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SUPERACE極地超馬:超越自己 成就夢想
1
SUPERACE極地超馬:超越自己 成就夢想
2
跑步傷膝蓋?真相是……
3
「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賽前記者會:世大運國手陳傑、奧運國手何盡平、藝人劉奕兒 齊為賽事暖身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SUPERACE極地超馬:超越自己 成就夢想

2017-04-19
話題 跑步 新聞 超馬 越野跑 運動配備 馬拉松 跑步訓練

跑馬拉松,是一種群策群力的過程,你身邊總是會有其他跑者給你競爭的壓力或是同伴的打氣。而跑超級馬拉松,那則是一種自己和自己的對話。路程中,你和其他跑者也許會距離有數百甚至數千公尺之遠,也有些時候,整片荒漠只有你一個人,你必須在天地之間找到自己的方向,往終點跑去。

我們常陷入一種輪迴,在跑完一場馬拉松之後筋疲力盡,咒罵自己為何假日不好好睡覺而來頂著大太陽連續跑好幾個小時,但是卻在一轉身馬上又開始盤算下一次要報哪一場。那麼,你會想嘗試一下超級馬拉松嗎?

那只不過是把距離稍稍再拉長一點,然後再連續跑個兩三天而已。你可以的。

是的,你只要把當天的補水和食糧全背在身上,大概就是多背個十公斤的重量。這有什麼難?

超級馬拉松的意義就在於超越自己。你都可以跑完一場馬拉松了,何必滿足於這種跟幾千人一起跑的活動?你應該走出舒適圈,去嘗試人生更多的可能,挑戰自己,去參加一場超級馬拉松。

SUPERACE內蒙站

超越自我 超越極限 Beyond the Limit

極地超馬好手林義傑,他跑過24小時超馬賽、7天6夜撒哈拉沙漠馬拉松(Marathon Des Sables)、四大極地超馬巡迴賽(4 Deserts)、橫越撒哈拉、「擁抱絲路」1萬公里長征等等,在挑戰了世界上最艱難的、從零下3度到攝氏50度各種超級惡劣環境與距離的長跑之後,創立了「SUPERACE」這個品牌,其精神就在於「自我超越」、「領導」與「守護」,引領你追求超越自我極限與敢夢敢實踐的生活態度,做一個領先群倫的夢想實踐家。

因此,他來辦比賽,當然不會是一般的路跑賽,要辦就要辦可以拿到國際上去招募世界好手的極地超級馬拉松,也許有一天,SUPERACE的系列賽事,能與Marathon Des Sables或4 Deserts這樣的超級賽事齊名。

極地超馬好手林義傑

當然,一場賽事能否辦得起來,有沒有足夠的參賽人數是非常重要的,理想再高,沒有人共襄盛舉,再美的夢想終究只是夢想。

幸好,林義傑是個非常懂得實踐的人,他一步一腳印,成立公司籌辦賽事,至今SUPERACE台灣站已經邁入第四年,也陸續開辦寮國、蒙古、吳哥窟、新疆等站賽事,將他的理念推展到國際,更培養出一群死忠的擁護者,成為系列賽事的熟面孔。而且,這個品牌還經營起另一個重要的支線:運動機能服飾,至今已經推出第二季的服裝,深獲好評。

近日,SUPERACE在發表2017年春夏新品的同時,也舉辦了一場極地超馬分享會,除了林義傑本人現身說法講述自己的經歷與創辦動機,還邀請了兩位好手共襄盛舉,一位是知名跑步教練孫國欣,另一位則是近日竄起的超馬小鮮肉周青,年紀輕輕的他已經贏得許多相關賽事名次,備受矚目。兩位各自分享了超級馬拉松的基本概念與如何訓練,以及裝備補給等等相關知識,一起來了解:

林義傑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孫國欣:何謂超馬與如何訓練

孫國欣教練表示,所謂的超級馬拉松,就是超過馬拉松標準距離(42.195公里)的賽事一律以這個名稱概括,不過,當然不會有人無聊到去辦一場42.5或43公里的超馬賽,而國欣教練心目中的超馬是100公里以上才算。目前在台灣所舉辦的超馬賽分為以下四種:

連續賽:從起點到終點不間斷的賽事,目前台灣最長距離為橫越台灣246KM。
分段賽:賽程分多日舉行,每日跑一定距離的里程,目前台灣最長距離為環台賽。
場地賽:在一個場地之中重複繞圈的賽事,通常是計算在固定時間之內可以完成多少距離。目前最長時間為新生花博48H超馬賽。
越野超馬:顧名思義就是結合自然地物地貌,進行長距離的跑步賽事,通常不會沿著鋪設好的道路進行,也沒有嚴格規定路線,參賽者必須自行摸索出一條路徑前進。這種賽事有連續賽也有分段賽,SUPERACE所舉辦的就是這類型的賽事。

孫國欣在2017 SUPERACE台灣站

超馬如何訓練:循序漸進 多元變化

而在超馬該如何進行訓練方面,國欣教練首先要釐清的概念是不必為了衝跑量,長距離跑者最怕的就是身體恢復時間會拖很長,影響到平常生活與身體機能,把自己身體搞很糟糕,甚至生活起居都還要家人協助,而且還影響後續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那就非常不值得。國欣教練謙稱自己的跑量是所有超馬跑者最少的,一個月的跑量最多400公里,每次的距離也不會超過60公里。他認為衡量自己的體力與時間,安排適當的訓練量才是最適合你的。對他來說,經過比賽和訓練模式的調整,他已經自己找出一套系統,有效增加身體恢復的能力和肌群的耐受度,支撐自己撐過一場長距離的比賽。控制好跑量和恢復期,將訓練量控制在能參加比賽的強度,又不會造成身體的傷害,完賽之後還能正常過生活,那才是最理想的。掌握訓練和恢復的節奏,增加自己身體恢復能力,才能讓自己有更好的表現。

在訓練量的選擇與調配方式,國欣教練說他自己是用「土法煉鋼的漸進式」,也就是身體力行實際去訓練,針對比賽的距離,規劃訓練和休息,然後逐漸增加距離,並找出自己在多少距離會出現怎樣的狀況,而這些狀況是代表什麼問題,例如口渴、眼睛出現血絲、身體開始搖晃等警訊,發現是自己血糖不夠還是鹽分不夠等等,一項一項去找出問題加以排除和了解,就可以立即做補充和調整。比賽最怕自己不知道身體已經出狀況,在訓練時提早發現就可以預先做準備,免得實際遇到了會影響成績,甚至讓自己無法完成比賽。

孫國欣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那麼,若是設定要參加自己的首場百公里賽事,要如何準備?國欣教練建議的是給自己安排長一點的時間來做漸進式的訓練,排定計畫但勿操之過急,逐次慢慢地提升距離以增加自己身體的耐受度,例如假日安排自己去做20-30K的越野訓練去調整自己狀況,如此一來才能夠讓自己的身體適應如此長距離的比賽。

在訓練方式上面,國欣教練表示,超馬選手需要強大的恢復能力,若體能差不多的兩位選手,其中一位恢復得比較快,那就有可能有多一點能力在最後的路段去追擊等等,而在進終點時多贏另一位兩三秒鐘。而恢復能力的關鍵就在身體的有氧性,因此長距離的有氧跑,能提供較大訓練效能,他建議可以採用漸速跑、持續跑(讓身體長時間處在有氧狀態)、LSD、體感跑(舒緩跑)等四大主軸來安排自己的訓練菜單。再者,平時也可以加入一些協調性訓練,例如馬克操或繩梯等來增進自己的跑步技巧,這樣就能讓自己跑得更好更有效率;也可以做一些轉換訓練,例如越野林道、鵝卵石河床、海邊沙地等等,以多樣化的訓練方式讓自己能適應野外各式各樣的地理環境,也可以訓練到平時比較不慣用的肌群。

國欣教練特別提到,為了逼自己適應更高強度的比賽,他會給自己一些「自虐訓練」,例如拖著把所有裝備裝上的背包跑12小時,或是在大風大雨之中逼自己去跑步等等,不過他不建議大家採用,因為有生病或受傷的風險性,可別在比賽前就把自己身體搞壞了。

國欣教練在此也提供一套訓練課表(如圖),給有心想挑戰超馬的朋友們參考。基本上,第一組課表是一強一弱的配比,假日則調整為LSD及轉換訓練;第二種是針對超長距離賽事前的準備訓練,以強-弱-強-弱-強的方式訓練;若平日工作忙碌抽不出太多時間,就可以採用第三種比較緩和的訓練方式。

★持續跑:就是以你平均完成一場賽事的速度去做訓練,例如你可以用50分鐘跑完10K,也就是所謂5分均速,那麼你在做持續跑的訓練時就要全程維持這樣的速度去跑完。

★漸速跑:顧名思義就是慢慢加快速度的訓練方式,這項是國欣教練自己非常注重的訓練方式。以跑10K來說,前7K可以用你的平均速度跑,最後3K時,可以在每一公里提升一點速度,例如5秒,那麼你跑到第10K時你的速度就是4'45",一個月後強度加強,可以用每公里提升10秒的方式,最後第10K時你的速度便是4'30",以此類推,就可以慢慢提升你的速度。平時以這樣的方式做訓練、把身體基礎打好,就可以讓你有辦法在比賽上的中後段提升速度,成為在大家都筋疲力盡時還有餘力超過別人的那一個。若平時只練持續跑,若當天身體狀況不佳,那麼就很有可能在比賽後段掉速。

練好上述兩種練習方式,也可以用組合式的方式來增加強度,例如國欣教練自己設計了一個訓練菜單「2-4-1」,是以均速跑2公里、衝刺400公尺,再緩跑100公尺,中間不休息,一直循環重複這樣的訓練,以2公里的均速跑練好穩定度、以400公尺的衝刺拉高心肺能力,通常他的團員跑到第二輪的時候就會說自己跑不下去一定要休息。他表示,若你可以提升到做完5個循環,那麼你的速耐力一定可以大幅提升。

模式化訓練課表 孫國欣提供

在訓練之外,國欣教練也非常強調休息的重要性,你必須知道如何讓自己快速恢復,才能讓自己在多日賽的一天結束之後能迅速恢復,隔天再以滿滿的能量迎接新的挑戰。

最後,國欣教練說:「越野超馬是一種自我挑戰、是一種認識自己、是一種心靈沉澱的活動。過程中會遭遇許多的突發狀況,往往只能靠自己判斷、解決。如果你害怕孤單、你不甘寂寞,那我希望你練練再來。越野超馬是條不歸路,我相信一踏上你就會愛上。」

2017 SUPERACE台灣站參賽者合影 孫國欣提供

周青:越野超馬的裝備介紹與SUPERACE參賽心得

現仍就讀文化大學體育系與企管系的周青,已經在冬山河超馬賽、台北國際超馬6H賽以及SUPERACE內蒙站拿過第一,還打破冬山河50km場地紀錄與分齡紀錄。這次應主辦單位的邀請前來,主要分享他去年參加SUPERACE內蒙站的經驗。

周青在2016 SUPERACE 內蒙站

首先,在裝備方面,周青表示要看賽事做準備,SUPERACE內蒙站屬於沙漠環境,因此如何克服沙漠跑步環境便成為準備的重點。再者,沙漠氣候乾燥,沿途資源缺乏,因此足夠的補給便超級重要。另外,他也表示參加這種沙漠賽事,每個跑者之間可能都會相隔很長的距離,因此也得要有自救的能力,準備一些救護用品、求救裝備等等,都能讓你在沙漠中萬一迷路或受傷能夠很快得到救援。

周青分享越野超馬裝備與補給準備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賽事補給 按時補給很重要

補給品方面,正餐他建議可以準備泡飯,沖水之後就可以食用,也很有飽足感,又便於攜帶,他除了泡飯,每餐還會吃一包泡麵。比賽時能量果膠、BCAA等等不可少,Gel他的補給方式是開賽後第一小時吃一包,接下來每45分鐘吃一包,由於他是菁英跑者,45km的距離他花5小時跑完,一天下來消耗7包能量果膠;BCAA的話他是以賽前一包、每小時一包、賽後再一包的方式食用,因此一天會消耗6包。至於沙漠乾燥,最關鍵的是流汗的補給品鹽錠,他說自己比較不太流汗,因此他一天只消耗4片鹽錠,若流汗量大的朋友可以依照自己的流汗量適時補充鹽錠。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補給品,例如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可以幫助中和化解運動之後所產生的自由基,以防止肌肉的痠痛。鎂則是一種肌肉的鬆弛劑,可以減少運動所產生的乳酸堆積,讓肌肉擁有更多能量,並減少運動後的抽筋與疼痛。周青還特別提到跑友給他的一種日本「肌鰹強」,這種魚肉抽出物製成的粉劑含有天然鰹魚胜肽,可以有效降低肌纖維中的乳酸含量,消除疲勞,增加運動持久耐力,他覺得蠻有效的。

周青參加2016 SUPERACE 內蒙站所準備的特殊補給品 周青提供

沙漠跑步耗力快 鬆軟沙土是大忌

在穿著方面,除了一般的跑服、小腿套、防風外套等等,周青特別提到,沙漠的沙顆粒非常細,在上面跑步鞋子非常容易進沙,會造成雙腳在鞋內容易滑動,他看到有許多跑友的腳後跟都起水泡或是黑指甲,因此他蠻建議大家準備防沙套,雖然難免還是會進一些細沙,不過可以有效避免這些惱人的問題。若不想花大錢買防沙套,大會工作人員也建議可以用雨鞋套來取代,一樣有防沙的效果,只是透氣性比較差一些。另外沙漠風沙很大,可以準備圍脖來防止沙子打在脖子上會很刺痛,也可以遮住口鼻防止吸進太多沙塵。

在沙漠中背著近10公斤的補給跑步,背包的選擇也很重要,周青說雖然他準備的是胸前和腰間都有繫帶的越野型背包,不過因為在沙漠中上下跑動時的震動幅度較大,下背被背包不斷擊打之後有些紅腫,因此他建議選購能夠更緊密與腰部貼合的背包。

周青參加2016 SUPERACE 內蒙站所準備的穿著 周青提供

分享完裝備之後,周青也提供一些心得給大家參考:

◎沙漠怎麼跑?
.跟著紅旗走:大會會沿途插上紅旗讓參賽者有跡可循。
.直上沒比較快:沙丘通常不易攀爬,迂迴繞旁邊走反而比較順利。
.觀察光源/風向/紋路/印記,幫助自己找到好路徑:沙漠中地形判斷很重要,早上通常迎光面的沙子比較乾,背光面的沙子比較溼,而後者踩起來會比較紮實比較好跑;另外就是紋路較深的沙子通常也比較硬,也比較好跑,這些都是在沙漠中跑步的通則。
.放輕鬆跑:一生中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在戈壁沙漠中跑步,因此不妨放鬆心情,享受一下沿途的風光。

◎沙漠越野跑的注意事項:
.冷熱很極端:日夜溫差很大
.⼩⼼起⽔泡:在軟沙上跑步非常容易起水泡
.下午常起風:沙漠地勢平坦,一起風帶動細沙打在身上還是會很痛的。
.傍晚沙蚊暴:沙漠中的黑蚊非常難對付,而且傍晚常是一大群出沒,非常可怕,防蚊用品一定要帶,而且遇到這種沙蚊暴請直接躲進帳篷。
.髒⼒無極限:沙漠水源稀少,不太有機會盥洗,要有心理準備。

周青提供

周青表示,藉由內蒙站這樣的極地賽事,讓他在痛苦的過程中看到各種美好,包括壯麗的風景、跑友們的相互扶持,以及當地民眾排山倒海而來的盛情等等,都是一生中難能可貴的經驗,他建議大家一定要排除萬難來嘗試一下!

周青提供
與會跑友大合照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關於SUPERACE極地超級馬拉松

極地超級馬拉松屬於亞洲超馬的指標
SuperRace(原名)是極地超馬好手林義傑參加極地超級馬拉松多年經歷而產生的概念。
在三天兩夜總計長達一百多公里的賽事中,選手在旅途中體驗自行攜帶食物、飲水、面對速度與體力的抉擇,並且對抗野外地形、生物、飲水、天氣、時間、體力消耗與速度的困難與取捨,同時也體驗在地觀光文化。
台灣屏東的浸水營古道、內蒙古的烏蘭布和沙漠及柬埔寨吳哥窟的叢林野間都曾是賽事跑道,賽事路線對選手而言代表著對於「自我體能的瞭解」、「自我生理機能」應用的挑戰,面對山間林道、大自然的生物,自我心裡煎熬、以及克服負向狀態的能力。


分站/一年有三場賽事:
台灣站:2018/1/20~22|2018活動簡章
新疆/內蒙:2017在新疆舉辦,日期為9/1~3|活動簡章
寮國/吳哥窟:2017在寮國舉辦,日期為12/15~17|活動簡章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傷膝蓋?真相是……

2017-02-15
觀念保健運動傷害跑步知識庫

大家對於跑步的一個迷思是認為,跑步會導致膝蓋的磨損和撕裂,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造成膝關節疼痛、關節炎或其他傷害。但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一次30分鐘的跑步卻實際上減輕了跑者膝關節的發炎症狀。

在一篇《歐洲應用生理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楊百翰大學的研究人員找來了15名年齡在18至35歲的健康人士進入實驗室,研究人員讓他們跑了30分鐘跑步機,然後就他們的血液和膝關節液體做實驗前後的採樣,研究人員也做了這些人在平時靜態活動之下的相關檢體採樣。

研究人員原本以為在這些人跑完之後,會在他們的膝關節液中找到更多會刺激炎症的分子,但他們沒有如願。相反地,他們發現血液中刺激發炎的指標實際上在跑步30分鐘後降低了。雖然科學家最終只能從研究的六人中得到完整的資訊,但他們在這些人中看到了相同的結果。

跑步傷膝蓋?真相是……

「結果令人驚訝,」主持研究者,同時是楊百翰大學運動科學副教授的麥特·西利 (Matt Seeley) 說道。「我們預計分子會增加,但是結果卻相反。」西利強調,該結果只能算是一項測試研究,由於採樣人數很少,因此從調查結果中無法做出明確的推斷。研究人員也只是觀測人們在跑步後立即的炎症反應,而不是一個星期或一個月後。但西利說他的團隊計劃將在未來對更多人做同樣的實驗研究,讓他們的結果更具可信度。

「我相信同時希望,根據這樣的數據顯示,跑步對你的關節是有好處的,」西利補充道。「雖然目前的結果有限,但它們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也可能對於後續的研究立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一些沒有參與研究的專家表示,雖然研究結果令人感興趣,即使是樣本量太少 - 但是目前還不清楚跑步能否保護膝蓋免於受傷或罹患關節炎。「目前的確有些正反兩方的數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外科醫生布萊恩·費利 (Brian Feeley) 博士說。「我們知道有些人一直在從事跑步,而且一直都沒有膝蓋的問題,而另一些人在相對年輕的時候便患有關節炎。」

對於許多跑者來說,一次30分鐘跑步相對較短,費利說這項研究結果並不一定對於長跑也同樣適用。一些針對馬拉松跑者的其他研究,發現軟骨的變化可能在賽後導致持續數個月的關節損傷。

「綜上而論,這表明可能有一個進化上的優勢,若我們跑相對較短的距離,我們的身體比較有能力能夠藉由減少發炎狀況來保護軟骨免受損害,」費利說。「長距離跑步可能導致大量消耗膝蓋減少炎症發生的能力,導致關節退化的可能性。」

不過,西利與費利皆同意,跑步的好處遠大於不跑步(特別是如果適度的話)。其他因素,如體重或遺傳學,也可能影響一個人是否更有可能得到關節炎或其他跑步的傷害。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充分了解其風險與助益,目前,跑者們可以藉由交叉訓練並花更多時間做恢復,以及注意任何疼痛或腫脹,來減少膝蓋問題的風險。

根據另一份2013年的美國研究報告指出,不跑步的人有明顯更高的機率,需要在晚年執行膝關節或髖關節的置換手術。為什麼愛跑步的人比較不容易遇上關節退化的問題呢?研究人員認為,給予膝關節適宜的日常訓練,能讓膝蓋軟骨更健康。

資訊來源:TIME、Runner's Worl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賽前記者會:世大運國手陳傑、奧運國手何盡平、藝人劉奕兒 齊為賽事暖身

2017-02-08
馬拉松跑步話題

「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賽事即將在本週日(12)登場,今日舉辦賽前記者會,特別邀請世大運國手陳傑與奧運國手何盡平、藝人劉奕兒共同出席賽前記者會,為臺北新春首場馬拉松賽事暖身。此外,經典賽教練陳金鋒,於移地訓練期間獻聲,傳遞加油和祝福予跑者與200位視障跑者。現場與會嘉賓更搶先一睹首度擔任賽事領跑車-台灣奧迪旗艦超跑R8,將在2月12日當天於總統府前,為「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近三萬名跑者前導起跑!

「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賽事即將在本週日(12)登場

「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新春熱鬧登場 伴視障朋友跑向希望

「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是全臺最大、最多視障跑者參與的運動賽事,今年賽事首度開放招募大眾視障陪跑員,就獲得近兩百位熱情跑者登記 3公里陪跑,經過配對、訓練之後,有39 位志工完成了視障陪跑集訓,並將在賽事當天肩負陪跑任務。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總經理陳銘僑也是其中一位陪跑員,即將拉起陪跑繩伴隨視障跑者齊步完成賽事!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總經理陳銘僑表示:「渣打銀行已經連續第五年贊助這項賽事,藉著賽事我們提倡全民運動,累計已有近15萬人次參與過這個盛會。渣打銀行與渣打集團透過賽事已累計捐出超過新台幣5,000萬元,推動臺灣視障朋友的多元就業,以及投入全球「看得見的希望Seeing is Believing」防盲救盲計畫。『渣打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的創新做法更榮獲維也納Essl基金會所舉辦的2017 Zero Project Award - Innovative Practice(2017無障礙國際計畫—創新計畫獎)的殊榮。」

「此外,我們在臺灣結合社福夥伴的力量與政府的支持積極推廣『渣打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已經成功協助近330位視障朋友就業。今年特別彙整其中十位視障朋友的職場心得,編撰寫成『看得見的希望』一書,希望與更多大眾分享視障朋友感人的就業故事。」陳銘僑進一步表示。2016年渣打銀行更榮獲勞動部第14屆金展獎「優良事蹟」,肯定渣打銀行致力於視障同仁職務再設計,透過稍微調整工作流程、給予適當的輔具,協助視障朋友發揮專長。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秘書長陳華恒提及:「因剛過完農曆新年,建議參賽的選手可以漸漸恢復跑步步調,準備健康起跑,突破個人最佳成績!同時今年起跑時間特別延後30分鐘至清晨6點,跑者們可以依據集合時間安排行程,非常期待與萬名跑者於總統府一起出發!」

李毓芬、劉奕兒響應公益 世大運國手陳傑、奧運國手何盡平為賽事暖身

藝人李毓芬將首次出現在路跑賽事中,在過年期間加緊努力健身與練跑,希望當天能順利跑完2公里的領袖盃。她也呼籲百萬粉絲們能到場為她以及所有參賽的視障朋友們加油,並且參加現場「黑暗體驗」區,藉著感受黑暗,進而認識視障朋友的生活,喚起大眾對於視障就業議題的關注。
 
新生代女星劉奕兒,歷年擔任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廣告女主角,今年更親自響應公益,關懷視障就業議題。富有運動細胞的劉奕兒於賽前記者會中向世大運國手陳傑、奧運國手何盡平請益暖身與收操的步驟。世大運國手陳傑特別提醒跑者:「跑步後一定要確實完成15-30分鐘的收操,才能舒緩緊繃的肌肉,也能避免運動傷害。」里約奧運馬拉松排名前百的台灣好手何盡平提到:「今年很開心再度受邀響應渣打公益馬拉松,也期待2月12日能與跑者們一同於賽道上挑戰自我!

渣打銀行總經理陳銘僑、藝人劉奕兒、奧運國手何盡平、世大運選手陳傑以及台灣奧迪公關經理黃南瑄,搶先一睹-Audi-R8-「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領跑車風采,展現極限體能和力與美的結合,要與跑者一同突破自我,完成賽事!

視障跑者陳宗裕  分享職場與跑步心得  

樂觀開朗的視障跑者陳宗裕,今年是第3度參加渣打路跑賽事,於現場分享他的職場與跑步故事,回憶起當初獨自北上工作時,還經歷一場家庭革命,最後因為傑出的工作表現,才讓家人放心。如同陳宗裕於「看得見的希望」書籍中表示:「對於視障者而言,能夠經濟獨立不再倚靠家人,就是最大的肯定。這份工作機會令我非常感恩,能讓我用自己的工作能力向家人證明:我做得到。」
 
陳宗裕開始跑步是受到視障同事的邀約,勇敢跨出第一步,而體驗到跑步帶來的美好感受;而這次將由渣打銀行總經理陳銘僑擔任陳宗裕的陪跑員,不免讓他有些許的緊張,但他認為能與總經理一起衝向終點完成挑戰,別具意義!陳宗裕邀請視障朋友勇敢邁出步伐迎向這個社會,並期盼更多企業能提供友善的視障就業環境與機會!

視障跑者陳宗裕將第三次參與渣打公益馬拉松,今年將由渣打銀行總經理陳銘僑陪同完成賽事,也鼓勵更多視障朋友參與活動

跑者口碑優質賽事 Audi R8 領軍萬名跑者起跑

渣打公益馬拉松與台灣奧迪(Audi Taiwan)合作多年,本著對運動賽事的熱情和源自賽道的競技精神,台灣奧迪提供全系列價值高達4,000萬元的Audi Sport旗下S / RS性能車款作為賽事用車,並在這次記者會現場搶先展示前導車-旗艦超跑R8,帶領著眾星、世大運國手、視障跑者等,一齊為即將到來的賽事暖身,也象徵破風前進的強大動能!
 
「2017臺北渣打公益馬拉松」集結4大非跑不可的理由,包括西班牙品牌JOMA的亞洲第一款馬拉松賽衣、國內首枚獨家以施華洛世奇水晶鑲嵌的視障點字「完賽」字樣獎牌、True-Yoga-Fitness結合PowerMax全方位有氧與肌耐力交叉訓練營以及與香港渣打馬拉松跑者同日起跑,為跑者締造優質賽事!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