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 此時日光近乎直射,紫外線最強,盡量避免於此時間外出,且台灣部分屬於熱帶氣候,日曬更為加劇。雖然要避免正午外出,但於透光的室內,紫外線a光中的長波UVA,更是不分冬天、陰天,皆可穿透玻璃造成皮膚曬黑以及老化,所以務必隨時做好防曬準備。此外,UVB 是曬傷的主要原因。
二擦 在選擇防曬產品時,一定要選同時含有對UVA 和UVB防護作用的成份,且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是,真的要達到產品所標示的防曬力,一定要擦足量的防曬產品。但多數人因為不了解,塗抹的量都不夠。簡單來說,每次臉部至少需要擦到1C.C的量(如一條30C.C的臉部防曬品,需於一個月使用完畢),全身不穿衣服塗抹到30C.C才足夠。國內防曬品多標示代表防曬強度的SPF、PA, 各代表防禦UVB和UVA的效果,目前建議使用SPF 30及PA 2+以上的防曬產品,可以有效阻隔紫外線對皮膚的影響。
三遮 使用足量的防曬品外,適時撐傘,帶冒與著長袖衣服(有標示抗紫外線的材質),戶外行進間盡量找遮蔽物,更能加強抵禦紫外線UV對皮膚的傷害。
|
|
室內工作為主 |
室外工作為主 |
戶外活動及游泳 |
|
歐系 |
PF15、20或25 中度防護 UVA/UVB平衡防護標示 |
SPF30-50 高度防護 UVA/UVB平衡防護標示 |
SPF50+ 極高防護 UVA/UVB平衡防護標示 |
|
美系 |
SPF15-30 具寬頻防曬標示 |
SPF30-50 具寬頻防護標示 |
SPF50+ 具寬頻防護標示 |
|
日系 |
SPF15-30 PA++ |
SPF30-50 PA+++ |
SPF50+ PA++++ |
|
PA與PPD細數標示對照表 |
|
|
PA+ |
PPD2 ≤4 |
|
PA++ |
PPD4 ≤8 |
|
PA+++ |
PPD8 ≤16 |
|
PA++++ |
PPD ≥16 |
學歷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醫學系
經歷
萬芳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
萬芳醫院皮膚科總醫師
萬芳醫院102年度最佳住院醫師
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專長 一般皮膚病 傷口、疤痕、蟹足腫、皮膚感染性疾病、皮膚免疫疾病 、落髮、皮膚腫瘤
證照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獎項 萬芳醫院101及102年度學術研究獎
游泳耳又稱外耳炎,游泳或是玩水的時候,水容易進入到我們的外耳道,此時我們會覺得耳朵有東西不舒服,如果水質不乾淨,又用不乾淨的棉花棒或是不適當的過度清理時,就容易造成細菌感染而發炎,這時游泳耳就會找上你。不僅是一般游泳的人會罹患,對於長期參加鐵人三項賽事的泳者更要注意!
許多參加鐵人三項的泳者們平時就需要大量的練習來提升游泳成績,但一個不留神,水可能就容易就會跑進耳裡,幸運的話水會馬上流出來,但若水進到耳朵內部塞住,會產生耳朵濕悶、封閉的感覺,令人非常不舒服!若處置方式不當,還很可能會引起發炎。雖說放置不管水自然會蒸發,但若耳裡有水的感覺超過三天以上,那就可能是發生了外耳炎或中耳炎的情況。
外耳炎:耳朵的洞到耳膜之間的這個部分稱作外耳,當想清除耳內積水時,若不小心弄傷外耳皮膚內壁,細菌感染傷口很容易會引發外耳炎。外耳炎會產生耳朵癢、疼痛等現象,基本上會自然痊癒,但若症狀維持2〜3天仍未改善,就要到醫院做診療。
中耳炎:耳朵積水通常發生在耳膜外側的外耳部分,但若使用手指、棉花棒深入耳朵想清除積水時,不小心傷及耳膜,就會造成耳膜損傷、破皮,會使水流進耳膜形成中耳炎,耳朵會出現癢、疼痛及聽力下降的現象,這時候就要趕緊到醫院做治療以免症狀加劇。
單腳站立跳:首先將進水的那隻耳朵朝側邊擺,讓積水那隻耳朵朝著地面,並以手爪著耳朵上緣朝斜上方拉高,單腳站立後用力的原地跳幾下,利用震動的方式將水震出來。
側躺發聲:側躺下來讓積水那隻耳朵朝下,靜待一至兩分鐘後水應該會自然流出。
將耳朵再次泡入水中:將整顆頭泡入水中,停留幾秒後,讓水流進耳裡帶出耳內積水。如果要預防水跑進耳朵裡的情況發生,建議不要太常清除耳垢,因為耳垢有阻擋水進入的功效;也可以在游泳前戴上耳塞,能有效防止水進入耳朵裡。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HEALTH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