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成為泳皇的必經蝶式Butterfly
1
成為泳皇的必經蝶式Butterfly
2
風靡全球的自由潛水!讓你放鬆身心 暢遊大海
3
花蓮龍舟競渡嘉年華 ── 41隊豔陽下競速飆舟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成為泳皇的必經蝶式Butterfly

2017-05-26
知識庫 水上運動 游泳 訓練動作

蝶式,又稱海豚泳,是由蛙式演變而來的。游蝶式時俯臥在水面,兩臂划水到大腿後提出水面然後從空中前移,手臂在頭前入水完成一次划水循環,外形像蝴蝶,因而得名。為使游進更勻速,有人模仿海豚的波浪擊水動作,大大提高了游進速度,因此又被稱為「海豚泳」。
 
蝶泳的速度和仰泳差不多,慢於自由式,快於蛙式。蝶式需要很好的技巧和強健的肌肉,相比其他三種泳姿,對初學者來說最困難。但它對於肱二頭肌有一定的幫助,長期練習蝶式的選手,骨架會稍寬。

蝶式Butterfly

歷史起源

1924年-1933年期間,蛙式最大的革新是划水結束後兩臂由水中前移改為由空中前移,但仍採用蛙式的蹬夾動作,出現了蛙式的變形——蝶式。 1936年國際遊聯對蛙式規則作了補充,允許在蛙式比賽中採用蝶式技術,於是蝶式取代了蛙式,在1948年第十四屆奧運會200米蛙式比賽中,只有一人採用蛙式技術。
 
1952年第十五屆奧運會200米比賽中,運動員全部採用蝶式技術。蝶式正式列為一個新的項目是在1952年,當時規則還允許蛙式可以採用水中潛水游進。由於潛泳阻力小,能充分發揮臂力,速度快,於是到1956年十六屆奧運會上幾乎所有的男子蛙式運動員都採用了長划水的潛水蛙式。
 
當時日本運動員古川以2分34秒7的成績創造200米世界新紀錄,第十六屆奧運會後,國際泳聯重新修定了規則,宣布取消潛水蛙式,只允許在出發和轉身後做一次划水和一次蹬水的潛水動作,而整個游程中禁止在正常水面下潛泳,於是水面蛙式又得到了恢復和新的發展。

蝶式彈腰觀念

大部份練習蝶式的人一開始就在練習蝶手跟蝶腳, 實際上蝶式要先練習的是身體擺動,也就是所謂的蝶式彈腰練習,但這個動作不是只有腰部擺動,實際上它是一個由肩膀胸部連接到腰部的動作,讓整個身體像是波浪式的擺動,這個動作熟練後在加上蝶腿與蝶手的練習,蝶式才能游的好。
 
蝶式彈腰的練習不是專門針對腰部做動作,實際上它是從肩膀到胸部再延伸到腰部的連續動作,這動作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沒辦法做好。

蝶式彈腰注意重點

  1. 肩膀(抬胸收腰)與臀部(壓胸彈腰)要出水面

©SwimOutlet.com

2. 壓胸彈腰時,手臂請靠近水面,避免往下造成潛水太深,擺動幅度太大
3.  整個波浪動作的震盪幅度越小,阻力就越小,但第1點還是要做到

蝶式腿部要領

蝶式打水時,兩腿自然併攏,腳跟稍微分開成內八字,當兩腿在前一划水週期向下打水結束後,兩腳處於最低點,膝關節伸直,臀部上抬至水面,髖關節屈成約160度。

然後兩腿伸直向上移動,髖關節逐漸展開,臀部下沉。當兩腿繼續向上時,大腿開始下壓,膝關節隨大腿下壓,動作自然彎曲,大腿繼續加速向下。隨著屈膝程度的增加,腳抬至接近水面時,臀部下降到最低點,膝關節彎曲成約110-130度角時,腳向上抬至最高點,並準確向下後方打水。

當腳向下打水時,踝關節放鬆,腳板繃直,然後和小腿隨大腿加速向後下方推水。雙腳繼續加速向下後方打水,動作尚未結束時,大腿又開始向上移動,當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向下打水的動作即結束。

蝶式腿的打水動作是由腰部發力,經過髖、膝、踝關節並與軀幹、脊柱動作相協調一致配合完成的。腳的運動方向是向下和向後,其向下的幅度大於向後的幅度。推向上抬起時,膝關節必須伸直,如果稍有彎曲,小腿的背面將產生很大的阻力。此外,向上抬腿時,不要過於用力,以便減少阻力,打腿的重點應放在向下打水動作上,腿向下打水的速度應比向上抬腿快約兩倍多。

實際腿部練習

兩腿自然伸直,兩腳腕向內轉成內「八」字形狀(目的是為了加大腳的打水截面積),以腰腹部為軸由腰帶動大腿、小腿,至腳背打水利用腰同時做上下打水的波浪動作,以推動身體前進。

蝶泳時雙腿同時上下踢動,膝蓋微彎曲,小腿向下打水約30~40公分,此時大小腿成伸直狀,而使臀部向上浮起,當雙腿向下打完水之後臀部下壓,膝蓋微彎曲。屈腿時要稍為放慢,向下打水時便要快而有力,利用腳板壓水。

1. 向下打水:膝關節屈曲,大小腿約曲成120度。
2. 向下打水結束時,兩腿向上自然伸直。

Tips
初學者練習打水時力求力量平均分配。

蝶式臂部要領

蝶式雙手之所有划水動作,均可參考自由式划水動作 ,兩種泳式的原理及技術是相若的,通常能游自由式的人,只需夠力就可以游蝶式,對於業餘自由式游泳者來說,學蝶式的最大困難,是腳力,是大腿四頭肌及臀部的彈力,彈力夠,一彈之下上半身便可以出水,雙手便可以在空中移臂,就可以呼吸,能呼吸就能游。

實際臂部練習

雙手入水:母指向下,雙手前伸。頭夾在手臂之下,雙手便可以向內靠攏,縮窄雙肩距離創造流線型。雙手完全入水之後,雙腳第一次向下踢水,踢水時雙手伸直並且用陰力向前伸。
 
向外推水:雙腳向下踢完水之後臀部會自動向上升高,業餘游泳者請注意,不要用力去抬高臀部,它是自然升高的。向外推水是沒有推進力的,切勿用力,雙手向外推的技術與蛙式相同。
 
向後抓水:雙手向後抓水時,雙腳并攏,全身伸直。圖中雙腳腳板是蹦直的,業餘游泳者不用管它,只需將雙腳板放鬆就可以了。抓水技術可以參加 自由式 ,是一樣的技術。 
 
向內抱水:手抱水至胸下方時第二次向下踢水,抱水及向下踢水的動力會將身體推向前及向上,頭部自然出水吸氣。業餘游泳者力度不夠,可以提前向下踢水,否則便很難呼吸了。
 
向後推水:雙手向後推水,雙腳井攏伸直,頭部在水面上,吸氣在此時進行。
雙手出水:雙手手掌朝外,斜向外推水,雙手出水之後,母指向下在空中向前移臂,雙手移至肩膀垂直向前的位置入水,入水位置與自由式相同。

蝶式手腳配合練習

蝶泳配合練習也是以腿部為主,正常配合比例2:1:1,打水2次,划水1次,換氣1次。但在初級練習時,可以多打水,少划水少換氣,每次打水穩定後,在划水換氣,保證每次動作都有完整的配合,避免手腳亂,顧腳不顧頭。

參考資料

1.  diarystore.com
2. swimoutlet.com

3.  游泳多多
4.  國立師範大學

5.  維基百科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風靡全球的自由潛水!讓你放鬆身心 暢遊大海

2018-11-01
生活極限運動水上運動話題游泳

是否小時候曾看過小美人魚的卡通呢?女主角艾莉兒每天都在大海裡自由自在的漫遊,同時也有許多魚兒與她一起暢遊,但是,這不是只是卡通,在真實世界中,你也可以這樣做!近年來,從歐美國家一路盛行到亞洲的自由潛水(FreeDiving)運動,受到許多人愛載,除了能在水中暢遊外,還可以在海裡一探究竟。自由潛水這項運動,不需要氧氣瓶,只需要一面泳鏡、淺水衣、蛙鞋,以及憋一口氣就能下去潛水,但是,需要足夠的肺活量、平靜的心,以及專業教練在旁指導,才能讓你暢游大海。

風靡全球的自由潛水!讓你放鬆身心 暢遊大海 ©agulhashouse.com

什麼是自由潛水?

自由潛水其實算是一種極限運動之一,它被美國雜誌評為世界第二大危險運動,僅次於高樓跳傘,而它的魅力,除了能讓人化身成美人魚般在海中無拘無束暢遊外,還可以不需帶上水肺用的氣瓶及相關管線深入海裡,此時讓你在水下移動能更加順暢,在少了呼吸的氣泡聲,可以讓魚群們更靠近自己。但在進入自由潛水時,需要冥想與忍耐力、足夠的肺活量才能進行,透過腹式呼吸、靜態閉氣、鴨式潛水等技巧,讓潛水者有機會慢慢增加下潛深度,但是,因為身處在一個非人類習慣的水中環境,僅利用一口氣來完成潛水的深度或是肺活量的挑戰,對人體所承擔的風險相當高,所以才被列為是一項危險的運動!但即便不會游泳,也可以嘗試自由潛水,只是對來說會游泳的人來說,水性會較好。

自由潛水的魅力 ©realityblurred.com

學習自由潛水的目的

學習自由潛水最重要的目的,除了能在海裡一探究竟外,還能強化潛水反應以及心智、生理能力與技巧。因為在水中需要呈現放鬆與低心跳率的狀態,才能將足夠的氧氣分散全身來維持器官運動,因此,訓練的目的是希望能以最低的耗氧量來維持生命的效能,意思就是,能打破呼吸、心理障礙,以意志力控制身體狀況,而心智訓練的目的是在於克服緊張、恐懼以焦慮感,所以許多知名潛水人物,都會透過瑜伽、靜坐、冥想來進行呼吸與放鬆的訓練,以便降低心跳率。

自由潛水的呼吸練習

呼吸在自由潛水裡非常重要的一環,正確的呼吸方式可以讓你在水中更放鬆,同時在水下待比較久的時間,也讓你的閉氣潛水更安全。一般來說,呼吸時主要使用到的肌肉是橫膈膜與肋間肌,在吸氣的時候,橫膈膜與肋間肌收縮,使得橫膈膜向下、肋間肌往外擴張,此時胸腔壓力會降低,空氣吸入胸腔內。呼氣的時候,橫膈膜及肋間肌放鬆,胸腔變小,將空氣呼出,則呼吸的依肌肉使用分為兩種方式:腹式呼吸與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主要使用橫膈膜的肌肉,在吸氣的時候,肚子往逐漸隆起,同時胸腔不動;呼氣的時侯肚子要內縮,保持胸腔不動。腹式呼吸會刺激副交感神經,使得心跳降低、全身放鬆,因此在水面上休息準備的時候,大多數的時間都是採用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主要使用肋間肌的肌肉,吸氣時,胸腔擴張,呼氣的時候胸腔收縮。胸式呼吸很容易使用到肩頸的肌肉,此時會引起肩頸的緊繃,胸式呼吸的吸氣較為量少,屬於淺層呼吸,同時氣體交換量極低,因此在潛下水時,要避免使用胸式呼吸。

呼吸練習示意圖 ©everydayhealth.com

以下為世界幾大潛水地區介紹,此區需要有長期自由潛水經驗的人去較為適合,初學者也可透過這些珍貴照片來欣賞。

墨西哥灣的石油鑽井平台如迷宮般佇立著的支撐樑,是能持續繁殖生命的一個地方,對自由潛水客來說也是個危險區域,不是給一般人參觀遊覽的地方,同時也會有許多鯊魚在那圍繞。

墨西哥灣的石油鑽井平台 ©redbull.com

深淵中的基督雕像(Christ of the Abyss)位於"義大利·裏維艾拉·波托菲諾海灣,紀念在1947年第一位因為潛水而失去生命的義大利人,從那次以後,這座雕像已經成為所有被這片海奪去生命的人士代表。

義大利·裏維艾拉·波托菲諾海灣 ©redbull.com

南極洲天氣非常寒冷,但水下總是有些大型哺乳類,像是座頭鯨、海報,但共遊是非常一件危險的事,但如果想要與大型動物邂逅、也不介意寒冷的話,可以嘗試看看。

南極洲 ©redbull.com

但詳細自由潛水運動必須透過專業教練,以及課程來學習,請勿擅自就帶著蛙鏡跳入大海,畢竟水中的世界以及未知的狀況是我們無法預測。

資料來源/Rea Bull、Deeper Blue、自由潛水練功室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花蓮龍舟競渡嘉年華 ── 41隊豔陽下競速飆舟

2016-05-27
賽事新聞水上運動話題

由花蓮縣政府主辦的104年世紀飛天龍—「鯉魚展競技‧龍舟競渡嘉年華」,19日起在花蓮壽豐鄉鯉魚潭熱鬧登場,今年參賽隊伍創下歷年之最,吸引共41支隊伍、近千名選手在豔陽下展開龍舟競渡,響亮的口號、隆隆的鼓聲振奮人心,讓潭邊加油的民眾直呼:「激烈賽事,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今年的龍舟競渡活動選在擁有湖光山色的鯉魚潭潭南區段,縣府為配合端午節,除龍舟競技更安排一系列包括「端陽立蛋.好運就到」、「包粽包中」、「立願鯉魚.祈福花蓮」等應景活動,以及水岸市集美食展等;壽豐鄉農會更在潭邊設攤提供免費西瓜,讓民眾吃涼消暑解熱。

花蓮龍舟競渡嘉年華 41隊豔陽下競速飆舟

一連三天的龍舟競賽,吸引來自花蓮縣各機關學校及民間社團組隊參賽,有些隊伍每年參賽不缺席,成為龍舟競賽的固定班底,也有人是臨時起意組隊參加,今年41支隊伍共分成五組同潭競速飆舟,依序為大型龍舟公開男子組、小型龍舟公開男子組、公開女子組、機關男女混合組及國中男子組等,大家都以奪冠為最終目標。

活動開幕依照往例,首場是機關首長龍舟表演賽,花蓮縣長傅崐萁、花蓮縣議會議長賴進坤分別帶領府會團隊率先競技,鼓聲隆隆,只見兩隊人員振臂賣力划槳,最後縣府隊以1分59秒73率先奪標,蟬聯府會友誼賽縣府六連霸紀錄。

今年比賽因天公作美艷陽高照,選手們頂著烈日,儘管汗流浹背、揮汗如雨,仍舊聚精會神的聽著鼓手奮力敲打鼓聲,默契十足的下槳賣力划水,伴隨整齊劃一的口號,龍舟劃開水面速度飛快前進,當快要抵達終點時,奪旗手趴在龍舟頭上作勢奪標,場邊加油聲不斷,當旗手搶下標旗的瞬間,在場響起熱烈的歡呼聲及掌聲。

三天的賽程,依序有多場精彩賽事先後登場,除了有機關團體、學生團體外,還有由健身工作室組隊的猛男團,展現健美體魄,讓不少女性大飽眼福;也有年輕貌美的美女團,展現力與美的體態,會場周邊也因端午連續假期吸引許多民眾到潭邊觀戰,不少孩童也在潭邊玩水嬉戲,歡呼聲、加油聲及吶喊助陣聲不絕於耳。

其中,拚鬥最激烈的大型龍舟公開男子組,大黑馬花蓮高工屢破大會紀錄,在與花蓮縣警察局隊預賽中,一舉飆破三分鐘大關,刷新大會紀錄;準決賽時更打破單趟最快紀錄,以1分28秒90一秒之差打敗強敵花蓮縣消防局,阻斷花蓮縣消防局的三連勝之夢,奪下今年大型龍舟男子組總冠軍。
 
奪下今年總冠軍,花蓮高工全員興奮歡呼,喜極而泣,學長學弟們直呼:「辛苦一切都值得!」他們今年收穫滿滿,奪得冠軍獎項抱得獎金10萬元,加上兩次刷新紀錄又獲得獎金20萬元,總計抱得30萬元,教練曾彭子光說:「這是全員堅持不懈的努力成就,他們真的很棒。」

此外,大型龍舟男子組首日也有多隊,包括花蓮縣消防局、阿德利姆、玉宇國際有限公司、秀林鄉Truku Lowing等刷新去年最佳成績。小型龍舟男子組則有花蓮高工、運動家、光榮村、花防部保育類、哈拉灣青年龍舟隊、天公祖龍舟團之花蓮市公所、鐵份部落阿飛赫龍舟等。女子組則有玉里鎮女子龍舟隊、花蓮峰戀吉娜魯岸、笛布斯‧顗賚服務處等打破去年最佳成績。

經過三天激烈拼鬥,各隊以最傑出表現讓活動圓滿落幕,各組冠軍如下,大型龍舟男子組由花蓮高工奪得;小型龍舟男子組由運動家隊奪得;公開女子組由玉里女子龍舟隊奪得;機關男女混和組由花蓮縣消防局奪得。

撰文/陳宇君
攝影/吳東峻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