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跟著 NRC 訓練,陳意涵帶領跑者勇敢迎向半馬
1
跟著 NRC 訓練,陳意涵帶領跑者勇敢迎向半馬
2
跑步訓練菜單提升速度、耐力、爆發力
5種跑步訓練菜單 提升你的速度、耐力、爆發力
3
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挑戰不丹高山200公里、奮戰吸血蟲森林奪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跟著 NRC 訓練,陳意涵帶領跑者勇敢迎向半馬

2017-04-13
話題 跑步 路跑 NIKE 馬拉松

人稱「陳大發」的陳意涵,對於跑步已經不只是「熱愛」,幾乎可以算是「癡狂」的地步。從2010年開始跑出第一步,陳意涵每天寧願少睡1小時也要出門跑步,最多一個月可以跑快300公里。即將於4月23日挑戰2017 WOMEN RUN TPE半馬賽事的她,對於自己的成績表現並沒有設限,但是對於開始接觸跑步、即將首次迎戰半馬的所有女孩們,大發以「凡事不過8公里」勉勵她們。她說,沒有甚麼事情是她跑完8公里後還想不明白的,她勉勵女孩們享受跑步和自己對話的美好過程。

陳意涵帶領跑者勇敢迎向半馬

透過NRC相互傳遞正能量RUN BETTER TOGETHER

陳意涵是NIKE+ RUN CLUB APP的愛好者,常和好友們在NRC的運動社群中相互「嗆聲」、彼此激勵。此外,她也會參加實體的NRC訓練課程,「跟朋友一起的時候,我通常會跑得比較快!因為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比較愜意慵懶,但是如果去NRC的時候跟著大家一起的時候不知不覺速度又可以變快,是很不一樣的感覺。」

「我覺得運動的人都會散發出一種舒服的能量!不論是工作還是課業再累,只要想到等一下要去NRC又會遇到一群這麼熱愛運動的人,那種氣息就會互相感染。好像一到了那裡就可以把所有壓力都丟掉、專心地在NRC的時間內享受跑步、一聽到音樂就全身充滿能量,透過NRC可以跟很多跑者相互傳遞更多正能量!」

陳意涵:「一套合適的裝備、一顆愉悅的心, 就是我的必勝搭配。」

合適的裝備就是我必勝搭配

為了精進跑步,陳意涵平時也有利用NIKE+ TRAINING CLUB APP自我訓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針對不同種類的運動,她也會選擇不同的專業裝備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她說,除了對於裝備外型她有高度的要求外,「不論是服裝還是鞋子也都追求適合的機能性,像是針對跑步跟NTC訓練的不同,就分別需要穿著不同的裝備才能正確幫助到運動的靈活與舒適。」

陳意涵平時常一個人跑步,她表示,她跑步的時候很喜歡放空、專注在自己身體的感受上,比較忙的時候也會思考自己工作上的事情,甚至思考戲中的一句對白就讓她默默的前進了兩公里。她說,跑步幫助她思考,因此,她一想不到解答的事情就會去跑步,「跑步變成我解決問題的一個方式。在運動的過程中,更容易去追尋到問題的答案。」

八公里的跑步哲學

對於剛開始接觸跑步的女孩,陳意涵提出了她「八公里的跑步哲學」。她說,「凡事不過8公里」,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是她跑完8公里還想不明白的,跑完這8公里她總會突然覺得豁然開朗。她認為,跑步是一段可以好好面對自己的時間,因為平時工作或生活繁忙,但是「跑步的時候是最單純的時間,在那個當下可以跟自己的身體當朋友一樣的好好對話。」

不管是跑步或是工作,陳意涵都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她說,從她少女時期至今,她的人生座右銘就是「累到成功為止」,一直以來,她都是秉持這樣的信念不斷鼓勵著自己向前邁進。而今年,她更給自己提出一個的新的跑步目標—完成一場全馬賽事。因此,陳大發也會以同樣的信念鞭策、激勵自己,不管再累,她都會高標準自我鍛鍊,直到成功為止,也期待4月23日在賽道上和所有愛跑步的女孩們一起迎向挑戰,Run Better Together!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種跑步訓練菜單 提升你的速度、耐力、爆發力

2020-04-29
間歇訓練跑步訓練跑步動學堂

一般跑者如果沒上跑步課程或吃課表,自己練跑通常不會像訓練肌力一樣詳細規劃,只粗抓今天跑幾K、幾分鐘,最多加上一些衝刺就結束這回合。但當你有了訓練目標,練跑就該更有條不紊。本文根據田徑助理教練暨健身教練Gena Bradshaw提出每個跑者都該具備的5大類跑步訓練,加強不同的能量系統,幫助提高耐力、速度和爆發力,而菜單分別針對初階和進階跑者,非常實用!

跑步訓練菜單提升速度、耐力、爆發力
5種跑步訓練菜單 提升你的速度、耐力、爆發力

從熱身開始

在每個訓練之前都必須先做動態熱身,以減少受傷風險、提高心率、促進血液流進肌肉,也有助在訓練中燃燒更多卡路里。

首先進行5-8分鐘輕鬆跑,然後完成以下訓練做神經準備,熱身時請專注於每個動作的正確性,並逐步提高速度。

1.弓箭步行走Walking lunges
2.側向交叉步Carioca

3.抱膝Knee hugs
4.拉腳踝Ankle pulls

 

5.高抬膝High knees 
6.踢臀前進 Butt kicks
7.直腿前踢Straight-leg kicks
8.側滑步Lateral shuffle 

熱身完畢,再開始跑步訓練主課表吧!

1. 爆發性跑坡衝刺

原理
跑坡訓練可透過運用無氧能量系統來增強爆發力,加強你衝刺時的能量來源。這也表示著你必須盡力「全開」,Bradshaw提醒,此時姿勢非常重要,此時雙手擺動幅度應該到臉頰這麼高,膝蓋向上抬。

如何進行
在戶外上坡或是跑步機設定坡度上,衝刺10-20秒鐘。起初可以先找緩坡,在隨著練習慢慢增加坡度。每週進行1-2次,初階跑者1次即可。
初階跑者:完成3-5趟,記住這是純粹爆發性的,所以應該很吃力。你也可以利用增加衝刺時間來減少趟數。每趟之間要恢復完全,休息約3-5分鐘。

進階跑者:完成5-6趟,每趟之間休息約3-5分鐘。 訓練後,記得冷卻下來,可運用慢跑加速乳酸排除,接著在肌肉仍熱開時做一些拉伸。回家後,可用滾筒幫助放鬆肌筋膜並減輕痠痛感。

跑坡衝刺
跑坡衝刺10-20秒鐘

2. 間歇訓練

原理
間歇訓練的目的是幫助增加耐力,訓練時不應該全開,所以可減少休息時間、增加次數。這項訓練最大的挑戰是在過程中保持配速,隨著你越來越適應,每次之間的休息時間以慢跑取代走路。訓練中,切寄保持良好的姿勢:肩膀放鬆後夾不聳肩、挺胸、腹部出力、呼吸順暢,這樣將幫助你的跑步更有效率。

如何進行
以階梯式增加距離,每週進行1-2次。
初階跑者:
.跑50公尺→走路/慢跑50公尺
.跑100公尺→走路/慢跑50公尺
.跑150公尺→走路/慢跑50公尺
.跑200公尺→走路/慢跑50公尺
.跑250公尺→走路/慢跑50公尺

進階跑者: 與上述初階跑者相同,但完成梯子向上後請往回向下,也就是跑完250公尺後,往回跑200→150→100→50公尺。

3. 短衝刺、長衝刺

原理
短衝刺(約55-200公尺)有助提高速度和爆發力;長衝刺(約200-400公尺)有助提高速度耐力。兩者都很重要,但根據你個人的目標,其中一種可能比另一種受益更多。對於進行10K、半馬、鐵人三項訓練的人來說較有利,也最適合消耗卡路里,並未下半身增加肌肉量、肌力和爆發力。

短衝刺如何進行
視你的目標,每週進行2-3次。要注意的是,完成短衝刺的前一天請勿進行跑坡訓練。
初階跑者:以全力的75%-80%完成100公尺,共6-8趟。每趟之間休息50-60秒。

進階跑者:以全力的80%-85%完成100公尺,共8-10趟,這種強度比全開還少一點,但已經非常努力。每趟之間休息45秒。

長衝刺如何進行
為了獲得速度耐力,每週進行2-3次。
初階跑者:以全力的75%完成3趟300公尺。每趟之間休息3分鐘。

進階跑者:以全力的75%完成3趟300公尺,共做2組。每趟之間休息2-3分鐘,兩組之間休息5分鐘。

衝刺
衝刺訓練

4. 法特雷克跑

原理
法特雷克Fartleks在瑞典語意為「速度遊戲」,為了提高有氧能力和體能。此訓練包括快節奏和慢節奏,根據你吃力的程度而定。訓練可同時刺激無氧和有氧系統,幫助你學習如何轉換速度、徵招不同的肌肉纖維,尤其對長距離的運動員特別有幫助。 法特雷克跑是馬拉松跑者的理想之選,因為能幫助跑者應付比賽和高強度課表之後的艱困時期。你可以選在做完長距離跑或恢復跑的第二天進行。

如何進行
每週進行1次,約15分鐘。
初階跑者:
.1分鐘跑步→1分鐘走路/慢跑
.2分鐘跑步→2分鐘走路/慢跑
.3分鐘跑步→2分鐘走路/慢跑
.4分鐘跑步→3分鐘走路/慢跑
.5分鐘跑步→3分鐘走路/慢跑

進階跑者: 與上述初階跑者相同是1→2→3→4→5分鐘的跑步,但每次跑步之間都進行2分鐘慢跑。當你完成5分鐘跑步加2分鐘慢跑後,請往回分別完成5→4→3→2→1分鐘。

法特雷克跑
法特雷克跑原意為「速度遊戲」

5. 長跑

原理
長跑是為了增加有氧能力,提升運動中的最大攝氧量,同時也刺激身體燃燒更多脂肪作為燃料(這也是長跑運動員身型都比較瘦的原因)。

如何進行
每週進行1次。長跑應佔週跑量的20%,而長跑的距離每週應增加約10%;速度約為自己最快配速的70%,也就是跑步時能跟跑友進行對話不會太喘,並穩定配速。
初階跑者:起初先以較慢的速度完成1.6公里,或是持續10-15分鐘的走路/慢跑,專注於時間而不是距離。

進階跑者:起初先完成8公里,每週比上一週增加10%里程,持續增加。

資料來源/MEN'S JOURNAL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挑戰不丹高山200公里、奮戰吸血蟲森林奪冠

2018-05-28
新聞馬拉松越野跑跑步話題

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赴神祕國度不丹,參加為期6天的2018不丹高山200km超馬賽,他自去年義大利賽事造成左腳膝蓋韌帶撕裂傷,經半年治療恢復後重回賽場,這場賽事總海拔爬升+10,840公尺、總海拔下降-8980公尺,不僅起伏極高,賽程中第二、三天行經他最擔心的吸血螞蝗森林,第四天雙腳腳皮已被磨光、襪子和跑鞋都滲血,但堅持不放棄的他,最終以意志力完成賽事並拿下冠軍。

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挑戰不丹高山200公里、奮戰吸血蟲森林奪冠 ©陳彥博FB

陳彥博會參加這次賽事,源於2017年在義大利參加TDG巨人之旅賽事時,有選手分享在不丹比賽的心得,他分享不丹高山海拔約3,500公尺,森林面積占72%,當地居民非常保護生態環境。雖然分享的選手最後因為高山反應沒有完賽,但他敘述過程和對大自然的敬畏,讓陳彥博燃起前往神秘國度挑戰高山的渴望。
 
不料義大利賽事結束後,陳彥博因為激烈賽程造成左腳膝蓋韌帶撕裂傷,歷經半年治療和修復,終於在兩個月前完全治癒,回到正常訓練軌道。他為了讓身體能更適應不丹高山比賽,每天凌晨特地進入深山做長距離山徑訓練,更在各周末前往百岳高山做強度訓練,加強肌耐力和速度表現,希望藉由不間斷的高強度訓練,讓不丹高山賽事再創佳績。

不丹高山200km超馬賽前一天準備期 ©陳彥博FB

陳彥博25日從桃園機場啟程,這是他挑戰極地超馬第十年,不過身為超馬老手的他在賽前一天發現不只有總海拔爬升+10,840公尺、總海拔下降-8,980公尺難關,大會醫生團隊更提醒要注意賽程第二、三天的森林路段,去年有兩位選手在劇烈疼痛的越來越厲害,每一步就像用針在插一樣,第一次,我痛到幾乎無法忍受,便馬上停下來檢查,沒有小石頭和樹枝,但雙腳腳跟都出現的很大的水泡,眼看中被吸血螞蝗咬過,得知後大呼「這下除了高度,我真的緊張了...」。

第一天(27日)賽程陳彥博在不丹學生的頌歌和喇嘛加持下展開,共31公里、海拔1,200公尺。陳彥博完成時間為2小時46分31秒,排名第二,與第一名法國知名老將Guillaume相差40秒。第二天進入他最害怕的「螞蝗森林賽道」,不料穿越樹叢時仍被螞蝗咬出一個小洞的傷口。第三天後隨著高度越高,早上氣溫也越來越低,難度每天加劇,再加上第四天開始雙腳起水泡、腳皮被磨到流血,陳彥博在強忍劇烈疼痛中終於完賽,並奪得2018不丹200km高山超馬賽總冠軍。

第一天賽程終點站,陳彥博排名第二 ©陳彥博FB

陳彥博在賽前表示:「今年是我接觸極地超馬第十年,除了原有的極地技能外,我更朝向教練方向邁進,把自身的運動專業項目系統化、數據化,去指導後進運動員和台灣熱愛運動的市民跑者。對自己嚴格、對目標嚴苛,才能不斷持續進步,在各個國際賽事中,讓更多人看到我是來自台灣的代表選手。」

知識便利貼|不丹高山200km超馬賽
賽程總計200公里,6日分站賽,平均海拔在3,300公尺左右,今年有20個不同國家選手參加,不丹當地也派出兩位19歲和22歲的年輕選手共同競爭。賽道位於喜馬拉雅山區山谷間,落石與土石流痕跡連接不斷,每一步都得注意懸崖和坍方,選手還必須自己背負睡袋裝備、6日食物以及個人急救用品,自行依照大會標記尋找路線。由於賽程全都在高海拔山區,選手須注意身體在稀薄空氣下的適應力和血氧承載能力,多處森林也隱藏迷路、誤入其他山徑的風險,可說是自我警覺性相當高的一場賽事。

2018年每日賽程:
5/27〈日〉Stage 1  31 km  海拔1,200m
5/28〈一〉Stage 2  29 km  海拔1,750m
5/29〈二〉Stage 3  28 km  海拔2,500m
5/30〈三〉Stage 3  38 km  海拔3,600m
5/31〈四〉Stage 4  54 km  海拔2,280m
6/01〈五〉Stage 6  15 km  海拔2,500m

陳彥博小檔案
生日:1986/06/10
2009 第一站 亞洲馬拉雅山160km 5日賽  第四名
2010 第二站 北極點馬拉松  第三名
2010 第三站 南極洲100公里超馬賽  第二名  亞洲首位完賽
2011 第四站 非洲喀拉哈里沙漠250km超馬賽  第三名
2012 第五站 巴西170km non-stop超馬賽  第二名
2012 第六站 西班牙235km山徑超馬賽  第四名
2013 第七站 加拿大育空700km極地橫越賽  第三名  亞洲首位完賽、大會最年輕紀錄
2013 第八站 澳洲520km內陸橫越超馬賽  第二名  大會最年輕紀錄
2014 玻利維亞6日170公里高原超馬賽  總冠軍

2015 07月 挪威160km Non - stop超馬賽  第二名           
2015 09月 美國G2G273km大峽谷超馬賽  總冠軍
2015 12月 非洲布吉納法索213km沙漠超馬賽  總冠軍

2016年 全球四大極地 總冠軍賽                                                  
2016 03月 納米比亞撒哈拉沙漠250公里超馬賽 (7日分站)  第二名
2016 05月 中國戈壁沙漠   250公里超馬賽 (7日分站)   第五名
2016 09月 南美洲阿他加馬沙漠250公里超馬賽 (7日分站)  第一名
2016 10月 南極洲250km 超馬賽(7日分站)  第二名
 
2017 06月  祕魯亞馬遜叢林230公里冒險賽   第三名
2017 09月  義大利TDG 330公里不休息耐力越野賽  106小時完賽

資料來源/RUN FOR DREAM、 陳彥博FB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