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助你跑步不受傷的6種彼拉提斯訓練法
1
助你跑步不受傷的6種彼拉提斯訓練法
2
週跑量幾公里? 專家提出7條計算原則
3
2018陽明山超級馬拉松 四年首見陽光現身 跑者享受風光明媚的火山賽道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助你跑步不受傷的6種彼拉提斯訓練法

2017-05-31
知識庫 跑步 伸展 運動傷害 核心訓練 皮拉提斯 跑者肌力

有「台灣鳥人」之稱的我國撐竿跳好手謝佳翰曾在運動星球的專訪中提到:「雖然沒有無傷的運動員,但要運動得好絕對要很聰明,要練得好絕對不是練得最多。」所以除了平時的專項訓練,謝佳翰也在群康彼拉提斯會館進行動作調整的訓練,並親自分享跑者該做的彼拉提斯訓練,以及彼拉提斯對他的幫助。

助你跑步不受傷的5種彼拉提斯訓練法

慣性動作是導致運動傷害主因

謝佳翰表示:「彼拉提斯很像正確使用身體的說明書,透過訓練的展現,處理曾經的運動傷害,讓身體的肌肉有更好的連結,提升運動表現。」
 
早期的訓練都以土法煉鋼為主,以疲勞程度為效果,而佳翰這一路走來,皆經歷過這些階段,直到遇見群康,才讓他漸漸了解自己該如何正確使用自己的身體,更清楚訓練的目的,幫助自己的專項可以如何更強。而撐竿跳這個項目,是必須想辦法把自己吊掛上去,用一個力量從上肢送到下肢,再越過竿子,所以在過程中力量的儲存是相當重要的,包括肩膀活動度,從上肢傳遞到身體到下肢。
 
任何運動都是不對稱的,即使只是一瞬間跳過去,但在過程中,可能有上千、上百次的練習,都必須在一個慣性的動作中練習,所以導致受傷的原因其實就是重複慣性的動作。撐竿跳最重要的動作是撐起,右手持桿,跳上去時要向左邊做一個旋轉翻轉的動作,所以佳翰必須一直要向左旋轉,久而久之,他的脊椎就會一直是一個像左旋轉的狀態。

根除受傷問題,從自主訓練開始

想像一條橡皮筋,它就像身體的軀幹一樣,拉長、放開那瞬間的彈力最大,所以彼拉提斯的訓練就是幫助佳翰找到對稱,讓他長期向左旋轉的動作,回到正確的位置。而以撐竿跳衝刺的過程來說,下肢的爆發力就像跳遠或是短跑選手,力量非常重要,上肢能力則接近體操選手,過去的衝刺訓練較多強調往前衝的平面訓練,所以不管左右側移或穩定度,彼拉提斯也都可以幫助佳翰向前衝的力量。
 
所謂針對性的調整,就如上述,每個選手的狀況不同,但選手必須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做到,進而從肌肉棒子變成動作控制和力量傳遞更佳的選手。
 
過去傳統中醫的或西醫的物理治療,的確可以幫助患者減緩疼痛,但是如果你不知道受傷的源頭在哪裡,就需要一直重複的報到,因此想根除原來的問題,必須得要走向自主訓練,減少受傷的發生。

看了以上的敘述,是否對於彼拉提斯這個項目更加了解了呢?不只像佳翰這樣的專業選手,平時一般的跑者或是各個不同的運動項目,肌肉的活動度或是身體平衡度對於大家是否能長期下去且不受傷是相當重要的,為此,當天群康也特別開放給現場的跑者體驗,這些器材該如何運用及幫助,星球小編也親自下去體驗,一起來看看該怎麼做。

 1  穩定椅側彎訓練

除訓練側腹的力量外,也能從中知道該如何使用側邊肌肉的力量。

步驟1:右腿坐在平衡椅上,左腳向左側伸直(勿往後或往前),側彎時左腳踩穩在地面。
步驟2:雙手打開呈T字型,左上往上延伸,右手往下找到側邊的墊子,身體面對正前方,用側腹的力量像右延伸 (左腳一樣穩定在地面),停留3秒。
步驟3:用側腹的力量回到起始位置,一邊5次,再換邊,各做5組。
 

 2  穩定椅核心訓練

此訓練可訓練到肚子兩側肌肉縮短和拉長的力量。

步驟1:雙腳打開踏在階梯上,腳尖朝前,雙手放置後面彈簧椅預備。
步驟2:利用肚子的力量將上半身向後仰,雙手壓下彈簧椅,停留3秒。
步驟3:想像肋骨像肚臍的方向收進,再慢慢將身體拉回起始位置,共做5組。

 3  上樓梯訓練

右大腿與臀部的力量訓練。

步驟1:雙腳腳尖站上穩定椅的彈簧,雙手扶握把,右腳踩上平衡椅座墊預備。
步驟2:將左腳腳跟放下,再拉起,並維持左腳的力量,重心往右腳延伸出去。
步驟3:將上半身向前向上提升,左腳拉長,停留3秒。
步驟4:重心再右腳,慢慢下來回到起始位置,左右邊共做5組。

Tips
上樓梯時是用右大腿與臀部的力量,雙手及左腳仍保持拉長,不出力。

 4  核心床跑姿訓練

核心平衡與側邊肌肉伸展訓練。

步驟1:左腳跪於墊子上,右腳屈膝呈90度,雙手撐於兩側預備。
步驟2:吐氣將左腳向後拉長,膝蓋離開墊子,停留3秒。
步驟3:吸氣左腳慢慢拉回,膝蓋回到墊子上,一邊五次,再換邊。

Tips
進行左邊時,所有的力量來自右大腿與臀部,右邊亦是如此。

 5  核心床小腿訓練

步驟1:仰臥於核心床上,雙腳腳跟併攏置於核心桿上預備。
步驟2:利用小腿的力量將身體往後推至雙腿伸直,停留3秒。
步驟3:利用小腿的力量將身體帶回起始位置,來回做5組。

Tips
雙腿伸直時,雙腳腳跟始終保持併攏並微微提起,腰部也始終貼於床面,不浮起。

 6  核心床推拉訓練

步驟1:雙腳抬起呈90度,雙手正抓握把預備
 

步驟2:利用背部的力量將雙手向下放,停留3秒。
步驟3:再利用背部的力量將雙手回到起始位置,來回做5組。

Tips
執行中,腰部始終貼於床面,雙腳利用腹部力量保持90度。

以上看似容易的推拉、上下動作,實際上在執行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非常累,同時也深刻了解到自己的骨盆與肌肉有多麼不穩定,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不平衡之處,藉由彼拉提斯幫助大家發展出理想的肌力,但不會造成肌肉過度肥大或關節壓力。用對的方法找到運動盲點,而這不僅是一種趨勢,也是未來一個必要的選擇。

知識便利貼|核心床 Reformer
核心床(Reformer) 由彈簧、滑輪和滑動床三種器械組合而成。無論是躺、坐、跪、半跪、趴姿或站著做運動都可以使用,還有多種組合變化,可在不同的位置下持續挑戰核心肌群的控制,增加動作的趣味性和變化性,提供良好的感覺回饋和支撐。

可分為V2max和SPX兩種。
*V2 Max的床高較高,是理想的彼拉提斯運動的選擇,為不同的族群提供不同的阻力與挑戰。
*SPX 相較於V2 Max來說,床高比較低,可提供您在一個最小的空間提供最大的運動訓練。

知識便利貼|穩定椅 Stability Chair
穩定椅是一個堅固且穩定的小型器械,可以幫助您訓練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力量和協調性,除此之外還可以增家身體的穩定性和控制,重新訓練肌肉平衡和提供全身性的訓練,適合需要保持在坐姿或直立位置的人。
穩定椅(stability chair)還可以為運動員和健身愛好者提供高性能鍛煉。

採訪整理/瀅瀅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週跑量幾公里? 專家提出7條計算原則

2019-06-10
初鐵515觀念跑步訓練跑步知識庫

無論你計畫參加5K、10K、半馬或全馬,賽前準備階段都會遇到「週跑量要多少﹖」的問題。然而,如何計畫週跑量不只取決於目標,更有速度、肌力、跑步經驗和體能基礎等影響因素,同一目標的週跑量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如果硬練,輕則恢復不良、重則受傷。以下美國RRCA認證跑步教練提出的訓練規則,讓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週跑量、無傷訓練。

週跑量要幾公里﹖ 專家提出7條計算原則

以下是美國專業跑步教練Melanie Kann和Rich Velazquez針對週跑量的建議整理,Melanie Kann是美國本土規模最大的跑步組織-美國路跑者俱樂部(Road Runners Club of America,簡稱RRCA)認證的跑步教練,隸屬於NYRR組織;Rich Velazquez則是紐約Mile High Run Clu跑步教練。對於週跑量的計畫,雖然許多人以目標距離和時間規劃課表,但這只是一個初步原則,下文7項經驗法則幫助你綜合規劃出最適合自己的週跑量。

原則1﹕比賽距離越長,週跑量越高

承前段,如果你在接受全程馬拉松訓練,那你的週跑量顯然會比5K訓練高出許多;但無論比賽距離如何,一項跑步計畫由3大要素組成﹕長跑日、速度日、恢復日,而這三大要素的速度、練習時間或距離,則取決於你的比賽距離和預期完賽時間。

長跑日﹕可簡稱為LSD(Long Slow Distance),必須以低於比賽、緩慢的速度進行,持續的時間要與你預計比賽的時間一樣長(以時間為主而非距離)。
速度日﹕跑得比你比賽預期的速度快、時間較短。
恢復日﹕速度上輕鬆、緩慢,距離較比賽里程低。

以參賽目標初步估計週跑量

以下週跑量以參賽目標為基礎,但這只是初步估計,必須將其他6項原則考量在內。

5K:16-40公里
10K:40-48公里
半程馬拉松:48-64公里
全程馬拉松:48-96公里

原則2﹕跑量隨著目標提高而增加

如果你的全馬目標是在比賽時限6小時內完賽,你的週跑量可以比目標SUB4的人少些,但隨著目標改變,週跑量也必須增加,以支持你達到這個目標的需求,這包括長時間的有氧代謝能力、能量利用、續航力,以及跑步經濟性(指在非最大強度的跑步過程中,人體消耗的能量高低情形)等。花越多時間練跑,你的肌肉骨骼系統會越來越強,有氧代謝能力也越大,這能支持你跑得更好、更長。

原則3﹕每天里程數不同

任何跑者都不該每天跑同樣的配速,承原則1,任何跑步訓練計劃應該包括長跑、速度訓練、間歇跑與節奏跑,讓各種練習提供不同好處。

速度訓練可增進跑步經濟性,進而提高能量消耗和氧氣利用的整體效率;間歇跑以特定的速度與特定的休息時間交錯練習,能完成較高強度且較大的訓練量,增進心肺能力;節奏跑是為了在更長的時間保持一致速度;長距離慢跑則是讓身體習慣延長運動表現。而將不同訓練納入常規訓練中,可讓你成為一個能力更全面的跑者。

長跑、速度訓練、間歇跑與節奏跑...,各種練習提供不同好處

原則4﹕漸進式增加里程數

為了避免增加里程數時造成傷害,必須緩慢漸進,讓身體有時間去適應這樣的工作量。許多跑者遵循10%原則,也就是如果這週的週跑量是50公里,下一週跑量不超過55公里。

建議在增加訓練前,先考慮這週的訓練質量和數量,並隨時感受自己的身體恢復了沒﹖例如這週已增加了額外的速度訓練,那周末的LSD就放過自己吧!

規則5﹕傾聽自己的身體

當你在吃課表,總有執念想跑到指定的里程數,但要記住,課表不是法律,它絕非不能更改,也不會因為沒100%做到而丟失成績。相反地,只為了湊里程數而跑步,可能會適得其反,因過度訓練而導致表現下降甚至傷害。

訓練期間,建議隨時觀察自己是否有安靜心率比平常快、睡眠不足、缺乏動力和煩躁等過度訓練的跡象。身體在適應訓練時雖然會帶來肌肉痠痛不適,但如果身體單側或某一部位疼痛,或是持續疼痛,那就代表這是不平衡的痠痛,這時請降速或休息一天,千萬別以為跑步能治癒疼痛或受傷。

規則6﹕「無傷」最重要

無論任何距離的跑者,每天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無傷訓練、無傷完賽,並盡快恢復。如果你想讓自己退出比賽、或是花3個星期恢復,那麼就在練習時把自己逼到超過極限吧!不過,這應該是每位跑者都不樂見的,所以當你感到不想跑步、缺乏動力,那首先要做的是休息和重新安排課表;如果這種感覺持續存在,以較長距離(如全馬)為目標的跑者,可優先考慮改變速度訓練。

規則7﹕傷後回歸請調整基礎

如果你發生運動傷害,周跑量必須調整,並在恢復跑步之前,先確保你能在沒有疼痛的情況下步行至少45分鐘。運動生理學家Susan Paul指出,走路有助於修復肌肉、肌腱和韌帶,為將來的跑步需求做準備。

接著,必須考慮你離開跑步多久?如果休息時間在1周內,你可以接續之前的周跑量;但如果長達10天,請以70%里程開始練跑;15-30天降至60%里程數;如果長達30天到3個月,從以前的一半里程數開始。如果你已超過3個月沒跑,那麼請打掉重練,從頭開始集周跑量。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運動生理學網站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陽明山超級馬拉松 四年首見陽光現身 跑者享受風光明媚的火山賽道

2018-01-13
賽事跑步話題超馬馬拉松

2018陽明山超級馬拉松於今(13)日早上六點寒流低溫中開跑!雖遇新年以來最低溫特報,但至善國中會場內的跑者仍是活力滿點,蓄勢待發。本賽事歷年來皆在寒風冷雨中進行,今年天公作美,氣溫雖低,但展露難得一見的陽光!低溫考驗著選手們戰勝自我的決心,風光明媚的火山賽道路線卻吸引著跑者繼續向前邁進。

今年的賽事,66公里男子組由張忠良以6小時04分12秒榮獲冠軍,女子組由來自北愛爾蘭的Karen BENAT以7小時42分42秒奪下后冠;50公里男子組由來自日本的野本浩礼以4小時21分39秒獲得第一,女子組則由來自跑步學堂的王麗嵐以6小時05分23秒率先進入終點。值得一提,來自希望RUN路跑團的莊淑如三天後生日,今年選擇以跑步來為自己慶生!另外,還有跑者帶著自家狗兒子陪跑,一路相伴登上風櫃嘴。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克服長時間在低溫執勤的困境,感謝所有熱情登記的志工裁判們讓賽事順利進行。

來自希望RUN路跑團的莊淑如,今年選擇以跑步來為自己慶生!

本屆台灣味之素提供amino VITAL黃金級胺基酸粉末,為跑者補給滿滿能量。高興產業有限公司提供BreaSole慢跑及馬拉松用鞋墊作為得名獎品,另有澳摩油按摩精油在現場替跑者服務。超馬運動協會致力於推動綠色賽事,感謝地主至善國中每一屆都提供活動中心給參賽者作為聚集會場,在溫暖的室內做好萬全的賽前準備!更要感謝所有跑友們共同支持!
 
2019陽明山超級馬拉松將於開廣飛跑盃超級馬拉松預計將於2018年1月12日舉辦,歡迎所有跑友一起旅跑風光明媚的陽明山國家公園,明年見!

資料、圖片來源/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