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游泳拒當「熊貓眼」 Speedo Biofuse泳鏡究極舒適新升級
1
游泳拒當「熊貓眼」 Speedo Biofuse泳鏡究極舒適新升級
2
水阻比風阻大八百倍! 用這些技巧減少水阻輕鬆游泳
3
匈牙利男子水球隊首勝加拿大 火力全拼求三連霸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游泳拒當「熊貓眼」 Speedo Biofuse泳鏡究極舒適新升級

2018-06-08
配備館 水上運動 SPEEDO 生活 游泳 運動配備

盛夏來臨,暑假也進入倒數計時,暑期游泳班、游泳營隊和戶外戲水活動紛紛開跑;但是在跳下水之前,你準備好配備了嗎?每項運動都至少有一件必要配備,而對每一位泳者而言,一副舒適貼合的泳鏡是必要的,它不僅影響運動表現,更能增加安全性。然而,你挑到適合的泳鏡了嗎?還是為了貼合眼眶,把自己壓成「熊貓眼」?今年夏天,全家大小一起換上Speedo Biofuse系列泳鏡,用它最新升級的科技,享受在水中暢游的快感吧!

游泳拒當「熊貓眼」 Speedo Biofuse泳鏡究極舒適新升級

熊貓眼bye bye  三細節讓你和泳鏡合而為一

在水中,身上任何一件配備都成為多一道阻力,水阻無時無刻拖著泳者的身體,消耗划手與踢腳的推進能量。因此,你和你的配備應該更貼合,宛如合而為一體,以增加游泳表現和信心。無論你游泳目的是強健體魄、興趣或是純粹玩水,擁有一付高舒適感且服貼的泳鏡,都是你在水中不斷勇往直前的動力。

然而,試著回想,你是否曾在戴泳鏡時用盡「洪荒之力」按壓鏡面,深怕因為泳鏡與眼眶不夠貼合,在進出水面時不慎漏水?是否曾在下水後仍脫戴泳鏡好幾次,只為了把鏡帶調到適合自己的長度,卻怎麼調都覺得越游越鬆? 上岸後拿下泳鏡,眼眶周遭是不是有明顯的一輪「黑眼圈」,冏的像隻熊貓?
 
Speedo Biofuse系列泳鏡擁有高彈性鏡架,完美服貼不挑臉型;鏡架左側設有便利調整鈕,搭配鏡帶的鋸齒狀刻紋,調整鬆緊時,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刻紋,就能快速固定不滑動,減少之後脫戴泳鏡的麻煩,也避免拉扯鏡帶可能造成的損害。最重要的是,當你細看泳鏡,將發現墊片外觀與市面上多數泳鏡不同,這正是今年全新升級的究極舒適柔軟墊片。

Biofuse三細節技術,打造究極舒適貼合感

Biofuse全新升級科技  提升舒適、服貼、便利三大關鍵問題

Biofuse系列泳鏡以極佳的舒適貼合度著稱,長久以來受全球數百萬名游泳運動員的青睞與使用,然而經典產品並不因此而停滯向前。本著好還要更好的理念,Biofuse今年將此系列泳鏡的墊片全新升級。這款主打「究極舒適」的3D墊片以槽狀紋路設計,不只讓泳鏡與眼窩的密合度再提升,更減輕墊片施加在眼窩上的壓力,讓泳者在享受密合帶來的安全感和便利性同時,也減低墊片壓力造成「熊貓眼」的機會,聰明設計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

Biofuse系列採用全新升級的槽狀紋路3D墊片,提升與眼窩密合度,同時減輕墊片施加在眼窩上的壓力

此外,針對多數人戴泳鏡需耗掉最多時間調整的「鏡帶」,Speedo智能調節科技鏡帶專利的拉力刻度,以及SpeedFIT便利調整鈕,讓你每次下水前都能輕鬆準確地調校到適合頭圍的長度,且穩穩固定在已調整好的刻度上,無論進出水面、轉身、做大動作都不易回拉或鬆脫。

Speedo智能調節科技鏡帶專利的拉力刻度以及SpeedFIT便利調整鈕

對每一項運動都必須心無旁鶩地勇往直前,才能達到最好的成績;而一位在乎運動表現的泳者,必須對自己戴的泳鏡有高度信心,才能毫無後顧之憂地發揮最大潛能、專注於每一次划手和踢腳。打造Biofuse系列泳鏡的專家們深知這個道理,而這系列泳鏡正是對泳者深入了解後的產物,每一寸細節都與泳者需求環環相扣,為的就是讓你游泳時,無論出發、行進間,或者每一次轉身,都能維持穩定、舒適、防漏,全心專注於游泳帶來的美好體驗。

Biofuse系列科技目的是讓泳者無論在出發、行進間或轉身,都能維持穩定、舒適、防漏(游泳教練張修豪配戴)

成人、兒童、開放水域  Biofuse包辦各年齡層與水域需求

Biofuse系列提供給一般泳者非競技款的產品,多達10餘款成人及兒童泳鏡。成人運動泳鏡Futura Biofuse包括富有夏日清涼感的白/藍、輕盈活潑的萊姆綠/深灰、沉穩低調的黑/灰,以及耀眼出眾的透明/紅;如果臉型較窄,可選擇外觀超輕盈的透明/藍,或獨特有型的藍/紫、紫/灰配色。
 
如果你的小孩也要趁暑期加入游泳班,或是跟你一起享受水中樂趣,視他的運動需求和水域環境狀況,可選擇Futura Biofuse兒童泳鏡或Futura Biofuse Flexiseal兒童運動泳鏡。

成人運動泳鏡Futura Biofuse白/藍(左上)、萊姆綠/深灰色(左下)、黑/灰(右上)、透明/紅(右下),NT$880

游泳時,泳鏡就是你在水中的眼睛;而眼睛是靈魂之窗,既然如此重要,哪有不好好挑選的道理?閉上眼睛,想像在水中的你戴什麼樣的泳鏡最能自在悠游,是舒適服貼?不怕模糊視線?不被壓到頭疼?那麼當你戴上Biofuse系列泳鏡,將了解上述貼心設計最深的用意。

資料來源/Speedo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水阻比風阻大八百倍! 用這些技巧減少水阻輕鬆游泳

2019-07-18
觀念游泳水上運動知識庫訓練動作

在水中移動時,水阻比陸地上的風阻大了八百多倍!所以對習慣只靠雙腳支撐行進的人來說,很難適應水中的力學和移動方式,演變成「陸上一條龍,水上一條蟲」。其實只要多花時間在水裡練習,讓身體與大腦習慣水中世界的移動規則,透過減少阻力,就能讓你游得輕鬆。以下是耐力運動作家暨教練徐國峰在新著《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中提出的減少水阻姿勢,跳進泳池試試吧!

水阻比風阻大八百倍! 用這些技巧減少水阻輕鬆游泳

從指尖至腳尖維持水平的身體線

人體在水中本來就有浮力,但身體各部位的浮力大小卻不同。因為肺與胃囊中空,而腿部的肌肉量較多,造成上半身密度比下半身小,再加上換氣時口鼻必須浮出水面,所以很容易因為蹺蹺板的桿杆原理使腿部下沉,變成「/」型的身體位置,因而形成較大的橫斷面積。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明顯的差異,紅線和水平線的夾角愈大,身體在水中前進時形成的阻力也愈大;身體愈接近水平,紅圈的面積愈小,水阻與體能消耗也會跟著下降。

紅線愈接近水平,左圖的紅圈面積愈小,在水中前進時的阻力與能量消耗也跟著愈小

如何使身體接近水平?

有些人無法打平是因為身體的「排列不良」或是「活動度」與「肌力」不足,這必須另外透過一些矯正與力量訓練才能改正。

「排列不良」的常見案例是駝背與圓肩,當胸口縮進去、背拱起來時,雙腿就很容易下沉,而且會使換氣變困難,必須抬得更高才換得了氣;為了抬更高,腿部會在換氣時變得更沉,阻力也變得更大。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優先的並不是去學技術,因為此時不管學什麼動作都會做不好,不管教練喊得再大聲、更多遍,下肢也一樣浮不起來,換氣時一定會沉下去。對他們來說,最優先的訓練不是水中的技術,而是透過胸椎關節與肩關節的活動度訓練及適度的力量訓練,來優化排列姿勢。當身體各部的排列(體態)改善後,不用刻意努力,下肢也會自然浮起。

「活動度不足」的主要部位是肩關節,當肩關節太緊繃,提臂時勢必會大幅度轉動整個軀幹(菁英選手提臂時軀幹也會轉動,但幅度較小),不只使得雙腿下沉,也會因旋轉過度而形成剪刀腳。如果確定肩關節的活動度不足,就必須在訓練課表中特別針對活動度做訓練,因為活動度到位了,划手與提臂的過程才可能保持穩定;換句話說,活動度是穩定度的前提條件。

「肌力不足」的主要問題會發生在泳者的後側,當身體後側力量不足,便無法在長距離的游泳中抬起腿部。你可以試著趴在地上,雙腿打直向上抬起到大腿略微離開地面,用你的手去摸你的下背、臀部與後大腿,你會發現都處於收緊的狀態。 自由式的每一次打水,除了向下壓水要有力量之外,泳者也要有力氣快速把整條腿一起抬起來。我發現不少自由泳的初學者只會用小腿打水並非全是技術上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力量不足,所以只能抬起小腿,而無法抬起整隻腿。

當泳者向下打水後無法立即把整條腿抬起來,下肢就會沉在水中,變成「/」型的身體位置。那要如何改善呢?若泳者是因為力量不足造成身體的姿勢不良,此時無論教練喊得再賣力「腳抬起來」「打水快一點」「上半身下壓」……都沒有用,必須運用力量訓練才能改善。

除了透過上述針對性的訓練改善泳者在水中的姿勢之外,還有三點跟身體素質較無關係的小技巧,可以直接從「技術」端來修正,分別是「減少打水幅度」、「頭藏起來」與「手往前伸」。

減少打水幅度

前面提到,當身體後側力量不足時,腿部會容易下沉。因為力量無法在短期內改進,要使下肢快速接近水平的方法是提醒自己打水小力一點,不要打得太深。當你用力打水時,肌肉會變得緊繃,所以比較容易下沉;而且每次腳掌下壓愈深,就要花更多力氣抬起腳掌,所以對於力量不足的人來說,打水愈用力,下半身只會愈來愈沉。在過去的教學經驗中,只要我要求學員減少打水的幅度,他們的下半身立刻就會更靠近水面,身體線自然變平。

大幅度打水,容易使身體失去平衡,重心後移(左);小幅度打水比較容易使身體保持水平

藏起頭部

大部分的初學者下半身過沉的另一主因是換氣時頭抬得太高;許多熟練換氣技巧的人,在沒換氣時也會不自覺地抬頭游泳(很多人是在潛意識裡害怕嗆水,所以抬頭游準備換氣),這種抬頭的泳姿不只會增加水阻的橫斷面積,也會造成重心後移。重心後移不但會使雙腳下沉,也會降低抓水的水感與推進力。為了減少「首」當其衝的水阻與增加水感,應該盡量把頭藏在水裡。簡單來說就是「低頭」,最理想的情況是後腦勺、後頸與背脊能形成一直線。換氣時也一樣,應盡量減少頭部露出水面。

抬頭時會形成多餘的水阻橫斷面積,通常胸椎或肩關節的活動度不夠時,都會變成抬頭換氣(左);換氣是透過轉肩的動作順勢完成的,無須刻意抬頭

手往前伸

手臂除了推進也能減少水阻,因為手臂可以變成身體的延長線。只要手臂在交替划水的過程中,能有相對較長的時間保持在頭前,身體的蹺蹺板就會比較穩定地維持在水平狀態。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教練都會建議「前交叉」的游泳。所謂的前交叉,是當一隻手尚未划到額頭前方時,另一隻手就入水了,如此一來,雙手就會輪流保持在額頭前方,這使身體蹺蹺板的重量一直維持在前方,自然就能維持水平。相對來說,如果初學者採用「後交叉」的游法,身體的重心會向後轉移,當你打水力道不足以撐起腿部下沉傾向時,上半身就會翹起來。

對初學者來說,只要能讓上半身的部位(主要是頭部與手臂)不要離開水面太多,划手週期中保持至少一隻手掌在頭部前方,身體的重心就會靠前,蹺蹺板的另一邊(雙腿)也會比較接近水面了。但要注意:手掌一入水就要保持與肩同高與略低於手肘的位置;如果手掌比肩膀高,重量一樣會轉移到下半身,身體又會從上半身往上蹺起了。最理想的腳尖與手指方向分別是9點與3點鐘,但我在教學時若碰到下半身很沉的人,會請他在手掌入水後略微向下壓水,指向4點鐘的方向,如此一來,下半身就比較靠近水面了。雖然手掌指向4點鐘會形成多餘的水阻,但因為下半身的橫斷面積比較大,對雙腿過沉的人來說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的。

最理想的腳尖與手指方向分別是9點與3點鐘,但對下半身很沉的人來說,手掌可指向4點鐘方向,如此下半身就比較靠近水面了

書籍資訊

◎ 以上文章摘自臉譜出版,徐國峰著作《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從動作原理、技術練習到訓練課表,教你如何降低水阻、建立水感、增加推進力,游得輕鬆又快速》一書。

本書特色

華文世界第一本結合技術理論+水感與專項力量訓練法+泳力表
與個人化泳速區間+自主訓練課表的自由式科學化訓練專書

● 專門寫給已會游泳且熱中訓練,想游得更好更快的泳者及三鐵愛好者。
● 本書結合理論與訓練法,通透每個動作背後的原理,讓訓練更有邏輯、更加聚焦,練就優美的泳技。
● 透過FINA泳分與歷年來世界紀錄的研究,創建泳力表及個人化泳速區間,檢測實力展開最適合自己的自主訓練。
● 設計400公尺自由式訓練課表,拍攝128支由專業選手與教練示範的水感與專項力量訓練影片,藉由線上線下完整學習。

 ◎ 更多臉譜出版《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匈牙利男子水球隊首勝加拿大 火力全拼求三連霸

2017-08-18
賽事台北世大運水上運動話題新聞

臺北世大運匈牙利男子水球代表隊,今年以衛冕軍身分出征,首戰靠著Jansik Szilard拿下全場最佳的4分,加上團隊齊心協力,有效執行戰術,最終以17:3擊敗加拿大隊,拿下首勝,朝三連霸邁出第一步。

匈牙利男子水球隊首勝加拿大 火力全拼求三連霸

匈牙利在前兩屆世大運都拿金牌,此次陣容也有4位上屆金牌成員,其中包含Jansik Szilard,有望複製上屆奪金經驗,再創佳績。Jansik Szilard表示,這是他第二次打世大運,第一戰能贏球,感覺很棒。

談起拿下全場最多的4分,Jansik Szilard笑說,因為他力氣很多、精力充沛;同時很享受比賽,只想全力以赴爭取佳績。雖然匈牙利陣中有上屆奪金成員,但隊員認為這並非連霸保證,因為今年球員大多在四處征戰,6周前才全隊到齊訓練。

Maercz Tamas表示,目前球隊還在磨合,每一戰都要謹慎以對;拿下第一勝不代表什麼,這只是一場比賽,之後還有其他比賽要打,接下來將以分組第一為目標,再來挑戰佳績,將每一場比賽打好。

此外,今年中華臺北男子水球隊首次成軍,18日首戰靠羅淼將分數破蛋帶起士氣,雖然最終中華隊以4:17不敵韓國隊、但第一次能有這番表現實屬不易。

華臺北隊塞爾維亞籍總教練Cvejic Sasa表示,自成軍以來進步很多,第一場比賽能打成這樣已經很好了。羅淼表示,進球當下感覺很開心,有幫助到球隊,也特別謝謝大家為中華隊加油。

圖片、資料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