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JUST DO IT!中華隊選手全力備戰 戰勝自己
1
JUST DO IT!中華隊選手全力備戰 戰勝自己
2
效法精英跑者一日兩跑 破PB之外還有其他驚人好處
3
東吳超馬首度女選手奪冠 中國單盈黑馬崛起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JUST DO IT!中華隊選手全力備戰 戰勝自己

2017-08-09
話題 跑步 新聞 台北世大運 鞋子

8月是臺北主辦國際體育賽事的重要時刻,中華隊選手們以持續不懈的訓練及永不妥協的態度迎接挑戰。在迎戰之際,運動員透過分享他們的備戰心得,激勵更多人勇於超越不可能,挑戰更好的自己!

周庭印表示,「我常告訴自己,擋在你前面的人只有你自己,想要努力突破自己、超越自己的成績,並且全力去做,不讓自己留下任何遺憾。」

周庭印 (男子半程馬拉松 中華隊代表選手)

楊俊瀚表示,不斷培養自己面對壓力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他說:「對於過去的失敗會記取挫折,成功時也不會一直滿足於過去的成績。畢竟,我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會不會突破自己,所以放眼未來並專注於每一次訓練及比賽,做就對了,Just Do It!」

楊俊瀚 (男子短跑 中華隊代表選手)

接觸網球運動20年了,張凱貞認為,對她來說最大的挑戰,仍是在心理層面戰勝自己。她表示:「比賽時,避免受到壓力與情緒的影響,全心專注在當下,腦中只剩下一個念頭,就是全力做到最好!」

張凱貞 (女子網球 中華隊代表選手)

經歷美國洗禮的陳盈駿表示,曾經受過不少挫折,因此季外自己做了許多訓練及補強:「兩年前在光州沒有完整發揮實力,今年再次代表中華隊出賽,期待看到自己更好的表現,挑戰更好的自己。」

陳盈駿 (男子籃球 中華隊代表選手)

王維琳說,她總是把每一場球賽當做是最後一場。「用盡全力去拚搶每一顆球和每一個機會,不枉費自己的所有努力。告訴自己『再來!』,不斷挑戰更厲害的對手,激勵自己更上層樓。」

王維琳 (女子籃球 中華隊代表選手)

中華隊選手陳傑(左)實著NIKE臺灣TEE、NIKE DUALTONE RACER ;楊俊瀚(右)實著NIKE臺北TEE、NIKE DUEL RACER。

NIKE應援系列TEE 凝聚全國熱情與向心力 

選手們實著中華隊應援TEE分別有以下三款:
● NIKE中華臺北TEE - 成人款藍、白、黑金共3種配色-售價NT$980;兒童款為黑金配色-售價NT$880
● NIKE 臺北TEE - 成人款黑、白共5種配色-售價NT$980;兒童款黑白共兩種配色-售價NT$880
● NIKE臺灣TEE - 成人款黑、白、灰共三種配色-售價NT$980
販售店點 : 全臺NIKE指定零售店點陸續上市。

中華健兒場上奮力拚搏,在這個重要的賽事時刻,邀請您一起穿上應援TEE,表達對中華隊的熱情支持,鼓舞他們勇於拚戰、爭取榮耀!讓我們一起幫中華隊選手加油,JUST DO IT!

陳傑、楊俊瀚實著Nike Sportswear運動生活鞋款 Fast Pack 系列

Nike Sportswear運動生活鞋款Fast Pack系列,包括三款以跑步為靈感的運動鞋NIKE AIR ZOOM MARIAH FLYKNIT RACER,NIKE DUEL RACER, ,NIKE DUALTONE RACER, ,以City Fast 新,簡,快(Modern, Minimal, Fast.)為主題,採用輕量緩震及時尚剪裁,為都市生活與備戰選手生活穿搭首要選擇。

1981年,Nike生產了一款全新的馬拉松鞋Curved Air Racer來拓展跑步鞋類產品的領域。 這雙鞋最終於1988年正式發布,並在發布前將名字改為Air Mariah。將近30年後的今天,儘管Air Mariah Flyknit仍然以速度為設計宗旨,但在原始設計的基礎上不斷進化,耐穿性和舒適度也同時得到提升,演變為都市人繁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鞋子。

Nike Duel Racer 是從名為 Duelist 的路跑鞋中汲取靈感,以洗鍊俐落的生活風格運動鞋之姿,讓復古鞋款的樣貌重新登場。

從經典賽跑鞋汲取靈感而製作的 Nike DualTone Racer,緊密貼合足部,造就俐落快速的風格,雙重密度緩震系統則可締造柔軟的足下感受。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效法精英跑者一日兩跑 破PB之外還有其他驚人好處

2019-07-04
馬拉松跑步知識庫半馬全馬訓練觀念跑步訓練

一日兩跑(Doubles)是多數精英跑者的訓練標準方法,但市民跑者鮮少能達到這樣的目標,即便時間足夠,也會擔心有過度訓練或傷害風險。然而據美國休士頓大學運動生理學家暨越野跑教練Steve Magness建議,對於追求自我突破的嚴肅跑者來說,是時候重新考慮自己的訓練策略了!

效法精英跑者一日兩跑 破PB之外還有其他驚人好處

Steve Magness表示﹕「有一種誤解,認為一日兩跑是高里程選手和精英選手才需要做的事,但許多跑者都能從中受益。」為什麼呢﹖研究已顯示,在耗竭狀態下一日兩跑可促進脂肪燃燒、訓練身體更有效率地使用肝醣,並刺激粒線體產生,而更多的粒線體可延緩疲勞。除了這個,一日兩跑還有其他好處。

為什麼你該嘗試一日兩跑﹖

好處1﹕如果你要在週間一次跑10-13公里可能較難,但如果把這樣個公里數拆成兩半,你將獲得驚人的跑量好處。例如,一天跑兩次40分鐘可增加人體生長激素(在跑步中,生長激素產生的高峰期大約是40分鐘),這有助於建立和修復肌肉。

好處2﹕你還可以享受兩次運動後的安靜代謝率(RMR)飆升,這被稱為「減肥催化劑」,有助於減重。

好處3﹕在較短的訓練中較容易加快配速;有時進行兩次狀況良好的訓練,更勝過一次。

好處4﹕運動生理學家暨線上跑步教學網站創辦人Greg McMillan指出,通過縮短每次練習之間的時間,你正在嘗試讓身體恢復得更快,而加速恢復時間對訓練來說是件好事。

不過,如果訓練過度將提高傷害風險,所以我們也要熟知如何「安全地」進行一日兩跑。

一日兩跑可以享受兩次運動後的安靜代謝率(RMR)飆升,有助減重

一日兩跑的時機

無論你的練習或課表是什麼,累積里程很重要,可透過每週一次的一日兩跑來增加總里程,同時仍然保有休息日。在進行間歇訓練或節奏跑等關鍵訓練後的4-10小時,可做20-45分鐘輕鬆跑,此時不需要在意配速。這樣不但能增加跑量,還能透過增加新陳代謝來促進第一次練習後的恢復,讓你的下一次訓練更加帶勁! 

「最佳跑後恢復來自一日兩跑的第二跑」,即便如此,跑步作家布拉德·哈德森也指出,如果你實在無法忍受一天內穿上第二次跑鞋,那也可以嘗試水中慢跑、騎自行車或滑步機,這些選擇可提供類似的恢復效益,同時不會受到過多衝擊。 

要注意的是,在建立耐力、肌力和心理準備上,每週的長距離訓練是無可取代的,特別當你的目標賽事是半馬或全馬時。因此,你可以保持長跑和關鍵訓練,只需將中距離的恢復跑切分。

跑後恢復除了第二跑,也可嘗試水中慢跑、騎自行車或滑步機(圖為滑步機) ©Walmart

如何運用一日兩跑破PB﹖

這是針對經驗豐富的跑者,他們擁有扎實的有氧基礎和高遠的目標時間,很適合透過一日兩跑來增加耐力和速度。以下方法適用於想盡力加強訓練並尋求額外跑量提升的人,原則是在你的速度訓練日,根據特定比賽目標量身規畫短距離高強度訓練(距離約是第一次訓練的一半到4分之3)。

∙ 如果你想提高半馬或全馬速度﹕依照早上的節奏跑配速調整晚上的訓練,例如重複3 x 1,600公尺,速度比節奏跑再快一些。

∙ 如果你的目標賽事是5K或10K﹕和早上的節奏跑配速相同,並在晚上增加更短、更快的重複爬坡或間歇訓練。例如以10K配速重複4 x 2公里,恢復3分鐘;接著以3K配速重複4 x 400公尺,恢復1分鐘。 

Steve Magness提醒,當部分肌肉疲勞時,你必須使用平常不會使用到的肌纖維,所以你必須制定一個不同的策略來深入挖掘它們。而上述負荷讓你的跑前暖身、跑後伸展和恢復顯得更加重要,所以切記休息日就得完全地休息。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Daniel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東吳超馬首度女選手奪冠 中國單盈黑馬崛起

2016-12-05
賽事馬拉松跑步話題新聞

2016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賽於12月4日上午九時圓滿結束。中國選手單盈以241.334公里的優異成績力壓群雄,勇奪冠軍,這是東吳超級馬拉松自1999年開辦以來,首度有女性選手奪冠;緊追在後的中國選手趙紫玉則以236.990公里排名第二,香港選手林家禧以235.200公里獲得第三名。臺灣選手康庭瑞與黃筱純也刷新個人記錄,分別以231.149公里及202.448公里奪得男女子組第三名。本屆外國選手除了美國皆出乎眾人預料之外落馬,讓中國選手後來居上,可說本屆是中港臺選手稱霸的一年。

2016東吳大學24小時國際超級馬拉松圓滿結束,中國選手單盈與趙紫玉分獲女子與男子冠軍。 運動星球/楊仁渤攝影

中國女選手單盈力壓群雄締造紀錄

來自中國的單盈,10月才剛結束了泉州海峽24小時超級馬拉松,就緊接著前來參與2016東吳國際超馬。比賽過程中,單盈總是十分專注,極少休息,並以穩定的步伐節奏完成賽事。儘管身心俱疲,她仍會在經過志工區時,對志工報以微笑。她也非常感謝此次超馬的志工,她認為志工們適時的補給與加油打氣是她此次賽事獲勝的關鍵之一。第二次參加東吳超馬的單盈對《運動星球》記者說,上次她有傷在身,因此跑了220多公里;而五週之前的泉州超馬比賽,她狀況也不太好,一直拉肚子,沒能好好比賽;這次的東吳超馬,她認為自己身體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她認為她自己成績好不好取決於有沒有受傷,因此這次比賽可以說她發揮了不錯的實力。其實單盈今年初也來參加過臺北48小時超馬賽,6月份在大陸參加了一場超馬賽、10月中在香港參加了總長160公里的國際越野賽,加上10月底的泉州超馬賽,東吳超馬是她今年第五也是最後一場長距離賽事,算是圓滿作收。單盈說,她明年還沒有明確打算,不過有可能會先來參加臺北48小時超馬賽;而至於許多國際好手都征服過的斯巴達松,她覺得自己還沒做好準備,想等自己調整好了再去挑戰。

本屆兼女子冠軍中國單盈發表得獎感言。 東吳大學提供

中國好手趙紫玉第三度參賽 奪得男子組冠軍

第三度參加東吳超馬的中國好手趙紫玉雖腳傷尚未痊癒,但仍以穩定的配速策略,及有計畫性的補給,順利完成比賽。他也感謝志工們不間斷的加油聲,讓他在這次的比賽中獲得男子組第一名的佳績。同時,他希望將自己參與東吳超馬的賽事的經驗帶回中國,協助中國發展超級馬拉松,也讚賞東吳超馬是中國超級馬拉松學習的榜樣,更允諾明年還會再繼續來參加2017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

男子冠軍中國趙紫玉發表得獎感言。 東吳大學提供

運動傷害和適應問題影響外籍選手表現

今年賽事中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受邀的外籍選手因氣候差異及運動傷害,表現不如預期。僅有來自美國的凱特琳·娜姬(Katalin Nagy)以203.449公里的成績獲得女子組第二名。今年是第三度參賽的德國選手佛羅里安·羅伊斯 (Florian Reus)則因背部拉傷,再加上不適應台灣濕熱氣候,使得成績下滑。另外首度參加的法國選手呂多維克·狄爾米(Ludovic Dilm)及波蘭選手安德魯·拉吉國斯基 (Andrzej Radzikowski),兩人皆在深夜時段出現腸胃不適,甚至嘔吐的症狀,數度於補給區做長時間休息,因此影響個人成績。而備受矚目的日本超馬好手原良和亦因舊傷復發而中途離賽,僅完成100公里距離。

來自美國的Katalin Nagy獲得女子組第二名。 運動星球/楊仁渤攝影

臺灣選手創下佳績,奪得男女子組季軍

臺灣選手今年成績大有斬獲,共有六名男子選手進入不分組前十名內,分別為康庭瑞 (231.149 km)、鄭揚展(222.352 km)、黃崑鵬(217.911 km)、林俊良(214.980 km)江鴻龍(212.868 km)、曾哲信(211.897 km),女子組前五名內也包括三名台灣選手,分別為黃筱純(202.448 km)、劉千聿(199.107 km)、楊皇蘭(188.286 km)。

本屆也以黑馬之姿大躍進的康庭瑞以231.149公里(568圈)的佳績大大突破去年214.600公里(528圈)的紀錄,更藉此一舉奪下男子組季軍的殊榮。黃筱純今年則以202.448公里(498圈)獲得女子組第三名,僅次於資深的中國選手單盈和美國選手凱特琳·娜姬(Katalin Nagy),成績卓越。

賽後康庭瑞表示,去年因為準備時間不夠充足,以致無法完全發揮實力,因此,這次為了參加東吳超馬排除萬難,專心準備。身為麻醉科醫師的康庭瑞對《運動星球》記者說,雖然工作忙碌,跑步最大的好處就是時間很短也可以練習,即使只有半小時或一小時,你穿了鞋就可以出去,所以他都是利用每天下班後到吃晚餐之前這種零碎的時間去做練習,而假日或是值完夜班就可以利用白天時間做一些長距離的訓練。另外,康醫師還會採用「以賽代訓」的方式,參加各大馬拉松賽做訓練,例如他四月就參加過波士頓馬拉松,而11月他也完成了兩場馬拉松。與這種24小時超馬相較,他認為跑馬拉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而24小時超馬最重要的就是穩定性,配速要配得很穩,他雖然沒有靠心率帶監測心跳,不過也靠自己感覺做調配,避免心跳過快,超出身體負荷。

黃筱純去年因腸胃不適,出現嘔吐的現象,但仍然獲得女子組第五名,而今年,即使身體仍有一些狀況,但她表示,因受到志工同學們的熱情鼓勵,使她可以堅持完成比賽,獲得比去年更加優異的成績,成為今年女子組第三名。

台灣好手康庭瑞。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曾志龍堅持完成24小時賽事

馬來西亞腦麻選手曾志龍是第5年挑戰東吳超馬,賽前檢錄時,曾志龍站在體重計上,幽默地說:「最近吃太好,胖了」,縱使賽前氣氛緊張,依舊能感受到他的樂觀開朗。開跑後,曾志龍因為右骨盆舊傷復發,賽程中多次進入醫療站調整及休息,但仍獲得79.311公里的好成績。曾志龍原本計畫在24小時賽程中不停歇,但因為舊傷復發讓每次抬腳都加倍吃力,除此之外天氣炎熱也是影響成績的一大原因。他雖未達成100公里目標,但曾志龍堅持完成24小時賽事的毅力與決心,仍值得大家學習。

馬來西亞腦麻選手曾志龍堅持完成賽事。 東吳大學提供
東吳大學潘維大校長與男子組第二名至第八名選手合照。 東吳大學提供
東吳大學潘維大校長與女子組第二名至第八名選手合照。 東吳大學提供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