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毅百特KHS隊23日抵台,備戰26日登場的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贊助商KHS功學社特於25日上午10時,在南港展覽館攤位舉辦「美國KHS車隊&百金鐵人張家班&老國手李福祥」簽名會,會場擠滿車友迴響相當熱烈。
車友除了跟美國毅百特KHS隊、百金鐵人張家班及李福祥合照、索取簽名及特製明信片外,會場還準備了KHS小布帽、Bryton 碼表、LEZYNE千元LED前車燈、MAXXIS布袋、Velo 把帶等上百項獎品,讓車友有呷擱有抓,開心到不行。
2017年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將於3月26日競輪,共有來自全球五大洲的21支勁旅共襄盛舉,KHS功學社贊助的美國毅百特KHS車隊,也將首度在亞洲自由車公路巡迴賽中亮相,亞洲巡禮第一站就來到台灣。
美國毅百特KHS車隊經理亞伯拉罕表示,該隊在美國南加州有兩個訓練基地,陣中囊括了計時賽、衝刺型和爬坡型等擅長各種賽段和路線的好手,以創新為主軸,不斷追求卓越,朝成為美國最好車隊之一的目標邁進。
此次美國毅百特KHS隊參加環台賽的五位車手,分別是美國籍約瑟芬(SCHMALZ Joseph)、布萊恩(MCCULLOCH Brian)和艾力斯(HOEHN Alex),墨西哥籍的賈斯(RODRIGUEZ VICTORIA Jose Alfredo)、以及艾德(FRAYRE MOCTEZUMA Eder)。
25歲,來自墨西哥的艾德(FRAYRE MOCTEZUMA Eder)2016年戰績輝煌,在強敵環伺下穿走2016 ISB Sola Basic Tour個人總冠軍黃衫、Cascade Classic登山王,也是墨西哥全國公路賽第三名,及Pan American Games Road Race第四名。
19歲的美國車手艾力斯(HOEHN Alex)也不遑多讓,2017年賽季剛轉戰職業的他,是頗被看好的車壇新秀,在2016 Tour of Gila獲得總亞軍、2016 Velotec Grand Prix總季軍,和2016勞倫斯巡迴賽第四名。
今年26歲、美國籍的約瑟芬(SCHMALZ Joseph),2016在North Star Grand Prix拿下第四站冠軍、也是2016勞倫斯巡迴賽冠軍,以及2016 Cascade Classic第四站第二名。
33歲的布萊恩(MCCULLOCH Brian),是此次來台的美國毅百特KHS車隊中最年長的,為2016 Mt. Whitney stage race總亞軍,也是第一站冠軍和第二站亞軍。
20歲的墨西哥籍車手賈斯(RODRIGUEZ VICTORIA Jose Alfredo),是2016 Valley of the Sun第三站第一名、2016 San Dimas Stage Race第二站和第三站冠軍,也是2016 Vuelta Ciclista Yucatan第三站第一名。
除了美國毅百特KHS車手外,自由車界老國手李福祥,以及鐵人界知名的「張家班」,也在簽名會中和車友相見歡。
代表我國參加過1984、1988年奧運自由車賽,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自由車場地賽獲得第九名的李福祥,全盛時期曾經是男子一公里爭先賽、一公里計時賽等五項自由車全國紀錄保持人。
曾經打破五次亞運紀錄及17次全國紀錄的李福祥,和KHS功學社單車有很深的淵源,「感謝功學社負責人謝文秀,當年義助我車輛及訓練經費,讓我可以馳騁車壇。沒有他,就不會有當年的我」李福祥說。
2015年起接受KHS功學社贊助的「張家班」,在前自由車國手也是教練爸爸「獨行俠」張勝凱帶領下,張嘉家/張婷婷/張家豪橫掃鐵人賽,其中張婷婷剛在安平鐵人賽包辦女子半程賽、標準賽雙料冠軍,姐弟三人金牌總數已達154面。
KHS功學社的樂器和機車事業,和日本山葉關係密切,但創立於1972年的自行車,卻是不折不扣由功學社內部,秉持「以生產機車的技術,來製造腳踏車」的概念,開創出來的。
因應環境變遷,近年來很多廠商把台灣經驗移植到大陸及越南等地,但功學社單車仍堅持根留台灣,陸續開發高技術的軟尾巴Soft Tail車種,及複合材料的運用,同時在多角化的努力之下,開發了高品質的運動型小折車,連續三年入圍精品獎。
英文名字取為KHS,其實也很本土化。「功學社的本意,是起家有『功』『學』習的『社』團,取音譯後的Kung Hsue She三個字的第一個字就成了「KHS」。
外銷後,很多老外詢問「KHS」的意思?於是當年93歲很用功學英文的已故總裁謝敬忠,就提出義新解:「K 是智慧Knowledge,H 是健康的Health,S 是堅硬強壯的Strength。」2009年則有車友推出新解,說KHS是「 Keep Health Safe」。
有三位奧運自由車國手參賽的2017台灣盃國際自由車場地經典賽,在27日完成第二站比賽!中華車手再添二金五銀六銅,兩站進帳14金10銀16銅居冠。其中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王慈均兩站計拿下三金二銀一銅,是最大贏家。
這項經國際自由車總會授證的場地國際經典賽會,25日至27日在高雄市楠梓自由車場進行三天兩站比賽,共有來自荷蘭、哈薩克、日本、南韓和我國等10個國家及地區124位車手同場競技。中華車手今天另一金,是申騰美利達隊「肉包」邱靜雯在青年女子組個人計時賽的傑作,銀牌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陳靖云,邱靜雯同時在青女競賽輪奪銀。
另三面銀牌是菁英女子組競輪賽王慈均、青男個人計時賽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曾至鴻、青男競輪新竹縣隊黃健彰。
銅牌得主則是菁英男子組爭先賽和競輪賽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康世峰、集體出發賽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陳建良;菁英女子組爭先賽申騰美利達隊張瑤;青年男子組個人計時賽台北市楷加隊羅心庭,和青年女子組競輪賽陳靖云。由於這兩站比賽有UCI國際自由車總會積分,吸引不少國外好手來台較勁,其中以2016里約奧運男子競輪賽銀牌荷蘭布希利最受矚目,另兩位奧運國手為香港刁小娟以及我國黃亭茵,三位奧運國手出現在台灣盃,使得比賽更添話題。
英女子組爭先賽,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王慈均在金牌戰中,以2:1後來居上打敗香港隊馬詠茹,繼拿下台灣盃第一站爭先賽冠軍後,成功連莊,也是她在今年台灣盃接連兩站比賽中的第三金,另一金是在競輪賽的傑作。王慈均表示,金牌戰第一回合她的策略是,讓對手香港馬詠茹先攻擊,自己跟在後面再伺機攻擊。「結果一不小心距離被拉太遠,沒追上,就輸了!第二合回起我就緊緊卡住對手,不讓對手超越,以2:1反敗為勝。」
台體大競技系二年級的王慈均,國小是田徑隊擲部選手,國中同時練自由車和手球,進入大甲高中後才專心練自由車,在2015年台灣盃國際自由車經典賽拿到爭先賽金牌,身為「哈日族」的她,高中畢業後甄審進高雄第一科大日文系。在練車時間變少的情況下,今年19歲的王慈均體重暴增5公斤,因為還想在自由車界拼搏,去年轉學到台灣體育大學競技系。「我很喜歡和隊友一起練車的氛圍和感覺,也想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拼拼看。」
去年暑假重新回歸正規訓練,王慈均坦言:「體力是最大的問題。像這次台灣盃連比三天兩站比賽,比完前兩天台灣盃第一站後,體力消耗很多,能夠在兩站比賽中拿到三面金牌,自己其實也沒想到。」
責任編輯:妞妞
WUSA攀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