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5種瑜伽動作改善椎間盤突出
1
5種瑜伽動作改善椎間盤突出
2
脊椎運動
除了瑜伽 這4種脊椎運動助你緩解痠痛、加強肌力
3
每個運動員應該要做瑜伽的六個理由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種瑜伽動作改善椎間盤突出

2017-09-22
知識庫 瑜伽 伸展 訓練動作 瑜伽動作

什麼是椎間盤突出?就是當椎間盤的纖維環於成年後因磨損、退化及含水量的遞減、外力撞擊等逐漸出現裂隙時,就會造成此症狀。當長期需要彎腰的工作或是與跳躍動作有關的運動選手都很容易罹患,則常長時間久坐的上班族也都很容易有腰椎間盤突出的困擾,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也會惡化。

當椎間盤突出時,可能會導致背痛或是坐骨神經痛等症狀。瑜伽許多體位法都能矯正脊椎側彎、保持椎間盤不受擠壓、衝擊,同時也可保護在脊椎與椎間盤之間的神經,定期適當的做,可改善椎間盤突出所帶來的疼痛,甚至可以免於開刀。

5個瑜伽動作治療椎間盤突出 ©express.co.uk

以下五組瑜伽動作,定期適當做能改善椎間盤突出所帶來的疼痛,但已經很嚴重的患者建議詢問醫生是否有別的治療方法。但預防勝於治療,就算沒有椎間盤突出問題,也可定期訓練當作保健。

 1  蝗蟲式 Locust Pose

蝗蟲式能將突出的椎間盤拉回到與脊椎骨對齊的位置,使它離開會刺激到神經的區域。

步驟1:趴在瑜伽墊上,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步驟2:吸氣將上半身抬起,同時雙手打直往後延伸,頭往上抬。
步驟3:停留1-3分鐘後,回到初始位置。

蝗蟲式 Locust Pose ©stylecraze.com

 2  橋式 Supported-Setu-Bandha

橋式可以減輕椎間盤突出造成的疼痛,並且強化頸椎、胸椎和腰椎的彈性以及韌性。

步驟1:面向天花板,仰躺在瑜伽墊上,雙腳曲膝以及腳掌踩地。
步驟2:肩膀往後旋開,雙手放在臀部下。
步驟3:停留1-3分鐘後,將臀部放下休息。

橋式 Supported-Setu-Bandha ©yogacurious.com

 3  駱駝式 Camel Pose

當脊椎往後彎時,前側部位的脊椎間會形成部分空間,駱駝式可以將椎間盤往前拉,使它遠離神經纖維。

步驟1:採高跪姿,腳跟與小腿貼在瑜伽墊上,膝蓋與臀部成一直線做準備。
步驟2:將上半身往後仰,雙手抓住腳踝。
步驟3:停留1-3分鐘後,回到初始位置。

駱駝式 Camel Pose ©popsugar.com

 4  戰士一式 Warrior I Pose

戰士一式可將椎間盤往前拉,使它回到椎體下方不再壓迫,回到正確位置上。

步驟1:站在瑜伽墊上,將右腳往前跨出呈弓步。
步驟2:上半身挺直,雙手打直往上舉。
步驟3:停留1-3分鐘後,回到初始位置後再換腳執行。

戰士一式 Warrior I Pose ©ekhartyoga.com

 5  眼鏡蛇式 Cobra Pose

眼鏡蛇式能將椎間盤往前拉,還可以強化背部肌肉,避免帶來痠痛。

​步驟1:身體趴在瑜伽墊上,手掌支撐於胸部兩側做準備。
步驟2:雙手撐地幫助上半身抬離地面停留1-3分鐘後,回到初始位置。

眼鏡蛇式 Cobra Pose ©livestrong.com

資料來源/Yoga Journal、Ekhart yoga、醫學瑜伽:20種常見症狀自療法
責任編輯/妞妞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除了瑜伽 這4種脊椎運動助你緩解痠痛、加強肌力

2020-07-24
知識庫書摘肌肉痠痛觀念皮拉提斯瑜伽保健

在日常中保持良好的肌力和肌耐力,對促進健康、預防傷害與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幫助。有良好的脊柱體態,才可發揮最大骨架平衡功能,並透過肌肉系統提升血液循環和代謝。那麼你知道除了健身,哪些運動可以訓練脊椎周邊細小而深層的肌肉群嗎?下文分析 4 種脊椎運動,幫你找出哪個最適合你訓練脊骨間的肌力和肌耐力。

脊椎運動
除了瑜伽 這4種脊椎運動助你緩解痠痛、加強肌力

肌力與肌耐力對脊椎的重要性

肌力:肌肉對抗某種阻力所發出的力量,一般是指肌肉在一次收縮時能產生的最大力量。
肌耐力:肌肉維持使用某種肌力時,能持續用力的時間或反覆次數。

當脊骨間的肌群肌力和肌耐力衰退,背部肌群無法全天支撐上身重量和前傾角度,導致脊柱側彎、肌肉張力失衡,容易造成肌肉疲勞、脊骨空間緊縮而壓迫到神經,日常痠痛與神經緊張的負能量將接踵而至。

多裂肌肌群在脊骨間扮演重要的繩索角色,如果沒有好的肌力和肌耐力,如何支撐脊椎骨縫隙的空間、執行脊柱的靈巧日常動作呢?因此,提升脊柱肌肉群的肌肉適能非常重要!

脊椎運動的比較

人們常見的各家體姿訓練派別都非常重視脊椎運動,包括iSEM(脊椎多裂肌群)、瑜伽(靈修通體)、太極(丹田與下盤)、皮拉提斯(腹部核心)都相當積極推廣,可見龍骨對人體的重要性。以下彙整多裂肌運動與各家運動,以利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能依據自身體況找到合適的運動模式。

瑜伽-下犬式
瑜伽-下犬式

瑜伽

原理:透過一系列肢體屈伸、扭轉開闔,並配合冥想調息,使身體、意識、心靈統合。 謙卑的運動練習引領修習者過著具整合性、活力、有意義的生活,進而求得身心靈的平衡發展、淨化身心,達到一種中庸的生活方式。

加強:
1. 矯正不正常的腺體以控制各種情緒,使身體正常發展。
2. 使身體富彈性。 
3. 平衡身心靈。
4. 去除心靈中粗鈍的思想。
5. 使心靈準備好,接受更精細更高層次的靈修

效果:
1. 減少炎症,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改善慢性疾病相關的症狀,如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2. 增進精神健康和情緒管理,減少抑鬱、壓力和焦慮。

工具:1. 瑜伽墊 2. 瑜伽球 3. 瑜伽柱 4. 瑜伽磚 5. 彈力帶 6. 健身球

皮拉提斯
皮拉提斯 ©bruce mars on Unsplash

皮拉提斯

原理:來自德國的 Joseph Pilates(1880-1967)融合東西方養生法,發展出一套肌力、伸展與協調性運動,至今已八十餘年歷史。

「皮拉提斯運動」核心精髓包含呼吸、專注、控制、核心、精確、動作流暢等 6 個元素,是以鍛鍊身體核心為主的低衝擊性有氧運動,透過意志,配合呼吸引導肢體動作訓練核心肌群,具運動傷害的復健與預防、調整不良姿勢、訓練肌力與柔軟度、增強平衡與協調能力、加強身體核心的控制、減輕肩頸腰背痛問題、幫助集中注意力、舒緩壓力、雕塑修長緊實的體型等功能。

加強:
1. 均勻地強化各部位肌群及中心軸的動力。
2. 在身體排列結構組織下,用心體會每塊肌肉的延展、收縮與控制。
3. 加強人體核心肌群的力量。
4. 改善或增加人體的協調、柔韌、平衡能力。

效果: 
1. 強化核心力量、整合身體骨骼。
2. 使小腹平坦、雕塑身材、減少贅肉。
3. 恢復身體能量和穩定性。

工具:1. 彈力帶 2. 彈力繩 3. 彈力球 4. 彈力環 5. 穩定椅 6. 弧形板 7. 梯桶

太極
太極 ©Monica Leonardi on Unsplash

太極

原理:太極拳學是動靜、虛實、開合、吞吐、剛柔、攻守、奇正、上下、內外、左右、進退、陰陽矛盾的辯證學說,是一種「全身運動」和「交替運動」。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強調身心放鬆。

「練意、練氣、練身」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形成剛柔相濟,快慢有節、蓄髮互變,以內勁為統馭的獨特拳法。傳統運動中,太極拳即符合現代「均衡性運動」的觀念。

加強:
1. 提升肢體柔軟度 2. 加強身線的延展並強化關節的靈活度 3. 下盤操練,端正身架,可加強肌肉協調、強化神經系統整合 4. 促進身體機能的新陳代謝 5. 加強肌耐力,同時提高伸展性、身體的覺察力與平衡感

效果: 
1. 促進健康體能。
2. 改善心血管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
3. 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進而維持血管功能正常、血流順暢。
4. 促進心肺功能、肌耐力、柔軟度及平衡性等健康體能要素。

工具:1. 太極球 2. 太極扇 3. 太極劍 4. 太極棍

iSEM 多裂肌脊椎運動
iSEM 多裂肌脊椎運動

iSEM 多裂肌脊椎運動

原理:脊椎深層多裂肌群的訓練。多裂肌長度兒童約 0.5 公分,成人約 2 公分,從神經學路徑與脊椎骨空間切入,訓練應有的深層肌肉力量和柔軟度,支撐全身中央體線位置。

透過脊椎中央線與身體力學指導,讓脊椎各關節與下肢關節能巧妙搭配;利用雙手的槓桿平衡原理,讓脊椎省力,保持平衡;透過多裂肌肌群的肌耐力與肌力訓練,強化力量,活絡脊椎各關節間的微血管,活化神經傳遞。

加強:
1. 加強多裂肌肌力與肌耐力。
2. 增加脊椎多裂肌延展性。
3. 強化脊椎樞紐穩定度。
4. 強化脊椎與下肢骨的平衡。
5. 訓練每個椎骨連接點的靈活度。
6. 呼吸系統擴張訓練。
7. 深層按摩消化系統。
8. 增強循環代謝。

效果: 
1. 維持身體對稱性。
2. 增加脊椎的空間與多裂肌韌性,減少神經被脊椎骨壓迫而產生的疼痛。
3. 頸椎訓練活化腦神經與免疫系統。
4. 胸椎訓練增加血路循環以及肺擴氧量。
5. 腰椎訓練減少下背痛與刺激消化系統蠕動。
6. 尾椎訓練保持下肢平衡感,減少膝蓋與踝關節問題

工具:1. 脊椎運動墊 2. 脊椎挺立帶 3. 骨盆穩定墊 4. 芳香

資訊

• 本文摘自墨刻出版,楊琦琳著作《多裂肌脊椎保健運動》一書。

本書特色

.全球第一本多裂肌訓練專書、台灣自創運動
.針對4大族群12種常見問題提出專屬訓練招式
.36招圖文並茂step by step教學
.從自我檢測​→知識背景建立→多裂肌運動動作教學→分族群下運動指導籤,一步步完整建構多裂肌運動知識版圖

想遠離「痠痛人生」,針對脊椎深層多裂肌的訓練,正是連在居家都能隨時隨地進行的解決之道。多裂肌是沿著脊椎最深層的肌肉,兒童0.5公分,成人2公分,這些小肌肉有如穩定脊椎的鋼索,從頸椎到尾椎連結著每一個椎骨。透過多裂肌群肌耐力和肌力訓練,可活絡脊椎各關節的微血管、活化神經傳遞;藉著隨時隨地都能做的方便和普及性,多裂肌運動能改善全家大小因為姿勢不良造成的不適,遠離日常痠痛困擾。

更多《多裂肌脊椎保健運動》資訊 請點此

多裂肌脊椎保健運動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個運動員應該要做瑜伽的六個理由

2018-05-30
話題觀念伸展瑜伽

在各項領域的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時,都會用到該部位的肌肉,同時也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體態、能力去突破成績,但是在追尋的過程中,不能一昧只投入在訓練中,因為過度使用的肌肉會沾黏、疲憊,此時必須透過一些伸展來打開來消除乳酸堆積。瑜伽是一項很好的輔助運動,在幫助運動員追逐良好成績、提高運動表現時能較容易達成。

每個運動員應該要做瑜伽的六個理由 ©eliteguardtraining.com

現今,許多領域的運動員都有做瑜伽的習慣,像是超馬冠軍史考特・傑瑞克(Scott Jurek)、自行車手卡德爾·伊凡斯(Cadel Evans)、足球運動員瑞恩・吉格斯(Ryan Giggs)與職業網球選手安迪·穆雷(Andy Murray)、NBA知名球星勒布朗·詹姆士(LeBron James)等,瑜伽對他們來說已經形影不離。

以下是運動員做瑜伽的六個好處:

 1  幫助受傷肌肉恢復

在訓練以及比賽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扭到、肌肉拉傷、乳酸堆積等狀況,當肌肉組織受到外力影響而開始造成撕裂傷時,就會發生上處情況,這時必須透過一些伸展、藥物、正確飲食來幫助受傷的部位恢復。透過一些簡易的瑜伽的動作來伸展肌肉,能增加肌肉彈性,此時也能減短受傷的恢復期,對於長期處在過度緊繃的肌肉也能得到許多緩解,除此之外還能提升下次的運動表現。

 2  避免運動傷害產生

許多運動員做瑜伽可能都是因為時常受傷才開始,如果能以預防傷害為出發點,會比用來幫助傷害更有效益。瑜伽的傷害預防效果包括,讓身體能正常活動外,還可以改善肌力、身體穩定性、協調性與身體知覺等,在不容易受傷的同時,也能提升身體的意識,在快受傷前就可以馬上發覺,而不是等到受傷後才意識到。

在網球、高爾夫和棒球投球這樣的運動中,身體失去平衡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會導致腰部、手拉傷,瑜伽可以使身體增加復平衡,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避免運動傷害產生

 3  加強不足的肌肉

各個領域的運動員在該項目的訓練時,很容易忽略身體其他肌群的力量,導致身體失去平衡、靈敏度,進而造成傷害,瑜伽許多體位法能讓每個人能更關注身體各個部位,並且使用那些不常用到的部位來進行鍛鍊,此時身體較不足的肌肉也能慢慢建立來讓身體達到平衡。

 4  減輕壓力

在比賽期間,每一個運動員都盼望想拿到好成績,也幾乎每天都在訓練,但實際上訓練是增加壓力,不是一項用來減輕壓力的好辦法。當有壓力時,皮質醇(壓力賀爾蒙)會上漲,這時身體會開始焦躁不安、情緒低落等,靜態的瑜伽伸展可以幫助運動員減輕壓力,同時也能緩解情緒、平衡皮質醇的水平,讓身體感受到放鬆,透過專注的呼吸還能讓心靈更沈穩,此時面對比賽時,也不會因為過度緊張、焦躁導致過程中失敗,在睡眠上,也能獲得良好的睡眠品質。

減輕壓力

 5  增加核心力量

棒式、仰臥起坐是常見增加核心力量的訓練動作,但除了這些,瑜伽許多體位法也能達成。像是船式、駱駝式、弓式都能來建立。擁有良好的核心肌群,才能更穩定身體,在訓練、比賽時也比較不容易失去平衡,許多物理治療師都會建議運動員需要透過瑜伽來加強核心的肌群,不僅能強化身體,還能預防傷害。

 6  姿勢更標準

像是跑步這樣運動,抬頭挺胸是一個基本姿勢,但許多跑者在跑步時,可能都會忽略跑步的正確姿勢,當姿勢不正確時,就可能會造成身體受傷。透過瑜伽來矯正身體,讓跑步時能回到正確的姿勢,才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這些對於籃球、足球、自行車、棒球、網球、舉重等運動員來說也都非常有用,當姿勢更標準時,才能獲得更好的成績。

姿勢更標準 ©fitness19.com

資料來源/HUMAN KINETICS、Mind Body Green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