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3月19日在雨中熱情開跑
1
2017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3月19日在雨中熱情開跑
2
跑步機與戶外跑步
戶外跑步好還是跑步機好? 最新研究發現要這樣選
3
越野跑迷路 華裔媽媽挖地洞並喝自己乳汁保命獲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3月19日在雨中熱情開跑

2017-03-19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賽事

全臺唯一國際田徑總會(IAAF)銅標籤認證2017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今(19)日上午在萬里翡翠灣開跑,超過一萬兩千名海內外熱愛馬拉松的跑友參加,儘管天公不作美、下雨連連,仍澆熄不了跑者的熱情。而今年以賽事最大亮點也是本屆男子組冠軍-來自肯亞的耶哥(YEGO Kipkogei)以2小時17分02秒挑戰封王成功!而女子組則由來自蒙古的孟荷札雅(Munkhzaya)以2小時38分08秒摘后!

2017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3月19日在雨中熱情開跑

第一次參加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的耶哥(YEGO Kipkogei)表示:「萬金石賽道景色非常漂亮,跑過山坡迎向海風,跟一般的城市馬拉松相比,也較具有挑戰性。」摘下后冠蒙古籍的孟荷札雅(Munkhzaya) 個人過去最佳成績2小時33分36秒,為菁英選手中較屬後段的選手,卻以黑馬之姿以2小時38分08秒贏得馬拉松女子組第一名,孟荷札雅(Munkhzaya)表示:「今天來的時候看到很多非洲裔的選手,原本以為沒有機會獲勝!」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的耶哥(YEGO Kipkogei)在2017萬金石馬拉松奪男子組冠軍

耶哥(YEGO Kipkogei)最佳成績2小時08分12秒,與去年冠軍威廉克伯爾(William Chebon CHEBOR)最佳成績為2小時08分21秒不相上下,威廉去年還以2小時13分05秒打破大會紀錄、獲得男子全馬第一名。體育處表示:「全台前五大馬的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為申請銀標籤審查,今年共邀請32名國際菁英選手。其中2016男子冠軍肯亞選手-威廉克伯爾(William Chebon CHEBOR),今年再次來臺挑戰衛冕! 與同樣來自肯亞的隊友耶哥(YEGO Kipkogei)同場較勁,耶哥是本次邀請選手中成績最佳的,一開賽與威廉全程緊跟,直到最後1公里,才由耶哥(YEGO Kipkogei)勝出。」

而分別領跑快樂馬7K的Rima瑞瑪席丹、迷你馬14K的王麗雅跟著所有跑友在雨中順利完賽,且期望自己下一次可以挑戰21K。第二次參加馬拉松賽事的Rima表示:「第一次在雨中跑步,真的覺得超熱血!」Rima因為這週工作滿載、完全沒有時間練跑,原本擔心自己的狀況會不理想「跑前很有壓力,結果沒想到在雨天跑步真的太舒服了,跑的時候可以感覺到把所有的壓力都抒發掉、而且跑回來我還覺得跑不夠!」;王麗雅表示雖然下雨、但對跑者來說可以跑步就是好天氣,「尤其看到路上的小朋友帶著螃蟹帽在奮力地為你加油,就覺得好感動!」此外,對於第一次參加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王麗雅最深刻的則是物資補給「太特別了!居然有肉粽,而且好好吃~」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連續3年通過IAAF銅標籤認證,今年申請銀標籤審查,吸引多達14個國家、32名優秀國際菁英選手參與,除了賽道美麗的風景之外,由地方民眾組成的加油團各具特色,展現獨特的城市風光,期盼今年10月能順利取得銀標籤認證!

2017萬金石馬拉松前三名選手成績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戶外跑步好還是跑步機好? 最新研究發現要這樣選

2020-01-08
觀念跑步訓練跑步機跑步知識庫

在戶外練跑還是跑步機上練跑比較好?多數人取決於自己的習慣、天氣、跑步目的、甚至是否健身房會員。不過,一篇發表於《運動醫學》的研究發現,雖然一般來說兩者訓練效果相似,但其實會影響你的步態造成些微差異,尤其在傷後復健或恢復跑時,不同傷害應選擇完全相反的選項;研究更打破跑步機傾斜度調1%的傳統觀念,發現原來是特定少數人才需要這麼做!

跑步機與戶外跑步
戶外跑步好還是跑步機好? 最新研究發現要這樣選

<延伸閱讀:跑步遇瓶頸?用跑步機拉抬跑速的3大好處與8個提醒>

對多數跑者而言,在跑步機或戶外跑步,兩者心理感受、舒適度上大不同。例如戶外跑者覺得跑步機簡直是「懲罰」,乏味之外還要吹冷氣吹到頭痛,戶外新鮮空氣和風景好多了﹗跑步機跑者則認為邊看電視邊跑既療癒又殺時間,而且有效率,比戶外颳風淋雨飆汗好得多。

對此,2019年底剛發表於《運動醫學(Sports Medicine)》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33項比較跑步機跑步和戶外跑步的相關研究,發現雖然兩者都能給跑者相似的鍛鍊效果,但仍有不少細節差異,包括:
1. 步態差異:腳底著地點、膝關節屈曲,以及骨盆的垂直位移(跑步時上下跳動的幅度)。
2. 對於不同傷害部位的跑者,地面硬度等差異會對他們產生最大的影響。
3. 以往觀念將跑步機傾斜度調整為1%和緩上坡,有助模擬戶外跑步,但實際研究結果不完全如此。

1. 步態差異源自跑步時的舒適度

腳後跟著地的情況在跑步機上不常發生,較多是以腳尖或是腳掌著地;但在戶外跑步時,跑者較常出現腳跟著地情形。該研究第一作者、荷蘭馬斯垂克大學健康、醫藥與生命科學博士Bas Van Hooren表示,這種生物力學上的變化,可能是因為身體試圖彌補地表的差異,而細微的差異可能源自你在跑步機上跑步時的舒適度(曾有研究針對不熟悉跑步機的跑者測試步頻,發現他們越不舒服,步頻越容易增加。「步頻」指步伐的頻率,多以每分鐘雙腳踏步的次數steps/min為單位)。事實上,當你在跑步機上推蹬時,輸送帶的速度會稍微改變你的步態。相較於路跑,身體在跑步機上下跳動的幅度降低,可能是因為較高的步頻導致。

跑步機跑步著地
在跑步機上不常發生腳後跟著地的情況,較多是以腳尖或是腳掌著地

2. 傷害部位不同,選擇差很大

傷後恢復跑的跑者要注意了!一項研究發現,與戶外跑步相比,在跑步機上跑步時脛骨的應力較低,也就是說,如果你在疲勞性骨折(應力性骨折)休息一陣子後恢復跑,跑步機是較好的選擇。原因可能是跑步機表面的硬度比混凝土路面的硬度小,可減少作用在脛骨上的衝擊力。

相反地,如果傷害部位在小腿後側或阿基里斯腱(跟腱),那路跑對你比較有益。因為一般路面對小腿肌肉和肌腱的作用力可能較小。

跑步機對脛骨的應力
在跑步機上跑步時,脛骨的應力較低

3. 跑步機傾斜1%才能模擬戶外?

以往人們認為將跑步機傾斜度設定為1-2%和緩上坡,有助於模擬室外跑步強度,並彌補室內空氣阻力的不足。但事實證明,多數跑者不需要這樣做就能得到與戶外跑步非常相似的阻力和推蹬變化。

一般跑者不需要1%來補償在戶外遇到的阻力,主因在跑步機上,你必須以類似在戶外把自己往前推的力量去推動輸送帶,而不僅僅是抬起腳而已。

不過,對於每小時能跑12.8到16公里(配速約3:45-4:41)的神級跑者來說,將跑步機傾斜度調到1%是有幫助的。其原因可見本段開頭所述,可以補償他們以這種速度在室內練跑時缺乏的空氣阻力。

配速約3:45-4:41的跑者在戶外跑步的空氣阻力較大,將跑步機傾斜度調1%可彌補室內練跑缺乏的阻力

總體而言,跑者在跑步機上比較容易因為舒適度、覺得無聊或艱難等各種身心理因素,影響步頻、步幅和垂直反作用力。所以當你有運動傷害或剛恢復不久,必須相當注意跑道表面。但無論如何,只選擇戶外或只選擇跑步機,對任何跑者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訓練!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Sports Medicin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越野跑迷路 華裔媽媽挖地洞並喝自己乳汁保命獲救

2016-05-18
新聞越野跑跑步話題

據外媒報導,紐西蘭一名29歲華裔女性在2015年5月參加一場森林越野跑比賽的時候迷了路,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獲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位媽媽表示,她靠著靠挖地洞保暖以及喝自己的乳汁在野外度過了驚恐的一夜。

©Radio New Zealand

這位年輕媽媽叫做蘇珊·歐布萊恩(Susan O'Brien),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和健身教練,目前正處在哺乳期。就在母親節(5/10)時,她參加全程20公里的威靈頓越野跑比賽(XTERRA Wellington Trail Running Series),但是卻在著名的瑞姆塔卡森林公園(Rimutaka Forest Park)迷路。按照預計時程,她應該在兩個半小時後出現在終點,但是她卻始終沒有出現。就在失蹤之前,她最後一次在歐龍果龍果山谷(Orongorongo Valley)被人看見時,戴著一個粉紅色的頭巾、身穿灰色夾克、腳上穿著一雙粉紅色的鞋。當天晚上,當地警方和其他跑者一直在分頭搜尋她,直到深夜。

蘇珊起跑前與家人合照。 ©Facebook/Susan O' Brien
蘇珊起跑時的樣貌。 ©Cameron Burnell/Fairfax NZ
XTerra系列賽事在Rimutaka Forest Park的比賽路線。 ©XTerra Wellington

經過多方搜尋之後,第二天早上,人們找到了這位東方面孔的年輕媽媽,當時她已經偏離比賽路線大約2.5公里。她事後接受採訪時說,她誤判了標示,比賽途中沒有一直緊跟到大會用小旗子標示的路線,而是跟到了紐西蘭政府保育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所做的標示而離路線越來越遠。由於叢林越來越密,無法找到正確路線、也沒有攜帶手機可以尋求援助的歐布萊恩,知道自己將獨自在冰冷的林地裡待上一晚,當時她只穿著輕薄的跑服,更重要的是,瑞姆塔卡森林公園幅員遼闊,占地22,000公頃,覆蓋了瑞姆塔卡山脈,地形複雜,她僅憑藉自己的力量很難走得出去。

Rimutaka Forest Park有知名的迷霧森林(goblin forest)。 ©Keith Miller/Flickr

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歐布萊恩表示,處於恐慌和飢寒交迫中的她「有一種在《魔戒》中魔幻森林裡迷路的感覺。我一度以為我快要死了,當時非常害怕。」她在河岸一棵樹下的鬆軟土層挖了一個洞,用土壤和青苔覆蓋在自己身上,並將薄夾克儘量往上拉來包覆她的脖子,藉此維持體溫。當夜幕低垂、氣溫驟降,她的手也因為失溫而毫無血色,她開始祈禱。

「我只是不斷地祈禱與想著『上帝啊,請指引我正確的方向、指引我正確的道路吧!』」她說,「我想,我還不想死呢!家裡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在等著我回去,其他人應該也擔心死了吧?我一定要想盡辦法活下來!」

當漆黑的天空漸漸轉亮,她費心撿來的樹枝所焚燒出來的火焰也無法為她提供太多熱源,她決定要給自己一些能量以便有足夠的力氣跑出去,她決定擠自己的乳汁來喝。她將乳汁擠進一個空的巧克力棒包裝袋來飲用,她說,「我知道這是我保命的方法。這是我餵孩子喝的,我當然也可以餵自己喝。」喝下乳汁之後,她從土裡起身開始往開闊地跑,經過一個救難小屋。正當她的牙齒開始不停地打顫時,她發現了大會的旗子,於是就顫抖地開始跟隨旗子奮力邁開步伐,直到她發現救難隊的直升機。她興奮極了,便奮不顧身衝到河邊並「揮手揮得像個瘋子一樣」。

當時Westpac的救難隊正利用直升機和熱探測設備在該森林區域搜索著。直升機飛行員科林·拉森對記者表示:「在沿河岸搜尋回來的路上,我們在直升機上看到她在河邊揮舞著雙臂,這是位於Haurangi Hutt救難小屋約1.5公里之處。我們把飛機停在距離她大約50米的地方,她看上去又冷又累。」救難隊員立即為她裹上毛毯取暖,並送上熱飲。

蘇珊終於被搜救隊救出。 ©Cameron Burnell/Fairfax NZ
蘇珊(左二)重回家人懷抱。 ©Cameron Burnell/Fairfax NZ

救難隊終於成功將她送回丈夫丹尼爾的懷抱。9個月大的米夏(Misha)和2歲大的傑登(Jayden)以及她充滿焦慮的雙親也在終點等候著。

獲救之後,歐布萊恩立即接受了一名護理人員的檢查,不過她除了有些驚嚇之外身體並無異常。

蘇珊有兩個可愛的寶寶,小的是女兒米夏。 ©Cameron Burnell/Fairfax NZ

歐布萊恩事後還拜訪了10年前在同個公園失蹤的凱伊·史都華(Kaye Stewart)的家人,因為她聽說自從那個失蹤事件之後,史都華的女兒珍·嘉蘭納契斯(Jane Galanakis)便一直在公園裡提供三明治給當地的救難人員食用。嘉蘭納契斯說,當她看到歐布萊恩獲救與家人重逢的畫面時,她不禁覺得釋懷,同時又感覺哀傷,因為她的母親並沒有像歐布萊恩一樣獲得上天的眷顧。

凱伊·史都華失蹤案至今仍未結案,因為警方和她的家人都懷疑她是被人謀殺而非迷路失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