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事一些心肺有氧耐力運動如跑步、游泳或鐵人三項等等時,都需要足夠的肺活量才可以進行,此時身體需要大量的氧氣來供應肌肉燃燒醣類或脂肪以產生能量。而要有足夠的肺活量,就必須從呼吸肌開始訓練,這樣才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此點對於專業選手們來說更是重要!
一般來說,想提升肌耐力與肺活量,熱門首選往往是「高強度間歇訓練」,但這種高強度訓練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若真想從事這種訓練,也必須有專業教練在旁協助指導。許多運動科學研究證實,藉由訓練身體中負責呼吸的肌肉,就能有效提升呼吸效率,讓我們在從事各種運動時能感覺更為輕鬆。
人體在運動過程中,因為身體活動量加劇,對於氧氣的需求量也會倍增,這也是為什麼在運動時心跳會加快以及呼吸會急促且加深的原因。若平時沒有特地對呼吸肌群做訓練,當呼吸肌沒力時,氧氣供應量(最大攝氧量)會受到影響,進而會提前出現疲勞的狀態而影響運動表現。已有研究表明,運動員可藉由鍛鍊呼吸肌提升換氣表現、減緩肌肉疲勞,從而提升運動後恢復狀況。
其實,人體「呼吸肌」訓練並不難做到,藉由簡單器材的輔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執行這些訓練。
為此,我們請到一位專業級鐵人三項教練,藉其豐富的訓練經驗以及對自己身體狀況的了解,對呼吸訓練做一個實際的測試,以下是他的實測心得:
正好處於比賽期的光武教練,每天都花許多時間在練習上,並在其間搭配呼吸肌訓練來增強鍛鍊。
劉光武:「一直都有在從事鐵人三項訓練的我,以往在跑步這一項訓練中,真的比較容易感覺喘,而且換氣速度也比較快,每次跑完步都會有種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後來,我接觸到健氣家的呼吸力訓練器,在使用前藉由電子儀器檢測,呼吸的頻率以及肺容量雖比一般沒在運動的人高,但是,呼吸速度頻率及穩定度在數據方面顯示都不太穩定。在經過與健氣家專員的諮詢後,他幫我調整了適合的呼吸訓練器強度,阻力為3,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接受訓練。
在經過快四周的訓練時間,我邊運動邊搭配呼吸訓練器之後,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運動時可以吸到較多的空氣,而換氣頻率變的比訓練前相對慢很多,尤其是跑步方面更為明顯,在沒有訓練以前,呼吸都會喘很快之外也覺得相當容易累,就連騎自行車這方面也有類似的狀況。但是在使用過後,不管我在跑步或是騎車時,呼吸這方面有明顯地感受到不像訓練前這麼喘,喘的頻率也變得很慢,還可以呼吸得較深,就連騎車時,也會比尚未訓練前感到更加舒暢許多。根據健氣家幫我做訓練後的電子儀器檢測,發現我的呼吸肌力也比之前更為穩定,可以使用到的肺容積也比之前更多,這些都是這樣的呼吸訓練幫助我在鍛鍊的過程中感到越來越輕鬆的原因。」
劉光武也表示,使用呼吸訓練器時,有種肺部在做重訓的感覺,覺得相當紮實又有運動到肺部的肌群。當訓練完再開始跑步,就覺得非常輕鬆,他形容那種感覺就像是比賽前的訓練會很辛苦,但再回到平常的訓練時,就較為輕鬆,有種先苦後甘的感覺;而在訓練過後,在高強度且遠距離耐力的運動下,換氣的頻率次數變得較少(需消耗的能量也相對減少),呼吸也比訓練前來得更穩定,並且都可以維持在高強度訓練的節奏上。
以下是光武教練使用呼吸訓練器鍛鍊後的數據分析:
此圖分別代表了肺容積(左上)、吸氣速率(左下)、功率(右上,可作為斷定呼吸肌的力量)、單口累積能量(右下),每次測試時,都是吸氣30口,線條重疊度越大、弧線越貼緊上方代表呼吸品質越穩定,從數據上看來,光武教練的曲線都有明顯上升的趨勢,而訓練的時間越久,身體會感受到訓練後的效果,從測量的數據來看也會更加上升。
從數據方面顯示,使用呼吸力訓練器對運動後的表現真的大幅提升許多,這對劉光武教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訓練,不論是訓練的強度或是練習的長短,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有越好的呼吸肌力,才會有更好的運動表現。
現在的呼吸訓練器都做成輕便易攜的規格,如果能將之隨身攜帶、持之以恆地做呼吸訓練,就能輕鬆增進自己的攝氧量,並且改善呼吸品質。因為在從事運動時,往往需要大量且快速地供應身體氧氣才能順利進行,因此都可以透過呼吸訓練器來訓練肺部深層呼吸肌群幫助自己輕鬆吸入更多空氣與換氣。
馬拉松神鞋Nike Vaporfly系列的爭議不斷,終於隨著世界田徑(World Athletics,前名IAAF)1月31日宣布新規定而畫下休止符。新規限制鞋底厚度上限40公釐、嵌入任何材質板子不可超過1片,且必須在公開市場販售4個月以上。這意味著Nike Vaporfly Next%獲准在今年東京奧運登場,不過各界紛紛猜測去年10月Eliud Kipchoge創下破二紀錄所穿的下一代Nike AlphaFly,可能因不符規定而須改版。
Vaporfly 於2016年首次發布以來,從4%、Next%,到尚未公開上市的下一代 Nike AlphaFly,一系列厚底跑鞋讓全球長跑紀錄不斷改寫。基普喬蓋(Eliud Kipchoge)在2018柏林馬拉松以2:01:39創下世界紀錄時腳穿4%,AlphaFly更幫他在去年10月在不計算為紀錄的Breaking 2挑戰中,成功打破2小時內完成馬拉松的人類極限。而肯亞女選手科斯蓋(Brigid Kosgei)在2019芝加哥馬拉松以2:14:04秒打破高懸16年的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腳上穿的是 Next%。另一方面,紐約時報對超過一百萬場業餘路跑賽進行一項研究顯示,使用Vaporfly跑者的速度比穿普通跑鞋的速度快4-5%。
跑鞋界原本是個百花齊放的市場,但當 Nike Vaporfly 跑鞋出現,無論精英或是市民跑者都對它趨之若鶩,也因此備受其他廠商、選手等各界爭議,甚至部分人認為該跑鞋技術導致賽事的不平等。隨之,世界田徑(以下簡稱WA)為此招集技術、科技、法律專家以及運動員代表,成立內部專案小組審查,期間外國媒體一度傳聞即將被禁。
世界田徑於1月31日公布的新規章指出:從2020年4月30日開始,任何運動員參賽時所穿的鞋,必須在公開零售市場(網路或實體店面)販售至少4個月;如果這雙鞋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到,將視其為原型鞋,不得在賽事中使用。另因為美學或出於醫療需求而客製的鞋款不在此限。
此外,針對跑鞋的規範,即日起任何不符以下規定的鞋子將無限期暫停:
.鞋底厚度不得超過40公釐(毫米)
.鞋子內嵌的板子不得超過一片(無論任何材質),此嵌入板可以是鞋子的全長或部分長度,並放置在同一平面上(不可重疊或平行)
.釘鞋部分,允許使用一片嵌入板或其他裝置,但僅用於將釘子與鞋底連接,鞋底厚度則不得超過30公釐(毫米)。
WA主席 Sebastian Coe 表示:「管理運動鞋市場並不是我們的工作,但我們有責任確保鞋款不會提供任何不公平的優勢,以維護精英賽事的廉正。我們不認為可以排除已在市面上販售一段時間的鞋子,但我們可藉由禁用目前尚未上市的鞋款來畫清規則界線。」不只Nike,同一限令也將對擁有碳纖維板的Hoka One One、New Balance和Saucony等品牌跑鞋一視同仁;任何獲得WA認證的比賽也都必須遵守這項對精英運動員的規定,例如世界六大馬。
發布新規定同時,WA也宣布將成立一個專家工作小組,引導未來鞋款技術的研發(同時考慮該研發可能對法規產生的影響)、評估上市的新鞋,小組評估結果將向競技委員會與理事會報告。
如前述,幫Kipchoge 寫下破二紀錄的AlphaFly已開發一段時間,全尺寸量產指日可待,更傳3月份將在東京上市。但外媒《衛報》指出這雙原型跑鞋的鞋底比Next%還厚,可能超過40公釐,而且鞋底可能有超過一層內嵌板(因為尚未公開發表或進行測試,Nike未公布其規格)。各界猜測Nike將必須修改生產模型,將AlphaFly厚度與其他規格減到WA的限制。
Nike方面,在31日宣布新規定後並未特別發表意見,但日前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尊重規則的精神,而我們不會製造任何跑鞋能反饋比跑者本身消耗的力量還多。We respect the spirit of the rules and we do not create any running shoes that return more energy than the runner expends.」
資料來源/World Athletics, The Guardian, BBC, Believe In The Run
責任編輯/Dama
每個人對於目標的訓練方法都不相同,過去有許多報導指出,如果要挑戰一場馬拉松,除了在健身房做肌力訓練外,跑步本身最好還是能在戶外進行。但其實也有不少的馬拉松跑者是以跑步機的訓練方式進行,一樣順利完賽,到底跑步訓練該用跑步機訓練還是非得到戶外訓練呢?
美國奧蘭多運動基金會的運動生理學家也是跑步教練的SusanPaul表示:「雖然跑步機有很多好處,但是跑步機和外面的路面感受仍不盡相同,所以跑者仍然需要進行室外訓練,而且比賽就是在室外進行的,跑者需要適應室外的環境。」
當為一場比賽而訓練時,跑者的其一菜單內容是要盡可能的模擬比賽場景;包括路面的高低起伏、天氣條件、開始時間等。這些都應該加入到日常訓練中,到了現場,才能更好的實現目標。
而路面與跑步機之間有很多的不同之處。首先,跑步機訓練時對能量的要求相比在路面上跑步相對低一些,這是因為跑步機的履帶能夠幫助雙腿,讓我們在跑的過程中變得更簡單。因此,跑者就會發現自己在跑步機上的速度會快於室外的速度。
再者,正是因為速度的不同,也會使得兩種環境下跑步的步幅有所不同。而且,室外跑步時會遇到一些障礙,像是小碎石、粗糙路面或越野路段,會增加能量消耗。
此外,兩者對軟組織的要求不同,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結締組織、筋膜等,而路面的硬度也比跑步機的履帶堅硬,跑步機履帶面積的設計會讓你感覺比一般道路或人行道踩起來更寬廣些,所以當身體遇到的阻力更大,這些軟組織需要變得更強壯才能適應堅硬的路面。
話雖如此,但跑步機這項健身器材仍然受到許多運動愛好者或是選手的喜愛,因為它有著自己的優點,關鍵是要懂得何時以及如何利用,尤其是在備戰比賽期間。例如,原計劃的訓練時間因遇到了惡劣天氣不適合室外訓練時,跑步機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既方便又安全。
另外,跑步機還能模擬一些賽道條件,比如山坡。現在許多跑步機的履帶是可以調角度的,假設此次的比賽有山坡地形,那麼跑步機的履帶也可以調整斜度以進行速度的訓練達到良好的備戰效果。
Susan Paul說:「以上只是一些比對狀況,當然,如果你暫時還無法適應路面,依然想要繼續在跑步機上訓練也無妨。」我們可以先從短距離的戶外路面著手,例如:每周1-2天,每次設定3-5公里的短距訓練在路面上,其他的訓練比例,依然在是跑步機上進行。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戶外的訓練比例,最後最理想的狀況是能夠把其中一半的里程數移動至戶外練習。
這樣你更能夠適應道路、氣候,同時仍然保持著跑步機的訓練。適應後,當每次使用跑步機時,可將傾斜度提高1至2%,以更好地模擬戶外跑步的能量需求。
總之,要想在比賽時跑出好成績,必須進行戶外訓練。習慣利用跑步機的跑者,需要循序漸進的增加戶外訓練比例,最終要將戶外訓練量占到總訓練量的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