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成功跑者的5個秘訣
1
成功跑者的5個秘訣
2
革新與重塑 : 2019 NIKE FREE 跑步系列產品
3
跑到停不下來!一位德州70歲老叟完成人生第1,500場馬拉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成功跑者的5個秘訣

2017-07-05
知識庫 跑步 觀念 跑步訓練

許多跑者從外在看起來總是健康、跑得快,享受訓練的每一刻。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成功的跑者將跑步視為習慣的動物,他們遵循每一條常規,運用戰略,從訓練中得到最大的收穫,而不因工作或其他事項耽擱。

美國Strength Running的跑步總教練Jason Fitzgerald在採訪了一些跑者、教練、跑步作者和運動心理學家之後,將最有價值的成功經驗總結出以下的5件事情。

成功跑者的5個秘訣

 1  持之以恆,紀錄跑步日記

成功的跑者知道跑步要跑得好絕不只是一次長跑、快速訓練或密集訓練來實現的,真正關鍵的價值即是日復一日的訓練。
Fitzgerald一直認為持之以恆是跑步成功的秘密武器。當牽涉到全方位訓練、速度訓練、長距離跑、肌力訓練、傷害預防訓練的每一個要素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持之以恆才是最重要的。
 
成功的跑者都知道做總比沒做好。超馬跑者Doug Hay認為,堅持紀錄訓練日誌是非常重要的。他說:「在訓練日誌中,不僅要有距離和速度,還包括跑步的感覺、地點和鍛煉筆記等。」。這些紀錄可以在你受傷或訓練受挫時,提起警示的作用,或者作為自我訓練和比賽的規劃。所以,若想成為一個始終如一和成功的跑者,記錄跑步日誌是非常重要的。

 2  適當的暖身

適當的暖身運動有助於提升以下的可能性:

•提高性能,幫助你跑得更快。
•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當你開始跑步時,會讓你感覺好一些。
•與靜態熱身相比,動態熱身是最有效的熱身類型;它包含運動前的輕強度鍛煉,同時能增加你的心率和活動範圍,潤滑關節,打開毛細血管和,讓身體做好跑步的準備。

養成在跑步之前,做好5-10分鐘的動態暖身,便能提升成功的可能性。

 3  輕鬆跑就要真正輕鬆

許多跑者最常見的錯誤是在輕鬆跑的時候跑得與跑步一樣快。然而,這與做事的應變道理雷同:該認真的時候認真,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

跑者不可能每天將訓練極致化,而輕鬆跑是長跑訓練中相當重要的菜單之一,但不少跑者做不到真正的輕鬆,不由自主的就加快了速度。這會影響到身體的恢復,增加受傷風險,並可能會影響到即將開始的其他訓練或速度訓練。

 4  充足的睡眠

除了輕鬆跑以外,適當休息也是跑步成功的關鍵,如果沒有足夠的休息,身體不會適應你正在做的所有訓練!

以下有兩種恢復方法供你參考:
•首先,保證足夠的睡眠,這是身體修復、增強、適應的重要關鍵。
•Fitzgerald解釋說:「適當的睡眠對你的身體恢復和其他訓練能力至關重要。」每晚睡7-8小時能使你的身體和肌肉得到修復,如果忽視這個關鍵,也達不到你想要的訓練效果。

除了充足的睡眠之外,從跑步中間暫停1-2周的時間有助於減少受傷、倦怠和低耗能的風險,並增加你成功的動力。

 5  跑步後的肌力訓練

很少受傷的跑者都有肌力訓練的習慣,除了增加耐力,亦能讓身體變得更強壯。在跑步訓練中增加跑步力量的一個簡單方法是在跑步前的熱身和跑步後的肌力或核心動作之間形成一個三角關係。

這種做法有幾個好處:
•有助於跑者在跑步時保持適當的姿勢。
•強健的肌肉能更好地承受跑步帶來的衝擊力(減少受傷風險)。
•有過運動傷害紀錄的跑者應立即開始練習。

不管你是什麼類型的跑者,新手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超級馬拉松運動員,培養這些習慣能使你變得更快,更強,更快樂和並降低受傷的風險。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革新與重塑 : 2019 NIKE FREE 跑步系列產品

2019-03-21
鞋子NIKE跑步配備館

Nike Free系列跑鞋讓雙足盡情彎曲、伸展、活動自如。2019年, Nike Free跑步系列產品攜革新設計元素回歸,相對於耐克傳統跑鞋更加符合人體工學,為跑者帶來更接近赤足般的穿著體驗,盡享自然律動。

革新與重塑 : 2019 NIKE FREE 跑步系列產品

Nike Free跑步系列產品為短距離跑步訓練打造。全新Nike Free系列跑鞋的中底緩震泡棉稍硬(與2004年推出的鞋款更為相似,提倡更接近赤足的腳感),能讓雙足更直接地感受地面,打造更加自然的律動。中底和外底結合雙向切割彎曲凹槽,賦予邁步動作出色靈活感。基於數據分析,中底的刀槽花紋深度各異,當雙足貼合鞋底時,會自然彎曲、伸展以增強運動感,塑造更自然的律動。

Nike Free RN 5.0

Nike Free RN 5.0跑鞋在靈活性方面進一步提升, 跑鞋的前後掌高低差進一步縮小。同樣,本次一起推出的全新Nike Free RN Flyknit 3.0跑鞋,較2018鞋款,前後掌高低差也略有縮小。

Nike Free RN 5.0

Nike Free RN 5.0跑鞋搭載輕薄的彈性針織鞋面,並運用了精簡的繫帶系統;而Nike Free RN Flyknit 3.0跑鞋則採用了無鞋帶構造的Nike Flyknit鞋面和第二層鎖定覆面, 以增強自然的腳感,打造如第二層肌膚般的貼合感受。全新Nike Free跑步系列產品整體美學所呈現的效果是該系列鞋款經深入研究後達成的成果。更小的swoosh設計標誌著該系列跑鞋產品適用於較短距離的跑步。

Nike Free RN 5.0

全新Nike Free跑步系列產品將於3月20日起面向Nike Plus會員率先發售。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到停不下來!一位德州70歲老叟完成人生第1,500場馬拉松

2016-05-25
馬拉松高齡故事跑步話題

Runner's World網站於2015年7月21日報導,當時70歲的德州人拉瑞·梅肯 (Larry Macon) 在上週六日 (2015.7.18-19) 分別跑了兩場馬拉松,這對於曾在2013年締造255場馬拉松紀錄的梅肯來說,算是一個輕鬆的週末行程。週日的馬拉松,是他至今完成的第一千五百場比賽。

作為一個54歲才開始跑步的人,梅肯開玩笑說他對於上週末的賽事印象並不是太深刻。「我只是跑了兩場馬拉松,」他告訴記者說,「我老了。」

©Runner's World

在德州聖安東尼奧從事律師工作的梅肯,他人生的第1,500場馬拉松是在蒙大拿州麥迪遜市的Big Sky Marathon完成的,前一天他完跑的麥迪遜馬拉松也在這個城市舉辦。他將這兩場的紀念衫和獎牌拿回家,加入到他的收藏。

律師模樣的梅肯。 ©San Antonio Express-News

目前,他的大部分完賽獎牌都收藏在他家一個大而沉重的箱子裡。有些獎牌則展示在他家各處,他會不定期打開箱子,更換展示他喜愛的獎牌,其中有一個是他在內布拉斯加沙丘馬拉松拿到的銀色馬蹄形獎牌。他計劃之後把他的獎牌捐給Medals4Mettle,這是一個把獎牌送給正在接受癌症治療兒童的慈善機構。

©Doug Williams/ESPN

他也將大部分的紀念衫送出作為禮物,但他的朋友們已經拿到厭煩,所以他現在會將這些跑服捐給救世軍,這是一個收集各種物資來送給貧苦人家的慈善組織。「我看到附近一些孩子穿著我的紀念衫,」他說,「雖然我猜它們不一定是我的,但成果顯然是相當不錯的。」

梅肯家裡滿滿是號碼布以及其他賽事贈品。 ©agedcareonline.com.au

梅肯的個人最佳紀錄是4:15,但他通常會在5到7個小時內完成一場全馬。他說他每年至少旅行150,000英里(241,402公里)去追逐全國各地的馬拉松比賽。當他要去像夏威夷或阿拉斯加這種風景優美的地方跑馬,他會帶著妻子Jane一起去。「她百分之百支持我,」梅肯說。「她常告訴別人說,要不是因為跑步,梅肯可能一整天都在工作。」

2013年在那一年完成第157場馬拉松的梅肯。 ©Facebook/MARATHON MANIAC LARRY

而今對於梅肯來說,跑步是他人生最重要而且永不停止的事。那個週末他將前往阿拉斯加為他接下來的兩場馬拉松做準備,Jane當然也會同行。

2013年在那一年完成第238場馬拉松的梅肯。 ©Facebook/MARATHON MANIAC LARRY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