科尼利厄斯,是一名前神職人員,當天他顯然喝得醉醺醺,他身穿蘇格蘭短裙,頭戴貝雷帽並前後各貼著一張白色的大字報,上面寫有宗教宣傳的內容,還告訴觀眾他曾經在英國的F1賽場示威。事實上,他2003年在F1英國銀石站示威,曾被判監禁兩個月。事後,利馬也收到了來自愛爾蘭藝術、旅遊和體育部長與愛爾蘭奧委會主席等人向他表示道歉的信函。

利馬回到巴西之後,受到了英雄式的歡迎,巴西期貨交易所頒發給奧運運動員獎金的儀式上,利馬獲得了金牌得主的待遇,1公斤的黃金。在2016年里約奧運的開幕式上,他也獲選代表國家,成為傳遞聖火的最後一棒,親自以聖火火炬將聖火台點燃。

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 2016年獲邀為里約奧運點燃聖火台。 ©AP

巴西馬拉松先鋒們

從歷史上看,巴西在長跑運動上,尤其是在路跑方面,一直沒有得到什麼世界頂尖的成績,不過這在1990年代之初開始發生變化。

如果我們回顧過往,一些歷史學家可能會提到已故的席爾伐(José Romão Andrade da Silva),一個從1970年代開始揚名世界的偉大的越野障礙運動員,也是早期定義巴西在中長距離田徑訓練的第一人。接著,桑多斯(Luiz Antôniodos Santos)在90年代初出線,他在1995年瑞典哥德堡的國際田總世界錦標賽上,在馬拉松賽中奪得銅牌。

1998年在柏林馬拉松,巴西選手科斯塔(Ronaldo da Costa)締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馬拉松時間2小時06分05秒,打破之前由衣索比亞選手丁薩默(Belayneh Dinsamo)保持了10年的紀錄(2小時06分50秒)。

Ronaldo da Costa在1998柏林馬拉松 ©alchetron.com

無心插柳成為馬拉松運動員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利馬(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這位2004年南美最佳男性長跑運動員。他出生於巴西帕拉納州Cruzeiro do Oeste,一個有6位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中。

「我在塔皮拉州(Tapira),也在巴拉那州(Paraná)成長,我曾經在家中農場幫忙做一點工作。其實我本來是想成為一個足球運動員,我的夢想是加入一個專業的球隊去比賽。我以前是一個右後衛。」

「我在14歲時被轉介進入田徑運動。當時體育老師看我在這方面有一些潛力,(於是就叫我來參加田徑隊,)我的第一個勝利是在巴拉那州的一場路跑賽。」利馬接受國際田總訪問時說道。

利馬的老家 ©marathonthefilm.com

王者背後的偉大推手

利馬之所以能成功,背後當然有一位偉大的教練,他就是德安傑羅(Ricardo D'Angelo),他也是巴西最受人尊敬的教練之一,他與利馬有著很長時間的師徒關係,扮演他在運動事業成功中的關鍵人物。

德安傑羅對國際田總的記者表示:「在短期職業運動員生涯之後,因為愛上這項運動,我在1980年成為一名教練。對我有巨大影響的人是Sebastião Corrêa,他同時也是早期巴西菁英運動員José Romão Andrade da Silva的教練,後者後來成為Paulista足球聯盟的理事長。」

「我從1992年開始指導范德利(利馬),現在我還擔任其他運動員的教練,如Elias Bastos,Eduardo do Nascimento,Adriano Bastos,Celso Ficagna,Vinícius Lopes,Gilson Vieira和João Stingelin等等。」

Ricardo D'Angelo(左)與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 2004年在雅典合影。 ©marathonthefilm.com

一隻馬拉松“兔子” 偶然成為冠軍與奧運選手

利馬是在偶然的機會下成為一位馬拉松賽跑者,事實上,這是在他接受德安傑羅指導的幾年之後。

「在1994年的秋天,我參加了蘭斯馬拉松(Reims Marathon),我當時擔任一隻兔子(馬拉松領跑/配速員),我的任務是帶領跑者跑到21公里處。在跑完21公里之後,我感覺身體還很有精力,於是我決定繼續前進。首先我跑到30公里處,然後就一路跑到全馬終點,而且,我還以2:11:06的成績贏得冠軍。」

在東京馬拉松贏得第一張奧運門票

1996年,在以打破南美全馬紀錄的2小時08分38秒成績贏得東京馬拉松冠軍之後,利馬獲得了他的第一張奧運門票。

「亞特蘭大奧運絕對是一個寶貴的經驗。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不過在比賽時,我的鞋子出了問題。」

在這個多丘陵起伏的美國喬治亞州首府所舉辦的艱難馬拉松賽上,利馬僅以2:21:01的成績獲得第47名。

1997年夏天,利馬在雅典世界田徑錦標賽上首次嘗試跑了奧運馬拉松的賽道。在這場比賽中,西班牙選手Abel Antón以2:13:36贏得比賽,而利馬則以2:21:48的成績獲得第23名。

1998年對於利馬來說是個成功的一年。他以2:08:31的成績在東京馬取得第二名,同時改善了自己的分區記錄。同年秋天,他在紐約馬拉松以2:10:42的成績拿到第5名。

連續贏得兩屆泛美運動會馬拉松金牌

1999年,利馬在溫尼伯舉行的泛美運動會取得了勝利。值得注意的是他同年12月在福岡馬拉松也以另一個sub 2:09的成績(2:08:40)奪下第三名。

為2000年雪梨奧運做準備,並希望能夠改善他在亞特蘭大奧運的表現,利馬在2000年4月在鹿特丹馬拉松以2:08:34獲得第三名。

然而,一些身體上的問題,例如腳的發炎,阻礙了他在雪梨的表現。利馬在此以2:37:08的完賽時間,僅拿到第75名。這是他的第二次奧運失利。

「我在那場比賽時不得不停下來3次用走的。沒有人知道我為了完成那場比賽有多痛苦。我在墨西哥備賽的時候受傷了,而我沒能完全恢復。」

2001年2月他再次前往日本,但是這次在大分馬拉松的比賽,他以2:10:02的穩定表現完賽,2002年他以2:11:19贏得了聖保羅馬拉松冠軍。

為了前進雅典奧運,2003年,利馬參加了一場艱苦的比賽,他拿到泛美運動會的第二面馬拉松金牌。在這場比賽中,利馬在聖多明哥(Santo Domingo )的炎熱和潮濕的條件下測試了自己精神和身體的力量,利馬將他自己在泛美運動會的第二次勝利視為一個奇蹟。

「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完成那場比賽的。這場比賽可說是我生命中最艱難的,我不記得在途中我有多少棄賽的想法。我相信所有能夠完成這場比賽的人都是英雄。我記得當時在賽道上的最後一圈時,我整個人都沒有力氣了,人們告訴我,我抵達終點後昏迷了幾分鐘。」利馬回憶道。

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獲得99年泛美運動會馬拉松冠軍。 ©alchetron.com

前進雅典的計劃

從聖多明哥恢復後,教練德安傑羅和利馬一起擬定了雅典的參賽計劃。

「我們維持了一個很棒的關係,當我開始從事跑步,他也剛好開始他的教練生涯。我們彼此都從對方身上學到了很多。」利馬說。

2004年奧運會的準備工作包括在哥倫比亞派帕市(Paipa)的一段高海拔訓練期,這個城市以溫泉而聞名,也已成為長跑運動員的天堂。在那裡,獲得該地區最好的運動員Herder Vázquez和Jacinto López的鼓勵,利馬開始夢想著在雅典能贏過當時最被看好的世界記錄保持者保羅·特加(Paul Tergat)。

在雅典奧運比賽前4週,2004年8月1日在波哥大半程馬拉松擊敗利馬的洛佩茲(Jacinto López),認為這位未來奧運銅牌得主當時處於很好的狀態。他當時以1:15:18的成績獲得第五名。

「我相信他在奧運可以拿到前五名的位置,也許他可以幫我們派帕拿到一面獎牌。因為我們已經很親近,我們著實對他感到驕傲,」洛佩茲說。

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 2004年在雅典奧運賽前。 ©marathonthefilm.com

來自教練的打氣信

04年奧運期間,德安傑羅也在雅典,不過他無法進入競賽場中與選手村,因為他不是巴西的官方教練。不過,他還是寫了一封信,透過另一位教練轉交給了利馬:

“記住,在30公里有艱難的上坡。如果你身體感覺還不錯,那就冒一點風險跑快些,因為如果你不冒險,你永遠不會贏。我對你的能力非常有信心,所以讓我們為我們一直以來夢想的目標奮鬥吧。不管最後發生什麼,記住,我的信任和友誼會一直陪伴你,也請記得,你是我非常欣賞的一位選手。所以,祝你好運,讓我們在比賽結束之後一起喝杯啤酒吧。”

利馬的反應

「關於這封信,我想了很多」,利馬說。「特別是當我開始在比賽中感覺良好時,也特別在當我看到特加在當天的表現不如預期時。也許一些選手覺得我不會領先很久,但這並沒有困擾我。這封信也在我被攻擊的時候幫助了我,因為我知道,我一定要繼續完成比賽,無論現場有什麼阻礙。我有很多人支持我,因此,我一定不會讓他們失望。」

「這次攻擊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場驚嚇。當時我無法保護自己,因為我必須專注於競賽中。如果現場那位希臘人(Polyvios Kossivas)沒有跳出來幫我把對方拉開,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我非常感謝他,也非常欣賞他的勇氣。」

當時跳出來幫忙的希臘人Polyvios Kossivas(右) ©Reuters

「當然結果變得不同了,因為我開始跑得不順,在那之後我無法集中精神在跑步上。當時的情況對我來說很難完成比賽,但是,憑著我所理解的奧林匹克精神,我必須展現我的決心,並贏得了一枚獎牌。」

「儘管有這樣的事件,我仍為自己感到驕傲,因為這是多年來辛苦努力所達到的結果。我受過良好的訓練,我也期待贏得獎牌。不管發生什麼事,我認為我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我也很高興能與這些世界級的運動員們一起站在頒獎台上接受肯定。」

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 在2004雅典奧運賽後。 ©Reuters

奧運運動家精神贏得世界肯定

利馬的精神,感動了世界上成千上萬的奧運觀眾與運動員。利馬展現給我們的,是一種盡其在我、無愧於天,而且開心享受、擁抱比賽過程的運動家精神。比起賽後去跟大會爭取金牌,利馬寬大的胸懷也讓他得到全世界人們的尊敬。

近期的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 ©boavontade.com

資料來源:國際田徑總會IAAF、BBC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田中馬拉松6月2日開放登記,6月15日公佈中籤名單

2017-06-01
賽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被跑友譽為台灣最有人情味的年度經典賽事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今年邁入第六屆,2016年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共超過五萬名跑者報名,吸引500名來自亞洲十二個國家的國際好手跨海參賽。一同爭搶一萬兩仟個參賽名額,參賽中籤率低於三成,也被跑友們笑稱田中馬為『台版東京馬』。

田中馬拉松能廣受跑友高度好評,除了賽事規劃完善外,還有老街、水圳、田園景色、森林步道及好漢坡等多元的賽道風光將台灣鄉土之美一覽無遺。此外賽事當天田中鄉親無一不傾全力為跑友們加油吶喊,並加碼準備美味豐盛的台灣私房補給替跑友們打氣。台灣的風光美景與濃厚人情味是田中馬拉松年年人氣爆棚,好評如潮的一大原因,跑友將田中馬封為「台灣五星級的天堂賽事」,希望每年都能相揪到田中稻浪裡朝聖一番!

2017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6月2日開放登記 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FB

先登記後抽籤

開放登記時間:2017年6月2日上午10 點~6月12日下午4點止。
正式抽籤日期:2017年6月15日上午11點。

 6月15日12點公佈中籤選手登記編號,同時受理電腦查詢報名結果,並由系統發送抽籤結果電子郵件與繳費通知單,請於三天內持繳費代碼至全省全家便利商店 FamiPort繳費機繳費 ,未於規定時間內繳交報名費者,視同未報名成功,將由候補名單遞補。
報名費繳費完成後即可到報名系統上之本賽會報名官網【查單】功能查詢繳款狀況。

說明

先抽出團體報名表,再乘以團體與個人報名比率,得出將從全馬、半馬、健跑個人報名表中抽出之人數,以達到每個人的中籤機率接近相同(不管採團體報名或個人報名) 。

網路報名抽籤名額:全馬組4000人;半馬組4000人;健跑組4000人;
本鎮籍名額:500人
海外名額:500人 (外籍選手6月1日 10:00AM開放報名)
協力合作單位名額:2000人,共15000人
抽籤日期:2017年6月15日上午11點委請律師見證電腦抽籤,6月15日12點公佈中籤選手編號,同時受理電腦查詢報名結果,並由系統發送抽籤結果電子郵件與繳費通知單,請於三天內持繳費代碼至四大超商繳費,未於規定時間內繳交報名費者,視同未報名成功,將由候補名單遞補。

活動與集合時間

比賽時間:2017年11月12日(星期日) 06:20~14:00
活動會場:彰化縣田中鎮景崧文化教育園區 (田中文化教育園區/田中鎮中州路一段416號)
集合起跑點:斗中路建國路口(會場北邊、鎮公所前)
 

詳細報名資訊請洽

官方網址 :http://www.tianzhongmarathon.com
報名網址:http://baoming.irunner.com.tw/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520marathon

分享文章
鄭匡寓
鄭匡寓

2016,我的臺北馬拉松我的夢

2016-12-29
專欄鄭匡寓運動部落馬拉松跑步

2011年富邦台北馬拉松是我的初馬,那一天,我以4小時41分的成績完賽。那時候的眼界不夠寬,只知道富邦台北馬、高雄馬跟金門,不久後才知道原來台灣這麼盛行馬拉松賽事。於是我就連續報了好幾場賽事,盡情享受賽事的樂趣。

一直到2013年,我才從玩樂賽事的心境,轉到了訓練挑戰的心態,但2013年台北馬調整失敗,跑出近五小時的成績。2014年跑了好多超馬,準備8月的環島長跑。2015年足底筋膜炎受傷、加上兒子才出生,工作轉換跑道,所以休息了好長一段時間。2016年則是幾乎所有時間都涉獵在越野跑上頭。

簡單地說,我的臺北馬賽事場地記錄就停留在2011年。因為那是我的初馬賽事,所以心情上無論如何都希望能跑出像樣的成績。刷場地記錄!

有一兩年,我只跑半程馬拉松賽,當作一種體力上的刺激,也感受一下與跑者們相濡以沫的情感。但靈魂知道,他還在等我。

左起深井亨、鍾易霖與鄭匡寓 鄭匡寓提供

2016年的五月多,我跟深井、易霖聊起『要不要以台北馬拉松為目標進行團體訓練』的話題,於是『破三小』就成立了,目標是馬拉松突『破三小』時。課表的訓練安排交給大哥深井亨,因為他熟悉長跑大國日本許多訓練的法則,時不時也會提出意見跟我們分享。

6月初的五千公尺計時跑,我只跑了22分20秒。之後陸續有許多更新課表,YASSO 800、400公尺間歇跑、10000公尺TT等等,深井說跑課表一點都不難,難的是要緊抓秒數與完成率。雖然不是頂好的跑者,但我們三個人常常是在田徑場邊喘著氣,彼此砥礪著堅持完成。

勤能補拙,易霖很愛用的tag。易霖是我們三個人之中,跑量最高的人,每個週末都看著他登上哪個大山、作了哪一段長程的訓練。雖然總是帶著很輕鬆的語氣,但易霖是默默用功的那種跑者,很值得學習。
我們的團練常常會配上不同的人,包含Willie來跟我們跑一回間歇、有空就來一塊練習的珍珠跟蘇憶雲,到後期的宥銓。我們也會亂入Willie的河濱Runivore 5公里賽,深井還因此拿獎....XD。

2016年開始越野跑之後,我週末有空檔就會去承天禪寺練爬坡,三公里一個loop的繞圈至少跑個4~5圈,或是早上去大同山跑跑。除了週二土城團團練外,週四破三小團練外,週末我只有維持健康程度的跑步,沒有作長距離訓練(敗筆),但確實有落實混合式健身的課表。

團練的要緊事,就是彼此會逼彼此去完成。鬆懈從來不是錯事,但練習時鬆懈,一旦轉換到比賽時,就變成很容易放棄的藉口。所以除非是爆掉了,否則我們盡量都會逼迫自己到底。

深井說:「比賽時有點怕怕的很好。」有一次賽前,我告訴他很緊張時,他這麼回應我。那一次,我在越野賽站上凸台。練習時有點怕怕的、有點焦慮很好,比賽時有點怕怕的、有點焦慮很好,因為那代表你正嘗試跨越自己的極限、跳出舒適圈外。待在舒適圈裡,我們才不會害怕。

賽前最後十天,我們去到師大附中練跑最後的Build up 15公里跑。那天我完成15公里的練跑後,深井問我有沒有守住目標值,我回答他有。於是他告訴我,你應該沒問題了。

馬拉松博覽會現場 鄭匡寓提供

台北馬拉松前兩天,我去了馬拉松運動博覽會,買了Adidas Adizero Adios 3。我對自己說,這是330完賽的禮物(先喊)。

鄭匡寓提供

台北馬比賽當天,我站在B區起跑點的柵欄外頭,天氣沒有帶寒,可以想像天亮之後就會開始熱起來。起跑前我對自己喊話:「不要擔心,你該做的都做了,接著就是驗收自己的成果。」上一次跑馬拉松甚麼時候,我回想了想,好像是2014年吧。

起跑的第一公里在人群中穿梭,只跑出5分半的速度,後頭就一路連著四分多的速度前進。2016年都在跑越野,我從跑越野賽中得到一個啟示,當你一直努力地前進時,不管速度快慢,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我曾經跟土城團猴妹說過:「跑步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跑,你的後頭有我們。」身為跑者的我們或多或少都背負著別人的期待、還有來自他人的鼓勵與祝福。跑起來很辛苦,但一點也不寂寞。

「深井不知道有沒有跑好?」「易霖在谷關沒事吧?」「沒看到宥銓,他還好嗎?」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想起他們。

Willie自拍超嘻哈 鄭匡寓提供

當我還在想這些時,就看到Willie一個人獨自出現在街道上大喊加油。我只能伸手回應他的鼓勵。Willie前陣子在冬山河馬拉松也突破了個人的PB,雖然他的身型看起來比較像個拳擊手,很壯,但他其實是馬拉松315的好手。

JAY Chen 拍攝 鄭匡寓提供
JAY Chen 拍攝 鄭匡寓提供

我一直專注在前進的步伐上,沒能好好注意其他人的加油。面對來自旁邊友人的呼喊聲,我也只能鬼吼兩句回應。經過Q爸李國憲一把打造的淇譽啦啦隊,滿街口的ShowGirl啦啦隊,我也只能多看兩眼,深怕多看一眼就會被聶小倩吸走一樣。看到大佳路跑團許多好友柏宇、嘉文、群子,以及位於各地的熟人如冠汝等人都是台北馬拉松的補給人員兼加油志工,心底覺得非常感動,真心地感謝他們。

陳水蛙大哥拍攝 鄭匡寓提供

跑了好久之後,我遠方瞄見了N大跟智群的330Pacer氣球。下一秒就看見穿著『我生日而且我當兔子』背心的宥銓,我大概遲疑了三秒才叫他。兩人一同跑了一陣,但其實都喘到沒法好好講話。

不久後竟然看到智群從身邊走過,他大概是去上廁所所以稍微落後。我輕聲喚了他。馬拉松好手跟馬拉松弱腳的差別就是,他可以很輕鬆地跟我對話,還問我要不要能量包。但我只能用單字回應他:「不用,謝謝,你加油。」然後就默默地被海放了。智群是個很棒、很熱情的人,之前的一次講座活動向他學習了很多東西。我原本懷疑他根本就是外星人,直到看見他手把手寫下的訓練日誌跟課表規劃,才知道他真的是地球人XD。

攝影雞,Jacky Yan 拍攝 鄭匡寓提供

2016年都在跑越野,我從跑越野賽中得到一個啟示,當你一直努力地前進時,不管速度快慢,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ㄟ....這段好像說過了耶。

上頭的這段話,如果用在35公里之後將會是另一個層面的顯示:當你一直努力地前進時,不管速度快慢,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35公里之後,我的配速從四分多掉到五分多,甚至幾次出現想走路的念頭。我知道我跑得完,也知道我跑得下去。

但長距離練跑不只是練脂肪代謝跟微血管、或是耐力而已,有一者的層面是練習『不動心』。不因為疲勞而產生放棄的念頭、不因為肌肉痠痛而產生走路的念頭,維持著旺盛的鬥志堅持到底。

最後的三公里上到全馬半馬的匯流處,如果有學過李連杰的乾坤大挪移該有多好...(明明就是張無忌),我不停地左竄右拐,儘管工作人員大喊:「半馬靠左,讓全馬的選手靠右通過。」我甚至看到有人在隧道裡突然停下腳步、拿起手機自拍,那一幕我笑了出來(隧道內自拍是哪招?就算有閃光燈也...)。

最後的一公里,我告訴自己,我不是一個人在跑。

身後有著彼此勉勵、鼓舞鬥志的好友,身後有著支持我運動的家人,身後有許多熟識的朋友無私地為我們加油打氣。我不是一個人。

拱門前,我看見智群跟鄒宏傑在門口伸手要跟330的選手們擊掌。我伸出手指對他們示意感謝,拍過他們的手。下一秒,我開始捨不得臺北馬拉松就這麼結束了。

大會時間3小時29分34秒,最差也保得住的成績。

回到終點,我回頭向拱門鞠躬致敬。這一場賽事結束了,但人生路還很漫長呢。永遠都有說不盡的感動,還有說不完的謝謝。

照慣例,比賽完一定要分享一下美食與肌肉痠痛。要感謝建宏JOE開了這個聚餐活動,把大夥都聚在一起。但我還是不會把鬍子帥哥的名號讓給你的XDDD

鄭匡寓提供

關於鄭匡寓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
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
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
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