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保健
  • 站10分鐘就腰痠﹖ 多裂肌運動鬆開你的每節脊骨
1
站10分鐘就腰痠﹖ 多裂肌運動鬆開你的每節脊骨
2
研究發現 BMI 過高易失智、憂鬱
減肥有助腦子好! 研究發現 BMI 過高易失智、憂鬱
3
5種方法幫你趕走「夏日疲勞症候群」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站10分鐘就腰痠﹖ 多裂肌運動鬆開你的每節脊骨

2019-08-02
保健 動學堂 肌肉痠痛 運動恢復

人體任何姿勢都要依靠脊椎穩定性,當久站時,脊柱肌力會靠四面八方不同力量用力來穩住身體,時間久了,肌肉韌性和肌力都會疲乏;加上地心引力將身體重量下拉,重量往下壓迫骨骼,所有問題正好匯集給人體中央的龍骨承受,痠麻、疼痛、末梢靜脈回流欠佳…各種問題接踵而至。跟著台灣獨護理師楊琦琳獨創的「多裂肌脊椎運動」,原地運動就能鬆開每節脊骨,更能同時訓練到下半身。

站10分鐘就腰痠﹖ 多裂肌運動鬆開你的每節脊骨

1. 沉脊展胸

做沉脊展胸時,指尖拉正到頭頂維持身體脊椎中線、指節到手背一步一步對貼等動作,除了訓練脊柱肌肉彈性與穩定度,也強化腕關節、肘關節與肩關節的肌力。

步驟1:雙腳掌與肩同寬站立。雙手上舉,手臂內側靠近雙耳。
步驟2:雙手一開始從步驟1手掌相對轉為手背對貼、腕關節對碰,並由指尖引導向下,指尖順著從眉心、頸椎、胸椎往下引,帶動胸椎多裂肌肌群一段一段伸展,將肩胛關節外推到兩側最緊的力度。
步驟3:身體重心往前,頸椎與下巴維持一個拳 頭空間。 指尖順腋下、身體兩側延伸到尾椎處。 伸直手臂,手掌向上,脊柱前挺,胸椎 多裂肌肌群收縮挺正。
步驟4:手掌順著外側外展,多裂肌肌群收縮,身 體回正。雙手上舉,手臂內側靠近雙耳, 回到起始動作。對稱性訓練脊柱兩側肌群張力。

2. 頂髖推腰

頂髖推腰是非常簡單的初階多裂肌肌群訓練,可利用受限空間舒展腰椎疲累、改善尾椎受壓問題。腰椎和尾椎多裂肌肌群收縮時,帶動背部肌群活絡,除了抗地心引力帶動血液循環,也可從腰椎後推和挺直動作間,深層刺激腸胃內臟,達到自我按摩功效。

步驟1:雙腳掌與肩同寬站立。 雙手上舉,雙手虎口內扣在髖關節兩側。脊椎維持中立線。
步驟2:雙腿膝蓋打直,重心在腳跟和尾椎後方的點。 身體前彎,腰椎與尾椎多裂肌肌群輕收縮,前傾時保持背部直線。
步驟3:膝蓋微蹲,帶動尾椎往後傾。 腰椎伸展,帶動腰尾椎和骨盆改變位置,並牽動多裂肌的肌纖維伸展。
步驟4:從尾椎帶動腰椎,讓脊柱從側面看呈現C字型,伸展整條多裂肌肌群,讓神經壓迫稍微緩解。

3. 後腰拉脊

適合年長者、低頭族,以及駝背、肩頸痠、下背緊的人,減緩腰尾椎多裂肌肌群不適症狀,訓練多裂肌肌力,並帶動肩關節和肩胛大動作伸展,活化僵硬的肌群。

步驟1:雙腳掌與肩同寬站立。 雙手兩側到胸椎正前方,掌心向上。脊椎維持中立線,肩膀放鬆。
步驟2:腰椎後仰,頸椎下巴內收。雙手自然下放,微展開。 膝蓋微蹲,放鬆肩膀力量。
步驟3:雙手往兩側畫大圈,帶動身體前彎拉正。 膝蓋打直,保持脊椎直線垂直於地面。
步驟4:指尖引導帶動身體向前傾,膝蓋打直,使腰椎與尾椎肌群穩定保持在身體正中線。

1→2→3組為一套,建議連續做3套。

書籍資訊

■ 圖片摘自、文章參考自墨刻出版,楊琦琳著作《多裂肌脊椎保健運動》一書。

本書特色 
.全球第一本多裂肌訓練專書、台灣自創運動
.針對4大族群12種常見問題提出專屬訓練招式
.36招圖文並茂step by step教學
.從自我檢測​→知識背景建立→多裂肌運動動作教學→分族群下運動指導籤,一步步完整建構多裂肌運動知識版圖

從幼兒站立的那一刻起,脊椎便承受地心引力下拉與體重重力下壓的受力。加上現代社會工作姿勢不良、滑手機習慣等外在因素,從兒童、成人、孕產婦到銀髮族,脊柱變形引發的腰背痠痛,擾亂了各年齡層男男女女的生活。

想遠離「痠痛人生」,針對脊椎深層多裂肌的訓練,正是連在居家都能隨時隨地進行的解決之道。

多裂肌是沿著脊椎最深層的肌肉,兒童0.5公分,成人2公分,這些小肌肉有如穩定脊椎的鋼索,從頸椎到尾椎連結著每一個椎骨。透過多裂肌群肌耐力和肌力訓練,可活絡脊椎各關節的微血管、活化神經傳遞;藉著隨時隨地都能做的方便和普及性,多裂肌運動能改善全家大小因為姿勢不良造成的不適,遠離日常痠痛困擾。

 ■ 更多《多裂肌脊椎保健運動》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減肥有助腦子好! 研究發現 BMI 過高易失智、憂鬱

2020-08-24
話題新知觀念瘦身保健

身體質量指數(BMI)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衡量肥胖程度的基礎標準,對我國成人 BMI 建議維持在 18.5 至 24 之間。而根據一項發表於《阿茨海默症雜誌》的新研究指出,BMI 高代表流向大腦的血液減少,使罹患失智症,尤其是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升高,更與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有關。如果想改善大腦,調整飲食習慣和運動,好好控制自己的體重是有效方法。

研究發現 BMI 過高易失智、憂鬱
減肥有助腦子好! 研究發現 BMI 過高易失智、憂鬱

保持體重與保持健康的關聯已眾所周知,例如預防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但最近一項研究顯示,保持穩定體重也會影響你的大腦健康!

這項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一萬七千多人做過超過三萬五千次的腦部掃描,查看其血液流動和大腦活動。他們根據參與者的體重做比較,並評估人們在休息時與執行集中注意力活動時的大腦活動差異。研究對象平均為 40 歲男女,但接受掃描的年齡範圍從 18 至 94 歲不等,並以 BMI 分別他們,該指數將體重分為過輕、健康體位、過重、輕度肥胖、中度肥胖與重度肥胖。

研究人員發現,無論在休息或是集中注意力時,隨著 BMI 增加,流入大腦的血流降低。而流向大腦的血液越少,罹患失智症(尤其是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越高。此外,大腦血液供應減少還會與其他疾病有關,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

BMI 測試
BMI 測試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該研究第一作者 Daniel Amen 醫學博士表示,通常 BMI 越高,與超重相關的健康風險(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就會越高,但值得注意的是,BMI 數據本身並不是衡量「健康」,而是衡量「身材(肥胖程度)」,且 BMI 是最基本粗略的評估,所以有可能無法精準預測,例如你雖然在健康體重範圍內,但過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是你肌肉發達體脂較少,BMI 卻落在超重範圍。

無論如何,Amen 博士指出,保持體態是長期維持大腦健康的關鍵。原因在於脂肪細胞會增加炎症機會,而炎症已被證實會損害包括大腦在內的所有器官。此外,脂肪細胞會儲存毒素,並進一步損害大腦。

脂肪細胞會增加炎症機會
脂肪細胞會增加炎症機會,並會儲存毒素,進一步損害大腦

盡管這項研究並不是第一個將肥胖與腦功能障礙聯繫起來的大型研究,但以往使用類似方法的研究,多數顯示肥胖與大腦功能關聯有限,尤其是對老年人。但這項研究著重在大腦血流上,這可以更敏感且能更早發現和腦功能障礙有關的變化。

這項研究帶來另一個好消息是:減肥和維持體重是減緩炎症的重要方式,也有助於大腦健康。Amen 博士指出,人們可通過康復環境來改善大腦,例如改變飲食營養習慣、維持運動訓練。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種方法幫你趕走「夏日疲勞症候群」

2019-07-02
生活觀念保健知識庫

炎炎夏日當道!除了必要外出工作或辦事外,大多數人都喜歡躲在有冷氣空調的室內,不管是家裡、辦公室或是百貨公司、大賣場等來享受涼快的環境。但是,往往舒適的溫度卻讓人覺得更累,更容易有疲倦的感覺,以及沒做什麼事就累到不行,猛打哈欠、頭腦昏沈。此時,有可能是夏日症候群找上你。

©manoramaonline.com

專屬夏天的「夏日疲勞症候群」

在夏天這些常見的生理現象被許多人命名一個新名詞,叫做「夏日疲勞症候群」,用來解釋在夏天裡獨有的身體不適與疲憊感,像是容易疲倦、思緒不能集中、食慾不振等身理現象。其實,在醫學專業上並沒有「夏日疲勞症候群」這個疾病名稱,就是夏天帶給人們的困倦與身心不適的症狀,甚至有醫師拿它與「週一症候群」(Monday blue)來類比,因為同樣是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反映出來不正常的身心狀況。

如果碰上夏日疲勞症候群,可以採用下列5種方法幫你趕走疲倦與無力,並且恢復精神與元氣:

保持充足的睡眠

保持充足且良好的睡眠這是必須的,但千萬別以因為夏天白畫時間長,人就可以少睡一點。睡眠不足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往往是累積而難以補償的,當睡眠不⻊時,會導致大腦休息不夠,進而影響第二天的工作,還會造成身體代謝紊亂,引發腸胃疾病。而且,長期睡眠不足還會損害視力,並造成皮膚暗黃、油脂分泌過剩、冒出痘痘。所以,沒有說夏天可以晚睡的說法,隨著年齡的不同,還是保持每天能夠睡到7~8個小時,才能確保白天有充足的精神應付工作、學業或家務。

保持充足的睡眠 ©firstbeat.com

補充足夠的水分

許多人兜以為長久待在冷氣房裡,沒有流汗就不必補充水分!水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像是血液、淋巴液、大腦,以及身體的分泌物等都與水有關。水約占成人體重的60~70%,血液中含水量更達到90%以上,人在進食後,包括吞嚥、消化、運送養份、以及排泄廢物,都需要水的幫助才能順利進行,此外,水還能潤滑關節、防止眼球過乾、調節體溫,以及讓人恢復精神,所以在夏天感到疲倦的時候,適度的補水是可化解疲倦感的好辦法,但切記一次不要喝超過500cc的水量,最好以平均每半個小時喝50~100cc的速度來補充水分。

補充足夠的水分 ©lifeleisure.net

適量食用堅果

堅果中含有大量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E、鈣和鐵以及植物性脂肪等,擁有這麼多營養素卻不含膽固醇,然而對恢復體能有很好的功效。在夏日覺得疲勞時。可以吃適量的堅果來緩解疲倦無力的症狀,而常見的堅果有核桃、腰果、松子、夏威夷果、杏仁、開心果、與花生等。不過,堅果熱量不低,30公克的堅果就有155~210大卡的熱量,所以建議每天只要吃一小碗即可,避免過量而出現變胖的。

適量食用堅果 ©saga.co.uk

高蛋白飲食

高蛋白飲食方式一般都是想瘦身減重,或是有在健身增肌的人所採取的飲食方法。但有許多研究發現,高蛋白飲食還可以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對血糖的控制,所以有不少人把高蛋白飲食作為治療肥胖症與糖尿病等的一種飲食方式。而對在夏天容易疲倦的人來說,適當的食用高蛋白食物,像是雞蛋、豆類、雞肉、魚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可補充體內損失的熱量,快速消除疲勞感。

高蛋白飲食

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有助於保持人體認知活動,包括記憶和學習能力的有效進行。然而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有檸檬、芭藥、甜椒、奇異果、草莓和柳橙等。此外,補充維生素B類群有利於提高對氧的利用率、促進身體的代謝,同時也能緩解身體的疲勞感。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有大豆、花生、黑米、胚芽米、香菇、雞蛋、肉類、牛奶、魚類與菠菜等深綠色蔬菜。

補充維生素C ©besthealthmag.ca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THE JAPAN TIM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