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熱門馬拉松賽事「2020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即將於3月8日開跑。賽事舉辦26年來,今年首創3公里賽事,讓以往以成績挑戰為主的國道馬「親民」許多。趁報名倒數12天,主辦單位今(21日)招開記者會,號召各界跑者與首跑族,一起跑上國道支持臉部平權!
自1995年起舉辦26年的臺北國道馬拉松,是全台唯一封國道的馬拉松,分為全馬、半馬、10K,以及今年新增的3K組別,是跑者們挑戰個人成績的精選賽事之一。賽道沿途可飽覽如圓山大飯店、101大樓、松山機場等台北市著名景點。今年為了擴大民眾參與新增3K賽事(不設年齡),加上跑道為平坦柏油路,十分適合躍躍欲試的首跑族體驗。
2020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將有超過百位陽光選手(燒傷、顏損者及其家屬)參賽,同時,伊林娛樂亦號召旗下藝人模特兒陪跑並組成加油團,現場為燒傷顏損朋友及參賽選手加油!
黃博煒2015年在八仙塵爆中全身90%燒傷、失去四肢,竟戰勝了僅有5%的存活率,傷後5年來他不斷挑戰自我,不僅登上合歡山、完成學業、出書,去年更挑戰一人獨立生活、裝上義肢重新站起來,展現運動家永不放棄的精神。黃博煒表示「打破生命的框架,是我一直以來堅持的」,他的努力激勵了許多人勇於嘗試突破困境,這次賽事他也將擔任加油團代表,3/8當天上國道為跑者加油。
就讀高雄醫學大學社工碩士班的吳承怡,9歲時全家遭逢重大意外,造成全身71%燒傷,十指萎縮剩約2公分。吳承怡去年特地從高雄北上挑戰人生初半馬並順利完賽,今年將再度參賽的她表示,有別於開車上國道,跑在國道上沿途慢慢欣賞風景、俯瞰松山機場是很新鮮的體驗。她認為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每人都有自己的步調完成,不要在意他人眼光,鼓勵想初體驗國道之美的民眾「和我一起上國道為臉部平權而跑。」
長年投身公益的「黑人」陳建州特別出席記者會,呼籲跑步新手們在3月8日給自己一個機會開始跑3K,一起參加這有意義的活動。談起臉部平權,陳建州不諱言國中時期曾胖到破百,因為體型而被他人投以異樣眼光。如今身為二寶爸的黑人表示:「關於臉部平權,身為家長我認為有責任教育下一代,讓平權的觀念從小扎根,也希望社會大眾能屏除以貌取人的刻板印象,一起用行動支持臉部平權。」
連續3年力挺臉部平權運動的伊林娛樂藝人李懿,以往是在賽道外為跑者加油,覺得在國道上望著日出升起,是相當棒的經驗,今年她將下場參與3K賽事,也表示希望自己能越來越進步,明後年挑戰10K甚至半馬。
「無論是新手上路或想要創下個人記錄,旅程都從這裡開始。我們能夠針對任何程度和目標提供所需的計畫,確保從正確的起點出發,並且畫下強勁完美句點。」活動限定前20組單筆訂單,飛速10公里組人數達25人以上之團體,Nike Run Club將提供每個團體2名專屬教練與配速員,日期將於2020年2月8日起至3月6日安排免費訓練課程。
資料來源/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採訪攝影/Dama
一般跑者半程馬拉松完賽平均時間約兩小時,如果有人說,想在1小時55分鐘內「走」完半馬,你相信嗎?12月18日登場的台北馬拉松,請大家一起來看看,「720競男孩」梁哲睿、羅柏穎和蔣苡維,是否真能「走得比跑得快」?!
馬拉松賽不是用跑的,為何要用「走」的?這個「走」完半程馬拉松的決定,背後有個故事。
梁哲睿、羅柏穎和蔣苡維是想拚進世大運競走賽的選手,但台灣競走比賽很少,所以他們決定在台北馬拉松賽半馬項目以賽代訓。這股堅持和傻勁跟720armour運動墨鏡「我的舞台我作主」的理念契合,所以720armour決定助他們一臂之力。
「720競男孩」梁哲睿、羅柏穎和蔣苡維,除將在台北馬拉松賽「走」完半馬外,還將和另兩位競走好手張珈鳳和林函蓁,一起戴著720限量梅花版運動墨鏡,參加2017日本東京元旦競走賽,希望精進技巧提升速度,拚進2017年台北世大運。
競走雖是奧運項目,但在台灣相當冷門,世大運中的20公里競走項目,原本就只有全國競走賽及全運會有辦,今年全國競走賽又停辦,想達標台北世大運,只能出國參賽,經費是很大問題,而更重要的,是要先提升實力。
由於距離接近馬拉松的半馬(21.0975公里),「蘿蔔」羅柏穎因此連續兩年在台北渣打馬拉松,用競走方式完成半馬。2015年花了1:44:48,2016年進步到1:35:20,這一次台北馬拉松索性揪梁哲睿和蔣苡維合組「720競男孩」,一起作伴「走」。
20km最佳成績1:33:15的「蘿蔔」羅柏穎,國小時打棒球,因老師希望他兼項參加田徑賽冷門項目而加入競走,國中一度中段,目前是20KM競走全國第二傑,這次是他第三次用「競走」挑戰半馬,希望能在100分鐘內完走完台北馬半馬。
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三年級的羅柏穎,2014年勇奪亞青男子10KM競走銀牌。競走之路是由范萬宇教練啟蒙,目前接受許績勝、鐘瓊珠和黃勇彰教練指導。「拚世大運是首要目標,接下來只要有機會代表國家出賽,我都會盡全力爭取」。
梁哲睿就讀台北市立大學陸上運動學系三年級,原本練八百和千五,成績一直無法突破,全中運開辦競走項目時,因姿勢協調性佳被教練高慶華相中,展開競走生涯,目前教練是翁竹毅,20KM競走個人最佳成績1:51。
這次挑戰台北馬半馬,梁哲睿希望能在1小時55分內走完。「接下來我會以追上『蘿蔔』為目標,我倆曾勢均力敵,但自己兼任教練外務太多,無法專心練習,現在得好好拚成績,未來希望能當競走教練,為臺灣的競走圈盡一份心力。」
雖然家境不好,但梁哲睿從沒放棄競走夢。有人說,直接把時間拿去打工賺錢不是更實際?梁哲睿說:「打工只能改善一時的生活,我想『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靠競走專長取得教練資格,取得穩定的工作,真正地改變人生。」
1998年5月4日出生的蔣苡維,就讀台北市立大學陸上運動學系一年級,啟蒙教練陳志龍,現任教練為翁竹毅,是103年全國中等學校競走錦標賽金牌得主。「20KM競走我還沒比過,這次台北馬半馬初體驗,希望在1小時55分內完賽。」
也請18日參加台北馬拉松的朋友們,在路上遇到「720競男孩」梁哲睿、羅柏穎和蔣苡維,這三位用挑戰用「競走」完成半程馬拉松的逐夢男孩時,不吝給他們一個讚!
「720競男孩」梁哲睿、羅柏穎和蔣苡維除了將在台北馬拉松的半馬組以賽代訓外,還將和女子競走全國紀錄保持人張珈鳳、女子 20KM第五傑林函蓁,五個人一起到日本參加2017日本東京元旦競走賽。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競技系研究碩二年級的張珈鳳,現任教練是許績勝。20KM最佳成績1小時40分17秒,是女子競走全國紀錄保持人。「競走改變我的人生,非常感謝啟蒙教練陳志隆的提拔與照顧,將我推上競走的國際舞台。」
已參加過世大運和亞運的張珈鳳,目前除力拚世大運參賽標準,尋求將個人最佳成績繼續往前推進外,對2018亞運,以及2020年東京奧運也躍躍欲試。「競走很適合亞洲人發展,東京奧運還有四年,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有機會的。」
台北市立大學陸上運動學系三年級的林函蓁,因愛吃地瓜小名「蕃薯」(台語),由朱芳德啟蒙,現任教練翁竹毅,原為中距離選手,目前是國內女子 20km 第五傑。「珈鳳學姐是我追逐的目標,畢業後我想當教練,讓更多人喜歡這項運動。」
被稱為徑賽中最優雅項目的「競走」源於英國,競賽規則最重要的兩項核心規定是,一:選手必須保持一隻腳在地面上,雙腳不能同時離地(騰空)。二:前腳落地那刻起,腿部必須保持直線(膝蓋不能彎曲)。
儘管競走在台灣很冷門,但,路是人走出來的!這群用競走逐夢的選手告訴我們:運動場上不是只有追趕跑跳碰,只要找到努力的方向,用走的,人生一樣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