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英國研究實證:規律運動能改善慢性疲勞症候群
1
英國研究實證:規律運動能改善慢性疲勞症候群
2
頸椎病舒緩疼痛
扭脖子發出咔咔聲是退化訊號! 這4招輕鬆舒緩頸椎壓力
3
深蹲和跪姿休息
別坐著休息! 研究發現用蹲、跪姿休息對健康好處多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國研究實證:規律運動能改善慢性疲勞症候群

2017-07-21
話題 保健 新知 觀念

你常常沒來由地覺得累嗎?現代人忙碌的工作與生活習慣,平日常常睡眠不足,就算已經躺在床上也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一到週末就放縱自己長時間補眠,但是,往往睡得再多卻還是會覺得疲倦、提不起精神。若你有這樣的狀況,不妨參考一下一份英國最新的研究報告建議:嘗試著多做些運動吧!

英國研究顯示,規律運動有機會改善慢性疲勞症候群。 ©Revita Medical Wellness

歷史最悠久也最具權威性的醫學期刊之一《The Lancet》雜誌日前刊登英國倫敦瑪麗皇后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一份最新研究發表,該研究團隊指出,想要對抗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stem),運動可能是個有效的解決方案。研究中作者招募了200位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作為受試者,進行為期12週的實驗計畫,其中部分受試者於藥物治療之餘一起參與計畫,接受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協助,被鼓勵每日增加健走運動量;另一部份的受試者則被分配為控制組,則只接受針對憂鬱、疼痛和失眠等症狀的藥物治療方案。實驗結果發現,運動組別的平均疲勞指數(mean fatigue score)比控制組低了4分(總分100分),而身體功能(physical function)則高出6分。研究者認為,雖然在平均疲勞指數僅僅只有4分之差,卻標示出了重要的影響,而且,有五分之一的運動組受試者表示,他們感覺身體狀況「更好」或者「好很多」。

研究計畫作者露西·克拉克(Lucy Clark)博士說:「我們發現,由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所進行的漸進自我訓練計畫是安全的,也有助於減少一些患有慢性疲勞綜合症者的疲勞感,這表明它可能是作為幫助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症患者症狀一個可執行的初步治療方法。」克拉克博士同時表示,她們還在繼續展延這項研究,看看在更長的時間之後,兩組受試者會不會有更明顯的差異。「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謹慎地進展以改善人們的身體狀況,而非以激進的方式逼迫人們運動以至於有可能遭遇失敗。」克拉克博士說。

目前在每一千人中就有7人受到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影響,其特徵是在沒有特別治療的情況下會導致慢性、使身體功能漸失的諸多疲勞症狀。在自主訓練計畫中,這些運動組的受試者在物理治療師以電話或即時通訊息的鼓勵之下,在建立了日常訓練習慣之後逐漸慢慢強化了自己的身體活動水平。

養成多動少坐的生活習慣,即使是每天多走1、2公里,也有機會大幅降低疲勞症狀。

資料來源/The Telegraph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Heho健康
Heho健康

扭脖子發出咔咔聲是退化訊號! 這4招輕鬆舒緩頸椎壓力

2020-12-16
肌肉痠痛保健知識庫

患有頸椎病的人越來越多,且有年輕化趨勢。生活中,常見捧著手機、平板電腦的低頭族,長時間低頭會讓頸部肌肉勞損,再進一步就是頸椎病了。

很多人早晨起床或久坐,都會起身扭動下脖子,有的人在扭動脖子時,會聽到咔嚓咔嚓的聲音,這其實就是頸椎退化的信號。在中醫看來,如果平時體質虛弱、抵抗力下降,就會導致頸椎部位的血液循環差,抵抗風寒濕的能力下降,這時候若再受寒濕或受涼,椎體附近的局部肌肉、筋膜、經絡氣血不通,就會出現頸椎病的症狀。

扭脖子發出咔咔聲
頸椎病舒緩疼痛

受寒後頸椎問題會加劇

受寒後,不僅脖子處僵硬、疼痛,甚至有的人整個後背都變樣了,就像有根無形的繩子拴住了後背一樣,拴得又緊又疼。物理上有個概念叫熱脹冷縮,應用到人體上就是寒邪會讓人體的筋骨收縮、疼痛。

對於這類頸椎病,治療上主要以溫熱的方法,如溫敷、艾灸、藥物熱敷、拔罐、火針等,通過 理療或針灸的方法疏通經絡、祛除寒濕,達到止痛的效果。

脖子僵硬疼痛
脖子僵硬、疼痛

4 個小動作讓頸椎變得輕鬆

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病變,長期維持一個姿勢,如電腦族每天對著電腦伏案工作,頸椎就容易老化、得病,大半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最好的改善法是去除或減輕對脊髓、神經、血管的壓迫;減輕發炎與止痛;治療軟組織損傷,恢復頸椎穩定性;強化椎間關節及肌力;並改善不良姿勢習慣。

以下介紹 4 個可以有效緩解頸椎病的簡單動作。

頸椎病緩解動作
頸椎病緩解動作
頸椎病緩解動作
頸椎病緩解動作

治療頸椎病的特效方:葛根湯

漢代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記載的葛根湯,就是治療頸椎病的特效方,組方有葛根、麻黃、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

書中記載:「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葛根湯 主之。」這裡的項背強幾幾就是頸部強直、拘急不舒,也就是頸椎病的表現。

葛根具有解肌透表、舒筋活血、升舉陽氣的作用,對於頸部不適、緊張度高,甚至頸部疼痛都具有獨特的療效。一味葛根就能緩解頸椎病的症狀,日常保健時可以使用葛根 30 克水煎後當茶飲,或使用葛根粉 20 克沖服。

需要注意的是,葛根雖適用於頸椎病伴有高血壓、冠心病、腦梗死等疾病的患者,但服用葛根期間忌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辣椒、韭菜、羊肉等。另外,葛根不適合與烏頭類中藥同服,因為葛根含有的異黃酮與烏頭堿有對抗作用。

本文節錄自《幫身體除濕》(沐光出版)

延伸閱讀:

玩電腦玩到「烏龜頸」上身?醫生教你3招 找回健康脖子!
長期脖子痛 原來是呼吸出了問題!  

/ 關於Heho健康 /
Heho健康

什麼是「Heho」?Heho = Health & Hope
我們有最豐富的健康、運動、休閒、養生、美食,和人生經驗的心靈分享……我們有動人的小故事,更有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和生活的建議,為大家帶來健康與希望。而我們的小心願是:您能喜歡這份用心,並分享給您的朋友!
【Heho官網】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別坐著休息! 研究發現用蹲、跪姿休息對健康好處多

2020-03-31
體適能新知保健話題運動恢復

大家都知道久坐不動會對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但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問題不在久坐,而在於「不活動時用什麼方式休息」,如果平時常以蹲和跪姿休息,能增進整體健康狀況。換句話說,如果你蹲著看電視或跪著吃飯,能透過輕度肌肉活動幫助減輕肌肉疲勞,同時帶給你更多健康上的好處!

深蹲和跪姿休息
別坐著休息! 研究發現用蹲、跪姿休息對健康好處多

我們都知道,「久坐不動」與許多健康問題有關,包括代謝疾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等等。然而,今年三月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問題可能不僅在久坐,更在於當你不活動處於休息狀態時,如何保持自己的狀態?

該研究追蹤東非坦尚尼亞Hadza狩獵社區裡土著們的運動和健康狀況,以及他們的心臟病和代謝紊亂程度。研究過程中,參與者配戴可測量身體活動度和休息時間的裝置。即便這些Hadza土著擁有非常高的身體活動水平(是美國聯邦健康指南建議值的3倍以上),他們每天也有9-10個小時不活動,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人們大致相同。儘管不活動的時間這麼長,他們卻沒有與久坐行為相關的負面健康結果產生關聯。

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與代謝疾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等健康問題有關

研究主要作者、美國南加州大學人類與進化生物學教授David Raichlen指出:「研究顯示,對人類健康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休息時間長短,而是我們休息的方式。Hadza土著不活動時,經常以下蹲或下跪姿勢休息,而這些姿勢需要肌肉保持輕度活動。」

雖然上述假設需要進一步檢驗,但David Raichlen表示,人類的進化可能包括蹲、跪休息等長時間活動姿勢,就如同那群Hadza土著所證明,這可能是提高整體健康水平的因素之一。

蹲、跪等休息姿勢讓肌肉活動度更高;反過來說,這些姿勢需要能量,而能量可能來自細胞內脂肪的分解,如此一來,可減少血液中三酸甘油脂的濃度,同時為肌肉提供動力。

蹲和跪姿的肌肉活動度
蹲、跪姿勢時的肌肉活動度

這麼說來,此研究結果是否意味著你可以蹲著看電視或跪著吃飯,來獲得健康益處?或是當你想坐下休息時,改成以深蹲或跪姿休息?Raichlen說,儘管這麼做能帶來好處,但對於大多數從小沒有養成習慣的人來說,這樣的姿勢是困難的。

事實上,如果你花大量時間坐在一般椅子上,你的髖屈肌可能太緊,使雙腳無法平放在地板進行正確的深蹲。當然,如果開始逐步練習深蹲將對你有幫助;但與此同時,Raichlen建議可直接在工作和休息時間中,找到能增加肌肉活動的方法,比方說,以站立或走路來打破久坐時間。

工作中增加肌肉活動
專家建議在工作和休息時間中,找到能增加肌肉活動的方法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PN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