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澳洲轉籍「香港飛魚」 杜敬謙PK奧運金牌
1
澳洲轉籍「香港飛魚」 杜敬謙PK奧運金牌
2
如何預防游泳最常見的運動傷害?
3
開始游泳前,這7個技巧一定要學會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澳洲轉籍「香港飛魚」 杜敬謙PK奧運金牌

2017-08-21
話題 水上運動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游泳 新聞

2017臺北世大運游泳池畔出現「飛魚」,他是來自香港的杜敬謙。

杜敬謙英文名是Kenneth To,父母都是香港人,也在香港出生,但他在澳洲長大,2016年6月重返香江,經過一年的轉籍冷凍期,臺北世大運是他披上五星花蕊旗的第二場大賽,前一戰是8月初的FINA世界盃。

杜敬謙在世界盃一口氣刷新100公尺混合式、50與100公尺自由式的香港紀錄,受封「香港飛魚」,他大笑說,「不不不,太誇張了,Michael Phelps(飛魚)拿了無數面奧運金牌,他是泳壇傳奇,但我什麼都沒有。我很謝謝香港人對我的支持。」

21日上午的200混預賽,杜敬謙前50公尺和隔壁水道的日本奧運金牌名將萩野公介並駕齊驅,最後以2分02秒41闖進準決賽。

澳洲轉籍「香港飛魚」 杜敬謙PK奧運金牌

萩野是很強壯的泳將,總能保持高速,他是很難挑戰的對手,但我跟日本選手瀨戶交情比較好。」

杜敬謙表示,能替香港出征,感覺很棒,「現在的訓練跟以前在澳洲時不太一樣,但我知道他們很努力幫我成長,可惜的是,香港較少舉辦游泳國際賽事,必須趁出國多吸收經驗。」

「我從沒來過臺灣,這次來我很興奮。」杜敬謙不諳普通話,除了主要語言英文,廣東話也夠水準,「我還沒空到處看看,但我遇到的臺灣人都很和善。」杜敬謙笑說,自己平常不是訓練就是休息,閒暇就是陪陪女友,「她是香港人,我們交往兩年,她總能讓我保持對游泳的熱情。」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預防游泳最常見的運動傷害?

2017-05-24
肌肉痠痛運動傷害游泳水上運動知識庫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健康科學助理臨床教授及運動隊醫師丹尼爾·維吉爾(Daniel Vigil)博士說:「游泳是一項耐力運動,即使是衝刺訓練衝刺,游泳者也可能因為過度使用某些肌力部位而造成傷害。 」

根據體育健康雜誌發表的研究:菁英級別的游泳者每天最多可以游泳達9英里(也就表示每週至少要轉動肩膀6,500次)。不管你平時將自己的身體鍛鍊的多強壯或是本身擁有良好的體質,甚至是一位每日都在做訓練的選手,也可能因長期的轉動而感到不舒服。

什麼是最常見的游泳傷害?

根據運動醫學診所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大約有90%的游泳者最常見的傷害就是肩痛。然而,這也是正常的,由於游泳是以全身為中心點,儘管每個動作都有細微的差別,但基本上只要過度訓練都會造成不同部位的過度使用。  
 
一般情況下,最常見的症狀為肩峰症候群(也稱為泳者肩),病因的發生通常是上肢在肩膊水平以上頻密用力工作之人士,或向前或向外重覆使用或持續伸展之人士(如游泳,打球之運動員),都可令肩關節的肌肉繃緊,阻礙了旋轉肌群的血液循環,以致出血、慢性發炎或勞損、撕裂等等,都會形成肩峰症候群。肩峰關節炎, 韌帶鈣化,先天結構性差異及旋轉肌群肌力下降都可形成肩峰症候群。
尤其是蛙式游泳運動員的背部、膝蓋和髖關節又更容易受傷,包括椎間盤突出的問題。

肩峰症候群(也稱為泳者肩)

造成傷害的原因

維吉爾博士表示:與大多數的運動傷害一樣,會受傷的游泳者通常違反了以下的規則 
1. 太多:游泳的公里數超過身體能負荷的量
2. 太頻繁:游泳練習過於頻繁,而少了鍛鍊恢復的時間,但是無論什麼運動,休息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3. 太快:游泳訓練菜單過於集中或強烈
 
因著以上的可能,此時若肩部肌肉不穩定的話,很可能導致旋轉肌群和周圍肌肉的疲勞而受傷。

最好的預防方法

1. 適當的技術、菜單:
維吉爾說:「除了本身的肌力外,在水中每個細節的技術也非常重要。」儘管有游泳教練的指導,但關於基本的出水、入水等細微技巧,還是要不斷地練習才能有效地預防傷害。

2. 交叉訓練:
維吉爾說:「為了引導正確的肩膀力學,建議所有的游泳運動員都可加入平地的交叉訓練,加強肩袖肌肉的力量。」
像交替的啞鈴推舉(加強肩關節的穩定性),側弓箭步(打開臀部髖關節)和引體向上(透過肩膀、腰部和背部的連結,建立上臂力量)都是不錯的選擇。

3. 休息和恢復:
如果你不是一位職業的運動員,並不需要每天在水中練習,建議每週安排幾天的休息時間。事實上,如果你堅持每天都在水中練習,反而會增加運動傷害的機率。充足的睡眠,可確保你的肌肉恢復健康,如果有某個特別酸痛的部位,可使用冰敷或熱敷協助,或者諮詢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師,相信他們能夠給你最適合的建議。

4. 改變訓練計畫:
Vigil說:「透過改變訓練計畫,減少過度傷害的風險。」用三個基本的泳姿做練習變換(自由式,蛙式和仰式),而不要一直堅持同一個泳姿,這樣才能夠讓你身體的肌肉做適當的調整與訓練。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開始游泳前,這7個技巧一定要學會

2017-05-16
訓練動作游泳水上運動知識庫

游泳是非常好的有氧運動,它與跑步一樣是全身性運動,與跑步相比,游泳的好處是對下肢和內臟沒有衝擊,不僅可以提高心血管和呼吸機能,還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韌性。
 
但是,任何運動前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像跑步前,我們會需要學習適應距離的長短、學習各種跑步交叉訓練以及獨自面對等事項。游泳亦是,對於一位新手來說,有時甚至連踩水都是很大的問題,所以在開始游泳前,有哪些技巧是我們首先要注意並克服的呢?

暖身可以使肌肉放鬆,將脛骨筋絡徹底打開,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尤其是氣候溫差大的季節,下水前更需要熱身活動做前導。由於游泳是全身性的運動,所以暖身也必須遵循從頭到腳的部位執行。

 1   頸部暖身

頸部暖身影響全身經絡的通暢,萬一受傷會造成手麻與頭痛,如何呵護脖子靈活、不受傷,運動前一定要先做脖子的暖身,尤其游泳、跳舞、羽球、高爾夫等。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左手放置右耳並輕微施加壓力,停留20秒。
步驟2:右手放置左耳並輕微施加壓力,停留20秒。
步驟3:右手放置後腦勺並輕微施加壓力,將頭部向下壓,停留20秒。
步驟4:頭部向上仰,停留20秒。

 2   肩部暖身

肩部繞環主要能放鬆肩頸以及手臂,以助於下水後,手的靈活度以及防止抽筋。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向上伸直預備。
步驟2:身體向左邊旋轉,左手向右邊繞圈,右手向左邊繞圈,同時進行,畫10圈。
步驟3:身體向右邊旋轉,右手向右邊繞圈,左手向左邊繞圈,同時進行,畫10圈。

 3   上臂伸展

上臂伸展主要使手腕與前臂肌群放鬆。無論什麼運動,在進行之前,暖身皆是很重要的一環。

步驟1:將左手臂放在右手臂上,彎曲左手給予右手臂向身體方向施加壓力,停留20秒。
步驟2:將左手臂放在右手臂上,彎曲右手給予左手臂向身體方向施加壓力,停留20秒。

 4   背脊伸展

背脊伸展是一個上半身的暖身動作,除了能伸展背部肌群外,還能矯正駝背、脊椎側彎等毛病,藉由左右手沿著身體向上延伸,帶動左右兩側腰部的肌肉,使肌肉方能得到伸展。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手指交叉向上伸直預備。
步驟2:身體向上延伸,往左彎曲,停留20秒。
步驟3:身體向上延伸,往右彎曲,停留20秒。

 5   腰部暖身

腰部暖身是腰部的暖身動作,能減少腹部腰部和腿部脂肪,還能增加身體平衡感和控制力。

步驟1:腰部向左邊繞圈畫圓,畫20圈。
步驟2:腰部向右邊繞圈畫圓,畫20圈。

 6   前弓箭步

前弓箭步是一個下半身的暖身動作,除了能放鬆腿部肌肉外,還能強化股二頭、四頭、臀大肌等肌群,是暖身或加強肌力非常有效的動作。

步驟1:右腳呈90度在前,左腳向後伸直,雙手置於右膝上方,停留20秒。
步驟2:左腳呈90度在前,右腳向後伸直,雙手置於左膝上方,停留20秒。

 7   側弓箭步

側弓箭步是一個下半身的暖身動作,除了能放鬆腿部肌肉外,還能強化股二頭、四頭、臀大肌等肌群,是暖身或加強肌力非常有效的動作。

步驟1:左腳蹲下,右腳向右側伸直,停留20秒。
步驟2:右腳蹲下,左腳向左側伸直,停留20秒。

 8   左右分腿

左右分腿是一個下半身的暖身動作,除了能放鬆腿部肌肉外,還能強化股二頭、四頭、臀大肌等肌群,是暖身或加強肌力非常有效的動作。

步驟1:雙腳打開,呈V字型,雙手向左腳延伸,上半身隨之趴下,停留20秒。
步驟2:雙腳打開,呈V字型,雙手向右腳延伸,上半身隨之趴下,停留20秒。

 9   小腿伸展

小腿伸展是一個下半身的暖身動作,除了能放鬆腿部肌肉外,還能強化小腿肌群,是暖身或加強肌力非常有效的動作。

步驟1:雙手打開與肩同寬,上半身與雙手呈90度趴下預備。
步驟2:左腳鉤至右腳腳踝,右腳腳跟完全踩踏於地面,停留20秒。
步驟3:右腳鉤至左腳腳踝,左腳腳跟完全踩踏於地面,停留20秒。

在游泳前,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怕水,如果無法克服,那更別說下水游泳了。以下有三個方式,按著它循序漸進,慢慢適應,或許你會發現,水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可怕。

步驟1:坐在池邊,試試腳底是否能碰觸池底。
步驟2:先抓住池邊,讓雙腳上下練習踢水。
步驟3:讓雙腳先適應水面,在空中想像雙手在水中繞圈。

克服怕水之後,緊接著我們就可以開始練習在水中平衡站穩,而不至於被強大的水壓力壓倒。

步驟1:頭部朝上,保持身體放鬆。
步驟2:手臂在水平方向擺動。如果你上下划動手臂的話,將帶動你的身體也上下浮動,因為你的雙臂是與身體相連的。正確的方法是讓手臂在水平方向前後划動,五指併攏,向前划時手心朝前,向後滑時手心向後,這樣就能使你的上半身保持向上,不會下沉。
步驟3:雙手併攏舉高,雙腳前後踢動。
步驟4:雙臂保持畫圈或前後滑動,雙腳同時前後踢動,使身體能更平穩於水面 (記住!四肢都要同時動,才不會沉下去)。
步驟5:雙臂打開放置於水面下,雙手同時向身體前方滑動聚攏,當手掌將要觸碰到時,迅速將手掌向外翻,同時將雙臂向外滑動至起始的位置。嘗試用雙手流暢地做完一個回合。
步驟6:如果還是害怕,可借助泳圈或是漂浮板來進行輔助。

踩水是踢水的前哨戰,游泳的動作皆需要配合雙腳的踢動,方能前進,所以在學習游泳之前,首先必須學會各種踩水的方式,這樣在正式進入游泳式後,也能較好上手。

步驟1:上下踩踏。雙手併攏伸直,雙腳像踏步一樣,上下來回踩踏。
步驟2:平衡踢動。將雙臂打開保持平衡,右腳向前踢,左腳向後踢,來回連續動作 (注意!腳尖要朝下)。
步驟3:蛙式踢腿。做蛙式踢腿時,保持大腿不動,將雙腳提至兩側,再將它們放下,這種方法也被稱為「窄蹬腿」。開始時將雙腿垂直併攏,接著小腿向外展至身體的兩側,再迅速回收到起始動作,就是「蛙式」的動作要領。
步驟4:打蛋式踢水​。一隻腳向順時針方向畫圈,同時另一隻腳按逆時針方向畫圈,此種方式較為困難,但可以大大地節省體力。
步驟5:直升機踩水法。雙臂畫圈,雙腳踩動,同時進行,有助漂浮於水上。

在進行任何泳式之前,必須先學會如何將自己漂浮於水上,因為會飄浮才會前進。此單元主要強調的是身體各部位的細節,姿勢正確,漂浮才會持久。

步驟1:頭部平躺於水面預備。
步驟2:把耳朵浸入水中,將頭稍往後仰。一開始做這個動作可能會感覺不舒服,但如果不把耳朵浸入水中,會因為你的頸部過於緊張,而不容易漂浮起來。
步驟3:耳朵浸入水中之後,你可以開始輕輕地抬起你的下巴,,不用太高,大概4~5公分就可以了。
步驟4:讓水淹沒至半個臉頰的位置
步驟5:將頭擺正,勿偏左或偏右,這樣你的身體才不會側翻。
步驟6:雙手緊貼耳朵,伸直向後併攏。
步驟7:將背往上拱。
步驟8:胸部往上抬,使它露出水面。
步驟9:吸氣隆起腹部,將腹部抬離水面。
步驟10:彎曲膝蓋。
步驟11:小腿輕輕踢動,這樣才不會沉下去。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