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環日本美濃站 科爾蒂納衝出單站第三 再穿白衫
1
環日本美濃站 科爾蒂納衝出單站第三 再穿白衫
2
速攻眾神的山嶺! 越野之神 Kilian Jornet 無氧攀登聖母峰成功
3
2016日月潭自行車嘉年華 滑步車賽拉開序幕 小小兵可愛爆表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環日本美濃站 科爾蒂納衝出單站第三 再穿白衫

2017-05-24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新聞 賽事

環日本第四站,於岐阜縣美濃市進行,也是八站當中相對平坦的一站;比起前兩站的起伏,估計本站的爬坡賽段,不至於威脅衝刺好手的腳步,完成近140公里的賽程後,會是集團高速進站的結局。

回歸公路賽的節奏,開賽後兩名兔群跑出最高7分半鐘的領先優勢,但隨著主集團在最後三圈加快步調,寡不敵眾的兔群無力守成,包含最後一名突圍的勇兔;所有嘗試脫逃的成員,全數遭到大集團收編,預備開啟集團衝刺的劇本。

環日本第四站,隊員們在古色古香的建築當中開啟賽程。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在關鍵的最後一圈,阿凱的身影出現在集團前緣,無非是要為巴林戰隊,爭取決勝的理想位置;當集團最後一次通過短坡,強度甚高的情況下,一度拉出領先的20人小組,我們的成員亦身在當中,可惜最終未能挺進最後階段,在下坡時回歸一個主要集團的陣型。

小將科爾蒂納狀態仍佳,已連續四站穿上白衫新人王的榮耀。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巴林戰隊本日由佩爾(David Per)操刀領騎,將科爾蒂納(Iván García Cortina)帶往終點前的300公尺,一馬當先的小將打算先發制人,選擇提前出擊的他,在最後一刻遭到超越,名列本站第三,也連續四天以新人王的姿態站上頒獎台;明天南信州站的爬坡,無非是他的一大考驗,由於狀態正佳,他會先嘗試守護白衫!

完賽後的台灣好手馮俊凱。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此外,我們的斯羅維尼亞小將諾瓦克(Domen Novak),在環日本設定為GC主將一職,具備優秀爬坡實力的他,目前在新人王榜上排名第五,隨著我們進入多山賽段,將會由他率領巴林戰隊,進攻總成績與新人王兩大目標!

「不知道伊朗人年紀怎麼樣,不過我感覺其他人應該是爬不過他。」對於諾瓦克的爬坡能力,阿凱還是相當肯定。而他口中的伊朗人,正是亞巡賽勁旅伊朗大布里斯隊,其中的哈薩克好手大衛德諾克(Ilya Davidenok),是目前唯一符合白衫資格的競爭者,但諾瓦克的爬山能力不容小覷,隨著賽程難度升高,相信我們有能力守住新人王的榮譽! 

斯洛維尼亞好手諾瓦克,設定擔任巴林戰隊環日本主將一職。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環日本第四站單站成績

伊萬·加西亞·科爾蒂納(Iván García Cortina)第3名
馮俊凱 第19名
大衛·佩爾(David Per) 第20名
多蒙·諾瓦克(Domen Novak) 第37名
因喬斯蒂(Jon Ander Insausti) 第76名

環日本第四站累計總成績

伊萬·加西亞·科爾蒂納(Iván García Cortina)第3名
馮俊凱 第17名
多蒙·諾瓦克(Domen Novak) 第26名
大衛·佩爾(David Per) 第61名
因喬斯蒂(Jon Ander Insausti) 第68名

資訊、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車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速攻眾神的山嶺! 越野之神 Kilian Jornet 無氧攀登聖母峰成功

2017-05-23
滑雪新聞攀岩越野跑戶外運動話題

西班牙知名滑雪登山者及超級越野跑者基里安·霍爾內特 (Kilian Jornet) 在5月22日當地時間的凌晨時分為世界最高峰的高山攀登創下了新紀錄,僅在26小時內就以無氧攀登的方式上攀約3,748公尺,成功攻頂了聖母峰頂峰(海拔8,848公尺)。
 
據其團隊所發表的聲明,現年29歲的霍爾內特從聖母峰的北壁一口氣攻頂,沒有使用氧氣筒或繩索等固定用裝備。他於5月20日(星期六)晚上十點左右離開絨布寺附近的珠峰大本營(位於中國西藏,海拔約5,100公尺),21日深夜攀上聖母峰頂,並於22日上午完成正式攻頂紀錄。

Kilian Jornet在聖母峰 ©Kilian Jornet

霍爾內特說,他覺得自己身體狀況不錯,直到他攀登至7,700公尺的高度,此時他開始感覺痛苦,因為肚子開始不舒服。(26,000英尺/7,924公尺以上的高度都被認為是“死亡區”,空氣太稀薄而使人類無法長時間在此生存。)「從那裡開始,我只能慢慢地移動,每隔幾步都得停下來恢復體力,」他下攀抵達聖母峰第二營(Advanced Camp,海拔6,500公尺)時說道。「然而,我在午夜時攻頂了。」霍爾內特本來要回到位於絨布寺附近的北基地營(珠峰大本營,海拔5100公尺),因為腸胃不適問題而改到第二營休息。

天氣預報說5月20-21會有個空窗期,於是霍爾內特決定在20日這天出發。在考慮了幾條可能路線之後,他還是選擇了最傳統的北壁攀登路線。他當晚10點出發後,經過有大塊冰磧的冰川底層,花了4小時35分抵達第二營(Advanced Base Camp),當時時間是凌晨2點35分,他在那裡休息了兩個小時。他表示,一開始必須保持體力,才有辦法面對接下來的考驗。

4:35分,他從第二營出發,開始攻頂路線。當他爬到7,600-7,800公尺處,紀錄片導演/攝影師Seb Montaz在那裡等他,他將為霍爾內特這次挑戰做影片紀錄。當然,Montaz陪他爬了一段並幫他拍攝了一些影片。

儘管腸胃有些不適,霍爾內特覺得自己身體其他部位狀況還不錯,因此他保持前進,就在出發後的第二天午夜,他攀上了聖母峰頂。據他描述,那是個晴朗無雲也無風的夜晚,「我半路上還看到了極為璀璨的夕陽,⋯⋯在山頂,我獨自一人,不過我看到南北坡都有一些探險隊照射過來的燈光,因此我也覺得沒那麼孤寂。」在山頂待了一會,他決定要趕緊下山,因為他得保持體力回到基地營。據統計,70%登聖母峰的死亡意外是發生在下山時。
 
過往已經有幾位登山家在聖母峰建立了幾個快速攻頂記錄,但是霍爾內特聲明自己是沒有使用繩索或氧氣筒攻頂的最快紀錄。1986年,瑞士登山者Jean Troillet和Erhard Loretan不使用繩索或氧氣筒經由北壁登上聖母峰,他們花了43個小時從北基地營攻頂並安全回到原處。2004年,尼泊爾雪巴人Pembra Dorji據報在8小時10分鐘內使用氧氣筒和繩索爬上了珠穆朗瑪峰。

Kilian Jornet速攀聖母峰 ©Suunto

這是這位知名運動員的最新紀錄。他還在勃朗峰、馬特洪峰、德納利、阿卡加瓜和吉力馬扎羅山上締造了速度記錄,作為他「我生命中的峰頂 Summits of My Life」計劃的一部分,他試圖在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些高峰建立最快的速攀記錄,而聖母峰是這個計畫的最後一站。霍爾內特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超級越野跑者之一,他是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UTMB)的三次冠軍,同時也是「Western States Endurence Run」、「Hardrock 100」等世界頂尖越野超馬賽的冠軍,他在後者除了是當前記錄保持者,也已經拿過三次冠軍。
 
霍爾內特在2014年設定了速攀聖母峰的挑戰計畫。「你需要更謙虛。這個運動是關於挑戰自己,而不是獲勝。」他當時告訴記者說。「你從來不會從勝利中學到教訓。」霍爾內特從2015年開始到聖母峰做訓練,在2016年夏天開始挑戰速攀,終於在今年完成這個絕頂的終極挑戰。

就在5月,聖母峰上已有四起意外事件,奪走了四條人命。著名登山家Ueli Steck在今年4月30日嘗試速攀珠峰-洛子峰時也發生意外不幸喪命。這些事件都凸顯了無氧攀登聖母峰有多麽困難,以及霍爾內特能夠一口氣完成有多麽不可思議。

霍爾內特自西藏的絨布寺(下)出發,攻頂之後下攀到位於尼泊爾的Advanced Base Camp (左上)。 ©blog.summitsofmylife.com

知識便利貼|聖母峰上的死亡區 Death Zone
超過海拔8千公尺高度的高山上,由於氣溫極低,任何暴露在空氣中的身體部位都會直接凍傷壞死,永凍的冰層與陡峭的山坡會導致登山者失足摔死,另外聖母峰頂的超級強風也是對於登山者的一大死亡威脅。
不過,在這麼高的海拔上,對於人類最大的生存威脅是氣壓。在8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氣壓是海平面的1/3,意味著含氧量也只有地面的1/3。
以上這些極為嚴峻的條件加起來,致使一般的登山者需要花上12個小時才能從
南坳登上聖母峰頂,而其距離僅1.72公里;而且,必須先在基地營待上40-60天完全適應高山極地氣候條件才能讓身體準備好攻頂。若沒有做好身體調適,一個慣居於海平面海拔的人若突然登上8,500以上的高度,會在2-3分鐘內失去意識。就算在基地營,一般人體血氧濃度只有正常值的85%左右,登上8,500公尺以上高度時,人體血氧程度更大幅降低,導致必須增加約3倍的呼吸次數才能供應身體所需要的氧氣,而大幅提升的呼吸次數會導致身體快速疲憊。
缺氧、疲憊、極端低溫、險峻的環境,致使想要登上聖母峰的登山者有著極高的死亡率(約5%)。至今已有超過200位登山者在超過8千公尺的高度之上喪生,由於要搬動這些死亡者非常困難,因此這些死者就永遠躺在他倒下之處,由於登山者大多身著鮮明的服裝,這些人甚至成為後來登山者的路標之一。
(資料整理自英文版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Outside、Summits of My Life Blog、Runner's Worl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6日月潭自行車嘉年華 滑步車賽拉開序幕 小小兵可愛爆表

2016-11-13
戶外運動話題高齡故事

2016日月潭Come! Bikeday自行車嘉年華12日由滑步車賽拉開序幕,小小兵口愛指數爆表,下個月27日滿3歲的王婕恩毫無懸念一馬當先,現場驚呼聲連連;18日滿兩歲的「吳郭魚」吳泓儀愛走回頭路,讓大家哭笑不得,全場笑聲不斷。

日月潭單車嘉年華會滑步車賽,王婕恩(前)一馬當先技驚全場。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13日將續進行三項挑戰,其中「環潭挑戰遊30K共有1,215位車友報名,大會邀請到「2016臺灣自行車節活動代言人」王麗雅、劉至翰和「720armour愛心天使」邱念慈等,一同騎車體驗環潭之美。
 
率先登場的滑步車賽共有400位小朋友參加,由最小的兩歲組「小小兵」先上場試水溫,果然還沒開始便狀況連連,有的還沒比先開哭,有的是賽前練習一趟一趟滑不停,真正要比賽時沒力了,但大部分還是精神奕奕活力百分。

日月潭單車嘉年華會滑步車賽。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來自台中的王婕恩12月27日才滿3歲,一雙圓滾滾的大眼睛,穿著可愛的蘇格蘭格子洋裝,在對手眼裡看來「無害」,未料一上場技驚全場,當同組很多小小兵還搞不清楚狀況時,她毫無懸念飛也似地一馬當先滑回終點,現場驚呼聲連連。
 
預賽複賽到決賽,王婕恩都衝第一,主持人林德和驚呼:「怎麼又是她!」有四分之一泰雅族血統的婕恩已是第四次參賽,爸爸王偉仲平日騎公路車,媽媽熊穎瑩笑說:「她比賽完全看心情啦,有兩次到了現場不想比,但今天心情好,超嗨。」
 
11月18日才將滿兩歲的吳泓儀剛好相反,鳴槍後,「吳郭魚」吳泓儀老神在在,走自己的路,明明終點就在眼前,他偏偏愛走「回頭路」,主持人林德和把他抱回正確賽道,下一秒他又馬上轉彎再回頭一次,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吳媽媽笑說,因為朋友的孩子騎滑步車,所以也讓泓儀學滑步車,他和朋友帶著三個小孩, 11日下午一點一起從台東開車,約莫晚上七點左右到日月潭,這趟除了帶小朋友比滑步車外,也順便旅遊,「這是他第一次比,感覺很棒!」

日月潭單車嘉年華會滑步車賽,將滿兩歲的吳泓儀超愛走回頭路。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台東來的就已經有夠遠的了,竟然還有從綠島來的,兩歲的鄭楷儒比得超開心,鄭媽媽說,他們11日從綠島搭船,比完賽後帶楷儒回台中娘家,比賽兼探親。

「720armuor愛心天使」邱念慈和來自綠島的鄭楷儒合影。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雙胞胎小小兵也是會場焦點,四歲的季哲賢和季哲霆來自高雄,兩人都是兩歲三個月起開始騎滑步車,去年日月潭滑步車賽報名秒殺沒搶到參賽名額,今年終於如願,問說誰會贏時,弟弟舉手說:「我!」哥哥說:「他力量比較大!」

雙胞胎季哲賢、季哲霆。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五歲組雙胞胎姐妹花「甜甜」羅品雯、「蜜蜜」羅品淳來自新北市中和,就讀幼稚園中班的姐妹倆也學直排輪,滑步車玩了半年左右。問說誰比較強?兩人不約而同舉手說:「我!」帶女兒比完滑步車後,12日爸爸羅東亞要到田中比馬拉松。

雙胞胎姐妹花羅品雯、羅品淳。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來自20個國家3,000位車友,11月12、13日將齊聚日月潭,參加2016日月潭Come! Bikeday自行車嘉年華,一起踩踏雙輪,徜徉於CNN GO票選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的日月潭環潭公路山水風光,為2016臺灣自行車節再掀高潮。
 
由交通部觀光局、教育部體育署指導,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承辦的2016日月潭Come! Bikeday自行車嘉年華,今年吸引20個國家,超過3,000位車友參加,其中日本車友參加人數首度破百最龐大。

日月潭單車嘉年華會滑步車賽笑聲不斷。 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提供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