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國際自由車場地經典賽 台灣車手首日破紀錄進帳八金
1
2017國際自由車場地經典賽 台灣車手首日破紀錄進帳八金
2
深入繁榮東區地段 全台第一間The North Face Taipei Store重磅開幕
3
10種專屬公路車選手的顛覆傳統補給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國際自由車場地經典賽 台灣車手首日破紀錄進帳八金

2017-06-25
話題 戶外運動 賽事 單車 新聞

2017國際自由車場地經典賽開賽,首日進行九項決賽中華車手包辦八金四銀四銅,已超越上屆的獎牌總和六金六銀九銅,其中台中市國家儲訓隊陳靖云在青女團隊競速賽和競輪賽都封后,一日兩金最風光。

國際自由車經典賽在高市楠梓自由車場進行首日賽事。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這項經國際自由車總會授證、三天兩場的場地國際經典賽會,25日起至27日在高雄楠梓自由車場競輪,共有來自荷蘭、哈薩克、日本、南韓和我國等10個國家及地區,共124位車手同場競技,包括國外選手57人,國內選手67人。

新竹縣隊黃健彰(前)在青男集體出發賽,為我國奪得本屆經典賽第一面金牌。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首日九項決賽中,除了菁英女子全能賽冠軍落入日本鈴木奈央手中外,其餘八個項目金牌,全部都由我國車手包辦。

日本國家隊鈴木奈央(前)奪得女子菁英全能賽金牌。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青男組十公里集體出發賽,新竹縣隊黃健彰率先抵達終點,為我國拿下本屆第一金,泰國隊瓦圖特第二,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陳柏維第三。

青女七公里集體出發賽,前三名分別為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王玉崙、台北市楷加隊陳沛瑜、申騰美利達隊邱靜雯。

2000年4月14日出生,身高173公分、體重67公斤的黃健彰,繼今年在亞洲自由車錦標賽青男組領先計分賽銀後,個人首面國際賽金牌到手,黃健彰說:「最後兩圈時隊友帶著我追,最後一圈才後來居上。」

即將升上新竹仰德高中三年級的黃健彰,從小就愛運動,國小時練田徑長跑,新豐國中一年級時轉練自由車,由於他已經連續兩年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自由車賽中,拿下集體出發賽冠軍,對這個項目特別有信心。

新竹縣隊黃健彰在男子青年10公里集體出發賽拿下大會第一金。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表現出色,蕭世鑫/楊勝凱/康世峰在菁英男子組團隊 競速賽金牌戰中,以1分03秒002打敗哈薩克(1分04秒260),勇奪冠軍;哈薩克第二,南韓第三,申騰美利達隊第四。
 
蕭世鑫表示,團隊競速賽因為距離很短,所以其實沒有什麼戰術可言,「一出發就要火力全開,拿出最佳實力拼了,教練給我們的目標,是騎進1分3秒5以內,算是有達標。」
 
高雄的艷陽也讓車手有些招架不住,康世峰說:「一直流汗,頭暈暈的」5月底到瑞士世界自由車訓練中心受訓一個半月,讓1997年6月30日出生的康世峰獲益良多,「從暖身到收操,所有小細節都不能馬虎,是我學到很重要的觀念。」

台中市國家儲訓隊蕭世鑫(右起)、楊勝凱、康世峰聯手奪得男子菁英團隊競速賽金牌。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三人的小師弟陳柏維/曾至鴻/林文品也不遑多讓,在青年男子組團隊競速賽冠軍戰中,以1分08秒141打敗哈薩克(1分08秒825),也拿下金牌。

台中市國家儲訓隊左起林文品、曾至鴻、陳柏維聯手摘得男子青年團隊競速賽冠軍。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女子菁英組團隊競速賽,申騰美利達隊奧運國手黃亭茵和小學妹張瑤聯手,以48秒898出線,輕取52秒737的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李佳芸/王慈均,拿下金牌。

申騰美利達隊黃亭茵(左)與張瑤(右)奪得女子菁英團隊競速賽后冠。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青女組冠軍戰情況剛好相反,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陳靖云/王伶瑄以50秒603,打敗申騰美利達隊邱靜雯/張雅雯(51秒979),獲得冠軍,哈薩克第三。

台市市國家儲訓隊陳靖云(右)與王伶瑄(左)聯手獲得女子青年團隊競速賽金牌。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陳靖云隨後又在青女組競輪賽封后,個人第二金入袋,申騰美利達隊邱靜雯第三 。大甲高中二年級的陳靖云,國小時練田徑短跑項目,因為好奇在國中一年級下學期接觸自由車。
 
這也是她繼泰國亞洲盃場地賽拿到爭先賽金牌後,再度在國際賽掄元,也是第二度參加國際自由車場地經典賽的她,第一次在這項比賽拿到金牌,而且一次就拿到兩面。

台市市國家儲訓隊陳靖云摘得女子青年團隊競速賽及競輪兩面金牌。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菁英女子組競輪賽,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王慈均奪冠,申騰美利達隊張瑤第二,香隊馬詠茹第三。就讀台體大競技系二年級的王慈均,國小是田徑隊擲部選手,國中時同時練自由車和手球,進入大甲高中後才專心練自由車。

台市市國家儲訓隊王慈均摘得女子菁英競輪金牌。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2016年里約奧運競輪賽銀牌選手Matthijs Büchli,在菁英男子組爭先賽小試身手,一路過關斬將闖進冠軍戰,將和日本深谷知広爭金。

奧運銀牌荷蘭布利奇在男子菁英爭先賽輕鬆晉級金牌戰。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本屆賽事共計分為四個組別:男子菁英組、女子菁英組、男子青年組、女子青年組,賽會共有六個賽項:爭先賽、競輪賽、500公尺計時賽、1公里計時賽、團隊競速賽、集體出發賽,以及最受矚目的個人全能賽。
 
TVBS首度全程網路全球直播精采賽事,民眾可在手機上隨時觀看賽況,提高全民參與感,一起瘋自由車,直播網址:https://youtu.be/G4DfylZmXek。

台市市國家儲訓隊王慈均(右二)摘得女子菁英競輪金牌。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這項賽事集聚眾多國內外頂尖車手,要帶給全台民眾難得一見的體驗,邀請所有民眾至高雄市楠梓自由車場共襄盛舉,為台灣選手加油。即時戰況報導,相關活動資訊請上「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官方網站www.cycling.org.tw查詢。

日本國家隊鈴木柰央(左)奪得女子菁英全能賽金牌,隊友橋本優彌(右)獲得銅牌。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深入繁榮東區地段 全台第一間The North Face Taipei Store重磅開幕

2017-09-07
THE NORTH FACE服裝滑雪戶外運動話題

全球戶外運動領導品牌The North Face正式深入台北東區精華地段,環繞著「從城市走進戶外冒險世界」的店裝核心概念,The North Face首度挑戰將品牌征服的山稜線元素融入東區店點,打造城市間的冒險秘境!「秋冬開練」為本次The North Face Taipei Store開幕一大主軸,吹響號角之際,品牌邀請到愛好戶外運動的型男老爸賀軍翔、運動女神張景嵐搶先曝光訓練系列新品,一同感受秋冬野練的獨特魅力!

針對探索客的徒步訓練,The North Face也於今年攜手堅強的機能科技陣容,不間斷地研發更為輕量的裝備。而隨著2022年的北京奧運日漸逼近,品牌更擬定了為期5年的滑雪訓練計劃,特別選在The North Face Taipei Store開幕的今天,正式釋出今年冬天的滑雪裝備主打款!

The North Face正式深入台北東區精華地段,首度挑戰將品牌征服的山稜線元素融入東區店點,打造城市間的冒險秘境!

穿梭於城市間的冒險秘境 以山稜線為起點走向戶外

座落於台北熱鬧的東區街頭,全台第一間The North Face Taipei Store開幕了!除了不斷精進的機能科技,這次品牌再次於戶外圈丟下震撼彈的,是前所未見的全新店裝!秉著「從城市走進戶外冒險世界」的初衷,利用天花板和壁面的切割設計,搭配動態螢幕的秋冬訓練畫面,完美詮釋「秋冬開練」的精神!The North Face亞太區副總裁及董事總經理Eric Tosello更親臨現場,強調The North Face Taipei Store店裝的四大概念:現代設計、簡潔明亮、寬敞空間及與戶外密不可分的連結性,而新開幕的台北門市,也是全台唯一一間有陳列為專業運動員設計的summit系列以及備有童裝區的門市!往店內深處走進,映入眼簾的是針對各種訓練需求所打造的鞋牆,走上二樓的樓梯間利用The North Face的Logo點綴樹叢牆面,更襯出品牌的戶外意象。透過各區不同的主題情境,帶領消費者一步步走向瞬息萬變的戶外探索叢林! 

型男老爸賀軍翔、運動女神張景嵐與The North Face亞太區副總裁及董事總經理Eric Tosello(中)一同出席The North Face Taipei Store開幕記者會。

秋冬開練! 城市野練裝備首度加入潑墨圖騰 再造機能革命

「秋冬開練」為本次The North Face Taipei Store開幕一大主軸,即使在秋冬天色最暗、日光最短的時候,The North Face也將為你提供最安全舒適的越野跑體驗。在外型上特別採用生動不失時尚的山水潑墨圖案,並結合保護跑者安全的局部反光設計,增加了360度反光品牌標識和反光條;除了更具時尚感的設計外,秋冬系列服飾更採用DryVent防水透氣科技,集防水、透氣、耐磨三種功能於一身,為每位跑者打造時尚又實用的防護裝備!

擔任壓軸的賀軍翔及張景嵐為秋冬伸展台更添時尚有型,相約秋冬開練維持身材不停歇。

輕量徒步! 專為摩登探索客打造決勝的秋冬登山裝備

 隨著現代人登山方式的改變,除了延續「輕徒步」風潮,直至入秋之時,The North Face仍持續不懈地為摩登探索客研發更適合輕裝上陣的裝備。今年秋冬,為了讓戶外玩家能從容面對捉摸不定的氣候,本季將ZIP-IN系統運用在各式外套上,具備「冷暖自製」功能,外層可與許多內層拉鍊相連,在面對不同環境時,可依各種情境搭配,為探險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極致體驗。

迎接2022年北京奧運 從今年跟著The North Face練滑雪!

為了盛大迎接2018、2022年分別於韓國、北京舉行的冬季奧運,身為全球戶外運動領導品牌,The North Face將於今年冬天正式帶領消費者開始練滑雪!在裝備上,打造專為冬季滑雪的運動及休閒服飾;在訓練上,與亞洲各大滑雪度假勝地及課程進行異業合作,提供最為完善的滑雪計畫。除此之外,The North Face也將為店上帶來跨時代的新型互動,透過虛實整合的VR裝置,以最有趣好玩的方式提供沒有距離的店上體驗。

從城市間備妥裝備,再回歸到戶外訓練,再一次體現品牌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探索的觸角不僅只於戶外山野,更深入了城市,沒有距離、沒有界線!

The North Face Taipei Store
add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26號
tel (02)27113792
time 平日:11:00~22:00
假日:11:00~22:30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種專屬公路車選手的顛覆傳統補給

2017-08-07
運動補給單車戶外運動飲食知識庫

公路車選手的補給到底該怎麼做?答案眾說紛紜。營養學家將告訴我們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不過在這之前,以下幾種常見的狀況先必須了解:

10種專屬公路車選手的顛覆傳統補給

爆掉

「爆掉」意指體力指數見底,往往是騎車所面臨的最糟狀態,有人形容,當下甚至就像「天國近了」。原因主要在於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導致體內肝醣幾乎耗盡,血糖下降。這時,若大腦偵測到血糖過低,就會指揮身體減緩運作。

一般說來,體內儲存的肝醣大約夠你運動1.5小時,但也要看騎車時的速度和出發前的肝醣存量而定。所以有人建議,長距離騎乘前,最好先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吃一頓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豐盛早餐。

空腹騎車

空腹騎車是許多職業選手的必備訓練,讓身體在消耗碳水化合物之餘,也能燃燒脂肪,但目前尚無研究證實該訓練可提升運動表現。事實上,太常空腹練車反而會降低表現,因為並無助於提高碳水化合物的轉換效率,然而能量轉換正是高強度運動所最需要的。此外,還可能削弱免疫系統,使騎士更容易咳嗽、感冒。因此,建議該訓練每周約1到2次就好,每次不超過2小時,結束後務必補充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

只喝水就夠了

天冷時,以低強度騎乘1到2小時,也許光靠喝水就足夠,但為了維持體內充足水分,還是建議補充一些電解質。特別是含鈉的飲料,有助於鎖水,以目前市售的電解質發泡錠來看,約是500毫升的水兌上30毫克的鈉。

騎完喝啤酒

回程時來瓶冰涼的啤酒確實爽快,但酒精容易造成脫水,還會消耗體內肝醣,可說是一點好處也沒有。若想有良好復原,完騎後3到4小時內應避免飲酒,甚至從騎車的前一晚開始就不要碰。

香蕉放口袋

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但其糖份無法快速釋放給人體吸收。果糖吃下肚後,熱量要先經肝臟分解才能轉換成能量,過程可長達1.5小時。因此,若想在短時間內補充大量能量,以果糖為主的食物可能不是首選。

燕麥餅乾

燕麥餅乾好吃又方便攜帶,但熱量也十分驚人,光是75克的餅乾就含有15克脂肪。人體消化脂肪的速度很慢,導致胃中其他食物及液體
的消化時間跟著拉長,所以當你想增加騎乘強度時,很容易感到肚子太撐或脹氣。

果醬三明治

果醬三明治在公路車界的人氣居高不下,提供各種不同醣類,但絕非最實用的補給品,因為至少每小時就得吃一份,才能達到建議攝取量。不如補充能量果膠或能量棒,小小一包,輕鬆滿足。

碳酸飲料

每場大環賽結束時,工作人員都會把可樂塞給選手,賽程中也常見有人從補給袋中拿出碳酸飲料。其糖和咖啡因雖然可瞬間激升能量,但也容易造成腸胃不適。相較於長鏈碳水化合物(如運動飲料常用的麥芽糊精),人體在吸收精緻糖的時候會耗掉更多水分,可能加劇脫水,或者刺激腸內產生氣體,形成脹氣。下次想提神時,不妨試試添加咖啡因的麥芽糖能量果膠。

補充水分以及能量同等重要,因此含有碳水化合物與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便成了首選。此外,能量果膠與能量棒也很實用,可額外攝取碳水化合物。最重要的是,這類運動營養品都經過特殊調配,對人體可以達到百分百補給,快又有效,又不含人工添加物。不但不必擔心吸收成效,更不會造成腸道不適,讓你常保最佳狀態。

但如果你還是偏好一般食物,最好選擇高升糖碳水化合物,例如麵包或蛋糕,以快速獲得能量。不過記得別吃太多蛋白質,否則會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此外,人體消化脂肪的速度很慢,容易堆積在腸道,也盡量避免攝取。無論選擇何者,原則上每小時補充60克的碳水化合物,搭配500毫升以上的水分。

 1  花椰菜─常保纖瘦

▲怎麼說:「保持身材的祕訣是多喝水、攝取大量纖維,產生飽足感。」運動科學家亞倫.林(Allen Lim)說,「花椰菜不僅富含纖維,
還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有益身體健康。」抗氧化成分由養分和酶組成,當運動後吸入過多氧氣時,可用來抑制氧化作用對人體的傷害。另外,葉菜類蔬菜或麥片也很容易產生飽足感。林建議,「別在肚子很脹或全飽的狀態下上床睡覺,像是晚餐後就不要再吃零食,因為馬上要就寢了,沒必要攝取多餘熱量。」
▲怎麼吃,何時吃:花椰菜是低升糖指數食物,轉換成能量的速度很慢,適合晚餐食用,特別是像休息日等不需要額外補充能量的時候。
▲適度適量:「攝取過多纖維可能造成胃痛、放屁,」營養作家凱特.
波西(Kate Percy)說,「最好還是以魚肉類為主、花椰菜為輔。」

1杯蒸花椰菜
熱量54大卡
脂肪1克
碳水化合物6克
蛋白質4克

 2  藍莓─免疫系統

▲怎麼說:「對抗自由基的抗氧化酶被認為有害人體,」林解釋,「對此,可食用顏色較鮮豔的蔬果,富含抗氧化成分,可強化人體免疫系統,其中又以藍莓最棒。」波西也同意,「若你需要靠食物來攝取維他命C、鋅等物質,藍莓絕對是不二之選。」另外,藍莓也含大量槲皮素。英國巴斯大學車隊的飲食顧問芮妮.麥貴格(Renee McGregor)說,該成分具有天然抗組織胺及消炎功能,「研究顯示能舒放血管,促進肌肉血液循環。」
▲怎麼吃,何時吃:早餐時,來一杯新鮮現打的藍莓冰沙。
▲適度適量:吃多恐怕會造成胃腸不適。另外,還是得特別留心寶貝
衣物,要是沾到了可就永遠洗不掉囉。

100克藍莓
熱量57大卡
脂肪0克
碳水化合物14克
蛋白質1克

 3  牛排─最大攝氧量

▲怎麼說:運動時,人體會流失水分,導致血液濃度增加,只好殺掉部分紅血球細胞,好恢復循環順暢。但問題是,肌肉需要紅血球供氧,這時含有大量鐵質的牛排就能派上用場,有助於紅血球製造,強化氧氣輸送、心肺功能以及最大攝氧量。然而,許多運動員選擇吞鐵劑、鐵錠,而不靠天然食物攝取。「有的保健食品會直接跳過腸道,但偏偏腸道具調節功能,可防止人體攝取過多的鐵質,」林說,「因此,許多服用過量保健食品的車手容易產生脹氣和便祕問題,反而拖累騎乘速度。」相反地,一般食物的營養成分就比較完整。「像牛排還提供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協助肌肉修復。」林解釋。
▲怎麼吃,何時吃:晚餐可選擇較瘦的沙朗,避開後腿肉或菲力。波西建議,可另外搭配柳橙汁食用,因為維他命C有助於鐵質吸收。
▲適度適量:紅肉有時候會有太肥的疑慮,所以盡量挑比較瘦的部位,也別過量,以免體重增加。

100克藍莓
熱量57大卡
脂肪0克
碳水化合物14克
蛋白質1克

 4  甜菜根汁─衝刺專用

▲怎麼說:甜菜根富含天然硝酸鹽,有助於舒張血管、改善運動效能。近來,硝酸鹽在營養學界引起熱議,麥貴格就做了多項研究,並鎖定甜菜根,「甜菜根對於3到27分鐘的運動效果最好,特別適合衝刺。」
▲怎麼吃,何時吃:「建議練車前1到3小時喝杯甜菜根汁,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吸收,」麥貴格說,「同理,賽事當天也是開騎前1到3小時飲用。」不妨試著按照以下方法,自己動手做:甜菜根清淨後剝皮,切成三份,和1/4杯的水一起打攪,過濾成汁。
▲適度適量:如果你有腎結石的問題,甜菜根汁就比較不適合,另外像是菠菜、莓果、堅果等含高濃度草酸鹽的食物也不要吃,因為容易和體內的鈣質結合,產生結石。

100毫升甜菜根飲品
熱量36大卡
脂肪0克
碳水化合物9克
蛋白質1克

 5  沙丁魚─預防運動傷害

▲怎麼說:談到預防運動傷害,最常忽略的肌肉群非消化道莫屬。「太密集的運動會造成腸道內膜受傷,因為體溫過高容易脫水、損失紅血球細胞,使得防止病菌感染的天然屏障也失去了。」林說。沙丁魚不僅其魚油含有Omega-3脂肪酸,可作為天然消炎劑,同時魚肉
也富含維持健康不可或缺的鈉。林表示,「要預防體溫過高,就得補鹽又補水,才能讓身體呈現飽水狀態。」波西也強調,「若想讓身體攝取充分熱量,保護肌肉,只要多吃富含蛋白質、抗氧化成分,以及鐵、鈣、鋅等重要礦物質的食物,就可強化免疫系統。」然而上述這些,沙丁魚全部都有:一份沙丁魚罐頭可提供每日鐵攝取量的20%、鈣攝取量的60%與鋅攝取量的8%。
▲怎麼吃,何時吃:午餐時,來份沙丁魚吐司,既營養又健康。記得選擇低升糖指數的全麥麵包。
▲適度適量:最好不要在辦公室食用,以免味道太重慘遭同事白眼。

水煮沙丁魚罐頭
熱量130大卡
脂肪7克
碳水化合物0克
蛋白質17克

 6  地瓜─滿滿能量

▲怎麼說:「地瓜是我的最愛,」麥貴格說,「除了升糖指數低,還有其他許多優點,實屬騎車良伴。」波西也同意,「地瓜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維他命C、鎂和纖維質等等。」林則認為,相較於馬鈴薯,地瓜的營養密度更高,且富含維他命A、C,還有鐵質與鈣質,「地瓜口感甘甜,含水量高、易消化,不像其他高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引起細胞發炎。」
▲怎麼吃,何時吃:晚餐以地瓜替換馬鈴薯。波西說,「可加進湯品、咖哩或燉飯一同烹煮,有助於強化體力及免疫系統。」林建議,「以微波加熱或水煮,加上少許鹽巴和橄欖油調味,再用鋁箔紙包起來,就可方便帶著走。」
▲適度適量:雖然地瓜的好處比馬鈴薯多很多(如低升糖指數、高鉀、高纖),但其蛋白質含量不足,因此不建議餐餐都以地瓜取代。

中型連皮烤地瓜
熱量103大卡
脂肪0克
碳水化合物24克
蛋白質2克

 7  雞肉─強化肌力

▲怎麼說:林說,「這裡談到的肌力,指的是肌肉密度,仰賴蛋白質補充。雖然蔬菜也含蛋白質,但肉類蛋白還是最好、最方便。」雞胸肉就屬精瘦的蛋白質來源,含有肌酸和β丙胺酸,可促進肌肉強壯。林也解釋,「大家通常從保健食品攝取胺基酸,但事實上,動物性蛋白質本身就含天然胺基酸,何必多此一舉?」
▲怎麼吃,何時吃:「我推薦用泰國茉莉香米來烹煮雞肉咖哩飯,」波西說,「長穀粒的香米可快速被血液吸收,協助肌肉恢復,而使用到的香料可發揮消炎功能。至於咖哩醬和椰奶,則提供鈉及其他礦物質,幫助補充流失的電解質。」
▲適度適量:光一塊雞胸肉就含有約26克的蛋白質,但人體一餐最多只能吸收30克,所以最好酌量食用,因為吃再多也無法消化。

中等大小去皮雞胸肉
熱量142大卡
脂肪3克
碳水化合物0克
蛋白質26克

 8  咖啡還是茶─提振精神

▲怎麼說:「咖啡算是職業車手們有志一同的選擇。大型賽事中,常見選手以各種方式攝取咖啡因。」林表示,咖啡可幫助提神、增進表現;實驗也證實,喝咖啡的受試者在認知測驗時的反應比較快,同時對爆發力及耐力表現皆有正面影響。事實上,咖啡因無所不在,許多能量補給品都有提供,但最常見的還是咖啡和茶。
▲怎麼吃,何時吃:咖啡因進入人體後,約需1小時才會被吸收,所以最好約開騎前1小時先喝杯咖啡,過程中再定期補充,以每公斤體重攝取6毫克咖啡因為原則(一杯正常大小的咖啡,其咖啡因含量約在115到175毫克之間)。
▲適度適量:咖啡因的好處已獲得多方證實,但波西仍警告,並非人人適合,「咖啡因可提神沒錯,但喝多會使人焦躁緊張,表現失常。因此,不建議平常沒在喝咖啡的人於比賽當天飲用。」

杯裝黑咖啡
熱量2大卡
脂肪0公克
碳水化合物0克
蛋白質0.5克

 9  燕麥片─強化耐力

▲怎麼說:「燕麥是低升糖指數食物,能將碳水化合物(即能量)慢慢釋放到血液當中。同時也富含蛋白質、纖維與鈣、鐵等礦物質,以及維他命B和E。」波西說。相關研究發現,維他命E有助於預防中風及糖尿病,並提升耐力。燕麥也容易產生飽足感,提高專注力、維持消化系統健康。
▲怎麼吃,何時吃:波西建議,「只要將燕麥粥淋上蜂蜜或糖漿,再加進切塊香蕉或一把藍莓,就是一頓冠軍早餐了。」當然還有其他吃法,例如搭配牛奶或優格,也可以摻進鬆餅麵糊,甚至試著自己動手做燕麥餅乾和燕麥蛋糕。
▲適度適量:不要買充泡式燕麥隨身包,因為通常鹽分或含糖量都破表,較不健康。「那些所謂『快煮燕麥』的營養成分也比較低,」波西說,「所以盡量挑選未精煉過的大片燕麥。」

一碗燕麥粥
熱量291大卡
脂肪9克
碳水化合物38克、
蛋白質8克

 10  雞蛋─體能恢復

▲怎麼說:「雞蛋的營養價值高,富含各項基本胺基酸和維他命,有助於肌肉生長和維持。」波西說。林也同意,雞蛋可提供身體恢復所需之蛋白質,「一顆蛋約含有8到10克的蛋白質,若以每公斤體重每天至多吸收1到1.5克的蛋白質來計算,一份含三顆蛋的歐姆蛋就算營養滿分了。」此外,雞蛋還含有維他命B12,人體的維他命B12若不足,就無法自行修復肌肉及韌帶損傷。
▲怎麼吃,何時吃:「運動後15分鐘是補充能量的最佳時機,」波西說,「此時身體的吸收力最好,效率也比平常更高。」長途騎乘後,不妨用三顆蛋做成的歐姆蛋或炒蛋,搭配全麥吐司一起吃。
▲適度適量:生雞蛋要放冰箱冷藏,烹調時也務必確保完全熟透,否則可能會有沙門氏桿菌,吃了容易生病。

含三顆蛋的炒蛋
熱量300大卡
脂肪22克
碳水化合物4克
蛋白質24克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紅樹林出版, Cycling Plus Magazine著作《公路車技術指南:從新手到選手的基礎概念、騎乘技巧、體能訓練、清洗維修、飲食計畫全手冊》一書。英國暢銷公路車雜誌,由Immediate Media出版集團發行,其內容涵蓋的主題多元。不僅針對初學者,以精美的圖文深度解析體能訓練、騎乘技巧、運動後恢復、營養補給等知識,為甫入門的新手提供最專業的指導;亦有蒐羅自資深教練、冠軍車手、運動生理學家及營養學家等各方專家的第一手資訊,為專注競速或追求體能卓越的資深玩家,開啟更進階、嶄新的運動視野。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選材多元的全方位公路車指南。翻開它吧!不論你是首次跨上公路車的菜鳥,或是準備解開塵封已久的愛駒,重出江湖。

人類代步工具發展的速度之快,不下奔馬,然而其中有這麼一匹鐵馬,風馳電掣,如同光一般,飛掠文明所及的通衢。它,就是追風者的車,公路車。

公路車不僅是一門講求速度、功率的運動,同時考驗個人絕佳的體能與專注度。

自古以來,公路車始終領著人們旅行他方,冒險啟程,穿梭腳力無法抵達之境。此刻,我們再次攬轡跨鞍……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