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成為泳皇的必經蝶式Butterfly
1
成為泳皇的必經蝶式Butterfly
2
2017臺灣盃國際滑水賽圓滿落幕 各國好手齊聚迎星碼頭交流競技
3
游泳下水前暖身-前弓箭步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成為泳皇的必經蝶式Butterfly

2017-05-26
知識庫 水上運動 游泳 訓練動作

蝶式,又稱海豚泳,是由蛙式演變而來的。游蝶式時俯臥在水面,兩臂划水到大腿後提出水面然後從空中前移,手臂在頭前入水完成一次划水循環,外形像蝴蝶,因而得名。為使游進更勻速,有人模仿海豚的波浪擊水動作,大大提高了游進速度,因此又被稱為「海豚泳」。
 
蝶泳的速度和仰泳差不多,慢於自由式,快於蛙式。蝶式需要很好的技巧和強健的肌肉,相比其他三種泳姿,對初學者來說最困難。但它對於肱二頭肌有一定的幫助,長期練習蝶式的選手,骨架會稍寬。

蝶式Butterfly

歷史起源

1924年-1933年期間,蛙式最大的革新是划水結束後兩臂由水中前移改為由空中前移,但仍採用蛙式的蹬夾動作,出現了蛙式的變形——蝶式。 1936年國際遊聯對蛙式規則作了補充,允許在蛙式比賽中採用蝶式技術,於是蝶式取代了蛙式,在1948年第十四屆奧運會200米蛙式比賽中,只有一人採用蛙式技術。
 
1952年第十五屆奧運會200米比賽中,運動員全部採用蝶式技術。蝶式正式列為一個新的項目是在1952年,當時規則還允許蛙式可以採用水中潛水游進。由於潛泳阻力小,能充分發揮臂力,速度快,於是到1956年十六屆奧運會上幾乎所有的男子蛙式運動員都採用了長划水的潛水蛙式。
 
當時日本運動員古川以2分34秒7的成績創造200米世界新紀錄,第十六屆奧運會後,國際泳聯重新修定了規則,宣布取消潛水蛙式,只允許在出發和轉身後做一次划水和一次蹬水的潛水動作,而整個游程中禁止在正常水面下潛泳,於是水面蛙式又得到了恢復和新的發展。

蝶式彈腰觀念

大部份練習蝶式的人一開始就在練習蝶手跟蝶腳, 實際上蝶式要先練習的是身體擺動,也就是所謂的蝶式彈腰練習,但這個動作不是只有腰部擺動,實際上它是一個由肩膀胸部連接到腰部的動作,讓整個身體像是波浪式的擺動,這個動作熟練後在加上蝶腿與蝶手的練習,蝶式才能游的好。
 
蝶式彈腰的練習不是專門針對腰部做動作,實際上它是從肩膀到胸部再延伸到腰部的連續動作,這動作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沒辦法做好。

蝶式彈腰注意重點

  1. 肩膀(抬胸收腰)與臀部(壓胸彈腰)要出水面

©SwimOutlet.com

2. 壓胸彈腰時,手臂請靠近水面,避免往下造成潛水太深,擺動幅度太大
3.  整個波浪動作的震盪幅度越小,阻力就越小,但第1點還是要做到

蝶式腿部要領

蝶式打水時,兩腿自然併攏,腳跟稍微分開成內八字,當兩腿在前一划水週期向下打水結束後,兩腳處於最低點,膝關節伸直,臀部上抬至水面,髖關節屈成約160度。

然後兩腿伸直向上移動,髖關節逐漸展開,臀部下沉。當兩腿繼續向上時,大腿開始下壓,膝關節隨大腿下壓,動作自然彎曲,大腿繼續加速向下。隨著屈膝程度的增加,腳抬至接近水面時,臀部下降到最低點,膝關節彎曲成約110-130度角時,腳向上抬至最高點,並準確向下後方打水。

當腳向下打水時,踝關節放鬆,腳板繃直,然後和小腿隨大腿加速向後下方推水。雙腳繼續加速向下後方打水,動作尚未結束時,大腿又開始向上移動,當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向下打水的動作即結束。

蝶式腿的打水動作是由腰部發力,經過髖、膝、踝關節並與軀幹、脊柱動作相協調一致配合完成的。腳的運動方向是向下和向後,其向下的幅度大於向後的幅度。推向上抬起時,膝關節必須伸直,如果稍有彎曲,小腿的背面將產生很大的阻力。此外,向上抬腿時,不要過於用力,以便減少阻力,打腿的重點應放在向下打水動作上,腿向下打水的速度應比向上抬腿快約兩倍多。

實際腿部練習

兩腿自然伸直,兩腳腕向內轉成內「八」字形狀(目的是為了加大腳的打水截面積),以腰腹部為軸由腰帶動大腿、小腿,至腳背打水利用腰同時做上下打水的波浪動作,以推動身體前進。

蝶泳時雙腿同時上下踢動,膝蓋微彎曲,小腿向下打水約30~40公分,此時大小腿成伸直狀,而使臀部向上浮起,當雙腿向下打完水之後臀部下壓,膝蓋微彎曲。屈腿時要稍為放慢,向下打水時便要快而有力,利用腳板壓水。

1. 向下打水:膝關節屈曲,大小腿約曲成120度。
2. 向下打水結束時,兩腿向上自然伸直。

Tips
初學者練習打水時力求力量平均分配。

蝶式臂部要領

蝶式雙手之所有划水動作,均可參考自由式划水動作 ,兩種泳式的原理及技術是相若的,通常能游自由式的人,只需夠力就可以游蝶式,對於業餘自由式游泳者來說,學蝶式的最大困難,是腳力,是大腿四頭肌及臀部的彈力,彈力夠,一彈之下上半身便可以出水,雙手便可以在空中移臂,就可以呼吸,能呼吸就能游。

實際臂部練習

雙手入水:母指向下,雙手前伸。頭夾在手臂之下,雙手便可以向內靠攏,縮窄雙肩距離創造流線型。雙手完全入水之後,雙腳第一次向下踢水,踢水時雙手伸直並且用陰力向前伸。
 
向外推水:雙腳向下踢完水之後臀部會自動向上升高,業餘游泳者請注意,不要用力去抬高臀部,它是自然升高的。向外推水是沒有推進力的,切勿用力,雙手向外推的技術與蛙式相同。
 
向後抓水:雙手向後抓水時,雙腳并攏,全身伸直。圖中雙腳腳板是蹦直的,業餘游泳者不用管它,只需將雙腳板放鬆就可以了。抓水技術可以參加 自由式 ,是一樣的技術。 
 
向內抱水:手抱水至胸下方時第二次向下踢水,抱水及向下踢水的動力會將身體推向前及向上,頭部自然出水吸氣。業餘游泳者力度不夠,可以提前向下踢水,否則便很難呼吸了。
 
向後推水:雙手向後推水,雙腳井攏伸直,頭部在水面上,吸氣在此時進行。
雙手出水:雙手手掌朝外,斜向外推水,雙手出水之後,母指向下在空中向前移臂,雙手移至肩膀垂直向前的位置入水,入水位置與自由式相同。

蝶式手腳配合練習

蝶泳配合練習也是以腿部為主,正常配合比例2:1:1,打水2次,划水1次,換氣1次。但在初級練習時,可以多打水,少划水少換氣,每次打水穩定後,在划水換氣,保證每次動作都有完整的配合,避免手腳亂,顧腳不顧頭。

參考資料

1.  diarystore.com
2. swimoutlet.com

3.  游泳多多
4.  國立師範大學

5.  維基百科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臺灣盃國際滑水賽圓滿落幕 各國好手齊聚迎星碼頭交流競技

2017-08-07
賽事水上運動話題

臺灣盃國際滑水賽暨活力水岸音樂節於8/5-6在社子島迎星碼頭歡樂登場,吸引來自11國近百位水上運動好手齊聚交流競技,現場並有專業音樂團隊進駐、加上各種清涼飲料、美食、水上配備等攤位進駐,雖然豔陽高照、氣溫飆升,但是參與者不但不畏酷熱,反而解放身體盡情享受水上和岸上的一切活動,將原本平靜單調的基隆河水岸變得活力十足,熱鬧非凡!

臺灣盃國際滑水賽暨活力水岸音樂節於8/5-6在社子島迎星碼頭歡樂登場。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主持者以流暢的英語炒熱現場氣氛。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賽事三年有成 打造臺北首座滑水景觀平台

第三屆賽事首次晉級世界滑水總會WWA亞洲巡迴積分賽中站,顯示賽事規劃逐年漸受肯定,主辦單位台北市滑水協會在中華民國滑水總會指導下,爭取市府經費將社子島迎星碼頭由原本荒煙蔓草的泥灘改造為設計造景的弧形階梯水岸,令再次前來的選手與民眾們大為驚艷,紛紛表示賽事水準越來越提升!本次現場同時舉辦「活力水岸音樂節」,請來OOC音樂團隊操刀播放動感音樂,還有電音瑜伽活動,結合各種飲料美食攤位,吸引不少民眾在新建完工的河岸弧形階梯上聽音樂、吃美食、同時觀看刺激的滑水賽事。

臺灣盃國際滑水賽暨活力水岸音樂節於8/5-6在社子島迎星碼頭歡樂登場,現場吸引大批民眾駐足觀賽。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首次中國選手參賽 讚亞洲最棒賽事

本屆滑水賽首次有中國選手報名參賽,來自南京的金太陽(Jordan)在美國玩滑水已有四年,也已經在南京成立金銀島體育公司推廣滑水運動,本次來台參賽,他盛讚臺灣盃是他在亞洲參加過最棒的賽事,不但是最刺激也是氣氛最好的比賽,他也表示臺灣盃滑水賽已達世界水平,能參與這場為亞洲爭光的賽事他深感榮幸。

來自南京的金太陽(中)本屆首次組隊來臺參賽。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韓日選手分摘金銀 臺灣保住團體銀銅

經過兩日在酷熱天氣下進行的賽事,最終由韓國選手包辦寬板滑水與快艇衝浪男女冠亞軍,日本選手在寬板滑水分獲男女第三名,在快艇衝浪則獲男子組二三名,臺灣選手Hunter教練表現不俗,也在快艇衝浪獲得個人第三名。在團體賽的部分,則由日本隊奪冠,臺灣隊嘻嘻哈哈與韓國隊同享第二名,ES滑水俱樂部則獲第四,整體表現有逐年提升的趨勢。
 
2017臺灣盃國際滑水賽​總成績一覽表(大會提供)
Ranking WakeBoard Women's Novice Final   Score
1 Hwa Lin Chou 周華齡 SUPER HIGH TWN 34.00
2 Yen Chi Cheng 鄭硯綺   TWN 30.00
3 Yong Lin Line 賴泳霖   TWN 21.34
4 Yueh Pu Chiang 蔣悅璞 ES WAKE TWN 18.79
5 Chih Feng Lin 林之豐 SUPER SIHA TWN 10.67
6 Chao Yang   CAN 6.33
 
Ranking WakeBoard Men's Novice Final   Score
1 Hsien Cheng Lin 林獻成 ES WAKE TWN 39.09
2 Wei Min Chen 陳威閔 SUPER HIGH TWN 34.22
3 Jin Ho Park SISI HAHA KOR 29.79
4 Zih Rong Ciou 邱子榕   TWN 21.89
5 Po Yi Liu 劉柏毅   TWN 18.11
6 Shih Hsien Huang 黃釋咸   TWN 14.99
 
Ranking WakeBoard Women's Intermediate Final   Score
1 Michie Jinno JAPAN JPN 37.01
2 Fiona Chan HONG KONG HKG 35.34
3 Hester Shiu HONG KONG HKG 33.19
4 Ho Ka Yan Afchan HONG KONG HKG 19.33
5 Pui Yee Leung HONG KONG HKG 11.22
 
Ranking WakeBoard Men's Intermediate Final   Score
1 Shu Yuan Hsu 許書源 SUPER HIGH TWN 57.75
2 Ho Yin Calvin Chan   CHN 48.87
3 Po Cheng Tu 凃柏誠 ES WAKE TWN 35.11
4 Chih Hung Cho 卓致宏 ES WAKE TWN 30.91
5 Wen Ping Chen 陳文聘   TWN 27.35
6 Akihiro Murotani   JPN 16.90
 
Ranking WakeBoard Men's Advance Final   Score
1 Akkarawin Paneesong   THA 57.01
2 Jui Pin Lin 林睿彬 ES WAKE TWN 46.90
3 Rachawut Jetkanchanakritt   THA 45.02
4 Vincent, Kin Chung Chan HONG KONG HKG 39.14
5 Tai Yang Jin   CHN 35.23
6 Kuang Yu Chang 張光佑   TWN 18.90
 
Ranking WakeBoard Women's Open Final   Score
1 Hee Hyun Yun KOREA KOR 78.33
2 Seul Kee Joo KOREA KOR 61.10
3 Yuzuki Muneyasu JAPAN JPN 59.33
4 Hae Lin Lee    KOR 40.00
5 Pei Shan Teng 鄧佩珊 SISI HAHA TWN 38.88
6 Soo Bin An CJ TEAM KOR 32.67
 
Ranking WakeBoard Men's Open Final   Score
1 Sang Hyun Yun KOREA KOR 91.12
2 Yun Seo Kim KOREA KOR 82.33
3 Toshiki Yasui JAPAN JPN 81.57
4 Seo Ho Park  CJ TEAM KOR 76.64
5 Yu Hamazaki JAPAN JPN 71.70
6 Sung Jun Park   KOR 54.45
 
Ranking WakeSurf Women's Open Final   Score
1 Sun Hwa Kim   KOR 266.67
2 Megumi Tomabechi JAPAN JPN 253.33
3 Takemiya Akina JAPAN JPN 216.67
4 Michie Jinno JAPAN JPN 183.33
5 Sky Brown   JPN 158.33
6 Yu Chen Chen 陳羽榛 SUPER HIGH TWN 105.00
 
Ranking WakeSurf Men's Open Final   Score
1 Dae Sun Kim   KOR 276.67
2 Sang Han Jung   KOR 203.33
3 Hao Ting Lin 林昊廷 SUPER HIGH TWN 182.33
4 Wen Ping Tsai 蔡文彬 SISI HAHA TWN 136.67
5 Shih Shiang Chen 陳世享 SISI HAHA TWN 93.33
 
Rank Team Rider Numbers Total Points
1 JAPAN 6 420
2 KOREA 6 410
2 SUPER HIGH 6 410
4 ES WAKE 6 372
5 HONG KONG 6 314
6 SISI HAHA 6 247
7 CJ TEAM 5 160
8 SUPER SIHA 6 113

臺灣盃國際滑水賽頒獎後歡樂大合照。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各項賽事得獎者合照: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快艇衝浪女子組得獎者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快艇衝浪男子組得獎者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寬板滑水女子組得獎者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寬板滑水男子組得獎者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游泳下水前暖身-前弓箭步

2016-07-12
水上運動動學堂訓練動作游泳初階訓練

前弓箭步是一個下半身的暖身動作,除了能放鬆腿部肌肉外,還能強化股二頭、四頭、臀大肌等肌群,是暖身或加強肌力非常有效的動作。

STEP 1  左腿伸展

右腳呈90度在前,左腳向後伸直,雙手置於右膝上方,停留20秒。

STEP 2 右腿伸展

左腳呈90度在前,右腳向後伸直,雙手置於左膝上方,停留20秒。

以上教學示範僅供參考,實際訓練狀況請依個人身體狀況自行斟酌。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