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運動情蒐提供關鍵參考資訊 國訓中心各項系統上路測試
1
運動情蒐提供關鍵參考資訊 國訓中心各項系統上路測試
2
平昌冬奧蓄勢待發 台灣三星應援團飛抵韓國為選手加油
3
奧運她時代:性別平等才是奧林匹克的理想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情蒐提供關鍵參考資訊 國訓中心各項系統上路測試

2017-05-08
話題 綜合 新聞 台北世大運

近年來,國際賽會的競爭強度不斷提升,教練、選手除了本身的訓練工作,也需要各種情蒐系統的協助,藉以「知己知彼」,提升比賽表現及成績。
 
為了讓情蒐工作早日成熟,這次大專校院運動會期間,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科情蒐團隊,也陸續進駐各比賽場地,測試情蒐系統,期盼系統早日成熟,成為教練們進軍國際賽的重要後盾。
 
負責跆拳道對打項目的運科委員李昌榮表示,目前臺灣跆拳道的情蒐,還停留在賽後分析;這次,在全大運賽場上實際操作的情蒐,一旦成熟,將可以即時給予教練回饋,立即讓教練做出戰術的調整。

運動情蒐提供即時數據回饋給教練,戰術也能即時做出調整。 國訓中心/提供

運動情蒐日益重要 也瞬息萬變

所謂「運動情蒐」,一般而言,是解釋個人或團體運動,利害關係下的決策判斷,進而發展成因應策略。
 
李昌榮解釋說,例如在跆拳道場上,我們會蒐集兩位選手對打過程,得分、失分的動作關係,統計選手得失分的動作,進而立即統計數據,給予教練即時回饋,做為後續戰術的修正依據。
 
這樣的情蒐工作,每次至少需要2個人才能進行;其中,一位負責錄影,一位負責記錄得失分及相關動作,並統計為數據。李昌榮強調,由於情蒐有其專業性,相關人員必須相當熟悉該運動,才能勝任。
 
尤其在跆拳道場上,近年來,規則不斷修正,情蒐工作的數據,也可能因為規則修訂,必須全部重來,這些對情蒐人員的工作,更是一大挑戰。

情蒐人員必須熟知每個運動項目的專業。 國訓中心/提供

國訓運動情蒐團隊

國訓中心目前的運動情蒐工作,是由競技副執行長何維華主導,建構了跆拳道、羽球、桌球、舉重、射箭等項目的運動情蒐架構,並依據各種運動屬性的不同,採取不同的運動情蒐方法。

透過系統記錄每個得失分的動作。 國訓中心/提供

例如當今羽球球后戴資穎,也是透過運動情蒐,充分地掌握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分析出一套專屬的戰術。

何維華副執行長指出,特別是比賽當下,如能以即時現場情蒐,馬上反應出對手優劣勢之間的變化,提供教練和選手臨場決策的判斷依據,更是奪勝的最大功效。

場上的得失分動作,都成為情蒐的數據。 國訓中心/提供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平昌冬奧蓄勢待發 台灣三星應援團飛抵韓國為選手加油

2018-02-09
奧運綜合新聞話題

2018平昌冬奧今晚即將正式開幕,身為平昌冬奧的全球合作夥伴,三星電子期盼透過創新的技術,為選手及全球關注奧運的人們,創造更多元的連結方式,其中三星協助開發的冬奧官方專屬APP也已正式上線,讓人們透過科技隨時掌握冬奧資訊。而台灣三星繼贊助冬奧選手宋青陽、連德安,並邀請李智凱等6位火炬手參與聖火傳遞盛事,此次更邀請兩位體壇新星:俯式冰撬選手 江俊弘、無舵雪橇選手 楊仕勛,一同前進奧運場館,為冬奧選手加油打氣,藉此鼓勵更多運動員勇敢逐夢,一同實現「挑戰你所不能」的精神,朝著夢想中的最高殿堂前進。

平昌冬奧今晚開幕,台灣應援團抵達韓國為選手加油,由左至右為「體壇新星」江俊弘、冬奧選手連德安爸爸、「體壇新星」楊仕勛。

體壇新星冬奧初體驗 燃起奧運精神

三星對奧運盛事投注高度熱情,以「挑戰你所不能」精神鼓勵大眾發掘自我潛能、勇於追求夢想。
台灣三星邀請的兩位體壇新星也趁著空檔,將特地準備的暖心小禮物致贈給中華隊全體選手,預祝選手們旗開得勝,為台灣爭得最高榮譽。

從田徑選手轉練無舵雪橇,再轉練俯式冰撬,江俊弘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衝至世界積分31名,可惜由於積分起步較晚,距離最終入選資格僅1名之差,無緣挑戰本屆冬奧,江俊弘表示:「項目的轉換加上起步較晚,對我來說是個挑戰,原本想將奧運資格當作自己的生日禮物,沒想到願望落空,只差1名真的很可惜。但台灣三星贊助我去現場體驗冬奧,一圓我的奧運夢,也算是另類的生日禮物,同時也鼓勵我繼續朝夢想努力,持續挑戰已所不能!」

來自屏東的楊仕勛,喜歡無舵雪橇追逐速度的快感,年僅15歲的他,接觸雪橇不到一年便展現其運動天賦,在去年全國輪式雪橇錦標賽中表現優異,獲得國外移地訓練的機會,隻身離鄉背井前往德國接受為期一個半月的訓練,展現其獨立成熟的一面。此次能親身前往冬奧場館,觀賞「偶像」連德安的比賽,楊仕勛表示:「很高興能親身在運動員的最高殿堂-奧運上看德安學長現場比賽,他是我努力的目標,希望他能拿出最好的表現,加油!也期許我能不斷挑戰自己,向學長看齊。」

台灣健兒蓄勢待發 挑戰你所不能

此次2018平昌冬季奧運會,三星電子針對全世界具有「挑戰你所不能」精神及故事背景的奧運和殘奧選手,提供一系列的產品或營養金贊助,贊助的運動員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韓國,印度,馬來西亞和台灣。

台灣三星贊助選手代表 滑輪滑冰雙棲排灣戰士 宋青陽、雪中泰雅飛鷹 連德安,在訓練期間透過一系列產品,如Galaxy Note8、Gear VR、Gear 360和Gear IconX等,為訓練帶來一定程度的成效,成功協助選手及教練團就技術動作分析、檢視細節深化討論,並隨時追蹤、監測體能狀況及調整動作細節,全力衝刺比賽。目前兩位選手已蓄勢待發,雙雙入住冬奧選手村,並透過手機及Gear 360全景相機的鏡頭,第一手直擊選手村的實況。

滑輪滑冰雙棲排灣戰士 宋青陽

三星協助開發冬奧官方專屬APP 支援 iOS 與 Android 系統

為了讓全球奧運迷隨時掌握冬奧資訊,三星繼推出Galaxy Note8冬奧限定版本之後,三星協助開發的冬奧官方專屬APP也已正式上線。全球奧運迷們可以利用APP查詢平昌當地時間、冬奥新聞、賽程、門票、場地資訊、排行榜…等,隨時掌握全方位的冬奧相關訊息。此外,此APP更提供平昌當地旅遊、住宿和交通訊息,使用者亦可設置其關注的國家、運動項目或是選手等。2018平昌冬奧官方專屬APP已開放供民眾免費下載,支援 iOS 與 Android智慧型手機,並提供英語、韓文、法語、日文與中文模式。

資訊、圖片提供/台灣三星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奧運她時代:性別平等才是奧林匹克的理想

2016-08-11
綜合趨勢奧運里約奧運新聞話題

女性也有權掌握自己的人生

2016里約奧運正在進行中,各項運動的比賽結果也陸續出爐,運動員們籌備4年的時間,為的就是這個世界級的舞台,無論男女,這一刻就是發揮實力的時候,拚盡全力,過去的辛苦在這一瞬間也值得了。
 
此次的奧運盛會上,有許多新秀小鮮肉脫穎而出,更有不少寶刀不老的名將,依然實力滿點。不僅如此,在女性運動員之中,也有不少女性運動員成為會中的焦點。包含美國43歲選手Kristin Armstrong ,奪得人生第三面自行車奧運金牌,同時她也為美國女子自行車創下最老女車手的歷史。現年41歲的丘索維金娜(烏茲克)體操選手,打破了前保加利亞名將約夫切夫保持的連續6屆參賽紀錄,此次是她第7次參與奧運盛會了。美國橄欖球隊隊長女將波特,歷經脖子斷掉、癌症的考驗,如今她克服種種逆境,在奧運會上表現積極進入決賽,可說是打不倒的勇者。「女性」、「穆斯林」是許多人心中的負面標籤,但非裔美籍的擊劍女將穆罕默德天,勇敢站上奧運舞台,雖於女子擊劍個人賽中16強止步,但她要用這樣的行動來告訴大家「女性也有權掌握自己的人生」。

非裔美籍的擊劍女將穆罕默德天告訴大家女性也有權掌握自己的人生 ©time.com

舉重在多人的刻板印象中,是男性才會去碰觸的項目,若女性也接觸舉重,往往會成為別人口中的「像男生的女生」、「女大力士」…等不入耳的形容詞。而我們的台灣之光許淑淨,不負眾人的期望,在女子57公斤級的舉重項目上勇奪金牌,她不僅是奧運會上舉重項目的焦點人物,更是台灣的驕傲。柔道選手連珍羚為台灣拿下第4名的好成績,為台灣柔道寫下歷史,令人嘆為觀止。

柔道選手連珍羚為台灣拿下第4名的好成績 ©sfgate.com

女性運動觀念的展開

今天,女子已成為奧運會上的重要組成,是靠前輩觀念的改變和努力而來的。回顧奧運場上女性的歷史,遠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女性不被允許參與任何有關奧林匹克活動 ,一旦遭受逮捕,便是死刑定讞,沒有選擇的餘地。

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仍沿襲古奧運制無女子參與名額,當時有一位希臘女子斯坦瑪塔‧拉維瑟 (Stamata Revithi) 為了反抗此規定,在馬拉松比賽結束的第二天,沿著相同的路線跑完全程以示抗議,雖沒有任何作用,但是女性也可以運動的觀念,也在那個時刻悄悄延展開來。

希臘女子斯坦瑪塔‧拉維瑟 ©blogspot.tw

男人可以的,我們也可以

那個正在發展的時代,每一分每一秒的變動皆很大,或許是斯坦瑪塔·拉維瑟的馬拉松故事被看到,因此在1900年的巴黎奧會上,便開放了女子項目的網球及高爾夫球,當時有11位女性參加,其中美國高爾夫球選手瑪格麗特·艾伯特以及英國網球女子單打選手夏洛特‧庫柏 (Charlotte Cooper)分別拿下了項目金牌,成為第一位女子奧運會冠軍。這樣的結果不僅打破奧運會的歷史,同時也代表女性對奧運會的參與不再僅限於比賽,她們已經走出觀眾席,登上領獎台,開始讓更多人了解男人可以的,我們也可以。

1900年英國網球女子單打選手夏洛特‧庫柏 ©leftfootforward.org

奧運史上的第一位花樣滑冰女將

緊接著在1908年冬季奧運會上花樣滑冰項目也正是被列入比賽項目,英國女子選手瑪奇‧賽耶斯 (Madeleine Cave Syers)也在這個項目之中獲得金牌的殊榮,她的丈夫愛德嘉也與她一樣是滑冰選手,就當時保守的社會來說,能夠讓女性,尤其又是自己的妻子參與世界運動比賽,也算是及其偉大的事。

英國女子選手瑪奇‧賽耶斯 ©y2u.co.uk

一劍刺進奧運會

1912年斯德哥爾摩再加入女子游泳及跳水的項目,分別由澳大利亞芬妮,她是首位打破女性世界紀錄的選手以及瑞典選手海爾馬獲得這兩個項目的金牌。1924年的巴黎奧運,已經有超過100位女性角逐。女子劍客首次出現在奧運會的賽場,她們參加的是女子花劍個人的比賽。33歲的丹麥選手艾琳‧奧希爾 (ellen osiier)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女子擊劍冠軍,她在全部比賽中,一共刺中對手80劍,只丟34劍獲勝。

丹麥選手艾琳‧奧希爾 (ellen osiier)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女子擊劍冠軍 ©wikiwand.com

跑出第一面銀牌

1928年原本要將800公尺的項目列入其中,當時的日本選手人見絹枝獲得銀牌的殊榮,但大會卻觀察到數位女性跑者在完成800公尺的終點時出現衰竭的情況,認為此運動有礙健康,不予負荷,所以取消該項目。三年後規則再度修正,人見絹枝重新獲得獎牌,可惜身體狀況不好的她,也在獲獎紀念日的當天過世,但她卻是為亞洲人寫下第一面銀牌的英雄。

日本選手人見絹枝 ©blogs.yahoo.co.jp

女生只能當家庭主婦?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女子田徑項目雖已被列入其中,但僅能角逐標槍、跳高及鐵餅這三個項目。美國田徑選手狄德里克森贏得了標槍冠軍。1948倫敦奧運,運動成就輝煌的荷蘭籍 Fanny Blakers Koen 是首位以母親身分在奧運會創下新標的成功女性。她分別贏得了100公尺短跑、200公尺短跑、4X100公尺接力賽、100公尺低欄,共四面金牌。同時也凸顯了女性,不是只能擔任家庭主婦,在社會地位上一樣能有傑出的表現。當年也加入了女子賽艇項目,來自丹麥的卡倫霍夫贏得金牌。
 

荷蘭籍 Fanny Blakers Koen 是首位以母親身分在奧運會創下新標的成功女性 ©thestar.com

強而有力的女騎手

自巴黎奧運的100位女性至1952年,已有超過500為女性參與。此屆奧運最亮眼的是在馬術比賽中,來自丹麥的女騎手哈爾特奪得銀牌,是首位女性選手對抗男性選手的騎術競賽。哈爾特自小患有小兒麻痺,留有殘疾,且在比賽的過程中還有孕在身,當時的人皆稱她為「不是冠軍的冠軍」,也打破了傳統對於女性體力一定比男生弱的觀念。

丹麥的女騎手哈爾特 ©news.e993.com

點燃女性的權益

雖然女性能參與的項目越來越多,不論是點火炬手或是宣誓員仍僅能由男性擔任。但在1956年的冬季奧運會上義大利籍的滑雪女選手 Giuliana Chenal Minuzzo擔任宣誓運動員一職,她雖然已經結婚,但對於運動的熱情卻從沒減少過,也在幾屆奧運賽上有著不錯的成績。4年後的墨西哥城奧運會上,西班牙航海家的後裔Enriqueta Basilio也成為奧運會史上第一位點燃主火炬塔的女火炬手,更說明了女性地位再度被提高。

Enriqueta Basilio是奧運會史上第一位點燃主火炬塔的女火炬手 ©820am.blogspot.tw

擲出頭天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上女排以及1976年的女籃、手球、划船等項目也紛紛加入至奧運會的項目之中。到了1980年,女子曲棍球的項目也被列入其中,但當時最轟動的是 奧運史上最成功的母女檔─蘇聯籍女性跑者Irina Nazarova,以及她於1952年(田徑項目中)鐵餅比賽中得獎,在接力賽項目中贏得了一面金牌,當時的蘇聯隊也在曲棍球的項目中獲得冠軍,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可謂女性出頭天,不虞此例。

射出女性的尊嚴

1992年之前,奧運會的飛碟射擊不設女子項目,這項男女混和的比賽雖允許女性參加,但是始終只有男生能拿到金牌。中國選手張山以223中的成績成為奧運史上第一位在飛碟射擊混合比賽中奪冠的女運動員。她打破多年來歐洲選手對這一項目壟斷的第一位中國女性。她的成績引起了國際射擊界的震驚,稱讚張山是不可思議的冠軍。同年,女子柔道也被列為正式項目,並由中國選手庄曉岩獲得金牌,不僅是女子柔道的第一面金牌,也為中國再添一頁歷史。

中國射擊選手張山拿下女子射擊第一面金牌 ©360doc.com

滑出女子時代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新增女子羽球單雙打、壘球、山地自行車、足球、沙灘排球以及輕量級賽艇,羽球則由印尼選手王蓮香奪得。過去在女子舉重、雙人跳水、鐵人三項以及跆拳道僅能以表演賽上場,在2000年西尼奧運會的時候,終於被列為女子的正式項目了。德國選手比爾吉特‧費雪 (Brigit Fischer)在皮艇比賽中獲得兩塊金牌,她成為奧運史上第一位時隔20年後重新奪取冠軍的女運動員。女子舉重的四個公斤級數,則被中國選手全權包下。在早期僅有男子舉重的時代,得獎者大多是美國或是保加利亞的選手,亞洲地區的國家,經過許多努力和革命,最終後來居上,在奧運場上擁有亮眼的表現。

德國選手比爾吉特‧費雪 (Brigit Fischer)在皮艇比賽中獲得兩塊金牌 ©sports.dbw.cn

女性平等,奧林匹克理想才能實現

奧運會經歷了112年的發展,2008北京奧運會將男女平等的主題推向高潮。本屆奧運會上,女運動員的人數多達4540名,參賽男女運動員接近比例1:1,女子項目也不斷在增加中。從1900年首次女性登上奧運殿堂至今,女運動員人數、女子參賽項目數以及女子運動管理者人數逐漸增加,運動成績更大幅提高。女子運動在奧運會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其意義超出了競技比賽的範疇。

過去我們總認為男女的先天條件本來就有差異,但現在有專家指出,由於生理結構的原因,在未來數十年內,個別項目有可能出現女性成績超過男性的情況。

此外,國際奧委會的大門也越來越像女性敞開。1996年,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第一屆世界女性運動大會上通過的決議指出:只有女性在奧林匹克運動中獲得平等,奧林匹克理想才能真正實現。

從1980年到1990年,共有七位女性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2005年前,女性在國家或是地區的奧委會決策語機構執委會比例達到了10%,而在2010年,這個比例已達到20%。

奧林匹克的宗旨就是自由和平等,這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也是運動的靈魂。「平等」包括公平競爭和自由平等,體育做為社會文化的裁體,正在將奧林匹克文化精隨展示世人的同時,更將社會文明的進步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奧運男女平等符合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必將越來越明顯、完善。

唯有平等才是王道 ©en.wikipedia.org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