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自於美國加州,一直熱衷於跑步與參加賽事,現年90歲的奶奶多蘿西‧喬伊 (Dorothy Joy),在當地時間2月5日,參加了衝浪城半程馬拉松的比賽。
在這場比賽中,多蘿西可以說是以走完成了全程,但是她的速度卻不慢,以平均每英里(約1.6公里)17分21秒前進,最終以3小時47分24秒的成績完成了比賽。在90歲以上的年齡組中,只有多蘿西一個人完賽,即使是80歲以上年齡組,多蘿西仍然是最快的。這是自2014年10月份以來,她的最佳半馬成績,領先322人衝過終點線。
其實多蘿西1995年才開始運動。那年,她和她的丈夫吉姆‧喬伊 (Jim Joy)搬到了加州一個位於洛杉磯以東80英里的聖貝納迪諾國家森林西部邊緣的城市。當吉姆被他的新醫生建議開始每天行走45分鐘以維持他的健康的時候,多蘿西也加入了他。結髮69年的他們就這樣從那時候開始,一路一起運動至今。
多蘿西最小的女兒珍妮·迪恩 (Jenny Dean),從高中就開始跑步,1999年還轉入職業賽跑領域。2001年,她鼓勵父母參加一次5K慈善賽。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參加有組織的比賽,多蘿西說:「她讓我們更喜歡跑步了。」在上坡的時候,多蘿西雖然有些落後,但是下坡時她卻超過了很多人。
當在終點線等待其他人完賽的時候,多蘿西和女兒順便看了下比賽結果。珍妮大喊:「我的天啊!媽媽,你跑的好快喔!你是第一名。」那種感覺就像是在一頭公牛面前揮舞著紅旗,從那之後我便停不下來了。
2002年1月份,在多蘿西75歲生日的那天,她和女兒參加了太平洋海岸線半程馬拉松,如今已改名為她前不久剛參加的衝浪城市半程馬拉松。多蘿西說:「 當我完成比賽時,一位年輕人走過來祝賀我,並說:我可以吻你一下嗎?」當然好呀!為什麼不?在75歲的時候還能盡情享受生活,真的是太棒了!
迪恩是媽媽最堅定的支持者和比賽搭檔,感情要好的母女倆,每個星期六早上,都會一起前往俱樂部,參加組織所舉行的步行活動,每次三到七英里。此外,他們也已經在美國的12個州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參加過比賽。其他的家庭成員也受她們的影響開始跑步,今年的衝浪城市半馬,她們家是四代人同時參加比賽的。
除了能偶爾得到別人的吻,多蘿西也在接下來的15年比賽生涯中獲得了超過100枚獎牌,且絕大部分都是贏得了她所在的年齡組的冠軍。目前為止,多蘿西已經完成了63場5K賽和53場半程馬拉松賽,以及10場接力賽。
除了在步行之中享受樂趣和益處,多蘿西表示:「她喜歡成為別人的榜樣。」過去幾年,也有不少人與她說:看著她的表現,就是一種鼓舞與堅持的力量,希望自己能與多蘿西一樣到了這個年齡仍然在堅持。
因著自己的經驗,能說服更多人前進,對於多蘿西來說就像多做了一件善事。
長期提供耐力型賽事公益救護服務的台灣知名社會企業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與探索者運動總經理陳天利,5/26代表金門體育會前往日本館山市遞交金門史上首次海外賽事交流備忘錄予日本千葉縣館山市市長森正一並完成簽署儀式,邁向台日賽事合作新里程碑。並於5/28以選手身份正式參加日本館山市鐵人三項。
館山市市長森正一在簽署儀式中表示,這次的交流備忘錄簽署是一次重大的里程碑,將帶動金門和館山市之間的運動交流與友誼進一步加深,也期待未來更多的合作與交流活動。而本次來自台灣的代表能親自到訪館山市,後續也將高雄市運動一發展局做進一步的交流。
金門體育會理事長暨現任縣議員唐麗輝表示,由於過去5年昇陽自行車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施和鋐董事長、陳素梅總經理、大鷹旅行社與館山市政府持續深耕合作下,透過醫護鐵人與探索者運動的穿針引線,於今年二月時在佛光山與日本館山市官方及高雄市運動發展局結緣,完成本次的MOU簽署儀式,此舉不僅象徵著兩地的友誼與合作,更是台灣與日本在體育領域中共同進步的重要起點。期待在10/15舉辦的金門鐵人三項能迎接日本館山的朋友到訪。
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提及,醫護鐵人自2016年創立以來多次代表台灣各地官方前往海外進行賽事交流,本次代表金門體育會完善這份備忘錄不僅是為了促進兩地的運動交流,更讓全球首創的台灣名產“醫護鐵人”推廣至同樣具有醫護跑者機制但無相關組織的日本。今天親自參加館山市鐵人三項賽事,主辦單位選擇了騎車與跑步項目都在自衛隊基地,全程封路無任何車輛影響一方面讓參賽者恣意騎乘另一方面更是兼顧了選手們的人身安全,加上沿路皆有醫護著點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多次來到千葉縣館山市的探索者運動總經理陳天利提到,本次旅程再次充分感受到日本對於賽事旅遊的用心。無論是自行開車或從東京兩國車站搭乘由JR東日本旗下打造日本唯一兩鐵專用自行車電車B.B.BASE直接前往房總半島,車友可以將自行車直接帶上電車,省去組裝、拆卸的時間及繁瑣,在移動上更加方便。
在賽前主辦單位除了對賽事規則有了充分的描述,甚至考試制度要求選手必須盡可能的了解賽事規則,進而達到賽事安全的目的外,在賽事前一天甚至舉辦了免費的賽事講習及相關鐵人三項在海中競賽時所必須了解到的技巧,如:穿脫防寒衣、海豚跳、岸邊入海時快速跑步等技巧,讓每一個人親身練習。
雖然賽事中自行車與跑步項目都是在日本自衛隊基地中進行,禁止選手自行拍照但是大會卻貼心的在賽後送給每一個選手免費的照片讓每個人留下永生難忘的參賽回憶,而清澈的海水與讓選手分批次下水的方式讓每位選手不僅能夠盡全力地發揮外,還能夠兼顧安全及享受海底的美景,至於騎車及跑步時能夠看到平日所看不見的直升機更是令人驚喜萬分。
常言好頭好尾,大會在賽後一方面安排了冷水池讓選手進行降溫外,另外一方面還準備了飲品,有吃有拿有享受可以說是誠意十足。
資料提供/醫護鐵人
責任編輯/林彥甫
伸展這項動作無論是對於運動後的放鬆,或是舒展平時的肌肉都很有幫助,平時更需要利用伸展動作提高自身的柔軟度。柔軟度是身體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人體運動的範圍多半跟柔軟度有關,如果肌肉過於緊繃,自然會限制人體關節的動作範圍,在運動時也會因為肌肉過度僵硬,容易導致受傷,所以,建議您在運動前利用「動態伸展」當作暖身,運動後以「靜態伸展」的緩和運動做為結束。
靜態伸展就是以往我們常做的伸展拉筋動作,在固定的姿勢跟範圍下做伸展。然而,這樣的動作並不適合在運動前做,當肌肉透過靜態伸展,肌肉在運動中會減緩爆發力與運動能力的表現。在肌肉是冷卻的狀態做伸展,就好比把橡皮筋從冰箱中拿出來要強迫拉開,很容易導致斷裂,所以,不建議在運動前做靜態伸展。
但是,靜態伸展對於運動後的恢復有很好的效果,當身體在運動時,動作多半是藉由肌肉收縮產生動作,在肌肉不斷地縮短的狀態下,當運動結束後,如果沒有適當的伸展與放鬆,容易讓肌肉總是保持緊繃狀態,長期處於這樣的情況下不但會造成運動能力的降低,同時也會讓身形外觀變得不好看。藉由伸展的動作,能讓肌肉回到比較正常的狀態。
另外,伸展不只是在運動後做,平時的伸展也很重要,現代人因為長期久坐、姿勢不良或是服務業長期久站等等,身體的肌肉都普遍緊繃,也會容易造成身體疲勞,久而久之身體的運動能力將越來差。利用不同的伸展動作,能夠延展這些各部位的肌群,幫助肌肉放鬆;適度的伸展還有助於睡眠,對於部分失眠的人來說也具有一定的幫助。
適度的伸展有助於改變身體的狀況,依照自身的狀況與需求,找尋最適合的伸展方式,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靜態的伸展不要在運動前做,以免影響到運動表現,對於一般人來說,適度的伸展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但是當自己身體真的過於緊繃時,可能已經出現問題,這時候就不適合利用伸展來舒緩,所以還是需要諮詢專業的醫生來評估解決問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