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烏克蘭女將摘競走金牌 中國隊團體銀牌
1
烏克蘭女將摘競走金牌 中國隊團體銀牌
2
膝蓋痛原因不只跑者膝!  這6種常見原因都可能是兇手
3
祭服下的跑者魂:樂跑神父帶你跑馬前先望彌撒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烏克蘭女將摘競走金牌 中國隊團體銀牌

2017-08-26
話題 跑步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儘管一早7點就鳴槍、但臺北市仁愛路賽道高溫依舊超過攝氏30度,考驗臺北世大運20公里競走女子選手,最終由烏克蘭好手Inna Kashyna從中段8公里後一路領先,以1小時39分44秒摘金。

「兩年前光州世大運、天氣也很熱,但這裡真的太熱了。去年在里約,我記得也熱,但也沒像這裡這麼濕熱。」25歲Inna Kashyna去年代表烏克蘭征戰里約奧運,收下第21名,兩週前在倫敦世錦賽則拿下第20名。

累積國際賽經驗,來到本屆世大運,她坦言,賽前看完眾家選手的參考成績後,吃下定心丸,「我個人最佳成績是1小時30分左右,是全部人裡最好的,因此充滿信心,我想盡量維持自己水準就好,很幸運、很開心我辦到了,這是屬於我的日子。」

烏克蘭女將摘競走金牌 中國隊團體銀牌

銀牌中國好手張新(Zhang Xin),以1分41秒18進終點,最終女子競走團體成績方面,張新加上隊友趙惠敏(Zhao Huimin)和張燕(Zhang Yan)的成績總和,中國隊收下團體銀牌。

來自中國天津師範大學的張新,剛滿28歲,這不僅是她最後一次參加世大運,也是退休告別戰。她說,「我計畫這場比完就退休了,所以身為隊上的大姊要做好榜樣,像天氣,不是我們能左右的,大家都在同一場地競技、都是公平的,因此不要被影響。加上可能我年長些、經驗好些,最後靠毅力堅持到最後吧。」

天津師範大學為對岸競走名校,去年里約奧運,該校雙子星、王鎮和蔡澤林在里約奧運男子20公里競走金包銀。

「競走運動在中國發展確實很好,我是天津師範大學的學生,師哥王鎮(Wang Zhen)和蔡澤林(Cai Zelin),他們給我們樹立起榜樣,既然選擇這項目,就要努力去做到最好,但我接下來,隨著年齡、要交棒給年輕人,後頭還有很多比我優秀的人才,因此退役後,我想當教練,協助他們。」張新表示要淡出賽道、轉任教練。

地主中華臺北選手張珈鳳(Chang Chia-Feng),以1小時51分31秒、排第12位,她很感謝許多人一大早就到場加油,「剛開始壓力很大,很緊張,那麼多人來看,來替我加油,我比不好怎麼辦?剛開始5公里,大家都加速,但我體能上不去,有點撞牆,不過完全沒有想放棄的念頭,因為沿途聽到觀眾加油聲,產生力量,身體就不會虛掉。」

中華隊女子20公里競走選手張珈鳳以1小時51分31秒排第12位。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膝蓋痛原因不只跑者膝!  這6種常見原因都可能是兇手

2019-04-01
痠痛對策保健知識庫肌肉痠痛運動傷害跑步

年輕人發生膝蓋痛最常見於跑者,在跑步障礙當中,膝蓋痛高佔50%以上。許多運動咖一遇膝蓋痛,就認為自己罹患最常被統稱「跑者膝」的髂脛束症候群(ITBS)或髕骨疼痛症候群(PFPS),但膝蓋痛的兇手只有這兩個嗎?當你發現膝蓋周圍疼痛,看看以下這6種常見膝蓋疑難雜症,去找專業復健科或物理治療所檢查自己出了什麼問題吧!

膝蓋痛原因不只跑者膝! 這6種常見原因都可能是兇手

跑者的膝蓋痛是怎麼來的?

跑步和走路的模式大不相同,以膝蓋為例,走路時會有一股力量將小腿肚的肌肉往腳踝方向拉,但理想的跑步姿勢卻是將其往膝蓋方向拉。另一方面,跑步的著地點如果跟走路相同,不斷反覆的錯誤動作,使膝蓋處的肌腱左右晃動,摩擦到骨骼,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疼痛;如果你喜好的運動項目廣泛,那麼膝蓋更可能有其他激烈動作造成的問題。

簡單來說,因為跑步導致的疼痛主因是「壓力」,過度的壓力使肌肉與肌腱有發炎現象,甚至使骨頭受損。造成疼痛的壓力可分為拉扯、壓迫、錯動,或是這三種組合成複合式壓力。拉扯壓力代表性的例子是拉傷;壓迫壓力代表性例子是髕骨疼痛症候群;而錯動壓力代表例子是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以下是膝蓋周圍各種可能的疼痛症狀、原因,以及可自行舒緩的改善方法。

膝關節週邊的組成 ©nayasaveralive.com

1. 髂脛束症候群(ITBS)

症狀:膝蓋外側刺痛、尖銳疼痛或瞬間劇痛,疼痛感可能從大腿外側延伸到膝蓋下方,上下樓梯時膝部疼痛加劇。
主因:膝蓋重複彎曲伸直動作時朝內或外倒,使韌帶與骨骼產生摩擦造成發炎。X型腿的人應特別注意右腳發生ITBS。
改善方法:把右大腿朝髖關節外旋的方向扭轉,若不疼痛可在伸展狀態下施加壓力。

髕骨疼痛部位 圖片來源:saveyourself.ca

2. 髕骨疼痛症候群(PFPS)

症狀:膝蓋內側疼痛,但又指不出、摸不到確切位置。初期時有時無,隨著時間慢慢變嚴重,不只在跑步時疼痛,走路時也會痛。
主因:髕骨軌跡滑動異常,使髕骨與髕骨溝相互摩擦造成發炎、疼痛。
改善方法:握住左大腿靠近膝蓋部位,往膝蓋方向按壓;伸展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

3. 鵝足肌腱炎

症狀:突出於膝蓋內側的肌腱疼痛,尤其常見於左腳。因為患部接近,常被誤認為內側韌帶炎或半月板損傷。
主因:左腳踢蹬之後,讓鵝足部的肌肉在放鬆狀態下甩向空中,拉扯肌肉與肌腱;尤其在腳懸空時不是前後擺動,膝蓋下方出現扭轉動作,就容易產生此問題。
改善方法:伸展放鬆臀部肌肉,藉此改善左腳與身體連接處的緊繃狀況。

4. 腓腸肌痛

症狀:膝蓋內側中央刺痛或尖銳疼痛,右腳出現這種現象的機率遠大於左腳。
主因:通過膝蓋的小腿肚肌肉(腓腸肌)承受拉扯壓力,造成位於膝蓋的小腿肚肌肉端點(肌腱)發炎。
改善方法:揉捏小腿肚下方的內側部位的比目魚肌、伸展比目魚肌、訓練腓腸肌。 

5. 跳躍者膝

症狀:膝蓋肌腱接於膝蓋骨處有明顯的壓痛,尤其膝蓋下緣疼痛較常見,偶爾伴隨局部腫脹現象。
主因:最多見膝蓋肌腱反覆拉扯或過度運動引發,但也可能因為一次不當的跳躍或局部撞擊而引起。
改善方法:做股四頭肌等長運動,伸展股四頭肌、腿後肌。

6. 膝關節韌帶損傷

症狀:輕則關節感到拉扯或活動時有疼痛感;重則關節腫大、劇痛發炎。如果韌帶完全斷裂,關節失去支撐造成不穩定現象,常合併嚴重血腫。
主因:膝關節有4條主要韌帶,包括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外側副韌帶及內側副韌帶。前、後十字韌帶損傷主因在運動中激烈跳躍或急停,脛骨過度前移或後移,增加十字韌帶的壓力;內、外側副韌帶常在膝部外側受到加強的外力或過度扭轉時造成損傷。
改善方法:大腿前方股四頭肌的強化訓練。

TIPS

當你想解決運動傷害造成的膝蓋疼痛,不能只針對疼痛的患部,還得改善造成壓力的原因,例如不合腳的鞋子、變形的骨骼、失去平衡的肌肉與不當的跑姿。

資料來源/《跑步障礙改善BOOK》、堡 醫師的運動傷害診療室、運動醫學資訊網、力邁物理治療所、台中學善物理治療所、國軍高雄總醫院物理治療師陳世英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祭服下的跑者魂:樂跑神父帶你跑馬前先望彌撒

2016-11-28
跑步話題馬拉松趣味

參加過天主教彌撒儀式的您可能知道,完成一場彌撒大約要多少時間,但是,一些馬拉松賽事常常在週日早上舉行,這種動輒超過3、4小時的活動雖然有益健康,然而,對一些虔誠的天主教徒來說,也許就是件兩難的事,因為要參加週日早上的馬拉松,就沒法去教堂望彌撒。

但,任何難題都有解決的方式。在美國,有一位熱愛跑馬的神父,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何不在馬拉松賽之前就先來舉行彌撒儀式,讓那些教友們能夠完成望彌撒儀式之後,再安心地去比賽?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麥可·艾列羅 (Michael Alello) 神父在今年年初不但一舉完成了上述兩件事,還達成了兩項生涯紀錄:打破自身全馬最佳紀錄以及最快完成彌撒儀式的紀錄。

彌撒這種宗教活動看似與跑步毫不相關,可是在2016路易斯安那馬拉松賽中,一位同時是跑者也是神父的艾列羅,於1月17日以4小時03分28秒的成績打破了自身全馬的紀錄,更在比賽開始前以不到半小時的時間替數百位天主教徒的跑者們舉行了一場簡單而隆重的彌撒儀式。

Michael Alello神父跑馬前先帶領信徒望彌撒。 ©ROBERT SCIAMBRA/Runner's World

對於虔誠的天主教跑者來說,每個週日前往教堂做禮拜是幾乎是例行公事,可是如果當天碰上馬拉松賽事的話,這些跑者就得面臨捨棄上教堂的機會。艾列羅神父自己也是一位喜愛跑步之人,他報名2016路易斯安那馬拉松時,想起這次的馬拉松會場附近剛好有一間教堂,何不邀請跑者們在起跑前一起來望彌撒呢?於是,在比賽開始之前,他向會場附近的聖喬瑟夫大教堂 (St. Joseph’s Cathedral) 借了場地,希望在比賽開始前可以替這些選手們舉行一場彌撒儀式。

不過正常來說,要完成一場完整的彌撒儀式至少需要耗費一個小時的時間,如果他真的按照正規的儀式來做,無論是他還是參加儀式的跑者來說,一定無法在比賽開始前完成,因此,他決定試著去簡化儀式,為了提醒自己時間,艾列羅神父更在祭壇前面擺設了一個大大的跑步計時器,分分秒秒的提醒他時間,然而他還真的做到了,整場彌撒居然只用了27分鐘就順利完成了。

這場彌撒在當天清晨6點鐘準時開始,為了讓這次的儀式可以快速地進行,他簡化了一些比較不重要的步驟,他更直接讓跑者們穿著跑步服裝來教堂,就連艾列羅神父自己也早在他的祭衣底下穿好了壓縮褲、短褲、跑步T恤、能量補給帶與跑鞋,在做完彌撒之後,就可以馬上前往起跑線做準備了。

他的號召當然也得到很大的迴響,當天更有超過800名跑者加入這場彌撒,之後並與他一起前去跑這場馬拉松。因為這次的成功,讓他在完成比賽之後說到,如果下次還有機會,他還會繼續做一樣的事情,讓更多虔誠的跑者可以有這個機會,可以同時完成心靈上的寄託,以及實踐身體上的比賽。

©ROBERT SCIAMBRA/Runner's Worl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