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路跑超男莊育達:運動是開啟我每一天活力的來源
1
路跑超男莊育達:運動是開啟我每一天活力的來源
2
跑步時聽耳機會打亂節奏,你認為呢?
3
肌力訓練與運動表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路跑超男莊育達:運動是開啟我每一天活力的來源

2016-06-24
人物誌 跑步 專訪 故事 路跑 馬拉松

人稱「莊班長」的莊育達是筆者08年開始參加Nike Running Club所結識的熱心跑者,由於熱愛跑步,也在Nike Running Club擔任領跑的工作,另外幾乎在各大路跑賽事的場合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也因此慢慢熟識起來。

看起來超級熱血的育達並非專業運動員,他的正職工作其實是銀行行員。不過,運動基因一直在育達的身體裡。他國小是田徑隊,國中開始打籃球,快當兵的時候開始接觸健身,後來一直維持健身習慣至今。想要維持身材勻稱漂亮的育達,請教了一些有在參加健美比賽的好朋友,對方建議他可以從事踏步機做有氧,或者去跑步,他才知道,原來這些健美選手除了靠飲食控制,還藉由跑步等有氧運動來修飾身材線條。因此,他便從22歲開始跑步,至今已經將近15年。

清晨即起 運動改變生活習慣

由於銀行工作時間規律,讓熱愛運動的育達能夠嚴格安排自己的作息。他說他每天最晚10點半就寢,四點多就起床晨跑,會到附近的國小或河濱公園跑步,往往一跑就是10公里,接著回家沖個澡再精神抖擻地去上班。對他來說,跑步不僅是一天的開始,也是他排解壓力的方式,即使工作再忙、再累,透過跑步的釋放,任何困難都能迎刃而解。為何喜歡晨跑?育達說因為早上空氣比較好,晨跑起來運動效果也比較好。

其實育達的晨跑習慣也是這幾年養成的,一開始也因為不習慣而失敗,畢竟一般年輕人要這麼早起床不容易,育達說他因為常參加路跑賽,這些比賽大多是在清晨舉行,他朋友建議說,專業選手因為要適應比賽的條件,他們的訓練都是在早上,而且他說曾看過一篇報導指出,從事晨跑能比一般時間跑步的燃脂效果要好上20%,他想讓自己習慣這種生活方式,便慢慢調整自己的生理時鐘。

跑步結交許多同好 一起激勵相互進步

家住板橋的育達,晨跑的地點原來都就近在八德公園進行,不過為了怕撞到早起運動的大哥大姐們,於是他聽從一位大哥的建議,改到旁邊的莒光國小操場,就能夠順暢地跑步,不用時時要閃避人群。

至於若是在國小操場或體育場跑步,他會採取繞圈跑的方式,就像東吳超馬一樣,一直在繞操場跑個好幾十圈,不過他會作調配,正反跑5K來平衡一下因為繞圈而造成老是在衝擊、磨損一邊的身體與腳踝。

在跑步、健身之外,育達之前也會去騎自行車,從登山車騎到公路車,他傾向採取安全一點的運動模式,週日會加入車隊團騎,六點半出發,大約10點多就會回到家。不過,他說自己還是比較喜歡跑步,因為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一些,因為他常看到朋友騎車遇上車禍或發生事故,這些大多是騎山路下坡發生的。他看到這些因為摔車而摔斷手的朋友,就會想說,還是來跑步比較安全;只是運動而已,不必要讓自己冒這麼大的風險,因而近來比較少騎車了。

平時跑步,育達說他常和朋友一起做訓練,在河濱公園以4分速來做高強度的訓練,要參加比賽時也會做一些間歇性的訓練來刺激心肺,並非每次都是隨性的輕鬆跑。

至於Nike Running Club,育達說他從門市開幕活動時就去報名參加,因為健美外型太過醒目,便被Nike的工作人員選為領跑員,之後Nike若有舉辦跑步活動也會透過公關公司找育達參加,像熱門的女生路跑,除了男藝人之外,還會找民間社團一些傑出跑者來擔任配速員的工作,傑出的育達當然也是其中一員。

雖然常參加路跑賽,愛惜羽毛的育達其實不常跑全馬,至今參加過的不超過10場。現在的育達比較常參加半馬賽,因為他每天已經至少跑10K,而且他說,他跑步是為了維持體態,而不是追求成績。不過,他也很自豪地說,像他這樣每天都有跑步,基本耐力都有維持,要比賽之前只要稍做訓練便可以上場,不用特別練。若是真的想破PB,那就視自己當時的身體狀況去調配訓練模式。

至於健身,育達說他都是下班去,每週也只上健身房兩三次,每次大約一小時。重點是,他健身一定會找伴一起練,練的時候除了互相幫忙還可以聊天,練的部位也會均勻調配,不會一次要全部練到,一天頂多練兩個部位,不要一直只練某個部位,如此能讓身體線條看起來更勻稱。年輕時的育達迷戀健身,身材練得超大隻,不過他說現在他反而刻意讓自己不要有那麼多肌肉量,追求身形的線條。他偶而也會去上瑜伽課,伸展一下自己的身體,也淨化一下自己的心靈、舒緩一下精神方面的壓力。他說,跑步是衝擊性的運動,會讓你很喘,所以偶而需要瑜伽課這種讓你沈澱心靈、舒緩的運動,讓自己補充一下精神糧食。當然,瑜伽也有很難的課程,他建議先從初階的開始。

運動是開啟一天活力的來源

至於運動對於育達來說,是開啟他一天活力的來源。他每天一定要安排自己去運動,就算前一天睡晚一點,也一定會讓自己去晨跑一下。他說自己的目標是每天跑一萬公尺,若真的達不到,跑個六、七千也是一定要的。他說他很喜歡跑步流汗,把壓力拋諸腦後,然後沖完澡啟動自己一天的活力去上班的感覺,運動完神清氣爽,主管看到你也覺得你比其他同事來得有精神。

喜歡把自己練得身形完美的育達,認為運動的穿著也很重要。穿了好看的運動服,視覺上也會讓自己更有動力,現在的運動服都做得很漂亮,他也很愛看各家品牌的新品,現在跑者越穿越時尚,不像以前穿一件內衣就出來跑步,也算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

運動呼朋引伴,效果更佳

對於育達來說,跑步雖然能夠自己去,他更喜歡那種與同伴一起運動的感覺。他喜歡參加各種跑步的場合,會跟一般市民跑者開心跑,也會找職業跑者偷偷練。在NRC這樣的活動跑步很輕鬆很隨性,若是要追求速度,找來職業跑者一起互相激勵,也能夠讓自己的進步更加神速。當然,他說自己沒法跑得像一些菁英選手那麼快,不過跑步能追求進步也是一件很刺激的事。對於新手跑者,他也是認為呼朋引伴很重要,一個人跑比較沒動力,若是有一群人一起互相督促,那麼你很快就能夠體會到那種所謂「跑者的愉悅感」。

撰文/Oliver Wu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時聽耳機會打亂節奏,你認為呢?

2016-12-07
馬拉松生活路跑跑步話題

有統計顯示,61%的跑者會邊跑步邊聽耳機,其中82%的跑者是聽自己喜愛的音樂。但是關於跑步的時候是否可以戴耳機的問題,從隨身聽出現的年代開始,就有許多不同建議的聲音了。以下是跑者們正反兩方不同的意見,一起來看看!

Costas Karageorghis門研究音樂對運動員的積極影響 ©moveitorloseit.co.uk

 贊成  2 保持速度穩定度

很多跑者不願意跑步的時候聽音樂,是因為他們在不受到音樂干擾的情況下能夠專心注意一些細節,比如自己的呼吸和步伐,有助於控制速度。但是專家表示,如果正確利用音樂,能更好的控制速度。研究發現,當音樂節奏和自己的速度相匹配的時候,跑者的表現會更好。進行高強度訓練時可以聽120拍以上的快節奏音樂,長距離跑步時可以聽120拍以下的音樂。

 贊成  3 降低疲勞的感覺

如果沒有跑友的陪伴,跑步時便容易感到孤獨,關於長距離的訓練也是很難堅持下來的。但是,英國基爾大學的研究發現,跑步時聽自己喜愛的音樂會降低對疲勞的感覺,讓跑者覺得跑步變得容易了。音樂對於跑者的刺激實際上是阻止了疲勞等內部刺激產生的副作用,當跑者對跑步艱苦程度的感覺降低之後,跑者會認為自己能夠跑得更遠更快。

©betanews.com

 反對  1 忽略周圍的環境

在反對跑者戴耳機跑步的意見中,最主要的就是安全問題。反對者認為戴著耳機跑步會讓跑者無法了解周圍的環境,聽不到周圍的聲音,因為在跑步的過程中,傾聽自己的步伐與呼吸聲是很重要的。同時也可能發生交通事故,容易因音樂的聲響而未注意到周圍的車輛而發生危險。

 反對  2 打亂比賽的節奏

當跑者在日常訓練中習慣戴耳機之後,就會對音樂產生依賴感。因此在比賽的時候,如果沒有音樂,跑者會感到不習慣,進而打亂自己的節奏,失去對比賽的控制。另外,有的比賽會出於安全的考慮,禁止參賽選手攜帶手機或其他相關電子設備,這對於習慣聽音樂的跑者來說是個難以接受的規定。

©ron-sheese.wikidot.com

 反對  3 降低跑步體驗感

跑步不簡單,即便有再多的經驗,長時間下來,依然會感到疲累。如果再加上聽音樂,無疑會加重負擔。現在的跑步環境受外界的干擾已經太多,要想心平氣和的感受跑步所帶來的美好已經十分困難了,所以沒必要再讓音樂來分散跑者注意力了。
 
所以各位跑者們認為呢?其實無論有無戴耳機跑步,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找到自己跑步的節奏,當練習足夠,能抓到技巧後,不論有無外界聲音的干擾,依然能夠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行。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力訓練與運動表現

2016-05-16
跑步健身體適能觀念運動生理話題

對於許多剛進入健身的新手來說,網路上、市面上以及健身者口中,有著五花八門的健身資訊,也有各式類型的健身課表,可是這些健身課表真的適合你嗎?

對於每個人進入健身領域的原因有很多,無論是想要增強肌力、改變體格或是增加運動表現,可是這麼當你在選擇這些課表的時候,是否遺忘了當初進入健身時想要達到的目標,或者做了許多訓練之後,卻沒有成效呢?

©Shutterstock

首先你得「了解你的目標」,當自己足夠了解自己的「目標」,比較不會在訓練時感到迷惘,做了很多無關訓練。當決定了自己的目標時,對於整體肌力訓練的安排上也會比較有系統性,利用最適當的訓練,來達到預設的目標。 

為了日常生活而練與提升運動表現,為現今大多數人進入健身的兩大原因,為了日常生活而練,只是存粹想要讓自己的身材更好一點,並能夠減緩一些身體問題以及減肥。對於這樣的需求的人來說,適度的刺激每個肌群的肌肉,並均勻地提升個肌群的肌肉量是最好的,而非過度追求某些特定肌群的訓練。

對於提升運動表現來說應該藉由訓練動作而非單一肌肉,在運動中需要許多的肌肉群互相配和,非單一的特定肌群。當單一的特定肌群十分發達時,對於整體的動作,反而會造成干擾。以運動項目來說,健力、健美、籃球及棒球的運動都是可以藉由肌力訓練來提升像是爆發力、肌耐力、最大肌 力與肌肥大的身體能力。

但是要因應各項運動來提升這項身體能力時,就不能只有一套固定模式的肌力訓練模式。以籃球為例,在籃球的運動中,會需要到很多跳躍、衝刺與卡位的動作,這些動作主要是經由腿部的肌群來做力量的提供,而腿部主要的訓練為深蹲、大腿伸展及訓練雪橇等等的動作。

圖片來源:robiecapps.com

整體的訓練上,應該是要讓動作的執行,更有能力、更有效率與更有力量,所以訓練的動作上,不建議採用個別性的訓練,強化動作中某個特定肌肉,應該以整體的動作方式來訓練。

以跳躍動作來說,跳躍是由「蹲」做為啟動,所以可以利用深蹲的方式來訓練跳躍,而非單使用大腿伸展只訓練到股四頭肌。另外藉由運動動作的方式做肌力訓練,再建議加上「活化後增強作用」的訓練方式,可以達到更加有效的成果。

所以藉由運動動作來訓練,才能增加動作模式在肌肉之間的協調性、技巧與神經適應,並真正增加動作執行時的力量。

最後對於自己進入健身所想要達到的目標為何,是自己在進行健身時,必須非常清楚了解的,當自己有明確的健身目標時,才能找到適合的健身動作,與訓練模式, 所以對於健身訓練,千萬不要直接模仿他人所提供的課表來使用,應該從這些多樣化的課表中,找尋到適合自己且有幫助的訓練動作來使用,才是正確的,這樣才能 讓這些課表與運動動作達到真正的成效。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江旻諺教練-活化後增強作用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