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什麼是糖上癮?
1
什麼是糖上癮?
2
一次收錄全身肌筋膜放鬆的10大必做動作
3
英男創奇特增肌法,一日七餐加上19顆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什麼是糖上癮?

2017-09-12
知識庫 飲食 保健 生活

為什麼每次都對自己說:「我只吃一塊餅乾就好。」但卻不知不覺地一塊接著一塊,有時候甚至把整包餅乾都吃完了?是因為吃甜食會讓你心情愉悅嗎?如果甜食真的能讓你心情變好,那一開始為什麼要限制自己只能吃一塊?是因為害怕吃太多造成身體的負擔?還是因為你擔心整包餅乾吃個精光後,隨之而來的罪惡感,讓你懊悔不已,責怪自己如此缺乏自制力。 你大可好好地享受真正能讓人心情變好的食物,不需要小心翼翼地限制攝取量。我們會刻意控制甜食的食用量,不敢大口大口地吃,就是因為我們早就知道攝取過多糖分對身體不好。 你可能會心存懷疑,吃甜食明明就能讓心情變好,稍後我將針對這樣的情形做更詳細的解釋,現在我只希望你能抱持開放的心態,思考吃糖可能不會讓你心情愉悅,恐怕還會引發憂鬱,只要開始思考其中的可能性就好,不需要馬上認同。 若糖分並不能讓人感到開心或滿足,為什麼每次吃餅乾總是一塊接著一塊? 答案可能出乎你意料之外:

什麼是糖上癮?

糖上癮

很多人可能都聽過「糖上癮」,卻對這樣的說法嗤之以鼻,認為只是無稽之談。即使真的對某種食物上癮,我們總是不斷地安慰自己「每個人都有特別愛吃的食物」,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成癮。或許我們都堅信自己很有自制力,然而,為什麼明明知道零食對身體有害,卻完全無法控制自己想吃甜食的欲望,一塊接著一塊吞下肚?來談談其他的成癮案例,毒癮者不斷地有吸食毒品的欲望,曾來過我們藥癮治療特別門診的病患都已瞭解,毒品並不能讓他們感到開心愉悅,也無法從中獲益。只是停用後一段時間即會出現戒斷症狀(withdrawal),一旦產生戒斷症狀會使人痛苦不堪,而再次吸食只是令自己回到初次吸食前的平靜狀態而已。

成癮的過程其實是一種重複性的強迫行為,前幾次食用會使身體出現對該物質的渴望(craving),之後不斷重複食用都只是為了減輕戒斷症狀的不適。 一般的成癮患者選擇持續使用成癮物質,而非嘗試尋找根本原因,打破成癮的循環。海洛因成癮者重複吸食成癮性藥物猶如火上澆油!上癮的情況只會趨於惡化,一發不可收拾。 多數人都以為戒斷症狀只有身體層面的痛苦,實際上,對於成癮物質的渴望只有百分之一是生理反應,成癮物質改變了身體的生理功能,一旦停止使用,體內失去平衡,將產生種種不舒服的症狀。不過,生理上的戒斷症狀還算輕微,主要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心理過度依賴的問題,由於大腦的神經迴路已經改變,心理依賴的剝奪感才是令人痛苦難耐的真正原因。

為什麼會想要接觸那些容易讓人成癮的物質?因為我們都誤以為能藉此尋求精神上的支持,毒癮者希望透過海洛因獲得快樂,吸菸者渴望尼古丁能幫助他們放鬆,糖上癮者則是向甜食和精製碳水化合物尋求慰藉。 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資訊對成癮有很大的影響,別小看傳播媒體的力量,我們已在無形之中被錯誤的訊息洗腦了。即使知道毒品的危害,也沒有吸食過任何毒品,你的腦中卻多少有些毒品能使人快樂似神仙的錯誤印象。 部分是因為電影、電視內容的不良影響,讓人誤以為毒品能解憂,也有部分原因是很多年輕人認為淺嚐即止的影響不大,並不會危害他們的身體、家庭,甚至是一生。來我們藥癮治療特別門診的病患早已嚐到苦果,我不必再跟他們多做解釋,他們早已深刻體會毒品無法讓他們變得快樂。

為什麼會想要接觸那些容易讓人成癮的物質?因為我們都誤以為能藉此尋求精神上的支持 ©expertbeacon.com

為何會產生糖上癮現象

一旦有了第一次攝取「壞糖」的經驗,不久後,身體就會產生戒斷症狀的反應,出現輕微的情緒低落、焦慮、焦躁不安,剛開始生理上的戒斷症狀非常輕微且不易察覺,不會讓你感到不適,只會讓你不自覺地急於再次攝取。 再次攝取「壞糖」能暫時緩解戒斷症狀輕微的不適感,你可能會誤以為它讓你感到舒服且放鬆,但再次攝取「壞糖」其實只是讓你回到第一次攝取前的狀態,並不會變得更好。 為了減輕戒斷症狀,你持續攝取「壞糖」,但也只能暫時緩解,反而更加惡化糖上癮的問題,變成惡性循環。這種微妙的成癮機制,常常在你還沒意識到之前,大腦就被綁架了。尤其是糖上癮,跟其他的成癮過程不太一樣,糖分不像毒品一樣讓人有所警覺,一般人不覺得糖能有多大的危害,也不會特別注意自己吃進了多少糖,結果不知不覺中就上癮了。

甜蜜蜜的孩童健康殺手

糖上癮和幾乎其他所有上癮症最大的不同在於,糖上癮的推手往往是最愛我們的父母,或是從小細心照顧我們長大的人。往往在我們長大後,意識到攝取了過量的糖之前,我們早已「糖上癮」多年!打個比方,糖上癮就像是你體內住了一隻小怪獸,而「壞糖」就是牠的食物。如果你沒有時常餵養牠,牠就會在你體內又吵又鬧、又叫又跳,讓你渾身不對勁。但即使你餵了牠,也只能暫時安撫,過沒多久牠又會渴望攝取更多的糖,才能感到滿足。別小看牠的威力,若不及早戒掉「壞糖」的癮,餓死體內這隻小怪獸,小怪獸總有一天會變成更難纏的大魔王。

大魔王從小到大,照顧我們長大的家人總給我們一種觀念,聽話的孩子有糖吃,我們深信糖果甜食無疑是一種獎賞,可療癒心靈,甚至還覺得甜食是體內產生能量的必要食物。卻沒發現嗜甜的小怪獸已經悄悄地在你體內住了下來,牠們很高興你有這些錯誤觀念,這樣牠們才有源源不絕的食物!每攝取一次「壞糖」能暫時安撫那些小怪獸,但平靜不久,牠們卻又蠢蠢欲動,搞得你心神不寧。小怪獸可以比喻為身體層面的戒斷症狀,戒斷症狀其實沒有那麼嚴重,比想像中輕微很多。生理依賴不是讓你戒不掉的主要原因,真正可怕的是心理依賴感,大腦產生強烈的被剝奪感讓人焦慮不安,才是最難解決的大魔王,讓你不斷渴望成癮物質。 先以「不攝取壞糖」的方式餓死體內的小怪獸,你才有辦法真正對付大魔王,也確保這一切不會重蹈覆轍。

甜蜜蜜的孩童健康殺手—糖上癮就像是你體內住了一隻小怪獸,而「壞糖」就是牠的食物。 ©factrepublic.com

從小養成的糖上癮

成癮在我們的觀念中是個負面的詞彙,會對人際關係和身體健康等生活方面造成負面影響,甚至觸犯法律。多數成癮問題都出現在青少年時期、或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然而,糖上癮的情況比較特殊,當我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吃進一堆「壞糖」。 有多可怕!我們當時年紀還小,還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飲食,也沒意識到自己吃了什麼,就吃進了成癮物質。我們都以為這種事只發生在一些悲慘的小嬰兒,因為媽媽在懷孕期間吸毒,才會造成他們一出生就有海洛因或古柯鹼成癮的症狀。毒品氾濫問題一直是社會大眾關注的議題,大家都知道海洛因或古柯鹼成癮的嚴重後果,但是,過度肥胖、心臟疾病以及糖尿病的每年死亡人數甚至比海洛因成癮的死亡人數高出好幾百萬,壞糖問題卻沒有得到相同程度的關注。 必須放下對「成癮」的成見,深入瞭解成癮現象,以及糖上癮產生的真正原因唯有認清自己有糖上癮的問題,並承認自己無法控制「壞糖」的攝取量,才有可能 真正脫離「癮」的無形桎梏。更重要的是,別一下子就把自己逼太緊!

糖陷阱

受到了洗腦,我們根本就毫無知覺到底吃下了多少糖分,以致掉入陷阱,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慢慢地上癮了! 吃了「壞糖」之後血糖快速上升,身體必須分泌大量地胰島素來處理血糖,但馬上又因為血糖濃度快速下降到偏低水準,於是再引發下一波的進食欲望,導致強烈的假性飢餓感。只好再吃那些你自以為「喜愛的食物」來緩解飢餓,反而又吃進更多「壞糖」,形成惡性循環,使人無法自拔。

大家可能會因此下了這樣的結論:若一段時間不攝取「壞糖」,身體自然會回復正常,擺脫糖上癮,不再無止盡地渴望有害健康的食物。然而,事情哪有這麼簡單!對於吸菸者、酒鬼、海洛因成癮者和暴食者,突然有幾天完全停用成癮物質,並無法真的戒掉上癮行為。舉例來說,若所有菸癮者一個禮拜不抽菸,體內的尼古丁就能馬上淨化乾淨,那菸商大概在好幾年前都倒閉了吧。 即使體內的尼古丁都淨化乾淨,吸菸者也不一定能完全脫離對菸草的依賴,因為菸癮不只是生理上的癮,更難處理的是心理的依賴性。事實上,所有成癮都是如此,包括糖上癮,99% 是心理依賴的問題。因為你一直以來都深信甜食(包括加工過或澱粉類碳水化合物)是快樂來源、減壓良方。只要你一直如此相信著,不能吃這些食物的時候,就會感到被剝奪,且埋怨沒有甜食的生活是如此悲慘! 如前所述,成癮可以分成生理和心理兩個面向:小怪獸是生理層面的渴望;而大魔王則是心理層面的依賴。

成癮之初,小怪獸剛形成時,你還有機會在短期內藉著徹底停用成癮物質的方式來根除小怪獸,而一旦大魔王在心中成型且日漸壯大,就很難真正戒除。 大魔王是由社會文化的洗腦累積而成,糖上癮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含有「壞糖」的食物大多都讓人覺得是快樂來源、減壓良方,許多人都有這種錯覺,那就是問題所。因為產生了心理依賴,越是想從中獲得精神慰藉,越是一步步往陷阱裡去。

愉快有可能是一種錯覺

近幾年賭博越來越猖獗,我們可以從賭博成癮更清楚地看出心理依賴的影響。賭徒並沒有食用任何成癮物質,但他們的上癮症狀卻和其他類型的成癮者一樣。心理上那種幸福與快樂的錯覺使成癮者無法自拔。當你極為渴望蛋糕、餅乾等大家認為療癒人心的食物,接著你也拿起一塊吃了下去,要多久之後才會感覺到心理獲得慰藉?幾乎是同時,對吧?吃下去的同時就感到療癒。不過,吃下去之後至少要花幾分鐘身體才會消化吸收、產生作用,怎麼可能在吃下去的那一刻馬上就感到療癒、得到心理的慰藉? 不可能!只因為我們一直深信甜食是身體所需要的能量,所以對甜食產生了強烈的欲望。只要大腦「意識」到你已獲得甜食,對甜食的渴望就能得到緩解。你以為是吃甜食使你感到愉快,然而,這種快樂感是一種錯覺,甚至是大腦的幻覺。

只要大腦「意識」到你已獲得甜食,對甜食的渴望就能得到緩解。 ©huffingtonpost.co.uk

陷阱如何運作

大家有聽過豬籠草嗎?豬籠草是一種食蟲植物,擁有呈圓筒漏斗形的捕蟲籠,籠內有許多蜜腺,能分泌出含有果糖的蜜液來引誘昆蟲入內。昆蟲一開始會站在囊口,試圖吃裡面的蜜液。蜜液卻如世上最甜蜜的毒藥,一步步引誘昆蟲邁向死亡的陷阱。昆蟲不知不覺中越走越裡面,一旦跌入平滑的囊口,就溺死並被消化掉。 成癮的陷阱也是如此運作。糖上癮和其他成癮不同的是,我們在還沒有長大到足以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就已經瀕臨囊口。等我們意識到食物中營養價值的問題,我們早就一步步走在平滑傾斜的囊口上,幾乎快要跌入囊中。 很多人都聽過含糖食物有害健康的論點:蛀牙、變胖以及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增加。

除了疾病問題,吃了太多含糖食物還會讓人昏昏欲睡,時常感到疲倦。但是,即使你清楚知道含糖食物的壞處,你還是繼續吃。因為我們總覺得世界上有這麼多人也是吃著含糖食物,他們也沒有出現任何明顯的疾病症狀啊!同時,網路上又有許多錯誤觀念,告訴我們含糖食物能療癒人心,讓人感到幸福快樂、性感迷人。所以,我們選擇把耳朵關上,不接受正確的觀念,繼續狂吃含糖食物。就如同站在豬籠草囊口上的昆蟲,已經站立不穩,幾乎就要滑倒跌入籠內。我們一直以為飲食習慣是自由意志選擇的結果,不過事實是,早在我們能夠分辨食物的好與壞之前,我們便已失控!

嬰兒斷奶後所吃的罐裝嬰兒副食品通常都有含糖。有些只含有天然的水果糖分,但還是有很多副食品會額外加糖。許多產品雖然說是天然果糖,但還是有健康疑慮,因為它們可能有被加工或混和過,造成身體吸收糖分的速度過快,使血糖值急速上升。額外添加糖的情況更為常見,大家常買的甜麵包每一百克就含有二十九克的糖。當然不只是嬰兒食品,長大後我們每一餐的主食還是各種澱粉類碳水化合物(壞糖):早餐玉米片、馬鈴薯、米飯、義大利麵和麵包。 小時候我們要吃糖果、蛋糕和餅乾,通常都是須仰賴父母給予,無論多寡,總是由他人替我們決定。長大後,終於掌握了決定權,我們就沉浸在自己愛吃的食物中。以前受到控制的壓抑感受,一得到解放,很容易就過度沉迷。不要誤以為你終於獲得選擇自己飲食的權力,其實你早已被心裡的大魔王挾持了。

「壞糖」如何讓人上癮

糖上癮者攝取「壞糖」後,產生短暫愉快的錯覺,這種感覺只會越來越短暫,甚至消失。在我們意識到之前,早已糖上癮多年。我們的血糖長時間反覆劇烈波動,早已出了問題,使得我們越來越依賴糖,需要攝取更多的「壞糖」,才能達到原本正常的幸福感。甚至都忘記了我們身體根本不需要反覆攝取「壞糖」,本身就有處理壓力、緊張及生活需求的能力。我們一直被蒙在鼓裡,誤以為「壞糖」能讓人感到幸福愉悅,看不清真相。 事實上,我們第一次攝取「壞糖」的時候,並不會有那種不可思議的興奮、愉快感受,大家可能沒有印象,因為那時候我們都還只是個躺在搖籃裡的小嬰兒。很有可能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已經掉入「壞糖」的陷阱。

因為母親在懷孕時攝取「壞糖」,我們在母親的肚子裡也跟著受到壞糖的影響。母親攝取「壞糖」後,嬰兒也會受到隨之而來的戒斷症狀影響:血糖值從「偽性高血糖」快速下降,導致飢餓感、焦躁不安、疲倦嗜睡等症狀。我們並不會意識到這些,然而,戒斷症狀可能影響胎兒踢腳的頻率、出生之後的嬰兒哭聲大小,以及煩躁不安的情況增加,導致嬰兒哭鬧,吵著要更多食物。如圖所示,無論是出生前還是出生後,我們開始攝取「壞糖」之前,正常的幸福水平(level of wellbeing)都是從100% 開始,一旦開始攝取「壞糖」就降到了90%。 當我們再次攝取, 幸福水平不會再回到100%,最多只會上升到95%。一旦我們身體自然的飢餓機制被打亂了,繼續攝取「壞糖」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幸福水平再也無法回到100%。看似好像變得更好,但其實我們只是回到了攝取「壞糖」之前的狀態,稍微擺脫了「壞糖」戒斷反應的不適感而已,因而產生惡性循環。

沒過多久,戒斷症狀再次出現,飢餓感、焦躁不安、疲倦嗜睡等症狀讓我們的幸福水平降到了85%。每一次血糖劇烈波動都讓幸福水平變得更低。然而,再次攝取「壞糖」,戒斷症狀得到緩解,會感覺舒服一些,但這次幸福水平只會回到90%。食糖後的興奮感不可能再回到原先的「高點」。無論幸福水平變得多低,我們居然還傻傻地感激含糖食物讓我們心情愉悅、快樂! 事實上,生理依賴(小怪獸)非常微妙又難以察覺。父母都沒有注意到,數十萬的嬰兒一出生就已經「壞糖」上癮。往後的生活中,我們試著擺脫「壞糖」而產生的不適感,並不是生理因素造成,而是受心理上的剝奪感所致。大家有看出來這種「假性興奮感」是如何讓我們深信「壞糖」是無害的,甚至還認為含有「壞糖」的食物有助於紓壓?受到食品業者廣告與行銷手法的影響,再加上社會大眾對壞糖的「益處」有諸多誤解,難怪大家都難逃「壞糖」的陷阱,逐漸被(大魔王)洗腦,想要擺脫心理依賴的時候就顯得特別痛苦。

一旦你瞭解到自己是如何受「壞糖」愚弄,你就更容易擺脫壞糖、重獲自由,更重要的是還能夠長久維持,並樂在其中。不過,你並不像站在豬籠草的囊口上待宰的昆蟲,沒有任何生理需求迫使你去吃「壞糖」。成癮的陷阱完全就是心理依賴在作祟。換個角度來看成癮陷阱,就像是被困在監獄裡,但自己同時也是看守監獄的獄卒,這是個極大的漏洞,意味著只要你理解成癮陷阱的運作法則,並按照證實有效的方法執行,就有機會逃出陷阱,重獲自由。

代糖

也許你認為代糖能解決糖上癮問題,因為其只提供甜味卻沒有熱量。然而,代糖不僅無法治癒糖上癮症狀,還會讓人愈陷愈深。 現代人逐漸開始注重健康飲食的觀念,食品產業因此發掘了另一龐大商機,各種食物和飲料都推出低熱量的「節食減肥」品項。這些品項標榜零熱量,卻添加人工甜味劑營造美味可口的假象,提供你極度渴望的甜味,你以為這些食品吃得開心,又能減肥。 雖然許多理論都說,代糖能夠減少熱量攝取,進而達到瘦身效果,但這根本是一派胡言。光是將代糖稱為「人工甜味劑」就是一個錯誤的開始,似乎暗示除了代糖以外的糖分都天然無害。很多人對人工甜味劑還存有安全疑慮,以蔗糖為主的製糖公司剛好能藉此標榜自己的產品較為天然健康,更能在市場上站得住腳!糖分確實是提煉自然食物中的成份,但是經過加工和精製就不再「天然」了。

大家可能會因代糖的名稱叫「人工甜味劑」而有所誤解,首先釐清任何添加於食物或飲料中,為了增添甜味的物質,包括所有加工、精製過的糖,都算是人工甜味劑。是否有人思考過,為什麼要在食物中額外加入增添甜味的物質?難道不能只吃食物的原味?其中一個原因,為了讓原本平淡無味的食物變得誘人。另一原因則是你已經成癮,需要添加大量糖分的食物,渴望從中獲得快樂與滿足。

代糖健康嗎?

喜愛甜味是人的天性,人類本能渴望的甜味本來應該是取自於水果。然而,市面上的代糖、精製糖產品越來越多,我們的味覺逐漸失靈和僵化,所有試圖取代水果甜味的加工替代品,都與自然法則相衝突。 現今,很多人將標榜無卡無糖的人工甜味劑視為精製糖的替代品,歷年來仍不斷出現許多代糖會帶來健康疑慮的研究。阿斯巴甜(Aspartame)和其他甜味劑是由多種酸類合成的化學物質。研究發現,這些甜味劑會減少體內的大約35% 的瘦素(leptin)。瘦素具有抑制食欲、提高代謝率的功能。身體一旦缺乏瘦素,將無法偵測飽腹感及控制食物攝取量,身體也無法有效代謝,於是導致肥胖產生。 還有一種粉末狀的果糖也是代糖,銷售時稱之為「水果糖」,可不要將它與真正水果中的糖搞混了。雖然萃取自水果,但是在加工的過程中,水分、纖維和其他營養素早已流失,只留下精製糖等對身體無益的物質。

飲料更是無形殺手,千萬不要忽略!無論是酒類、碳酸飲料、提神飲料和加工過的果汁,多數飲料都含有人工甜味劑,喝下大量「壞糖」會更加深大腦對甜味的欲望。許多研究團隊發現,人工甜味劑仍然有健康疑慮,畢竟人工甜味劑還是化學合成物質,也有可能增加新陳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恐怕無助減重,反而還會讓體重上升,身體狀況更糟糕。

飲料更是無形殺手,千萬不要忽略 ©articulos.mercola.com

糖癮的奴隸

有一派說法認為,吸菸者若使用尼古丁替代療法,除了尼古丁之外不會吸入其他有害物質,所以醫生常推薦使用尼古丁替代療法。想說即使真的沒辦法戒除菸癮,至少能降低傷害。換個角度想,這種說法代表他們也承認尼古丁替代療法有其缺陷,減少某些有毒物質的攝取,卻避不掉其他有毒物質,顧此失彼,無法兼顧。 如前所述,「人工甜味劑」的問題在於,許多人誤以為甜味劑的熱量低,不會害人發胖,又能滿足口腹之欲。事實上,替代療法存在的缺陷之多,還不僅僅是有害健康這麼簡單。

吸菸者戒菸的原因千百種,最主要的原因常是不想再做菸癮的奴隸,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原因,例如:健康、金錢、提升生活的品質等等。雖然戒菸的動力很多,但每次嘗試戒菸時,卻還是感到非常痛苦,嚐過無數次戒菸失敗的滋味,令你感到挫折與無助,最後徹底放棄戒菸。許多人意志力強大,自認為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唯獨無法擺脫菸癮,這種感覺更是讓人感到絕望! 糖上癮也是如此,不僅常常要擔心體重過重或罹患糖尿病,成癮更讓人痛苦的是,當你自覺無法控制自身的行為與欲望,會有強烈的挫折感,並且喪失自尊與自信。

書籍資訊
◎文字摘自寫高寶化出版,亞倫‧卡爾(Allen Carr)著作《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糖質戒斷法:不需食譜、不用意志力,從根本斷開你對糖的渴望》一書。

為什麼大多數人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戒糖失敗?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採用「減少攝取量」的方法,
事實上,只要有攝取糖分,就永遠擺脫不了糖癮。
只有完全戒糖才能擺脫惡性循環!
糖尿病、糖上癮、有代謝問題者必看,
想改變飲食習慣、想減肥、意志力薄弱的人更要讀!

◎戒癮天才亞倫‧卡爾《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作者最新著作,解決你健康最大的威脅「糖癮」問題!許多人都因為看了亞倫‧卡爾的書而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更多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妞妞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次收錄全身肌筋膜放鬆的10大必做動作

2018-12-12
痠痛對策訓練動作伸展保健知識庫運動恢復運動傷害肌肉痠痛

想要放鬆肌肉讓肌筋膜恢復柔軟度,滾筒運動就一是個十分簡單又有效率的訓練動作,根據發表在Journal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運動康復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滾筒運動結合靜態拉伸的動作,可以為肌肉靈活性帶來令人印象深刻的改善。因此,筋膜放鬆就成為了現在大家運動前後會做的動作之一,要如何才能做到全身的筋膜放鬆呢?只要按照下列這10個動作來練習,就能學會簡單的筋膜放鬆術。

收錄全身肌筋膜放鬆的10大必做動作。

1.上背部放鬆

這個運動主要是針對,從頸部以下到下背部以上的胸椎椎骨的排列,在我們身體扭轉與彎曲時都會用到這個部位,放鬆這個部位的肌肉對於頭部與頸部的活動度十分的重要,因此,時常做這個動作可以舒緩頸部與手臂的問題。

2.背闊肌放鬆

這個背闊肌放鬆的動作可以拉長肌肉,並恢復手臂高舉過頭的功能,如果你是需要長時間做手臂高舉過頭的動作,或身體兩側手臂平舉的動作,將背闊肌放鬆就會對你的訓練有所幫助。

3.胸大肌放鬆

這個動作將針對胸肌區域的胸大肌與胸小肌來做放鬆,因為,當我們有某些肌群緊繃就會導致其拮抗肌群的轉移性疼痛,所以,如果當你的胸肌緊繃就會造成上背部與肩膀產生結節,適度的放鬆胸大肌與胸小肌,可以恢復肌肉的柔軟度並減輕上半身的疼痛轉移。

4.肱三頭肌放鬆

位於上臂後側的肱三頭肌,具有伸展手肘與穩定肩膀的功用,當肱三頭肌因為運動或工作使用過度時,就會讓肌肉產生緊繃與疲勞,放鬆肱三頭肌有助於改善肩部與手肘的疼痛及結節。

5.肱二頭肌放鬆

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是拮抗肌群,主要是負責輔助手肘彎曲、前臂旋轉以及穩定肩胛骨的功能,當你時常以手肘彎曲提重物的動作,就會造成肱二頭肌痠痛與肌肉緊繃的問題,很多有關手部、手腕、手肘與肩膀的毛病都出至於肱二頭肌緊繃,按摩這個肌群就能讓血液循環變好,並紓緩肌肉的緊繃。

6.臀部肌群放鬆

現代人長時間的久坐,很容易讓維持身體直立的臀部肌肉缺乏活動性,這個動作主要就是用來放鬆骨盆後方的臀大肌、臀中肌與臀小肌,並能恢復髖部的柔軟度,進而讓背部及膝蓋獲得穩定,很適合在運動前後進行操作。

7.腿後肌放鬆

肌肉會經由收縮長度來進行各項動作的進行,當你整天久站或久坐就會讓膝蓋與髖部的運動量減少,進而讓腿後肌的長度固定不變,這時後就很容易讓它變得緊繃,透過滾筒的按壓就可以舒緩這個部位的肌肉,並改善下背疼痛與膝蓋痛的問題。

8.股四頭肌放鬆

股四頭肌為於我們大腿的前面,主要是由四塊肌肉所組成,它們起於髖部指於膝部具有伸展膝蓋與彎曲髖部的作用,因此,這個部位的肌肉獲得放鬆,就能讓膝蓋及下背的壓力得到舒緩,連帶的幫助腿後肌充分的收縮。

9.大腿內側放鬆

這個動作可以活化髖部的深層肌肉,因為,大腿內側的肌肉能旋轉髖部,保持行走時身體的直立,並能穩定側向膝蓋關節,有助於骨盆的穩定性,若這些肌肉缺乏活動與放鬆,將會導致坐骨神經痛以及其它週邊肌肉使用過度的狀況。

10.小腿肚放鬆

這個運動是針對小腿後側的脛後肌、腓腸肌與比目魚肌,這些肌肉可以讓我們從事一些足部的運動,例如踮腳尖或是彈跳類的運動,做這個按摩可以將小腿後側因為緊繃、疲勞造成反應遲鈍的問題,獲得有效的改善。

資料來源/draxe、nasm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男創奇特增肌法,一日七餐加上19顆蛋

2017-05-05
增肌健身飲食話題飲食方式

在英國,有一名男子名叫蓋·哈吉(Guy Harding),他為了追隨像肌肉猛男那樣的完美體態於是開始瘋狂健身,其中最令人驚奇的是他發明了一種奇特的增肌法,就是一日吃上七餐加上19顆蛋,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僅讓許多人捏一把汗,但是,看到哈吉的成效後也覺得這飲食方式是非常有用的。

蓋·哈吉(Guy Harding)發明一日七餐外加19顆雞蛋 ©dailymail.co.uk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哈吉在接觸健身前,只是一位瘦小的上班族,有天他經過健身房,發現裡面的男子身材都非常壯碩,從那至此,他就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讓自己看起來是一位超級猛男。

哈吉:「以前的我非常瘦弱,站在許多女性旁邊我還顯得特別矮小,當時也可能因此這樣都沒有交到女朋友,有天出差時,我經過一家健身房,看到裡面有許多很壯的男子,當時他們都很賣力的在健身,我看到他們手上的肌肉線條非常漂亮,還有一些人擁有像冰塊盒一樣的六塊肌,當時這些男子的身材非常吸引我,於是從那天開始,我就下定決心要像他們一樣擁有這麼健美的身材。」

為增肌前的蓋·哈吉(Guy Harding) ©dailymail.co.uk

每個星期一到星期四,哈吉都會專注於鍛鍊腿部、胸部、三頭肌、背部和二頭肌,星期五到星期天會專注的練習核心肌群以及肩膀,在每次鍛鍊中都會花上兩小時的時間,在飲食方面,他制定了一日七餐的食譜,但是在這菜單裡面讓人最驚訝的是裡面總共有19顆雞蛋。

以下是哈吉的一日七餐食譜:

第一餐 07:00
85公克的燕麥、3顆雞蛋、6顆蛋白

第二餐 11:00
180公克的火雞肉、全麥麵包

第三餐 14:00
180公克雞胸肉、200公克白飯、一份花椰菜

第四餐 16:00
100公克燕麥、30公克高蛋白粉

第五餐 19:30
兩個貝果、100公克燕麥、30公克高蛋白粉

第六餐 21:00
180公克雞肉、200公克蔬菜

第七餐 23:00
10顆蛋白、2杯酪蛋白

哈吉的鍛鍊加上驚人的菜單讓他搖身變成他心中理想的體態,因此還教了一位女友並且跟他一樣熱愛健身。

哈吉與女友一起健身 ©dailymail.co.uk
對自己體態充滿自信的哈吉。 ©dailymail.co.uk

一路從瘦皮猴到大隻佬的哈吉表示,目前非常滿意自己的體態,目前還會更積極健身,因為想再更壯並且去報名健美比賽。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