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美利達 2017 Taiwan Criterium 限時繞圈賽精彩落幕
1
美利達 2017 Taiwan Criterium 限時繞圈賽精彩落幕
2
台灣之光! 詹喬愉無氧登頂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利峰
台灣之光! 詹喬愉無氧登頂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利峰
3
Club Med攜手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 勇闖冬季奧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利達 2017 Taiwan Criterium 限時繞圈賽精彩落幕

2017-05-21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新聞 賽事

在眾多車手、志工及單車產業界的支持下,自美國引進的「限時繞圈賽」,於彰化明道大學再次登場,突破自由車賽路權和交管的侷限,讓參賽車友在台享受難得的飆風快感!本屆賽事吸引了近五百位選手報名,其中更包含了阿根廷、丹麥、荷蘭、美國及香港等地的菁英車手;而台灣首位旅外的自由車女將黃亭茵也特地出席站台,號召台灣的車手站出來,自己的比賽自己辦!首屆賽事擔任「比爾」車手的巫帛宏,今年成功守住榮耀,以單飛領先之姿,贏得「追殺比爾組」的冠軍!而今日賽事的最大贏家,則是王家豪、唐漢煌及陳建州三位選手,他們將於今年暑假前往義大利Team Colpack車隊實習,將有機會出賽歐洲巡迴賽。

美利達2017限時繞圈賽由發起人張偉顗​(左起)、選手代表黃亭茵及美利達許世彥副總經理共同鳴笛開賽。

引進美國自由車協會新興賽制的「限時繞圈賽」,提供車友公路賽新玩法!在台灣缺乏競技賽事之際,高強度的賽事制度,有助於提升台灣公路選手在國際車壇上的競爭力;同步推出落後淘汰賽、追殺比爾限時繞圈賽,以及個人公路計時賽等賽制,今年還特別加開女子組,帶動創造台灣的新公路賽潮流。同時透過Push Bike滑步車大賽,讓單車活動以家庭為單位出發,讓更多喜愛單車、熱愛單車的朋友,用行動一起支持這項運動。

第一屆追殺比爾組的大魔王巫帛宏,今年成功守住獎金,以單飛之姿進入終點。

2015年首次引進台灣的限時繞圈賽,今年在美利達自行車與24個贊助品牌的協力支持下,順利再次舉辦!美利達自行車許世彥副總經理表示:「美利達除了贊助一級職業車隊外,在台灣不只自辦單車活動,更投資高口碑的賽事,目標就是要栽培台灣選手,我們期待的是希望將來有一天,來自台灣的選手也可以在最頂級的World Tour世巡賽舞台封王稱冠。」美利達高魄力的提供二個名額,讓台灣的新秀可以親赴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的農場實習,親身體驗歐洲自由車文化!

個人限時繞圈賽菁英組由旅居台灣的丹麥選手John Ebsen(左1)。

首屆追殺比爾組的大魔王巫帛宏,這名現效力於諾飛克-彥豪車隊的衝刺好手,也回鍋擔綱守門員一職,腳感火熱的大魔王,在6圈的賽事中,圈圈領先,本屆賽事輕鬆守住王座。而人氣超高的粉紅小鋼砲黃亭茵,則是以自身為號召,連續二年投身志工行列,為車友服務,希望能以自己的影響力,帶動台灣自由車賽事風氣!

女子組由粉紅小鋼砲黃亭茵(中)鳴笛開賽。

next CK尋找下一個馮俊凱計畫,吸引到台灣新生代的眾多好手報名,但在第一項賽事個人限時繞圈賽中,整體菁英組高強度的均速,讓小將們只能在近20圈的賽程中,只有陳建州和徐瑄評搶得各1分的積分,而菁英組最後冠軍則由旅居台灣的丹麥好手John Ebsen贏得;第二項賽事落後淘汰賽中,透過一圈圈的淘汰機制,使得單圈賽事均速一度飆升至51km/h,最後由徐瑄評獲得單項冠軍積分30分;而決定勝負的最後賽事個人計時賽,由陳建州以3分04秒84補進積分20分;最後積分加總由王家豪以40分積分取得首張門票,而唐漢煌和陳建州則以積分38分並列第二,目前將待與Team Colpack車隊確認是否能增額加開第三個實習的機會,並期待三位新秀將在歐洲巡迴賽上場,為國爭光。

美利達next CK選拔賽由黃亭茵(左起)頒發Team Colpack的車衣給王家豪、陳建州和唐漢煌。

王家豪賽後表示:「昨天剛參加台南市全運會的選拔賽,其實體力上消耗不少,因為很想爭取這個機會,所以壓力也很大,今天狀況也沒有很好,可以獲得這個機會,自己覺得很意外。」而王家豪的教練黃晉隆也表示:「身為教練,看到選手有好的機會可以去發展,我一定要更積極的幫助選手朝更好的舞台邁進。這是責無旁貸的責任。」

林園高中王家豪(左2)在落後汰賽中奠定積分的領先優勢。

美利達2017 Taiwan Criterium限時繞圈賽,本屆不僅近五百名海內外好手共襄盛舉,全台志工更突破百人!當中不乏許多線上或退役的職業好手,出自對於熱愛自行車競技運動的熱愛,為第二屆的限時繞圈賽盡一份心力,讓這場活動別具意義。而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眾多品牌,包括MERIDA、FSA、KENDA TIRE-建大輪胎、KMC、Monton、Rudy Project、ZIV、AABIKING、Step Cycling、STORM SKATE、VM Design、XTRM BAR TAPE、720、Amain T.、Atlas、Champion System、ENERVIT、FMA、Heroic1、KPLUS、Lezyne、Oseous、RANKING、Rapha。

鼎力支持台灣自行車運動發展,向來支持體育活動發展的中台灣知名學府明道大學,再次聯手台灣自行車競技運動,迎來全台自行車選手的大會師。在人文薈萃的大學校園中,再次上演高速競馳的繞圈賽,增添週末的活力氣息。

本屆首次加開女子組,吸引國內一線女將參賽。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灣之光! 詹喬愉無氧登頂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利峰

2022-05-11
新聞登山戶外運動話題

台灣登山家詹喬愉(三條魚)順利攀登海拔 8,167 公尺的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利峰(Dhaulagiri),無氧登頂成功!三條魚今年三月底從台灣出發,遠赴位於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脈,經過數次的物資運補以及高度適應,最終以無人工供氧的方式攀登(以下簡稱 無氧攀登)道拉吉利峰,寫下以最年輕的台灣女性無氧首登成功的記錄。

台灣之光! 詹喬愉無氧登頂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利峰
台灣之光! 詹喬愉無氧登頂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利峰

世界上一共有 14 座海拔超過 8,000 公尺以上的獨立山峰,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與克拉崑崙山脈,岳界稱之為八千米巨峰。其中道拉吉利峰為第七高峰,在梵語中的意思是「白色的山」。

道拉吉利峰為第七高峰,在梵語中的意思是「白色的山」
道拉吉利峰為第七高峰,在梵語中的意思是「白色的山」

冰河裂隙、帳篷遭掩埋 三條魚以驚人意志力登頂八千米巨峰

因當地地形導致天氣多變,白天晴朗無雲,轉眼狂風暴雪且以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聞名,故又稱「魔鬼峰」。三條魚此次挑戰曾一度因為天氣太糟,大量冰河裂隙、路繩、帳篷都遭掩埋,考量安全因素而撤退,所幸山神眷顧加上不輕言放棄的驚人意志力,成功登頂她的第五座八千米巨峰。

三條魚這次一度因為天氣太糟,大量冰河裂隙、路繩、帳篷都遭掩埋
三條魚這次一度因為天氣太糟,大量冰河裂隙、路繩、帳篷都遭掩埋

三條魚於 5 月 9 日尼泊爾時間下午 1 點狂風中成功登頂,當天晚上 21:00 才返回海拔 7200m 的第三營休息,攀登時間歷時近 24 小時!其驚人的意志力,讓在台灣的留守團隊驚訝又不捨。

台灣留守團隊 9 日上午便緊盯她的個人衛星定位裝置,倒數著:「26,100 英尺!26,200 英尺!!爬升!爬升!!」「登頂啦~!」最後 500 公尺!」、「超過 8000 公尺!」、「最後 160 公尺!」。雖然衛星訊號顯示已經登頂,眾人也都為她感到興奮不已,然而當下卻不敢鬆懈,直到深夜接到三條魚電話,確定她平安下撤至海拔 7200 米的第三營才鬆一口氣。

詹喬愉登頂照
詹喬愉登頂照

畢竟,以八千米巨峰這種極限攀登的情況下,成功登頂後卻永眠山中的山難案例不在少數,無氧攀登又面臨更大的未知與考驗,且天氣預報顯示隔天天氣將可能更糟,需趕緊下撤。 

三條魚擁有數座八千米巨峰的攀登經驗,而這次為她首次嘗試以無氧方式登頂,她表示山頂時風速格外強勁(當天預報顯示海拔 7,500 米以上之風速高達40~45km/h),這一次全靠意志力完登,非常令人敬佩。

詹喬愉無氧登頂道拉吉利峰
詹喬愉無氧登頂道拉吉利峰

登山女神吃和牛豆花恢復、登山復健、挑戰鐵人三項

攀登期間她直說想念大家,而被問及恢復狀況如何時,高興的表示只有回到台灣享用和牛、豆花、芋圓等美食才能恢復。

為了這趟攀登行程,雖然本身就是身手矯捷的登山好手,三條魚平時仍在加以鍛鍊自身體能。擁有多年攀登經驗的三條魚深知,攀登位於極端環境下的八千米巨峰,行前訓練可不能馬虎。她曾於2015年在遠赴吉爾吉斯(Kyrgyzstan)阿拉阿恰(Ala Archa)進行技術攀登,隨後受困於冰河導致腳部神經受損,回台灣後仍積極上山進行「復健」,每天勤伸展、按摩。

三條魚為了讓身體狀況有更完整的鍛鍊,除了日常的登山訓練(如一日雪山O聖)之外,也在2021年參加鐵人三項,突破自身的舒適圈,並進行數次的速攀訓練、耐寒訓練,在相對可控性高的狀態下測試自身體能與裝備的極限。

今年是台灣在八千米巨峰攀登史上是令人振奮的一年,除了三條魚之外,另外兩位登山家呂忠翰(阿果)與曾格爾也在近期完成無氧登頂的成就,相信這對台灣攀登風氣有積極正面的影響。

詹喬愉無氧登頂道拉吉利峰
詹喬愉無氧登頂道拉吉利峰

詹蕎愉國際山岳攀登紀錄

2015 吉爾吉斯(Kyrgyzstan)阿拉阿恰(Ala Archa)技術攀登,登頂 Ratsek peak。(俄羅斯分級 2B,Grade Alpine 分級難度 PD+ 路線)
2018 年 5 月 16 日,台灣第一位女性登上全球第四高峰洛子峰 (8516m)
2018 年 9 月 28 日,台灣第一位女性登上全球第八高峰馬納斯盧峰 (8163m)
2019 年 5 月 15 日,台灣第一位女性登上全球第五高峰馬卡魯峰 (8485m)
2019 年 5 月 27 日,台灣第二位女性登上全球第一高峰聖母峰 (8848m)
2022 年 4 月 5 日,登頂阿麻達布朗技術型山峰 (Amadablum) (6812m)
2022 年 5 月 10 日,無氧攀登全球第七高峰道拉吉利峰(Dhaulagiri)(8,167m)

詹喬愉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3xfish

資料來源/彥恩國際經紀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Club Med攜手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 勇闖冬季奧運

2018-03-16
戶外運動新聞奧運話題

韓國平昌冬季奧運剛結束,受到許多國內選手關注。全球滑雪假期領導品牌Club Med與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正式宣布合作為期四年的「滑雪菁英培訓計畫」,2018年首次訓練由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副秘書長莊煜森教練和鄒化鶯教練帶領,選擇於去年底全新開幕的Club Med Tomamu北海道滑雪度假村做為首站訓練基地,進行12天密集訓練計畫,並於今日首度公開30秒滑雪紀錄前導預告片。連續二屆於亞洲舉辦的冬季奧運受到許多選手關注,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也將持續公開招募滑雪菁英人才,增加往後台灣選手參加冬季運動賽事機會,期望2022年帶領選手前進北京冬季奧運。

Club Med與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首次合作訓練於Club Med日本北海道滑雪度假村Tomamu與Sahoro進行為期12天集訓。

克服天然屏障 四年滑雪菁英培訓計畫贊助逾千萬資源 為前進冬奧鋪路

身處在亞熱帶地區的台灣,十分不利於發展冬季滑雪運動,也埋沒了許多人才。南韓平昌冬季奧運剛落幕,台灣僅有4名選手取得參賽席次。Club Med滑雪度假村有著享譽國際優質雪場及專業滑雪課程,更包含全日餐飲和豐富滑雪後休閒活動。根據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表示2017年國人出國滑雪約4萬人次,每年以10-15%成長,而Club Med看準滑雪熱潮興起,致力在台推廣滑雪運動,今年正式宣布與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攜手合作四年滑雪菁英培訓計畫。每年將由協會專業教練指導帶領青少年滑雪選手前往訓練,而Club Med將贊助豐富村內資源與設施,預計四年共贊助超過千萬。期望透過此次計畫合作,增加台灣滑雪選手參加國際滑雪賽事機會,並設立最終目標為取得冬季奧運參賽資格。

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教練鄒化鶯,雪齡40年,教學經驗30年。

2018年2月Club Med滑雪菁英培訓計畫由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帶領11名選手們前往日本Tomamu北海道和Sahoro北海道滑雪度假村,進行為期12天的密集訓練。首站滑雪訓練基地特別選在2017年全新開幕的日本Tomamu北海道滑雪度假村,其得天獨厚的粉雪雪質和超過 145 公頃的雪場,多達29條、總長22公里的滑雪道,為優質雪場。為選手打造了最完美的訓練環境、交通、住宿、餐食、雪具設備,甚至提供訓練之餘的安排,讓教練和選手們只需要專注於訓練課程上,不需要擔憂任何行程規劃的問題。

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教練莊煜森,雪齡26年,現為協會副秘書長。

四年滑雪菁英培訓計畫 持續招募青少年滑雪人才 盼選手達到最高標準

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一直以來以推行全民滑雪滑草運動為宗旨,此次與Club Med合作四年滑雪菁英培訓計畫,目的為發掘具發展潛力之滑雪滑草儲備運動人才,並培育選手達到最高標準。2018年2月首次訓練以加強基礎為主,未來三年也將安排至不同的Club Med度假村進行訓練,逐漸進階訓練內容,並在台灣定期進行體能檢測及訓練,觀察選手體能狀況,對於表現較佳的選手則能持續參與訓練。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副秘書長莊教練說明:「除了冬季於Club Med訓練,期望夏季於台灣進行定期體能訓練加強,以達到整年度進行訓練的完整規劃。而未來會安排選手參加FIS點數賽和其他國際賽事增加比賽經驗。」

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莊教練(右一),與鄒教練(左一),一前一後指導培訓選手滑雪技巧。

由於滑雪運動非常注重體能,協會建議選手平時需培養規律運動習慣和自我管理。滑雪菁英培訓計畫將持續公開招募青少年人才,包含滑雪滑草、越野滑雪、雪地滑板等冬季運動項目,各級儲備運動人才每年各約需10-15名,需通過速度、爆發力、敏捷性、耐力、肌耐力、平衡、協調等多項甄選測驗,以成為儲備運動選手。提醒想要參加此培訓的青少年需具備毅力與耐力,才能成功在培訓中脫穎而出。

Club Med Ski School台灣教練 William Wang(右三)共同協助本次培訓。

Club Med遍布全球專業滑雪場 村內分級滑雪雪道 選手訓練更事半功倍

近年來滑雪運動的興起,Club Med推薦全球逾20座滑雪渡假村,無論是滑雪初學者或專業滑雪高手皆能享有獨特滑雪假期體驗。Club Med滑雪度假村擁有優質雪場和分級滑雪課程,並設有初學者雪道及提供滑雪用品租借,對於想開始嘗試此休閒運動的國人是最佳選擇。Club Med主打一價全包全日滑雪通行證、ESF專業教練團隊,每個雪場皆有多條滑雪道,滿足所有滑雪旅客的需求,讓Club Med成為全球滑雪度假村領導品牌。

Club Med耗資千萬打造滑雪菁英培訓計畫首站前進Tomamu北海道。

因此,此次Club Med培訓贊助計畫提供良好的訓練環境,在度假村不同等級滑雪道,讓教練可更完善規劃訓練,Ski-in/out也是度假村的一大特色,度假村座落於雪場內,省去搭乘接駁車的交通時間,大幅增加滑雪練習時間。而全天候美饌讓教練、選手們不必擔心任何餐食問題。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鄒教練表示:「Club Med所提供的全日自助式餐點,對於相當耗費體力的滑雪運動來說,讓滑雪選手們隨時補充體能,是相當重要的。」除此之外,度假村內豐富的休閒設施,讓選手在滑雪訓練外,也能夠進行體能加強訓練,如有氧器材、泳池等設施;還能享受桑拿、日式澡堂等休閒娛樂設施,幫助選手們放鬆身心靈,充飽電後再努力邁向冬奧。

Club Med與中華民國滑雪滑草協會正式宣布合作為期四年的滑雪菁英培訓計畫。

Club Med 2018冬季滑雪假期早鳥6折起

Club Med精緻全包式滑雪度假領導品牌提供分齡分級專業成人與兒童滑雪課程、全日滑雪通行證,讓初雪者乃至專業滑雪者都能按所需享受滑雪樂趣。此外,精緻三餐美食、無限享用吧台和多元豐富的室內與室外非滑雪活動,讓您享受一個最精彩的冬季假期!Club Med目前針對2018至2019年滑雪假期推出超值優惠,即日起至7/31前預訂可享食宿6折起早鳥優惠。欲了解更多訊息,歡迎至Club Med官網 查詢,或電洽0800-258-263。

2017年全新開幕日本Tomamu北海道滑雪度假村,其得天獨厚的粉雪雪質和超過 145 公頃的雪場,多達29條、總長22公里的滑雪道。

資訊、圖片提供/Club Med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