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好賽再回歸!第二屆烏來峽谷馬拉松 8/21開始報名
1
好賽再回歸!第二屆烏來峽谷馬拉松 8/21開始報名
2
如何準備一場馬拉松﹖ 跑步教練黃崇華實戰策略
3
跑者也需要啟動臀部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好賽再回歸!第二屆烏來峽谷馬拉松 8/21開始報名

2017-08-07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路跑 賽事

獲網路票選第一的「烏來峽谷馬拉松」,睽違兩年將於明年(107)年1月7日(日)新北市烏來區舉辦,限額5,000人;賽事獎牌及跑衣等由設計大師蕭青陽操刀製作,本屆加碼申請賽道丈量國際認證,更以「台灣大人會做的3件事」為號召,鼓勵完成「登玉山、游日月潭、跑烏峽馬」壯舉,以運動旅遊推廣烏來觀光。

好賽再回歸!第二屆烏來峽谷馬拉松 8月21日開始報名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

觀旅局陳國君局長表示,由於烏峽馬的「高、富、帥」,亦即高人氣、豐富的負離子及帥破表的完賽禮,甚至有外國跑者老早網路留言詢問報名事宜,為維持賽事品質,全馬名額1500人、半馬3500人,現在已開放預填資料至8/20,8/21開始報名;本賽事也與多家旅行社合作推廣,募集國外跑者到烏來跑馬拉松,一起體驗媲美太魯閣峽谷風景、台灣洗肺聖地及溫泉美湯的旅跑行程。

網紅跑者組成「配速列車」 共同見證烏來的美好

多位高人氣網紅跑者,Emma的倒立Yoga、空姐愛七桃、空姐Shelly及正義帥警Ryan等,組成「配速列車」帶領初馬的選手,完成「出發的人能得到下一個夢想」大會標語;明星瑜珈老師Emma表示,賽事當日在峽谷、瀑布及櫻花樹前等地標用倒立Yoga記憶烏來;空姐愛七桃及Shelly表示,更希望跑者賽前或賽後善用大會提供的消費劵,活絡在地經濟。

多位高人氣網紅跑者,Emma的倒立Yoga、空姐愛七桃、空姐Shelly及正義帥警Ryan等,組成「配速列車」帶領初馬的選手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

國際大師蕭青陽操刀 獎牌控的最愛

「台灣之光」蕭青陽,本身就是在地新北人,也是馬拉松跑者,多次操刀金馬獎、金曲獎等視覺設計,跑友最關注的大會跑衣、毛巾、獎牌、紀念衣皆出自大師之手,首屆完賽獎牌即讓跑友愛不釋手,大呼賺到了,堪稱最有設計感的馬拉松賽事。

新年第一場申請認證馬拉松賽事 盼跑者配合多項減碳友善環境

烏峽馬是2018年第一場賽道國際認證馬拉松,途經烏來峽谷、櫻花林道、瀑布奔流、泰雅藝術等,如此得天獨厚的大自然高規格賽道,是2018年不容錯過的賽事之一,為安全及環境考量,跑者一律搭乘大會接駁車,本次賽事水站不提供拋棄式紙杯及賽後網路下載完賽證明。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

烏來是台灣洗肺聖地

PM2.5空汙在秋冬季節較為嚴重,因此「烏來空氣三寶」—豐沛的活氧、負離子、芬多精成為跑步或旅遊的首選,若以每人一分鐘呼吸20次計算,待在烏來一天等於進行2萬8,000次的洗肺,相較其他於都會型馬拉松賽會,更具有吸引力。

台灣大人會做的3件事 

半世紀前台灣推出第一組(4枚)風景郵票,引起當時集郵搶購熱潮,烏來為其中名勝之一,且烏來、玉山及日月潭被選為「台灣八景十二勝二別格」,已有90年歷史;現在挑戰登玉山、渡日月潭等蔚為風潮,馬拉松更是最夯的休閒運動,故推出「台灣大人會做的3件事」—登玉山、游日月潭、跑烏峽馬,推廣國內外人士到台灣代表性名勝,完成人生挑戰,再度擦亮烏來國際觀光景點招牌。

更多烏來峽谷路跑資訊請上報名網站及官方臉書:

報名網站:活動咖

官方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runntpc/?fref=ts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準備一場馬拉松﹖ 跑步教練黃崇華實戰策略

2019-05-20
黃崇華教練全馬訓練觀念馬拉松跑步訓練跑步知識庫

認真準備一場馬拉松有如應考一場大考,訓練、恢復、賽前模擬、比賽策略等都該從4個月甚至半年前就要開始準備。跑齡高達30年的知名跑步教練黃崇華,也曾當過20年選手、代表國家參賽,經驗豐富的他日前在塞班島馬拉松分享會中,公開分享詳細的賽前準備策略,想在年底挑戰全馬的跑者,看完這篇,就從現在開始準備吧!

如何準備一場馬拉松﹖ 跑步教練黃崇華實戰策略(圖左為黃崇華)

週期訓練的編排

週期訓練大致分為3個可規劃的訓練期﹕

a. 基礎期(賽前12週)
賽前半年到12週這個階段,如果以年底馬拉松賽事為目標,也就是7-8月以前的夏季,這時只要做一件事﹕提升一次性戶外運動時間。這裡的運動不一定要跑步,你可以做爬山、騎單車等任何有氧運動,例如原本只能騎單車40分鐘,你可以漸進延長為1小時。

b. 關鍵期(賽前4-8週)
這是訓練最重要的階段,建議訓練最好以「週」為單位、不以月為單位,好處是週的期間較短,不容易讓人有偷懶念頭,覺得上半個月少跑的用下半月補回來就好。另外要注意的是,跑步訓練不應有距離迷思!黃崇華指出,許多台灣跑者練跑都以距離為目標,其實應以運動時間取代距離。

在這期間,黃崇華建議至少在賽前6-8週甚至更早以前,可報名一場「賽前賽」,目的是以比賽觀察自我狀態,以調整訓練內容和訓練量。

賽前半年到12週之間,只需要提升一次性戶外運動時間

c. 調整期(賽前4週)
每個人的調整期不同,準備期如果比較長,調整期就要拉長;如果是跑2天休1天的跑者,這樣的運動頻率可維持到賽前都沒問題。要注意的是,調整期訓練與恢復時間應避免過度疲勞(自我檢查疲勞指數方法請見以下)。此外,約在賽前2週,可安排一次性運動達到全馬目標完賽時間的3分之2時間,例如全馬目標是5小時,那可運動約3小時半;換算成距離,可練習約28-32公里,練習期間不一定要全程跑步,可跑步搭配騎單車。

如何自我檢查是否疲勞﹖

黃崇華提出一個最簡易的自我測量疲勞指數方法,是運用最低強度活動(站立)測量與安靜心率的差異。

Step1﹕早上起床、或安靜休息一段時間後坐或躺著,測1分鐘心跳次數(即安靜心率),或可測30秒鐘x2。
Step2﹕接著馬上站立起身,測1分鐘心跳次數,或可測30秒鐘x2。
Step3﹕將Step2數據減掉Step1數據,若兩者差距在10次以下為正常值,10次以上代表過度疲勞,差距越高則越疲勞,這時必須增加休息時間。

速度訓練建議

「全馬完成時間未到3小時30分,不用做速度訓練!」黃崇華指出,全馬5-6小時完賽的跑者,只需要做「相對速度」練習即可,例如法特雷克跑,用馬拉松配速跑5公里,再跑比這個配速更快的1-2公里;另一種方式是在操場上,快跑1圈、慢跑1圈,或視體力調整成快跑2圈、慢跑1圈,這樣即可提高鍛煉效果、達到心肺刺激。 

黃崇華強調,間歇訓練需要200-400公尺短距離衝刺,一般只求完賽跑者其實不需要這樣的訓練。而馬拉松最佳的訓練品質是配速跑,也就是用馬拉松配速練跑,可將配速跑占訓練的7至8成。

採訪攝影/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也需要啟動臀部

2017-09-02
筋肉媽媽核心肌群臀部肌群下半身肌群健身跑步知識庫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跑步是最便宜的運動,只要一雙跑鞋就可以上路,不過,因為許多人跑步時沒有適當運用身體肌肉,導致大小病痛不斷,例如膝蓋疼痛、扭傷或足底筋膜炎等等,也許休息幾天症狀會有所緩解,但一開始跑步就又出現,而這原因可能與你如何運用身體肌肉有關。

私人教練筋肉媽媽表示,他們有許多學員就是在上述的情況下來到工作室,這些人已經從事了多年的跑步,不過她在做評估時,發現這些學員不管是在走路或跑步時,他們的臀部都沒有有效地發揮作用,因此,她給這些學員的建議是,先從核心肌群和臀部肌肉的訓練做起。她表示,當你不懂得怎樣使用臀部,走路或跑步的步伐就會很小,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每一步跨出時,腳踝的活動度是受限的,在這樣受限的狀況之下,步伐也邁不開,腳底與地面接觸的次數就會變多,久而久之就會讓小腿或腳底變得緊繃,因而導致一系列的問題。

筋肉媽媽呼籲跑者們也要啟動臀部才能跑得好。

久坐導致臀肌失憶 產生各種病痛

當一個人的肌肉和筋膜受限,病痛的發生只是一個結果。有人可能是下背痛、有人會是股骨頭夾擠,有的是膝蓋出問題……,筋肉媽媽發現,一般跑者受傷的問題所在,多數是不懂得使用臀部,而原因則是現代人過慣坐式生活,久坐之後讓臀部「失憶」了,臀部肌肉失去了應有的功能,於是除了所謂的「代償」會出現,人體會使用其他肌肉來彌補臀肌無力的問題,而這樣的狀況則會導致各種不良的運動姿勢,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各種病痛。

走路或跑步時,臀肌本來應該扮演一個動力發動機的角色,由臀部來主導下半身推進的動力,所以,想要跑得更好不受傷,首先你應該喚醒你的臀部!

髖關節/臀肌是跑步時下肢的發力來源。

喚醒臀部關鍵2動作:深蹲+硬舉

筋肉媽媽表示,想要喚醒臀部,要從「深蹲」與「硬舉」這兩個動作練習起;而她不建議初學者一開始就做深蹲,因為深蹲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動作,初學者應該從髖部開始進行,以「髖屈(hip hinge)」練習髖關節對折的動作,再慢慢進展到「硬舉」的動作,最後在延伸到深蹲,比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合宜訓練方式。

她表示,髖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動作,很多人不懂得做髖屈,做硬舉時往往用下背彎曲做代償,而且很多有運動習慣的男生沒在做伸展,後腿肌肉往往拉得很緊,這樣也沒法將硬舉做得很好,自然也就無法正確啟動臀部肌肉了。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