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風氣盛行,G-SHOCK推出該品牌首款搭載心率偵測的錶款GBD-H1000,宣示邁入行動裝置運動領域。此款結合心率偵測與GPS衛星定位功能,可即時顯示心率、移動距離、配速等資訊,並保有G-SHOCK招牌特色耐衝擊、防水200米,同步搭載戶外探索必備的高度/氣壓、方位、溫度與計步感測器。收集的數據可搭配專用App分析訓練成果,無論跑步、戶外訓練或日常配戴都能輕易轉換。
自2018年推出G-SQUAD運動系列後,CASIO於今年3月發布首款心率偵測和GPS定位錶款GBD-H1000,邀請職業籃球選手八村壘(Rui Hachimura)擔任形象大使,6月在台正式上市,即日起至6月15日首波預購開跑。
GBD-H1000配備心率光學偵測器、加速傳感器、氣壓/高度、方位與溫度感應器,其中錶背設有光學偵測器,透過LED光照射並感應體內的血液流動以測量心率。三軸加速傳感器偵測身體的移動並測量步數和行進距離,並可在無GPS訊號的環境中計算距離。內建的小型感應器可測量高度、氣壓、方位及溫度。此外內建GPS接收功能,可自動調整時間、日期與時區,並可測量移動距離、時間與配速…等,除了接收GPS外,也支援GLONASS和MICHIBIKI衛星。
手錶透過心率光學偵測器與GPS定位測量後,可顯示每次訓練當下心率、心率圖、距離、時間、速度、配速、最大攝氧量(VO2Max)、訓練狀態、健身水平與訓練負荷,並與智慧型手機的專用App G-SHOCK MOVE連結後,透過FIRSTBEAT演算法制訂專屬訓練計畫,以改善心肺功能或賽前準備,分析訓練成果並以圖表顯示於App內,讓你更輕鬆掌握每次訓練,也可記錄多筆訓練日誌,包含:訓練的移動軌跡、跑步距離/時間/配速、卡路里消耗量、心率區間停留時間與訓練效果,亦可透過VO2Max和訓練狀態的變化,做未來訓練的調整方向。
此外,透過App設定訓練類型、訓練日程、目標心率區間、訓練時間、訓練距離打造專屬訓練計畫,並可將目標心率區間傳送至手錶,將其作為訓練指標,協助達成設定目標。
GBD-H1000為G-SHOCK專為運動訓練而打造的G-SQUAD系列,維持G-SHOCK既有的耐衝擊構造與防水200米特色,訓練模式下透過USB快速充電,可於2.5小時內完成充電,在訓練模式下最長可續航14小時;而日常手錶功能,則可採用便利的太陽能充電,不論日常配戴或專業訓練,使用過程中皆無後顧之憂。
為了提高訓練過程中的配戴舒適感,背蓋加入樹脂墊片與多孔洞錶帶以兼具服貼與透氣,樹脂錶殼包覆金屬錶圈,除了增添整體質感外,也讓按壓操作更直覺,防滑刻紋的按鈕設計,更大幅提升操作性。高清晰與高對比的反射式MIP LCD液晶顯示,搭配全自動高亮度LED照明,讓夜間、強光下判讀資訊都不費力。貼心設有通知功能與震動提醒,透過Bluetooth®連接智慧型手機接收來電、電子郵件和SNS通知,即使在運動中也不漏接重要訊息。
活動期間:即日起至2020年6月15日(一)
活動店家:CASIO直營門市與線上指定官方通路
CASIO品牌概念店(直營門市)
線上指定官方通路: e-CASIO 台灣卡西歐官方商城、Yahoo!奇摩購物中心-台灣卡西歐官方旗艦店
活動辦法:凡於指定期間於指定通路,預購G-SHOCK G-SQUAD GBD-H1000系列錶款,隨貨附贈摩曼頓商品提貨券NT$1,500元整,詳細預購方法請洽門市或電商預購頁面。
資料來源/台灣卡西歐
責任編輯/Dama
馬拉松旺季開啟,晚風正涼,最適合跑步菜鳥們開始練跑、參加賽事初體驗。許多新手跑者總對要穿什麼、戴什麼一頭霧水,雖然跑步時「戴越少越好」,但女生們因為愛美、怕冷怕熱等眉眉角角,以及生理狀態不同,跑步配備通常比男生更繁多。下文整理出跑步基本配備,更針對各種狀況推薦適合的單品,讓初跑的妳不論跑3K、5K、10K,或是以後想挑戰馬拉松,都能更快了解自己的鈔票要砸在哪些配備上。
跑步時可以不準備戴任何其他配備,但不能不穿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初跑者常常隨便穿一雙休閒鞋、球鞋、帆布鞋或平底鞋就開始練跑,雖然有一些論述認為赤腳跑都可以了,跑步穿哪種鞋見仁見智;不過,為了讓剛接觸跑步的妳避免不必要的扭傷、足弓發炎等傷害,仍建議找雙重量較輕,具有不錯的靈活性和避震反饋能力的跑鞋。等跑一段時間有些心得後,再依照妳的目標、需求和腳形購買訓練鞋、馬拉松鞋或者越野跑鞋。
如果跑步時穿一般內衣,跑到全身流汗時妳可能感覺濕癢難耐,或因為反覆摩擦胸部皮膚紅腫發痛,且部分厚片女生多了前面沉重的「負擔」。因此,運動內衣成為女生運動時第二大必備配備。
不過,不是每件運動內衣都適合妳!走進運動商品店,通常將運動內衣提供的支撐度分為高、中、低三種強度,低強度適合瑜珈、靜態伸展等晃動衝擊較低,或是小罩杯女生進行一般運動時的穿著;中強度適合慢跑、自行車、登山等大多運動,跑馬拉松通常建議穿這類運動內衣;高強度則適合短跑、有氧舞蹈、球類等需要跑跳、震動較大的運動項目,以及胸部豐滿女生進行大部分運動時的穿著。
如果妳以為100%純棉T恤穿起來很舒服,適合穿去跑步,那就錯了!棉的纖維特性只吸濕不排汗,沒跑多久妳將感到負擔越來越重、全身濕黏難耐,彷彿邊淋著大雨邊跑步。因此,一件吸濕排汗的運動上衣相當重要。
剛開始練跑,妳可以跟親朋好友借他們不需要的路跑贈衣,隨著練習量越來越多和天氣變化,春秋季最適合穿短T;夏季除了短T,還可選擇布料輕薄透氣的跑步背心上衣;冬季則可穿吸濕排汗的連帽長袖上衣,袖口開洞能讓大拇指穿過去更佳,避免跑步時長袖往上捲。
跟上衣相同道理,跑步時千萬別穿著棉褲,讓自己越跑下半身越重,拖累跑速。輕薄的慢跑短褲或慢跑裙都相當適合練跑;如果天氣稍涼,可選擇跑步專用緊身褲。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女生因為覺得緊身褲太合身而不敢單穿,其實跑步專用緊身褲的設計是可單穿,也可內搭在慢跑短褲裡增加層次感。
跑步專用緊身褲又分為無機能緊身褲和機能性緊身褲(又稱壓縮褲),無機能緊身褲純粹禦寒和搭配用,平常出外穿搭也OK;壓縮褲則有特殊分段加壓設計,能減少肌肉群的晃動程度、改善乳酸堆積,不過沒運動時穿著它可能稍嫌緊繃不適。要買哪一種緊身褲,取決在妳的跑步里程,10公里內一般緊身褲就足夠,若未來要挑戰半馬或全馬,可考慮花多點錢買條壓縮褲。
運動襪是常被人們忽略的配件,但穿錯襪子可能增加摩擦、無法排汗透氣,導致腳皮變軟甚至產生水泡。跑步用襪的厚薄見仁見智,但多數以厚襪為主,可選擇兼具透氣通風與緩衝厚墊的運動襪;另外部分跑者習慣穿五指襪,因為在長時間跑步下能避免腳趾間摩擦。
至於要穿短筒或中長筒,以功能性來講,中長筒襪較能預防鞋子摩擦後腳跟的情形,市面上還有販售跑步專用的特殊加壓長筒襪,可改善乳酸堆積情形。
天氣稍涼或風大時,即便身體不覺得冷,但大量流汗同時不斷吹風,更容易引發傷風感冒。選擇防風、防潑水兼具透氣性的外套,不僅能為妳遮風擋小雨,如果有反光塗料或反光條,還可以提高戶外跑步時的安全性。春、秋季穿輕薄的運動防風外套即可,冬季則可選擇內襯刷毛材質,才能擋住風寒。
許多人會穿一般棉質休閒外套跑步,雖然外套不像衣褲一樣貼近肌膚,流汗時不至於整件全濕,但棉質仍較容易讓人感到厚重。另外,一般外套的拉鍊頭材質較重,運動外套的拉鍊頭則會特別選擇較輕材質,且設計固定性佳,能避免拉鍊頭不斷晃動擾亂跑步節奏。
跑步頭巾是個非常妙用的配備,且無論路跑、越野跑、登山、騎自行車等戶外運動都非常實用。熱天時,綁在頭上變頭帶,做造型同時防止汗亂滴、頭髮亂飛,也能避免風直吹頭部;如果怕曬太陽,將它拉到眼睛下方,就變成面罩阻擋陽光(市面上有販售以抗UV纖維製成的頭巾);跑完步厚,還能拿下頭巾當毛巾擦汗。冷天時,頭巾不僅變成脖圍,也能往口鼻拉,同時遮住冷空氣。
夏天跑步帶著帽子不但能防曬,也能避免刺眼陽光影響視線。不過跑步帽其實一年四季都適合戴,夏天防曬、冬天防雨,又可以防止頭髮被風吹亂,暨方便又有型。跑步時要戴什麼款的帽子依照個人喜好,而市售跑步專用帽與一般鴨舌帽相比,較多使用吸濕排汗快乾布料和透氣網面,整體重量相對輕;部分人夏天跑步喜歡戴中空帽,覺得較散熱透氣,不過冬天就少了防風功能。
資料來源/《歐陽靖寫給女生的跑步書》、山姆伯伯工作坊、adidas、Under Armour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