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拉松,是一種群策群力的過程,你身邊總是會有其他跑者給你競爭的壓力或是同伴的打氣。而跑超級馬拉松,那則是一種自己和自己的對話。路程中,你和其他跑者也許會距離有數百甚至數千公尺之遠,也有些時候,整片荒漠只有你一個人,你必須在天地之間找到自己的方向,往終點跑去。
我們常陷入一種輪迴,在跑完一場馬拉松之後筋疲力盡,咒罵自己為何假日不好好睡覺而來頂著大太陽連續跑好幾個小時,但是卻在一轉身馬上又開始盤算下一次要報哪一場。那麼,你會想嘗試一下超級馬拉松嗎?
那只不過是把距離稍稍再拉長一點,然後再連續跑個兩三天而已。你可以的。
是的,你只要把當天的補水和食糧全背在身上,大概就是多背個十公斤的重量。這有什麼難?
超級馬拉松的意義就在於超越自己。你都可以跑完一場馬拉松了,何必滿足於這種跟幾千人一起跑的活動?你應該走出舒適圈,去嘗試人生更多的可能,挑戰自己,去參加一場超級馬拉松。
極地超馬好手林義傑,他跑過24小時超馬賽、7天6夜撒哈拉沙漠馬拉松(Marathon Des Sables)、四大極地超馬巡迴賽(4 Deserts)、橫越撒哈拉、「擁抱絲路」1萬公里長征等等,在挑戰了世界上最艱難的、從零下3度到攝氏50度各種超級惡劣環境與距離的長跑之後,創立了「SUPERACE」這個品牌,其精神就在於「自我超越」、「領導」與「守護」,引領你追求超越自我極限與敢夢敢實踐的生活態度,做一個領先群倫的夢想實踐家。
因此,他來辦比賽,當然不會是一般的路跑賽,要辦就要辦可以拿到國際上去招募世界好手的極地超級馬拉松,也許有一天,SUPERACE的系列賽事,能與Marathon Des Sables或4 Deserts這樣的超級賽事齊名。
當然,一場賽事能否辦得起來,有沒有足夠的參賽人數是非常重要的,理想再高,沒有人共襄盛舉,再美的夢想終究只是夢想。
幸好,林義傑是個非常懂得實踐的人,他一步一腳印,成立公司籌辦賽事,至今SUPERACE台灣站已經邁入第四年,也陸續開辦寮國、蒙古、吳哥窟、新疆等站賽事,將他的理念推展到國際,更培養出一群死忠的擁護者,成為系列賽事的熟面孔。而且,這個品牌還經營起另一個重要的支線:運動機能服飾,至今已經推出第二季的服裝,深獲好評。
近日,SUPERACE在發表2017年春夏新品的同時,也舉辦了一場極地超馬分享會,除了林義傑本人現身說法講述自己的經歷與創辦動機,還邀請了兩位好手共襄盛舉,一位是知名跑步教練孫國欣,另一位則是近日竄起的超馬小鮮肉周青,年紀輕輕的他已經贏得許多相關賽事名次,備受矚目。兩位各自分享了超級馬拉松的基本概念與如何訓練,以及裝備補給等等相關知識,一起來了解:
孫國欣教練表示,所謂的超級馬拉松,就是超過馬拉松標準距離(42.195公里)的賽事一律以這個名稱概括,不過,當然不會有人無聊到去辦一場42.5或43公里的超馬賽,而國欣教練心目中的超馬是100公里以上才算。目前在台灣所舉辦的超馬賽分為以下四種:
連續賽:從起點到終點不間斷的賽事,目前台灣最長距離為橫越台灣246KM。
分段賽:賽程分多日舉行,每日跑一定距離的里程,目前台灣最長距離為環台賽。
場地賽:在一個場地之中重複繞圈的賽事,通常是計算在固定時間之內可以完成多少距離。目前最長時間為新生花博48H超馬賽。
越野超馬:顧名思義就是結合自然地物地貌,進行長距離的跑步賽事,通常不會沿著鋪設好的道路進行,也沒有嚴格規定路線,參賽者必須自行摸索出一條路徑前進。這種賽事有連續賽也有分段賽,SUPERACE所舉辦的就是這類型的賽事。
超馬如何訓練:循序漸進 多元變化
而在超馬該如何進行訓練方面,國欣教練首先要釐清的概念是不必為了衝跑量,長距離跑者最怕的就是身體恢復時間會拖很長,影響到平常生活與身體機能,把自己身體搞很糟糕,甚至生活起居都還要家人協助,而且還影響後續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那就非常不值得。國欣教練謙稱自己的跑量是所有超馬跑者最少的,一個月的跑量最多400公里,每次的距離也不會超過60公里。他認為衡量自己的體力與時間,安排適當的訓練量才是最適合你的。對他來說,經過比賽和訓練模式的調整,他已經自己找出一套系統,有效增加身體恢復的能力和肌群的耐受度,支撐自己撐過一場長距離的比賽。控制好跑量和恢復期,將訓練量控制在能參加比賽的強度,又不會造成身體的傷害,完賽之後還能正常過生活,那才是最理想的。掌握訓練和恢復的節奏,增加自己身體恢復能力,才能讓自己有更好的表現。
在訓練量的選擇與調配方式,國欣教練說他自己是用「土法煉鋼的漸進式」,也就是身體力行實際去訓練,針對比賽的距離,規劃訓練和休息,然後逐漸增加距離,並找出自己在多少距離會出現怎樣的狀況,而這些狀況是代表什麼問題,例如口渴、眼睛出現血絲、身體開始搖晃等警訊,發現是自己血糖不夠還是鹽分不夠等等,一項一項去找出問題加以排除和了解,就可以立即做補充和調整。比賽最怕自己不知道身體已經出狀況,在訓練時提早發現就可以預先做準備,免得實際遇到了會影響成績,甚至讓自己無法完成比賽。
那麼,若是設定要參加自己的首場百公里賽事,要如何準備?國欣教練建議的是給自己安排長一點的時間來做漸進式的訓練,排定計畫但勿操之過急,逐次慢慢地提升距離以增加自己身體的耐受度,例如假日安排自己去做20-30K的越野訓練去調整自己狀況,如此一來才能夠讓自己的身體適應如此長距離的比賽。
在訓練方式上面,國欣教練表示,超馬選手需要強大的恢復能力,若體能差不多的兩位選手,其中一位恢復得比較快,那就有可能有多一點能力在最後的路段去追擊等等,而在進終點時多贏另一位兩三秒鐘。而恢復能力的關鍵就在身體的有氧性,因此長距離的有氧跑,能提供較大訓練效能,他建議可以採用漸速跑、持續跑(讓身體長時間處在有氧狀態)、LSD、體感跑(舒緩跑)等四大主軸來安排自己的訓練菜單。再者,平時也可以加入一些協調性訓練,例如馬克操或繩梯等來增進自己的跑步技巧,這樣就能讓自己跑得更好更有效率;也可以做一些轉換訓練,例如越野林道、鵝卵石河床、海邊沙地等等,以多樣化的訓練方式讓自己能適應野外各式各樣的地理環境,也可以訓練到平時比較不慣用的肌群。
國欣教練特別提到,為了逼自己適應更高強度的比賽,他會給自己一些「自虐訓練」,例如拖著把所有裝備裝上的背包跑12小時,或是在大風大雨之中逼自己去跑步等等,不過他不建議大家採用,因為有生病或受傷的風險性,可別在比賽前就把自己身體搞壞了。
國欣教練在此也提供一套訓練課表(如圖),給有心想挑戰超馬的朋友們參考。基本上,第一組課表是一強一弱的配比,假日則調整為LSD及轉換訓練;第二種是針對超長距離賽事前的準備訓練,以強-弱-強-弱-強的方式訓練;若平日工作忙碌抽不出太多時間,就可以採用第三種比較緩和的訓練方式。
★持續跑:就是以你平均完成一場賽事的速度去做訓練,例如你可以用50分鐘跑完10K,也就是所謂5分均速,那麼你在做持續跑的訓練時就要全程維持這樣的速度去跑完。
★漸速跑:顧名思義就是慢慢加快速度的訓練方式,這項是國欣教練自己非常注重的訓練方式。以跑10K來說,前7K可以用你的平均速度跑,最後3K時,可以在每一公里提升一點速度,例如5秒,那麼你跑到第10K時你的速度就是4'45",一個月後強度加強,可以用每公里提升10秒的方式,最後第10K時你的速度便是4'30",以此類推,就可以慢慢提升你的速度。平時以這樣的方式做訓練、把身體基礎打好,就可以讓你有辦法在比賽上的中後段提升速度,成為在大家都筋疲力盡時還有餘力超過別人的那一個。若平時只練持續跑,若當天身體狀況不佳,那麼就很有可能在比賽後段掉速。
練好上述兩種練習方式,也可以用組合式的方式來增加強度,例如國欣教練自己設計了一個訓練菜單「2-4-1」,是以均速跑2公里、衝刺400公尺,再緩跑100公尺,中間不休息,一直循環重複這樣的訓練,以2公里的均速跑練好穩定度、以400公尺的衝刺拉高心肺能力,通常他的團員跑到第二輪的時候就會說自己跑不下去一定要休息。他表示,若你可以提升到做完5個循環,那麼你的速耐力一定可以大幅提升。
在訓練之外,國欣教練也非常強調休息的重要性,你必須知道如何讓自己快速恢復,才能讓自己在多日賽的一天結束之後能迅速恢復,隔天再以滿滿的能量迎接新的挑戰。
最後,國欣教練說:「越野超馬是一種自我挑戰、是一種認識自己、是一種心靈沉澱的活動。過程中會遭遇許多的突發狀況,往往只能靠自己判斷、解決。如果你害怕孤單、你不甘寂寞,那我希望你練練再來。越野超馬是條不歸路,我相信一踏上你就會愛上。」
現仍就讀文化大學體育系與企管系的周青,已經在冬山河超馬賽、台北國際超馬6H賽以及SUPERACE內蒙站拿過第一,還打破冬山河50km場地紀錄與分齡紀錄。這次應主辦單位的邀請前來,主要分享他去年參加SUPERACE內蒙站的經驗。
首先,在裝備方面,周青表示要看賽事做準備,SUPERACE內蒙站屬於沙漠環境,因此如何克服沙漠跑步環境便成為準備的重點。再者,沙漠氣候乾燥,沿途資源缺乏,因此足夠的補給便超級重要。另外,他也表示參加這種沙漠賽事,每個跑者之間可能都會相隔很長的距離,因此也得要有自救的能力,準備一些救護用品、求救裝備等等,都能讓你在沙漠中萬一迷路或受傷能夠很快得到救援。
賽事補給 按時補給很重要
補給品方面,正餐他建議可以準備泡飯,沖水之後就可以食用,也很有飽足感,又便於攜帶,他除了泡飯,每餐還會吃一包泡麵。比賽時能量果膠、BCAA等等不可少,Gel他的補給方式是開賽後第一小時吃一包,接下來每45分鐘吃一包,由於他是菁英跑者,45km的距離他花5小時跑完,一天下來消耗7包能量果膠;BCAA的話他是以賽前一包、每小時一包、賽後再一包的方式食用,因此一天會消耗6包。至於沙漠乾燥,最關鍵的是流汗的補給品鹽錠,他說自己比較不太流汗,因此他一天只消耗4片鹽錠,若流汗量大的朋友可以依照自己的流汗量適時補充鹽錠。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補給品,例如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可以幫助中和化解運動之後所產生的自由基,以防止肌肉的痠痛。鎂則是一種肌肉的鬆弛劑,可以減少運動所產生的乳酸堆積,讓肌肉擁有更多能量,並減少運動後的抽筋與疼痛。周青還特別提到跑友給他的一種日本「肌鰹強」,這種魚肉抽出物製成的粉劑含有天然鰹魚胜肽,可以有效降低肌纖維中的乳酸含量,消除疲勞,增加運動持久耐力,他覺得蠻有效的。
沙漠跑步耗力快 鬆軟沙土是大忌
在穿著方面,除了一般的跑服、小腿套、防風外套等等,周青特別提到,沙漠的沙顆粒非常細,在上面跑步鞋子非常容易進沙,會造成雙腳在鞋內容易滑動,他看到有許多跑友的腳後跟都起水泡或是黑指甲,因此他蠻建議大家準備防沙套,雖然難免還是會進一些細沙,不過可以有效避免這些惱人的問題。若不想花大錢買防沙套,大會工作人員也建議可以用雨鞋套來取代,一樣有防沙的效果,只是透氣性比較差一些。另外沙漠風沙很大,可以準備圍脖來防止沙子打在脖子上會很刺痛,也可以遮住口鼻防止吸進太多沙塵。
在沙漠中背著近10公斤的補給跑步,背包的選擇也很重要,周青說雖然他準備的是胸前和腰間都有繫帶的越野型背包,不過因為在沙漠中上下跑動時的震動幅度較大,下背被背包不斷擊打之後有些紅腫,因此他建議選購能夠更緊密與腰部貼合的背包。
分享完裝備之後,周青也提供一些心得給大家參考:
◎沙漠怎麼跑?
.跟著紅旗走:大會會沿途插上紅旗讓參賽者有跡可循。
.直上沒比較快:沙丘通常不易攀爬,迂迴繞旁邊走反而比較順利。
.觀察光源/風向/紋路/印記,幫助自己找到好路徑:沙漠中地形判斷很重要,早上通常迎光面的沙子比較乾,背光面的沙子比較溼,而後者踩起來會比較紮實比較好跑;另外就是紋路較深的沙子通常也比較硬,也比較好跑,這些都是在沙漠中跑步的通則。
.放輕鬆跑:一生中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在戈壁沙漠中跑步,因此不妨放鬆心情,享受一下沿途的風光。
◎沙漠越野跑的注意事項:
.冷熱很極端:日夜溫差很大
.⼩⼼起⽔泡:在軟沙上跑步非常容易起水泡
.下午常起風:沙漠地勢平坦,一起風帶動細沙打在身上還是會很痛的。
.傍晚沙蚊暴:沙漠中的黑蚊非常難對付,而且傍晚常是一大群出沒,非常可怕,防蚊用品一定要帶,而且遇到這種沙蚊暴請直接躲進帳篷。
.髒⼒無極限:沙漠水源稀少,不太有機會盥洗,要有心理準備。
周青表示,藉由內蒙站這樣的極地賽事,讓他在痛苦的過程中看到各種美好,包括壯麗的風景、跑友們的相互扶持,以及當地民眾排山倒海而來的盛情等等,都是一生中難能可貴的經驗,他建議大家一定要排除萬難來嘗試一下!
關於SUPERACE極地超級馬拉松
全球運動品牌PUMA所舉辦的PUMA螢光夜跑正式邁入第11個年頭,今年更特別規劃了多項與國際同步的創新內容,透過「電子完賽成績、現場即時分享」與「首創姓名獎牌、個人專屬紀念」兩大重點,以嶄新的面貌讓城市夜跑更展魅力。2017年率先全球於4/1(六)舉辦台北站賽事,匯集萬名來自各國的跑友一同以酷炫的螢光裝扮及亮眼的燈光效果點亮大佳河濱公園,跨入城市夜跑新紀元。今年PUMA螢光夜跑為持續強化優質賽事提供跑友更舒適友善的夜跑體驗,將賽事日期再度提前至涼爽的四月初舉行,並首創「台北基隆河岸21K全新跑法」,首度將台北站賽事移至高雄站之前舉辦,更解決以往台北地區大型路跑賽事同一賽道多個組別的壅塞情形,讓跑友享受更優質、舒適的夜跑環境。
PUMA螢光夜跑今年正式邁入第十一屆,持續吸引上萬名跑者參與,為讓夜跑的氛圍持續蔓延,今年2017螢光夜跑台北站,首次創下新高,號召高達24位愛運動的藝人們加入行列,現場更由陳奕、沈建宏、楊晴、涂善存新生代男女神率領,帶領郭子乾、聶雲一家、林芯儀、盧學叡、安歆澐、章廣辰、夏嘉翎、勵政達、吳仲強、博焱、加賀美智久TOMO、夢多、金旼哉、宇軒、蔡昀羲、Angelina以及TVBS新戲酸甜之味演員-方志友、黃遠、白文鳥(百白&大文)代表出動,與所有參賽跑者一同感受台北城市夜晚的魅力。
健身有成狂秀猛肌的陳奕,平時很喜歡慢跑,跑步對他而言是生活,近期開始實施一週二次慢跑,還透露拍戲有機會就是要露胸肌,剛開始有點害羞的他,運用空檔在大陸深山逼自己裸上身跑步,挑戰自己的可能性,創造不一樣的陳奕。認為選對跑鞋也是重要關鍵,PUMA經典的IGNITE鞋款PWRCOOL系列,強調透氣十足及排汗通風結構,讓雙腳涼爽不悶熱,且驚然發現跑步減輕重量更加輕盈、舒適無負擔,藉由PUMA讓自己裸出潮流,穿出一番時尚感,連跑步姿勢都會刻意要求,陳奕笑說:「其實在沒人的時候穿著PUMA鞋裸半身跑,其實會上癮耶!但螢光夜跑這麼多人會害羞,所以不會脫啦」。這次也期待平常的練習能把最好的第一次獻給螢光夜跑並順利完成。
打從心底愛上健身運動的他,為了想要更了解運動以及研發挑戰自我,所以在飲食及健身自我意識非常敏銳,像是去內地必隨身攜帶「腹部滾輪」、「彈力繩」及「TRX」,陳奕表示:「運動的裝備就是越輕便越輕鬆,對我來說越無負擔越好,這樣才不會造成我在運動的阻力」。
則本身熱愛運動的沈建宏,擁有人人稱羨的六塊肌。對於健身有一套自身鍛鍊的法寶「適當、適量」的全套運動銘記在心,不僅有益身心健康,也能維持良好的體態。平常除了忙拍戲,都會趁收工後空出1-2小時邀朋友一起夜跑,之前發EP進軍韓國表演,進而發現唱歌、練舞需要大量的肺活量幫助開嗓,壓力太大的時候,反而都靠吃來紓壓,礙於太在意自己的身材了,沈建宏帥氣的笑說:「吃多還是要〝還債〞的,還好日常生活裡常接觸跑步,也愛上慢跑,不僅能更了解自己,變得更強大,並創造出更多的正能量」。
近期常與《這些年那些事》裡的演員在拍戲空檔,彼此常分享日常運動心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跑者最重要的莫過於要有一身「合適」的裝備,特別選擇PUMA素色合身的排汗衣和彈性褲搭配舒適輕亮的跑鞋,運動也不會怕悶熱,不管設計及機能都展現時尚感,今年將第一次獻給PUMA螢光夜跑,跑出生命的無限意義。
擁有甜美外型與姣好身材的楊晴,內心其實住了一個真男孩,無論是帥氣或優雅的穿搭,楊晴都能自然的詮釋,同時挑出最適合鞋款,對於穿搭總是有一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獨樹一格的個人風格,也很樂於跟大家分享春夏的私服穿搭,像是PUMA簡約微透白洋裝配上亮色布鞋亦或者灰色大衣、亮色帽T搭配牛仔褲穿上PUMA運動鞋,不僅點亮個人特色,且穿出都會時髦味。
除了搭配並提到生活日常,空閒時候也會做有氧、熱瑜珈及拉筋伸展等等運動,覺得自己是屬於酪梨型身材,為了夏天穿比基尼,對背、腰、臀、腿會特別加強訓練,成為曲線完美的女人。在拍戲空檔會做些深蹲和簡單核心,若時間允許更是勤上健身房做重訓課程,藉由運動由內到外的進行身體基礎保養再搭配外在保養品的雙乘效果之下讓肌膚更為透亮,曾在拍攝《讓愛飛揚》時會互相和男演員聊拉筋秘訣,互相叮嚀飲食不讓身材走樣,除了注意自己的體態之外,楊晴有個小怪癖,喜歡注意〝男生的腳踝〞且興奮地笑說:「男生穿西裝或休閒褲反摺3公分露腳踝好性感,也許有的人會覺得露腳踝已經有些老套了,但是在我心中它依然是排得上男生穿衣細節榜第一名,而且它有顯瘦顯腿長的功能」。對於今年第三次參加PUMA螢光夜跑前早已做好準備,保持愉快心情,速度一致,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最重要,楊晴眼神堅定說:「之前5公里花半小時跑完,這次更要挑戰自己,拚出亮眼的成績單」。
認為運動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涂善存,給自己取〝運動狂人〞的稱號,私下愛好跑步、球類、武術、健身等等運動的積極度可不容小覷,其中熱衷於慢跑,像是選擇沿途風景優美的路途就是最大動力和享受,跑步是挑戰自己的過程,像平常花時間跟自己對話一樣,必須突破心防戰勝一切,對運動產生強迫症的涂善存
說:「每天嚴格規定要運動!運動!就算強度不強也會反應在身上,拍照起來就是要健壯完美才是我!」。
心動不如行動的理念將展現男人魅力的氣勢。除此之外透露自己最近選擇PUMA經典的IGNITE鞋款PWRCOOL系列,採用Dri-Freeze尼龍涼感紗線於鞋墊及腳踝內側,當長跑溫度上升時,會自動提升最高效的水分管理,加速水分擴散與蒸發,藉此排除熱氣,穿著時會有較為清涼透氣的感受。在搭配上也顯得格外亮眼,彷彿鞋子有靈魂帶著他跑,提及初次參加螢光夜跑挑戰5K的距離,涂善存自信說:「為了展現運動精神,就算咬緊牙根也要跑完!」
目前正在宣傳《酸甜之味》的方志友、黃遠、白文鳥(百白&大文)在拍戲之外,像是劇中家與家人之間的情感,私下相約一起去健身運動,這次也為PUMA螢光夜跑去做些鍛練肺活量及呼吸的節奏,四人一致認為運動能讓身心放鬆,頭腦思緒也較為清晰,且在忙碌的生活中及環境壓力下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跑出生命價值觀!也希望透過螢光夜跑,能將戲中全家生活中的溫暖故事,一起在夜晚慢跑的畫面紀錄下來,一幅動人的情景,有彼此鼓勵和關愛,不是口號,而是需要你我一起為愛動起來,將你我的心凝聚在一起,傳達無限幸福。
同時,PUMA也針對跑者需求特別提供賽前備戰大補帖─「TRUE YOGA‧FITNESS跑者訓練營」以及全球同步的「多元國際服務」,以及「PUMA配速員」、「放鬆伸展按摩區」、與「賽後冰敷服務」等更專業貼心的服務,並由專業健身教練於舞台會場上帶領完賽跑者們進行賽後伸展「律動收操」,正確教導跑者們在高強度路跑後如何藉由收操伸展讓肌肉群逐漸恢復,避免常見的運動後傷害。
2017年PUMA螢光夜跑共分為21公里菁英挑戰組、10公里螢光體驗組、與5公里公益愛跑組三種賽制,並首創以多元方式提供跑友「創新電子式」與「創意組合式」的個人化專屬完賽獎牌,將代表個人榮耀的完賽獎牌加入更多可能性,讓國際知名夜跑賽事更增添話題性。活動現場結合全新LED炫光跑者姓名牆,以可拆卸式姓名牌與完賽獎牌合成首創的「組合式個人姓名完賽獎牌」,給跑友最酷炫且最具紀念價值的賽事紀念,讓夜跑更有意義。同時活動會場更提供了跑友「電子式即時成績查詢」並配合「完賽照片合成」功能,讓跑友以更便利的方式取得個人完賽成績、第一時間與親友分享榮耀。
PUMA螢光夜跑今年也持續關心公益,首度推出可於夜間發光的「PUMA螢光夜跑紀念獎盃」與PUMA跑友專屬的「PUMA榮耀獎牌架」,以加購公益紀念品的方式,捐助由多位台灣田徑國手領軍的「LoveShoes.TW」跑鞋公益募集平台(註一),幫助更多基層運動員獲得專業跑鞋與裝備,將愛心傳遞給更多基層運動員,讓夜跑更有意義。同時,今年也將再次與公益團體「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註二)合作,活動當日特別邀請今年度肝病防治大使到現場,鼓勵大家多多運動,透過規律的慢跑與各種有氧運動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PUMA將捐贈本屆「Love Run公益愛跑組」組別之報名費收入所得給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作為推廣肝病防治用途。
下一站PUMA螢光夜跑高雄站亦即將於本週六(4/8)在高雄夢時代-時代大道開跑,PUMA用行動邀請全台跑者一起熱情跑動我們最美的城市。
美國肌力訓練教練傑伊·卡迪耶羅(Jay Cardiello)還是大學田徑運動員時,他從不在跑後進行額外的訓練來預防運動傷害。卡迪耶羅表示:「每次訓練結束後我只想趕緊離開那裡,久而久之,導致骨折,使得我的大學運動生涯被迫縮短了。」
待卡迪耶羅康復後,他也意識到是因為肌肉的虛弱和不平衡導致了骨折。同時,他也希望其他跑者能從恢復過程中學到的東西中受益,因此他設計了一套10分鐘針對運動傷害預防的訓練,來提升跑者的力量,靈活性和穩定性,其目標是幫助跑者們在不受傷的前提下跑得更快更遠。
這些訓練都很簡單,也不需要太多空間和設備。在間歇跑或者長距離跑之後,可以選擇靈活訓練,能恢復肌肉的靈活性。而在輕鬆跑結束後,進行核心和單腿肌力的穩定性訓練。在恢復日,選擇其中2-3個訓練。只需十分鐘就能讓你變得更強,更享受跑步。
雙手交握在頭頂,快速下蹲,同時雙手下揮,回到站姿後,雙手也一同回到原位,做3-5組。
以深蹲的動作開始,站起,右膝向外旋轉一圈,再換左腿,互相交替,做3-5組。
採站姿,原地站穩,雙手貼在身體兩側,將左腳跟右手抬起,下去再換手以及換腳,膝蓋高度要抬到腹部,做3-5組。
膝蓋上抬過腰,支撐腳著地向上伸直,換腳時,抬腿腳與支撐腳距離約一個拳頭,做3-5組。
此動作主要是訓練股四頭肌、臀部、下背部。雙手抓住柱子,彎曲髖部和右膝,緩慢地下蹲,直到你的右大腿和地面平行,停留10秒,再換左腳,做3-5組。
右腿站直,上半身向下傾,左腿同時向後伸,身體旋轉讓左手觸碰右腳,交互替換,做3-5組。
左腿在前,右腿在後呈弓箭步,起立時右腿向後踢,左右替換,做3-5組。
弓箭步抬腿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也是蹲式中較進階的動作。在執行過程中,膝蓋彎曲時不得超過腳尖,並將重量全部放在蹲下的那隻腳,利用核心將腹部穩定,可強化腿部肌力。
屁股收緊,右腳慢慢往下蹲,左腳向後離開地面呈90度,重複動作,來回做10次
雙手掌撐,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肚子收緊預備。右手向前延伸,左腳向後延伸,停留5秒,左手向前延伸,右腳向後延伸,停留5秒,重複動作,做1分鐘。
雙手平身在身體前方,右腿向前踢,再換左腳,兩邊互換,做3-5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