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烏克蘭女將摘競走金牌 中國隊團體銀牌
1
烏克蘭女將摘競走金牌 中國隊團體銀牌
2
史上第一打破2小時馬拉松紀錄!肯亞選手Eliud Kipchoge以1小時59分40秒成績完賽
3
街頭路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烏克蘭女將摘競走金牌 中國隊團體銀牌

2017-08-26
話題 跑步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儘管一早7點就鳴槍、但臺北市仁愛路賽道高溫依舊超過攝氏30度,考驗臺北世大運20公里競走女子選手,最終由烏克蘭好手Inna Kashyna從中段8公里後一路領先,以1小時39分44秒摘金。

「兩年前光州世大運、天氣也很熱,但這裡真的太熱了。去年在里約,我記得也熱,但也沒像這裡這麼濕熱。」25歲Inna Kashyna去年代表烏克蘭征戰里約奧運,收下第21名,兩週前在倫敦世錦賽則拿下第20名。

累積國際賽經驗,來到本屆世大運,她坦言,賽前看完眾家選手的參考成績後,吃下定心丸,「我個人最佳成績是1小時30分左右,是全部人裡最好的,因此充滿信心,我想盡量維持自己水準就好,很幸運、很開心我辦到了,這是屬於我的日子。」

烏克蘭女將摘競走金牌 中國隊團體銀牌

銀牌中國好手張新(Zhang Xin),以1分41秒18進終點,最終女子競走團體成績方面,張新加上隊友趙惠敏(Zhao Huimin)和張燕(Zhang Yan)的成績總和,中國隊收下團體銀牌。

來自中國天津師範大學的張新,剛滿28歲,這不僅是她最後一次參加世大運,也是退休告別戰。她說,「我計畫這場比完就退休了,所以身為隊上的大姊要做好榜樣,像天氣,不是我們能左右的,大家都在同一場地競技、都是公平的,因此不要被影響。加上可能我年長些、經驗好些,最後靠毅力堅持到最後吧。」

天津師範大學為對岸競走名校,去年里約奧運,該校雙子星、王鎮和蔡澤林在里約奧運男子20公里競走金包銀。

「競走運動在中國發展確實很好,我是天津師範大學的學生,師哥王鎮(Wang Zhen)和蔡澤林(Cai Zelin),他們給我們樹立起榜樣,既然選擇這項目,就要努力去做到最好,但我接下來,隨著年齡、要交棒給年輕人,後頭還有很多比我優秀的人才,因此退役後,我想當教練,協助他們。」張新表示要淡出賽道、轉任教練。

地主中華臺北選手張珈鳳(Chang Chia-Feng),以1小時51分31秒、排第12位,她很感謝許多人一大早就到場加油,「剛開始壓力很大,很緊張,那麼多人來看,來替我加油,我比不好怎麼辦?剛開始5公里,大家都加速,但我體能上不去,有點撞牆,不過完全沒有想放棄的念頭,因為沿途聽到觀眾加油聲,產生力量,身體就不會虛掉。」

中華隊女子20公里競走選手張珈鳳以1小時51分31秒排第12位。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史上第一打破2小時馬拉松紀錄!肯亞選手Eliud Kipchoge以1小時59分40秒成績完賽

2019-10-25
人物誌馬拉松故事跑步

台北時間10月12日下午,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肯亞著名長跑運動員埃利烏德·基普喬蓋(Eliud Kipchoge)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Ineos 1:59」的挑戰中以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順利完賽,就此成為全球第一位馬拉松跑進兩小時大關的選手。不過,國際田徑總會認為主辦者為基普喬蓋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他的成績不會被認可。

©ineos159challenge.com

2小時的人體極限馬拉松,唯有他才能打破

在開賽前約莫330天前,基普喬蓋在北京大學進行的飛跑征程活動後接受了採訪,當時他雖然沒有把話說死,僅僅用的是「可能」來回答問題,但在這場比賽中,他用行動把「可能」變成了現實。台北時間10月12日,在奧地利維也納的普拉特公園,基普喬蓋再次向馬拉松人類極限發起衝擊,他以1小時59分40秒,衝過終點線,這樣的成績不僅跌破眾人眼鏡,還得來歷史上無人能敵的紀錄。若今後所有人在談論起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馬拉松跑進2小時的人時,只會有一個名字被提起,就是埃利烏德·基普喬蓋。

©runnersworld.com

雖成績不被官方承認,但他推動整體運動發展的精神

前兩年基普喬蓋在義大利蒙扎進行了「Breaking2」馬拉松跑進兩小時的速度挑戰,最終他以2小時25秒的成績衝破終點線,向人類極限發出挑戰。這一舉動向全世界的跑者證明:追求偉大的目標不僅僅出於個人理想,更是秉持著推動整體運動發展的精神,雖然這次挑戰成績比「Breaking2」來得更耀眼,但由於天生條件以及環境條件讓他成績無法被官方認可。然而整個2019年,基普喬蓋在4月底倫敦馬拉松奪冠之後就沒有再參加任何世界大賽,回到肯亞的他開始全心投入「1:59 Challenge」的備戰中,接近半年的潛心準備,或許沒人真正知道基普喬蓋的身體和心靈經歷了怎樣的磨練。據當時回憶,在「Breaking2」完賽的瞬間,基普喬蓋忍不住流淚了,正巧當時下著雨,淚水得以順其自然地藏匿起來。

©dogonews.com

從小家境貧困,每日跑步到學校

西元1984年,基普喬蓋出生在肯亞西區的一個小村莊中。他的母親是一名幼兒園老師,父親則在他小時候就不幸辭世,長大的他都只能在照片中回憶父親。年少時代,基普喬蓋從家中去學校唯一的交通方式就是跑步,在唸完初中之後,基普喬蓋便沒有繼續上學。為了補貼家用,他在附近人家的農場中幫忙擠牛奶,然後跑去市場上賣,以此賺取一些微薄的收入,即便家境貧寒,但他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跑步這個從小養成的愛好。然而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同村著名長跑運動員派翠克(Patrick Sang)的鼓勵。派翠克在西元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上獲得了3000公尺障礙跑銀牌,在退休之後,便回到家鄉舉辦了各種跑步賽事。西元2001年,16歲的基普喬蓋在一場跑步比賽中與派翠克相見,派翠克表示,在那次比賽中,這個孩子跑過來請求我選他進入我的跑步訓練營。我同意了,之後幾個月中,每隔兩個禮拜都會叫他來跟著我的隊員們訓練。

派翠克與基普喬蓋

轉戰馬拉松後,跑出更亮眼的成績

西元2003年,18歲的基普喬蓋在國際大賽上橫空出世。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田徑世錦賽男子5000公尺比賽中,基普喬蓋力壓摩洛哥名將、世界紀錄保持者希查姆·艾爾·奎羅伊(Hicham El Guerrouj)奪冠。此後,基普喬蓋相繼奪得了2004年雅典奧運5000公尺銅牌、2008年北京奧運5000公尺銀牌。2012年,在肯亞國內的選拔賽中,基普喬蓋發揮不佳,無緣代表肯亞出戰倫敦奧運,當時那是他人生的最低谷,不過基普喬蓋把失敗化為了新的動力,他放棄5000公尺比賽,轉攻馬拉松,當他從田徑場中解脫出來,彷彿給自己的職業生涯注入了一股新鮮的動力。因此,讓他在「Breaking2」、「1:59 Challenge」跑出亮眼成績。

基普喬蓋第一場馬拉松,在德國漢堡奪冠 ©ineos159challenge.com

每天都要跑步,Kipchoge奪馬冠軍的訓練秘方

每天早晨,基普喬蓋會在5點準時起床,然後出門晨跑。在2019年11月底時,他在北京大學舉辦的分享會上透露自己每天要跑25至30公里,一週的跑量在210公里左右;然而平常,基普喬蓋的生活通常是家和訓練場這兩個地方。他與妻子和自己的三個孩子住在肯亞的長跑之鄉,埃爾多雷特,則訓練場設在瓦辛吉舒高原海拔2500公尺的山上。此外,基普喬蓋的飲食習慣非常嚴苛,身高170公分的他,體重只有57公斤,在他的身上沒有一絲多餘的贅肉,也正是這樣的體型賦予了他頂尖的心肺功能。另外,根據Nike科學團隊在「Breaking2」挑戰前給基普喬蓋的體測數據,他的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乳酸含量極低,也就是說,基普喬蓋的肌肉在勞累過後的恢復能力極強,他就是為馬拉松而生的!他表示:「只有自律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如果你不自律,那你只能淪為個人情緒的奴隸。」

©newyorker.com

基普喬蓋對自己的人生態度抱有十二字箴言:耐心、忍耐、勤勉、希望、信仰、自律,這不僅適用於馬拉松,也適用於我們做任何事,都必思保持嚴謹謙虛的態度,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同時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他的精神。

資料來源/懶熊體育、ineos159challeng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街頭路跑

2016-05-10
路跑跑步場館資訊

日漸西沉,星光初綻,在熱鬧的捷運站出入口,聚集了一群運動裝扮的人們,其中一位還裝扮成鋼鐵人,特別吸睛。這群人開心地互相打招呼、聊天、自拍合照,甚至擁抱,看起來感情非常融洽。他們就是這次參加街頭路跑的團員。

街頭路跑 一起為快樂和愛而跑

只比烏龜快一點、瘋狂聊天、路線不重複

街頭路跑有三個原則,只比烏龜快一點、瘋狂聊天、路線不重複。只比烏龜快一點,是希望大家多看看這城市的風景;瘋狂聊天,是因為胡杰第一次帶跑時,同行者只用兩、三句話就解答了他心中困惑許久的疑問,讓他發現多聊天、多激盪,可以讓人更快樂;路線不重複,是為了帶上班族擺脫單調無聊的生活,尋找不同的意義,而這份「對未知的期待」也會讓人快樂。

街頭路跑創辦人胡杰

此外,多認識新朋友也是街頭路跑很重視的一點。每當有新團員加入,胡杰一定會介紹給所有人認識;新團員必須參加五次以上,認識近百位的舊團員後,才可以帶朋友來參加,但路跑時不能跟朋友跑在一起,好讓朋友跟其他團員多多交流。難怪,團員們的感情會這麼好

快樂一旦感染給別人 就是有意義的快樂

集合時間,團長胡杰陸續發放螢光手環和棒棒糖給大家,路線設計者阿亮則發送各國國旗及知名製作人「周遊」的小旗子,準備要帶大家跑出飛機圖形,出發周遊列國,大家都被這小旗子給逗樂了。

其實,棒棒糖不是給團員吃的,而是要發送給路人。胡杰特別叮嚀:「只要發送給有緣人就好,不用管社會責任(即見者都有份)。」他說,從眼前的路人裡選出自己覺得有緣的人,就是在閱讀這座城市了。

發送棒棒糖的活動由來已久,當初是在塑化劑風暴後,胡杰深覺為了利益而傷害他人的健康是不對的,希望當城市的啦啦隊,並把跑步時所感受到的快樂分享出去,便設計跑出英文字「Love」的路線,同時發送棒棒糖給路人。他說,唯有嘴巴甜時分享出去的愛,才是真的;而快樂一旦感染給別人,就是有意義的快樂。

路線多變 主題明確

街頭路跑的路線有兩類,一類是以主題串連,像是將新生南路和松江路上的各宗教寺堂串連起來的「贖罪之路」,跑過國父紀念館、台北市政府,再到信義區豪宅的「富貴桃源」等等,都是胡杰用盡心思串連在地故事而成的路線。聽他娓娓道來路線主題背後的故事,讓人不禁對他說故事的才華感到佩服。

另一種則是跑出圖形。使用手機App記錄自己的跑步路線,最後會形成當次的主題圖形,像是恐龍、龍舟、飛機等等。除了胡杰之外,其他團員也會主動提供圖形路線的設計。目前,街頭路跑已經累積一百多條路線,其中有二十多種圖形。這些圖形路線分散在台北各區,胡杰期待有一天能在各區同步跑出15個圖形,以每團100人來計算,若是有1500人貼上網分享,就是一件世界大事。

活動豐富 世界同步

街頭路跑大多是在每週四晚上開跑,偶爾也會在週末的白天進行,同時也會跟其他跑步團體或相關活動串連。例如,他們就曾以「盜墓筆記」為題,在北京、瀋陽、台北三地同步開跑,再以手機視訊同步觀看各地的故宮外觀,十分有趣。

有興趣參加的人,可以持續關注街頭路跑粉絲專頁上的活動訊息,並留言報名,或是想辦法認識街頭路跑的團員,請他帶你一起入團跑步囉。

聽聽他們怎麼說...

Andy(33歲,化學工程師)
Andy在看到《玩跑步》一書後,覺得街頭路跑很酷,就報名參加。除了身體變得更健康之外,Andy也被胡杰激發出創造力,例如「恐龍圖形」路線就是他設計的。最近,Andy還因應時事,設計了用50元跑出一座山的路線。

Andy印象最深刻的是跑出「超人圖形」的路線,當時胡杰還特別準備了紅色披風給大家,真的有化身為超人拯救冷漠社會的感覺。而發送棒棒糖時,通常路人只要一看到棒棒糖就會露出笑容,讓他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沒有那麼遙遠。

小芳(31歲,旅遊業)
小芳原本沒有運動習慣,受到《玩跑步》一書的內容吸引而參加街頭路跑。開始路跑後,她發現身體的小病痛都沒了,也不容易疲累,甚至還瘦了7公斤。她說,參加街頭路跑可以認識很多人,也讓她變得比較樂觀。小芳印象最深刻的,是跑出中文「街頭路跑」這四個字的路線,覺得跑出團名的點子很有趣。

這次,因為小芳即將到日本留學,胡杰特別選了「飛機圖形」,祝福她鵬程萬里!

阿亮(26歲,廣告企畫)
阿亮以前完全不運動,在被表哥帶進街頭路跑團後,發現這樣的跑步路線很有趣,可以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跑很長的距離,是不少人跑馬拉松的開端。開始路跑後,阿亮不只對自己的外表更有自信,也藉此認識很多不同領域的人,看到許多不同的想法。除了參加街頭路跑的活動外,阿亮也會自己設計路線帶朋友去跑,像這次的「飛機」路線就是阿亮設計的。

阿亮印象最深刻的是跑出中文「愛」字的路線,他們花4小時不斷折返,總共跑了21公里,最後在民權大橋上放煙火。他覺得,傳遞正面能量給大家的感覺,真的很棒。

街頭路跑

FB 街頭路跑
web http://xoo.com.tw/

撰文/洪禎璐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