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運動器材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天利盃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熱鬧登場 277高雄市鐵人三項訓練中心金包銀
1
2017天利盃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熱鬧登場 277高雄市鐵人三項訓練中心金包銀
2
2016,我的臺北馬拉松我的夢
3
隨性跑不如刻意跑──心率訓練的好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天利盃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熱鬧登場 277高雄市鐵人三項訓練中心金包銀

2017-10-08
話題 跑步 鐵人三項 單車 游泳 賽事

2017天利盃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7日熱鬧登場,男、女菁英標準賽冠軍全換人!277高雄市鐵人三項訓練中心技高一籌,林威志首度在天利盃稱王,郭家齊和張綺文則在女子組金包銀,尋求五連霸的張嘉家因腳扭傷棄賽。

天利盃鐵人賽由貴賓鳴槍出發。

這項比賽7日下午1時,在宜蘭縣梅冬山鄉梅花湖風景區舉行,共有近三千人參賽,首日由男、女標準鐵人賽和接力賽選手上場較勁,8日上午8時起,在原地進行半程賽及半程接力賽。

2017天利盃鐵人賽,選手出發實況。

男子菁英組,277高雄市鐵人三項訓練中心林威志21:56率先上岸,國泰產險隊林志峰21:58第二,林威志自由車花了59:24,跑步以31:57完成,總計1小時53分16秒勇奪冠軍,維格鐵人隊張家豪1:53:53第二,林志峰1:54:39第三。

天利盃鐵人賽男子組優勝選手合影。

87年次的林威志是屏東科技大學新鮮人,6日先在全運標準賽拿到第三名、7日上午全運混合接力亞軍,下午緊接著比天利盃鐵人三項賽,林威志坦言:「的確是很累,跑步時大腿已經覺得不堪負荷,跑到快抽筋。」
 
林威志說,因為連續比兩天,所以游泳時放鬆游。「我是游泳起家的,這應該是我游得最慢的一次。」自由車項目時他和學長配合,並保留體力,直到最後一項跑步時才火力全開,在穩定配速下拿下冠軍。
 
此外,20天前在荷蘭世界鐵人三項賽時摔車致手腕扭傷,也影響到林威志的成績,「游泳和自由車時都有影響,很感謝團隊給我的支援,還有場邊的朋友提供情報,讓我了解即時戰況。」

天利盃鐵人賽男子組冠軍林威志。

女子組方面,277高雄市鐵人三項訓練中心郭家齊一路領先到底,以2小時 05分03秒首度封后,隊友張綺文2小時05分17秒第二,ZIV運動眼鏡張蘿苡2小時21分52秒第三。
 
郭家齊綽號「大肉肉」,亦敵亦友的張綺文爆料:「這是她自己取的啦,去年年底她坐骨神經受傷,雖然還是有練但訓練量驟減又愛吃零食,體重一度飆到62公斤,取這個綽號刺激自己,果然半年內降到54公斤。」
 
每次問郭家齊問題,她都先看一下張綺文,原來兩人不只同隊也是屏東科技大學二年級同班同學,根本就是死黨,那郭家齊到底多會吃?張綺文繼續爆料。
 
「到印尼比鐵人三項亞錦賽時,她一個人可以吃四大盤主菜、外加兩大盤沙拉和兩大盤水果,都是一樣大盤的喔,然後走的時候還想再打包一些,嚇死人了。」郭家齊不好意思笑說:「壓力大時,我的確特別會吃!」

天利盃之後,林威志和郭家齊都將參加兩周後在香港舉行的亞洲盃,希望能再締佳績。

天利盃鐵人賽女子組冠軍郭家齊(前)。
天利盃鐵人賽女子組優勝選手合影。
藝人賈永婕帶全家一起到梅花湖參加天利盃鐵人賽。
柳怡卉(左)連續第十年參加梅花湖鐵人賽。
知名鐵人教練Jovi帶家人前來觀賽,中右為張團畯。

柳怡卉連十年梅湖鐵人賽全勤

梅花湖風景區今年連續第十年舉行全國鐵人三項賽,本屆天利盃共吸引三千多人與賽,其中「鐵人界安心亞」柳怡卉、許文生、林慶華和陳炳宏,目前都保持全勤,大會特別頒獎,感謝他們陪著梅花湖鐵人賽一路成長。
 
長相甜美的柳怡卉,從青少年時期便參加梅花湖鐵人賽,「其實我的人生初鐵就是在梅花湖完賽的,所以我對梅花湖特別有感情,那時高一吧,拿到分齡組第10。」
 
梅花湖也是柳怡卉唯一連續參加十年的鐵人賽,印象最深刻的,是2011年亞錦賽那次,因為那是台灣首度承辦亞錦賽,也是她第一次跟國際選手同場競技,「有震撼教育的感覺,從國際選手身上學到不少,包括比賽中如何不被對手干擾。」
 
剛從台北市立大學體研究所畢業的柳怡卉,8日將參加天利盃半程賽,「以前會很在乎輸贏,但現在我已學會享受比賽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跟自己比。」
 
剛滿60歲的許文生,40歲開始接觸鐵人,曾經在梅花湖拿過分齡組冠軍。「我以前身體不是很好,而且隨著年紀漸增,就要注意三高等問題,投入鐵人運動後讓我變得愈來愈健康,要活就要動,這是真的!

大會頒獎給連續參加梅花湖鐵人賽十年的陳炳宏(左起)、柳怡卉、許文生和林慶華。

資訊、圖片提供/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鄭匡寓
鄭匡寓

2016,我的臺北馬拉松我的夢

2016-12-29
運動部落馬拉松跑步專欄鄭匡寓

2011年富邦台北馬拉松是我的初馬,那一天,我以4小時41分的成績完賽。那時候的眼界不夠寬,只知道富邦台北馬、高雄馬跟金門,不久後才知道原來台灣這麼盛行馬拉松賽事。於是我就連續報了好幾場賽事,盡情享受賽事的樂趣。

一直到2013年,我才從玩樂賽事的心境,轉到了訓練挑戰的心態,但2013年台北馬調整失敗,跑出近五小時的成績。2014年跑了好多超馬,準備8月的環島長跑。2015年足底筋膜炎受傷、加上兒子才出生,工作轉換跑道,所以休息了好長一段時間。2016年則是幾乎所有時間都涉獵在越野跑上頭。

簡單地說,我的臺北馬賽事場地記錄就停留在2011年。因為那是我的初馬賽事,所以心情上無論如何都希望能跑出像樣的成績。刷場地記錄!

有一兩年,我只跑半程馬拉松賽,當作一種體力上的刺激,也感受一下與跑者們相濡以沫的情感。但靈魂知道,他還在等我。

左起深井亨、鍾易霖與鄭匡寓 鄭匡寓提供

2016年的五月多,我跟深井、易霖聊起『要不要以台北馬拉松為目標進行團體訓練』的話題,於是『破三小』就成立了,目標是馬拉松突『破三小』時。課表的訓練安排交給大哥深井亨,因為他熟悉長跑大國日本許多訓練的法則,時不時也會提出意見跟我們分享。

6月初的五千公尺計時跑,我只跑了22分20秒。之後陸續有許多更新課表,YASSO 800、400公尺間歇跑、10000公尺TT等等,深井說跑課表一點都不難,難的是要緊抓秒數與完成率。雖然不是頂好的跑者,但我們三個人常常是在田徑場邊喘著氣,彼此砥礪著堅持完成。

勤能補拙,易霖很愛用的tag。易霖是我們三個人之中,跑量最高的人,每個週末都看著他登上哪個大山、作了哪一段長程的訓練。雖然總是帶著很輕鬆的語氣,但易霖是默默用功的那種跑者,很值得學習。
我們的團練常常會配上不同的人,包含Willie來跟我們跑一回間歇、有空就來一塊練習的珍珠跟蘇憶雲,到後期的宥銓。我們也會亂入Willie的河濱Runivore 5公里賽,深井還因此拿獎....XD。

2016年開始越野跑之後,我週末有空檔就會去承天禪寺練爬坡,三公里一個loop的繞圈至少跑個4~5圈,或是早上去大同山跑跑。除了週二土城團團練外,週四破三小團練外,週末我只有維持健康程度的跑步,沒有作長距離訓練(敗筆),但確實有落實混合式健身的課表。

團練的要緊事,就是彼此會逼彼此去完成。鬆懈從來不是錯事,但練習時鬆懈,一旦轉換到比賽時,就變成很容易放棄的藉口。所以除非是爆掉了,否則我們盡量都會逼迫自己到底。

深井說:「比賽時有點怕怕的很好。」有一次賽前,我告訴他很緊張時,他這麼回應我。那一次,我在越野賽站上凸台。練習時有點怕怕的、有點焦慮很好,比賽時有點怕怕的、有點焦慮很好,因為那代表你正嘗試跨越自己的極限、跳出舒適圈外。待在舒適圈裡,我們才不會害怕。

賽前最後十天,我們去到師大附中練跑最後的Build up 15公里跑。那天我完成15公里的練跑後,深井問我有沒有守住目標值,我回答他有。於是他告訴我,你應該沒問題了。

馬拉松博覽會現場 鄭匡寓提供

台北馬拉松前兩天,我去了馬拉松運動博覽會,買了Adidas Adizero Adios 3。我對自己說,這是330完賽的禮物(先喊)。

鄭匡寓提供

台北馬比賽當天,我站在B區起跑點的柵欄外頭,天氣沒有帶寒,可以想像天亮之後就會開始熱起來。起跑前我對自己喊話:「不要擔心,你該做的都做了,接著就是驗收自己的成果。」上一次跑馬拉松甚麼時候,我回想了想,好像是2014年吧。

起跑的第一公里在人群中穿梭,只跑出5分半的速度,後頭就一路連著四分多的速度前進。2016年都在跑越野,我從跑越野賽中得到一個啟示,當你一直努力地前進時,不管速度快慢,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我曾經跟土城團猴妹說過:「跑步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跑,你的後頭有我們。」身為跑者的我們或多或少都背負著別人的期待、還有來自他人的鼓勵與祝福。跑起來很辛苦,但一點也不寂寞。

「深井不知道有沒有跑好?」「易霖在谷關沒事吧?」「沒看到宥銓,他還好嗎?」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想起他們。

Willie自拍超嘻哈 鄭匡寓提供

當我還在想這些時,就看到Willie一個人獨自出現在街道上大喊加油。我只能伸手回應他的鼓勵。Willie前陣子在冬山河馬拉松也突破了個人的PB,雖然他的身型看起來比較像個拳擊手,很壯,但他其實是馬拉松315的好手。

JAY Chen 拍攝 鄭匡寓提供
JAY Chen 拍攝 鄭匡寓提供

我一直專注在前進的步伐上,沒能好好注意其他人的加油。面對來自旁邊友人的呼喊聲,我也只能鬼吼兩句回應。經過Q爸李國憲一把打造的淇譽啦啦隊,滿街口的ShowGirl啦啦隊,我也只能多看兩眼,深怕多看一眼就會被聶小倩吸走一樣。看到大佳路跑團許多好友柏宇、嘉文、群子,以及位於各地的熟人如冠汝等人都是台北馬拉松的補給人員兼加油志工,心底覺得非常感動,真心地感謝他們。

陳水蛙大哥拍攝 鄭匡寓提供

跑了好久之後,我遠方瞄見了N大跟智群的330Pacer氣球。下一秒就看見穿著『我生日而且我當兔子』背心的宥銓,我大概遲疑了三秒才叫他。兩人一同跑了一陣,但其實都喘到沒法好好講話。

不久後竟然看到智群從身邊走過,他大概是去上廁所所以稍微落後。我輕聲喚了他。馬拉松好手跟馬拉松弱腳的差別就是,他可以很輕鬆地跟我對話,還問我要不要能量包。但我只能用單字回應他:「不用,謝謝,你加油。」然後就默默地被海放了。智群是個很棒、很熱情的人,之前的一次講座活動向他學習了很多東西。我原本懷疑他根本就是外星人,直到看見他手把手寫下的訓練日誌跟課表規劃,才知道他真的是地球人XD。

攝影雞,Jacky Yan 拍攝 鄭匡寓提供

2016年都在跑越野,我從跑越野賽中得到一個啟示,當你一直努力地前進時,不管速度快慢,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ㄟ....這段好像說過了耶。

上頭的這段話,如果用在35公里之後將會是另一個層面的顯示:當你一直努力地前進時,不管速度快慢,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35公里之後,我的配速從四分多掉到五分多,甚至幾次出現想走路的念頭。我知道我跑得完,也知道我跑得下去。

但長距離練跑不只是練脂肪代謝跟微血管、或是耐力而已,有一者的層面是練習『不動心』。不因為疲勞而產生放棄的念頭、不因為肌肉痠痛而產生走路的念頭,維持著旺盛的鬥志堅持到底。

最後的三公里上到全馬半馬的匯流處,如果有學過李連杰的乾坤大挪移該有多好...(明明就是張無忌),我不停地左竄右拐,儘管工作人員大喊:「半馬靠左,讓全馬的選手靠右通過。」我甚至看到有人在隧道裡突然停下腳步、拿起手機自拍,那一幕我笑了出來(隧道內自拍是哪招?就算有閃光燈也...)。

最後的一公里,我告訴自己,我不是一個人在跑。

身後有著彼此勉勵、鼓舞鬥志的好友,身後有著支持我運動的家人,身後有許多熟識的朋友無私地為我們加油打氣。我不是一個人。

拱門前,我看見智群跟鄒宏傑在門口伸手要跟330的選手們擊掌。我伸出手指對他們示意感謝,拍過他們的手。下一秒,我開始捨不得臺北馬拉松就這麼結束了。

大會時間3小時29分34秒,最差也保得住的成績。

回到終點,我回頭向拱門鞠躬致敬。這一場賽事結束了,但人生路還很漫長呢。永遠都有說不盡的感動,還有說不完的謝謝。

照慣例,比賽完一定要分享一下美食與肌肉痠痛。要感謝建宏JOE開了這個聚餐活動,把大夥都聚在一起。但我還是不會把鬍子帥哥的名號讓給你的XDDD

鄭匡寓提供

關於鄭匡寓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
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
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
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隨性跑不如刻意跑──心率訓練的好處

2016-07-27
跑步訓練路跑跑步知識庫跑步字典

許多剛開始跑步或純粹只是想運動的朋友,不管你是慢慢跑,或是一股腦的衝刺,不妨為你的跑步訓練刻意地調整一些強度。我們建議你透過心率的紀錄,讓跑步訓練既有目標也有效果。心率訓練是一個有效監測並據以改善運動效能的方式,心肺適能運動可以提高心臟與肺的產能,讓您的身體運作的更有效益、更快也更健康。因此,就算剛開始迷上跑步,也有需要透過心率的記錄及設定目標,提升自己的體能,並且可以:

 1  防止過度訓練

有些人常常要求自己加強運動的強度,而且一次比一次難,如果你發現的身體一直處在很拼命的狀態,這可能是不正確的方式。短距離跑步和長距離跑步需要不同的訓練方式,如果你每次都耗盡全力,讓你的心臟用最大的速率工作,疲憊和傷病會是最先上門的症狀。

 2  訓練不足

許多跑者會放慢速度跑,然後一跑就可跑上幾個小時,哇,這樣是不是太棒了!然而,這也是許多跑友的問題,說自己的速度沒提昇,或跑步並沒有讓我減去任何體重等等......,如果你跑步的目的只是認為這樣可以保持健康,每回都是維持自己一貫的速度,也就是說心跳速率也是差不多的,從來不想加強跑步訓練的效率,那麼終究不會改變自己的身材,也不容易得到其他的好處。

 3  訓練得更聰明

心率訓練能讓你的跑步訓練更有效率,如此一來你就不會讓自己花費相對更長的時間而徒勞無功。心率訓練能讓你免除浪費時間或沒有效果的訓練方式。

 4  配速

配速對於長跑非常重要,這讓你能以科學的方式控制你的速度來完成一場10公里路跑或更遠的距離。一般不懂配速跑者的一個大問題是開始跑出去的時候速度很快,尤其是在馬拉松賽上,你很容易被領先跑者的速度拉著往前跑,然後不得不因為心臟無法負荷,必須在中途停下來或用走的,接著又得快快趕上來追求自己的PB(個人最佳紀錄),然後又得放慢速度免得喘不過氣來。這不是提高跑步成績的有效方式。若你想在某段時間內完成某場比賽,你會知道你在全程得用多快的速度來跑。知道自己的速度與距離之間的關係,若能使用一個監測心率的儀器便能幫助自己調節速度,這樣一來要破自己的PB就不難了。

本篇只是一個大概的陳述,若想進一步了解如何藉由心跳率來調整自己的運動方式,請參閱下列文章:
◎心跳率
◎最大心率
◎安靜心率
◎目標心率
◎想要破PB!!!就要了解心率與跑步的關係
◎心率訓練-判斷你的跑步訓練區間
◎何謂心肺適能(CARDIOVASCULAR FITNESS)
◎心肺適能與運動方法

◎好書推薦:《心跳率,你最好的運動教練》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運動器材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