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瞭解什麼是TABATA間歇訓練(TABATA Training)後,相信許多人都會想嘗試看看,但是,由於TABATA是一種高量間歇運動(HVIT),在進行前也會有許多疑問,以下整理了14個有關於TABATA訓練法的問與答,來幫助要進入訓練前的新手們可以更加瞭解。
一般來說,第一次接觸TABATA時,建議每週先做 1~2 次,待身體適應後以及體力、技巧有所進步後再增加訓練次數,因為TABATA是一種高量間歇運動,且全身都可鍛鍊得到,所以對於首次接觸這項運動的人來說,應該採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如一個星期內進行太密集的訓練,不僅身體無法負荷,可能訓練的毅力也會逐漸被打斷。
TABATA訓練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可以依照不同目的將此訓練可分為上、下半身來鍛鍊,並來可直接到達減重及雕塑身材的目的,若是體重過重者,再開始可以先進行低強度的方式來訓練,這也不會造成關節負擔且可達到鍛煉效果,待體重點清後再慢慢增加次數。
首先,必須先改變跑步機的時速及腳踏車的迴轉速度,才會有相同效果,如果單純只靠快跑或是騎腳踏車來進行 4 分鐘共 8 個組合的運動,並不能算是高量間歇訓練,依據進行的運動強度來執行,每一種運動效果也截然不同。
舉例來說,最好先設定跑步機的速度以及腳踏車的 RPM(每分鐘迴轉數)再來運動,效果會更好。
比方說,花4分鐘利用跑步機進行間歇訓練,先以時速 10 公里跑 20 秒,休息時再以時速 6 公里走 10 秒鐘,就算進入緩和運動的狀態也無妨。接著再以時速 10 公里的速度跑 20 秒,並在4分鐘的時間內一直反覆。這樣改變速度也算是一種間歇訓練,在4分鐘便能產生運動效果。
腳踏車也是一樣,先以每分鐘迴轉 85 次以上的速度踩 20 秒,休息時再將速度減弱為每分鐘迴轉 60 次以下。接著再以每分鐘迴轉 85 次的速度騎 20 秒,在 4 分鐘內反覆進行。不過,TABATA是以多種動作來進行的一項運動,比單純使用跑步機或騎腳踏車來得更有效。
在進行TABATA後隔天出現肌肉酸痛等狀況,可在下次鍛鍊時將強度改變,像是減少每組進行的次數或著是組數,或是將休息間拉長,待肌肉消除後幾天在開始進行。一般在進行肌力運動後,出現肌肉痠痛是很常見的現象,如果不是痛到身體站不起來,也可以進行一些伸展或是瑜伽來緩和肌肉不適。
只要延長動作次數,便算是有氧與肌力運動的結合。TABATA裡的伏地挺身動作雖算是肌力運動,但是只要長時間進行,就會變成有氧運動,舉例來說,如果只做 10 下伏地挺身,就屬於肌力運動;如果做 100 下,除了進行肌力運動外,也等於做了有氧運動。
一般來說,想要減重的人,除了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外,飲食方面也要有計劃。TABATA是短時間內便能消耗許多熱量的有效運動,但是,如果沒有同時調整飲食,效果會不增反減。因此,以平常的運動量再加上TABATA訓練和適當的飲食控制,更有助於減重。
由於飲食調整會因個人與運動目的而有所不同,所攝取的也不同,但是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多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和減少吃過多的加工食物。
可以,不管在運動前、中、後,都是可以進行補充水分的最佳時機。由於大量排汗會導致電解質平衡失調,因此在運動前後及運動時補充水分相當重要,在進行間歇訓練時,想在短暫的10秒休息時間內喝水,是一件很趕的事情,不過,由於間歇訓練屬於短時間便能完成的運動,建議還是在運動前及後喝水較好。
運動飲料被身體的吸收速度很快,效果最好,水含有一些礦物質,運動時適時飲用有助於補充水分,做TABATA時,不論是運動前或後,我都建議充分飲用。但是相較於水,運動飲料的吸收速度更快,它能用來補充身體的電解質,在運動前喝下這類飲料,不僅能拉長運動時間,還能讓運動效果更明顯。
根據研究指出,在運動前喝黑咖啡,可以讓身體的活動狀態更好,因為咖啡裡的咖啡因有助於燃燒體脂肪,所以在運動前30分中飲用,都可達到不錯效果。
不會,或是非刻意注射男性荷爾蒙,女性的肌肉並不會像男性一樣結實。之所以會練出肌肉是因為受到男性荷爾蒙的影響,以女性的情況來說,就算再怎樣激烈運動,肌肉也不會長得像男性一樣結實。
可利用鍛鍊上半身的動作來維持胸型的動作,由於女性的乳房大部分是由脂肪所組成,一旦快速甩掉體重和體脂肪,乳房的脂肪勢必會跟著減少,因此胸部才會變小。如果想要瘦身又想同時維持豐滿胸型,都可以進行使用上半身力量的動作來訓練,建議多做雙臂撐地行走,或跪姿伏地挺身等動作,來維自己的胸型。
可依個人需求準備瑜伽墊、礦泉水瓶或啞鈴。在家做運動時,通常會直接在地上進行,這樣會造成膝蓋和雙腿的負擔,因此建議穿著具有緩衝功能的運動鞋,或是鋪上瑜伽墊再進行。除此之外,進行上半身的動作時,可以手持500ml的礦泉水瓶,或是準備重量適合自己的啞鈴來搭配使用。
可以,若是血量不多,以及腰痛、生理痛的症狀不嚴重,依然可以做訓練,適當強度的有氧運動或是簡單運動,能讓身體分泌一種名為「腦內啡」的荷爾蒙,它具有讓人忘掉疼痛及不適感的效果。因此,如果生理痛沒有很嚴重,進行輕度運動並無妨。
當然適合,TABATA除了能大量消耗卡路里,也能強健肌肉,短時間內能消耗大量卡路里的訓練有助於減肥瘦身,對於鍛鍊肌力也很有效。因此,想鍛鍊肌力的人若搭配間歇訓練來進行,也能得到強健肌肉的效果。
一般來說,用餐後 1 小時或用餐前 1 小時進行最好,也可以配合個人狀態來加以調整。根據研究指出,在空腹時進行有氧運動將有助於燃脂,但是,如果在體內毫無能量的空腹狀態進行間歇訓練,很有可能出現肌肉拉傷、頭暈目眩等副作用,要特別注意。
當踏上冰冷的金屬踏板,機械吐出的紙張載滿了密密麻麻的數據,這是身體組成資料,也是每個健身者難以直視的旅程。如同命盤,上面的數字,似乎只有想收你錢的人才看得懂。掌握幾個秘訣,了解自己,其實很簡單!
Inbody是利用生物電阻原理,透過微小電流通過身體,先測量出身體的總水量,再推算出脂肪與肌肉的占比。在眾多的數據中,需先注意的有:體脂率、肌肉重量、代謝率,數據右方會給出建議範圍,只要留意有超出範圍即可,無須鑽牛角尖。
接著,將目光移到Inbody檢測結果的左上角,由上至下分別為:體重、骨骼肌重、體脂肪重。Inbody除了給絕對數值外,還會與資料庫中的大數據比對,列出你位於常態分佈中的哪一個頻段。
了解自己與母體的落差,並檢視有無超過建議範圍,再來便是將這三個數值所呈現的長條圖,給連起來,其畫出來的弧線,便能鐵口直斷,當今階段最適合怎麼調整。
C型:體脂肪較多、肌肉比例少,現階段需要減脂。
I型:體重、肌肉、脂肪比例平均,現階段維持或是增肌皆可。
D型:肌多脂少,為多數人眼中最理想體態。
BMI是以身高與體重兩變項推算,並無考量肌肉與脂肪,同樣BMI的人,有可能是體脂過高也有可能是肌肉量較多,因此BMI數據參考即可。
常會看到不少人,在數字上追求極致,但這樣不見得有效果。健身工廠信義廠Xavier教練提到,因為影響因素太多,追求數字意義不大。比起數字,鏡子更加誠實,「因為同樣的體脂率,站在鏡子前身材不見得一樣,身形會因每個人水分與脂肪的分佈,而有不一樣的結果。」
另外,Xavier教練還提到,若要持續以Inbody來做追蹤,最好是在同樣的狀況下進行,例如,都是在早上10點、運動前等,如此一來數據才會有意義。另外,懷孕、生理期、體內有金屬,如裝支架等狀況,測出來的結果都不準確,建議不要使用。
知道了目前身體狀況,接下來就要訂立目標。以個案A來說,體脂率偏高,屬於C型人,需要的是減脂的規劃。Xavier教練提到,無論是增肌或減脂,都須從「吃」、「睡」、「練」著手。
吃:從報表中找出自己的基礎代謝,並算出自己一天的總熱量消耗(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TDEE),TDEE — 300便是減脂期每日所需攝取熱量。
但要怎樣吃才正確?Xavier說比起五花八門的斷食法,一開始先從記錄飲食著手,知道自己多吃了什麼,從中調整菜單並透過記錄認識每日營養素的攝取,減脂才有意義。
睡:睡眠時間需6–8小時,睡不飽會讓壓力賀爾蒙上升,導致脂肪堆積,蛋白質合成機制也會受到影響。
練:拉高訓練「量」的週期每週運動3–5天,而有氧並非減脂神器那只是增加熱量的赤字的手段,因此重訓不可偏廢。
個案B的體脂、肌肉均等,屬I型人,若他想增肌,除了把關睡眠品質,Xavier教練建議「吃」與「練」,也是馬乎不得。
吃:TDEE + 300,為每日所攝取熱量。首先鎖定蛋白質,以自身體重x1.8,便是每日所需的攝取量。以個案B為例,增肌期中,每日所需蛋白質為55.7kg x 1.8 = 100.26 g。TDEE減去蛋白質的所產生的熱能,剩下的再平均分配給碳水與脂肪,由於增肌期的營養計算較為進階,建議與教練討論才能長肌不長脂。
練:訓練上提高強度可從肌力與肌肥大著手,也要有適當的休息讓肌肉組織修復達到增肌的效果。
*註:1克碳水,產生4大卡熱能 / 1克蛋白質,產生4大卡熱能 / 1克脂肪,產生9大卡熱能。
當你的INBODY數值呈現出D型時,相對於C與I這兩著類型來說擁有較好的身體組成,也表示肌肉量大於體脂量!這樣類型的人多半源自於較好的生活作息和運動習慣,只要再持續並堅持努力運動與飲食作息,就能朝向更好的體態或肌力發展。
市面上常會有打著「增肌減脂」的噱頭,廣招會員,但Xavier教練提醒,在新手蜜月期,增肌減脂或許有可能,但由於增肌與減脂,是兩個相反的概念,因此訓練一段時間後,還是只能擇一。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David
在完成進階肌力與體能的訓練之後,還想要再挑戰更高級的動作時,可以藉由高級肌力與體能的動作,來增加練習的強度。在這個項目中,以進階肌力與體能的動作為基礎,再加上復合性的動作,來完成高級肌力與體能的訓練,請確保對於之前的訓練已經駕輕就熟時,再來嘗試這項訓練,以免受傷。
柔道式伏地挺身
鍛鍊肌肉群:全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比肩略寬,雙腳併攏,臀部抬高,並與背部、頭部成一直線。
STEP 2 正式動作
利用全身的力量,讓身體靠近地面,這時膝蓋微彎。
STEP 3 正式動作
整個身體順勢回到伏地挺身的動作。STEP 4 重複動作
之後往反方向向後推回至準備動作。一組做8~10下,做2~3組。五指伏地挺身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手部肌群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動作與一般伏地挺身動作相同,只是手部能用手指著地,手心始終保持離地
STEP 2 正式動作
保持手心離地,做伏地挺身動作,每組做6~10下,做2~3組。
拍手伏地挺身
鍛鍊肌肉群:上半身、手部肌群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比肩膀略寬,雙腳微微靠攏。
STEP 2 正式動作
做伏地挺身動作。
STEP 3 正式動作
用上半身的力量,將身體往上推,當身體達到最高點時,雙手拍手。
STEP 4 重複動作
上半身落地時,動作放輕,保持肘關節微彎,以免手肘受傷,動作完成後回到準備動作,一組做5~8下,做2~3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