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世界脊椎保健日活動 一起來維護你的脊椎健康
1
2017世界脊椎保健日活動 一起來維護你的脊椎健康
2
改善頸椎間盤突出的 3 大類運動 8 個招式
改善頸椎間盤突出的 3 大類運動 8 個招式
3
預防電視成癮   讓客廳成為兒童遊戲室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世界脊椎保健日活動 一起來維護你的脊椎健康

2017-10-14
話題 保健 生活 新聞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世界脊椎日(World Spine Day),為要提倡脊椎保健的重要,並鼓勵跨專業的合作來減少因脊椎疾患所帶來的傷害,故本會去年第一次舉辦脊椎健康講座,獲得熱烈的迴響,如果您錯過去年的盛會,今年您一定不能錯過!!

時間:2017年10月15日 11am ~ 6pm
地點:台北市天母新光三越廣場(台北市天母東路68號)

除了邀請奧運金牌選手及台灣自行車職業好手到場演講與教大家脊椎保健運動之外,現場也安排脊醫博士的運動傷害與脊椎健康講座;攤位也將展示脊椎健康與保健的商品,提供現場免費檢測與體驗。當日也配合百貨公司萬聖節活動,將有一連串精彩的表演活動,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關心脊椎健康。

此外,今年本會更與幾間中途之家合作,進行公益募款與義賣活動,現場義賣之款項將全數作為公益之用,讓我們一同為台灣的下一代建立良好的風範,打造台灣新價值。

靜態活動
11:00-18:00  由各贊助廠商及參加單位將在現場設攤(義剪/手工點心/衣服/姿勢/足壓檢測)及義賣活動。

動態活動 (活動實際時間可能依現場流程做些微變動)
13:25  小丑先生氣球表演
13:55  I Like to Move It(玫瑰幫、張軒彬脊骨神經醫學博士)
14:20  活動開場致詞 
14:30  跆拳道表演活動(樂群道館)
14:40  公益演講(朱木炎先生及黃弘君脊骨神經醫學博士)
15:50  脊椎保健運動
16:20  太鼓表演(財團法人高雄市私立慈輝關懷學園)
16:50  感謝儀式致詞
17:00  再出發!!! (玫瑰幫)

主辦單位:台灣凱羅健康協會、台灣酸痛關懷協會
協辦單位:臺雅國際慈善基金會
贊 助 商:BESV智慧動能自行車 遠宏/庫銘(上海)公司
                  SLO’O十樂慢旅智能科技 長富樂活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柏懷德有限公司 樂群道館

2017世界脊椎保健日,一起來關注你的脊椎健康。

2017世界脊椎保健日慈善活動
date     2017年10月15日(日) 11:00 - 18:00
place   新光三越 台北天母店  台北市士林區天母東路68號

fee       免費參加

❊臉書活動頁面:2017世界脊椎保健日慈善活動
 

資訊、圖片提供/主辦單位
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動晰物理治療所
動晰物理治療所

改善頸椎間盤突出的 3 大類運動 8 個招式

2021-08-16
肌肉痠痛動晰物理治療所觀念保健運動部落

任何身體痠痛不適的人想要改善、解決問題,一定要先了解問題的來源!才能知道物理治療師幫你做治療、或是交代你做回家運動的重點和目地是什麼? 做這些動作有什麼幫助?這篇文章讓你初步了解現代人常見頸椎間盤突出的來龍去脈,更提出改善頸椎間盤突出的 3 大類運動 8 個招式。

改善頸椎間盤突出的 3 大類運動 8 個招式
改善頸椎間盤突出的 3 大類運動 8 個招式

拜賈伯斯所賜,現代人長時間使用手機或電腦,容易導致頸椎長期維持不正常姿勢,像是烏龜脖子一樣的動作。 如此一來,您的脖子承受不當壓力,首當其衝的就是椎間盤,容易導致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到神經,常見的症狀就是頸部、膏肓、肩膀、手臂、手掌的痠、抽、痛、麻。

不論是用電腦或是看電視,我們都很容易變成像烏龜脖子一樣的姿勢。很多上班族都會說「我的肩頸好緊繃」,這是怎麼回事呢?究竟會引發什麼問題?!以下上交叉症候群示意圖能解答,這是典型的上半身肌肉失衡型態,和現代常見的不良姿勢有關係。

頭前傾姿勢(forward head posture),又稱烏龜脖子
頭前傾姿勢(forward head posture),又稱烏龜脖子

烏龜脖子姿勢會造成曲線部分(即藍色文字框)的肌肉長期維持於「縮短位置」,縮短的肌肉會限制脖子、背的活動。 另一方面,會造成直線部分(即紅色文字框)的肌肉長期維持「拉長位置」,由於要長時間抵抗短縮肌肉的拉力,可能也常會在這些肌肉感到緊繃、痠痛。

上交叉症候群示意圖
上交叉症候群示意圖

如果長期維持以上姿勢,會導致上斜方肌、提肩胛肌、胸大肌、胸小肌 「短縮、僵硬」,深層頸部屈肌、菱形肌、前鋸肌、下斜方肌 「拉長、緊繃」 。剛剛說的都是肌肉的問題,到底跟椎間盤有什麼關係呢?可以參考下圖:當頭往前移1吋,頸部受到的壓力就提升約10磅;換算下來,大約前移1公分就提升約1.8公斤。

頭前傾位置與頸椎壓力的關係
頭前傾位置與頸椎壓力的關係

照以上所述,如果緊繃的肌肉變得更緊繃、無力的肌肉變得更無力,頭部位置可能會越來越向前。你將更難脫離這樣的不良姿勢,頸部的壓力漸漸得以脊椎與椎間盤受力為主,肌肉已經沒辦法幫助你了。所以,治療重點更會是在改善整體姿勢問題、改變生活/工作的習慣,降低椎間盤的受力,而這樣的改變,通常搭要搭配運動治療來改善肌肉的不平衡,單純被動治療是不夠的喔!

雖然長期做物理治療師建議的回家運動很辛苦,但知道了原因,其實就像吃藥一樣必須定期服用,長期才會產生變化!說到這邊,聰明的你對自我保健運動應該有點眉目了吧? 最後先總結頸椎自我運動保健的方向如下: .「放鬆」 上斜方肌、提肩胛肌、胸大肌、胸小肌
.「加強」 深層頸部屈肌、菱形肌、前鋸肌、下斜方肌

以下,讓我們用一些實際範例告訴你,如何透過運動改善椎間盤突出。大致上將運動分為三類:
一、椎間盤突出的復位運動: 透過特定動作方向的執行,使椎間盤壓力平均分散。
二、常見無力肌肉的誘發訓練: 透過啟動肩頸區域的穩定肌群,使肩頸回到良好排列。
三、常見緊繃肌肉的伸展放鬆: 透過伸展過度緊繃的肌群,讓動作不再卡卡。

其中建議的優先順序為:先做復位運動再做其他兩者。若復位運動能有效使你的症狀下降,再做其他兩者也較不會有代償動作出現。 另外必須注意的是,任何會加劇症狀的動作請務必暫停,建議由物理治療師評估過後再進行。

一、椎間盤突出的復位運動

復位動作的特徵是,剛開始做會引發症狀,但若連續做了幾次症狀會逐漸遞減甚至到沒有症狀,代表這正是適合你的復位運動;相反的,若連續做了幾次症狀沒有改變或甚至變多(範圍變大、痠痛/麻上升) ,請立刻停止運動,代表目前選定的項目不適合你!

1. 收下巴運動
執行重點:如圖左與圖中,直接將整個頭部平行向後移,而不是做出低頭的動作,同時將胸口微向前推,每次後收停留 1-2 秒就回到原本位置,建議每小時做 15-20 次。
常見錯誤:整個頸部彎曲變成低頭的動作,如下圖。

收下巴運動與常見錯誤動作
收下巴運動與常見錯誤動作

2. 收下巴運動合併頸部側彎
執行重點:熟悉前面的收下巴運動之後,可在後收的狀態下增加頸部側彎(耳朵往肩膀走)。先將頭部平行向後移,然後頭部側彎至痛側,感受到緊/痠/痛即可煞車,切勿過度用力。若產生強烈疼痛請避免做這個動作,嘗試過 3-5 次若症狀有持續下降才適合繼續執行,建議每小時做 15-20 次。

收下巴運動合併頸部側彎
收下巴運動合併頸部側彎

二、常見無力肌肉的誘發訓練

1. 躺姿下的點頭運動:誘發深層頸部屈肌
執行重點:準備一條毛巾,並將毛巾捲成與躺姿下頸部與床面的空隙高度約為相等,並置於頸部下方。將雙腳掌至於床面,雙腳膝蓋微彎 45 度。輕輕點頭讓臉部平行天花板,同時脖子會將毛巾輕輕下壓,維持 10 秒後放鬆,總共做10次。
常見錯誤:執行時需注意脖子表層的肌肉不應明顯出力隆起,我們要誘發的是深層肌肉,而不是表層的肌肉,所以若你做起來很吃力、難以呼吸、喉嚨很緊等,代表你太用力囉!

躺姿下的點頭運動
躺姿下的點頭運動

2. 四足跪姿下做肩前推運動:誘發前鋸肌
執行重點:如下圖上方為起始動作,下方為動作完成。四足跪姿下,從頭到背部呈一直線,把雙手往床面的方向推,使兩側肩胛骨往外往前推,從外觀看起來像是把你的背朝天花板的方向頂,然後再緩緩回到初始位置。注意雙手肘應盡量保持伸直,運動的過程中手肘不應有動作。每一組做 10 下,共做 3 組。

3. 趴姿下肩胛後收運動:誘發下斜方肌
執行重點:趴姿下(可在額頭下放置一捲起毛巾,臉部較舒適),尾椎找腳跟、恥骨貼向床面,雙手擺身體兩側,兩側肩膀微微聳起,再將肩胛骨朝中間夾起後,接著慢慢將雙手抬離床面至與地面平行,並將雙手朝腳的方向延伸,再回到初始位置。每一組做 10 下,共做 3 組。

另外,誘發下斜方肌通常雙手起始位置應擺在雙耳旁 45 度,但因如此較為困難且易有聳肩代償動作產生,建議先從雙手擺在身體兩側開始,再慢慢進階至上舉 45 度。

常見代償:
1. 若脖子覺得很用力,代表你過度聳肩了。
2. 若覺得腰痠,代表你沒有維持尾椎找腳跟、恥骨貼床,用到過多腰部的肌肉。

趴姿下肩胛後收運動
趴姿下肩胛後收運動

三、常見緊繃肌肉的伸展運動

 1. 胸肌的伸展運動
執行重點:利用門框將手臂外展至 90/120 度 (可拉到胸大肌的不同區域),讓前臂貼著門框,雙腳呈弓箭步,將身體重心稍微往前並把身體轉向對側,維持 20 秒後休息,共做 3 回合。

胸肌的伸展運動
胸肌的伸展運動

2. 提肩胛肌的伸展運動
執行重點:以拉左邊為例,將頭轉向右邊 45 度並將頭往下彎,用對側手將頭部往下加壓(如果手還沒壓就緊繃了,請勿持續加壓,以緊繃、微痠痛為主),左手外展至感覺頸部到肩胛骨之間被伸展的感覺後,停住 20 秒,然後放鬆休息,重複 3 回合。

提肩胛肌的伸展運動
提肩胛肌的伸展運動

3. 上斜方肌的伸展運動
(若同側有神經壓迫導致的上肢痠、麻、痛,請勿練習以免症狀加劇)
執行重點:以伸展右邊為例,將頭倒向左邊肩膀 (耳朵往肩膀靠近但是不要聳肩),用左手手將頭部向下加壓(如果手還沒壓就緊繃了,請勿持續加壓,以緊繃、微痠痛為主),右手同時抓住椅子邊緣以穩定肩膀,維持 20 秒後休息,共做 3 回合。
執行建議:臨床上「真的」上斜方肌緊縮的個案不多,大多數都是「被繃緊」,所以執行前,建議先擺位看看頭往哪一邊倒的幅度比較小,要拉動作幅度小的一側,痠痛側不一定需要伸展。

上斜方肌的伸展運動
上斜方肌的伸展運動

以上運動都非常適合平時自主訓練,若仍無法舒緩你的椎間盤突出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 最後還是要提醒,椎間盤突出依照症狀、嚴重程度的不同,所需的恢復時間與處理方式會有所不同。

如果你的情形是以下其中之一,如:非常疼痛、產生感覺異常、出現明顯肢體無力、做了保守治療 6 個月以上仍未有任何改善,建議可與醫師及治療師討論是否有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切勿迷信偏方延誤就醫。

/ 關於動晰物理治療所 /
動晰物理治療所

動晰物理治療所的核心理念為「全人、科技、預防」,期望結合不同領域專長的治療師,建構最完整的治療方案。由不同治療師從不同面向解析問題,找尋各種解決問題的可能與治療方式。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預防電視成癮   讓客廳成為兒童遊戲室

2017-07-05
趣味兒童親子運動體適能保健話題

小小孩童活潑好動難受控制,常搞得家長暈頭轉向,為了爭取休息時間,顧不得可能對孩子視力的傷害,讓電視或電腦充當保姆,平穩孩子的「過動行為」,不過近日不少研究指出,長時間暴露在螢光幕前會降低快樂程度,比較容易和親友吵架,恐導致情緒管理和家庭功能失和。

有關電腦或3C保姆的研究,大部分在探討與孩子身體健康和學業表現之間的關係,2014年《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JAMA Pediatrics)網路版發表了一篇報告〈Early Childhood Electronic Media Use as a Predictor of Poorer Well-being :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研究團隊耗時3年追蹤3600名年齡介於2到6歲的歐洲兒童,研究結果發現花較多時間在螢幕前的孩子,特別是盯在電視機前越久的孩童,會產生「電子螢幕症候群」,這些孩童的健康快樂程度較低,也較易出現情緒和家庭功能失和的問題。

不是完全不能讓孩子看電視。電視仍是一種快速吸收資訊的方式,家長該如何有智慧地協助孩子選擇適合的節目,以及調整觀看時間的長度才是重點,因為孩子年紀還小,判斷力較弱,可能不易分清電視或是電玩的內容並非真實的,甚至產生模仿行為。因此,協助減少孩子在螢幕前時間的最好方法,就是幫孩子找其他可以做、有興趣的事來做,不管是閱讀或是運動,都會是很好的活動。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發揮創意,創造一些全家參與的活動吧!

兒童電視成癮,會導致各種不良生活習性。 拍攝提供/貝恩親子教室

孩子總是被電視綁架?這時候爸媽總是習慣以催促或命令的方式逼使小朋友離開電視,不過往往徒勞無功,小朋友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不要」或「等一下」,任你怎麼拉也拉不起來。

在此建議爸爸媽媽,可以用關燈的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並營造懸疑氣氛,接下來就可以玩一個「手電筒尋寶遊戲」,玩法如下:

1.爸媽準備幾個玩具或布娃娃當作寶物,並提供小朋友每人一隻手電筒。
2.孩子們當鬼,必須閉眼倒數十秒,爸媽此時開始將「寶物」藏起來。先界定好範圍,藏的時候可以有難有易,以好找任務的建立孩子的自信與興趣,找到之後便可以逐次提升難度。
3.寶物藏好之後,小朋友便可以以手電筒照射來尋寶,每位小朋友可以賦予不同的尋寶任務,若小朋友一直找不到,爸媽可以稍作提示協助。
4.小朋友找到寶物之後,爸媽可以用口頭讚美或實質的獎品給予鼓勵。

關燈可以讓孩子轉移注意力,營造特殊氣氛。 拍攝提供/貝恩親子教室

將孩子成功從電視轉移注意力之後,爸媽可以乘勝追擊,再用幾個趣味遊戲,吸引小朋友興趣,並以實際說明並參與的方式,帶領小朋友一起來操作,達成居家體能活動的目標。

 1  陸上划龍舟

此遊戲是由「屁股走路」延伸而來,一樣是以屁股著地的方式,以雙腿伸曲、屁股挪動的方式往前移動,客廳空間有限時,可以採取直線路線,或者可以採環繞式的方式來進行。爸媽可以自訂一些遊戲規則,以競賽的方式來進行,增加刺激性與趣味性。例如:爸媽說「鱷魚來了」或「浪來了」就要由前進變成後退,或者「木頭人」可以讓小朋友停在原地不動等等。爸媽可以用口頭讚賞或實質獎勵的方式,鼓勵小朋友來參與競賽。

陸上划龍舟 拍攝提供/貝恩親子教室

 2  歡樂貨運行

此遊戲可訓練孩子的核心肌群,藉由雙腳懸空,以雙手走路的方式來前進,除了訓練孩子的肌力與穩定度,還可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與身體的控制能力。

進行方式:
1.小朋友趴臥地面,將要載運的「貨物」(可使用布娃娃或其他輕量小物)置放在小朋友背上,由爸媽抓握其雙腳使其身體騰空,讓小朋友以雙手走路前進。
2.到達目的地之後,小朋友可以嘗試扭身將「貨物」倒在目的地(可使用紙箱或竹籃)。
3.中途若「貨物」不慎落地,則必須返回起點重來。
4.可以設立競賽,看誰在限定時間之內能運送最多貨物便是贏家。此遊戲較為耗費體力,競賽可量力而為。

歡樂貨運行 拍攝提供/貝恩親子教室

 3  人體起重機

此遊戲可同時訓練家長與小朋友的核心肌群與雙腿肌力,並同時可訓練家長與小朋友的配合默契。

進行方式:
1.爸爸或媽媽與小朋友背對背站立,家長以手勾手的方式將小朋友背起。小朋友可站在茶几上較容易背負成功。
2.將與前項遊戲相同的「貨物」置於茶几上,背負者稍做彎身,與小朋友合作,讓小朋友以雙腳將貨物夾起。

人體起重機(1) 爸媽背對背背起小朋友,讓小朋友用雙腳夾取貨物。 拍攝提供/貝恩親子教室

3.爸媽開始往目的地移動,到了之後轉身讓小朋友將貨物放在目標容器(紙箱或竹籃)之中即成功。

人體起重機(2) 到達目的地之後,小朋友釋放雙腳讓貨物掉入容器中。 拍攝提供/貝恩親子教室

以上就是幾個簡單又有趣的親子客廳體適能遊戲,您可以參考上面的一些玩法,或者也可以設計您喜愛的遊戲方式,最重要的是引起孩子的興趣,讓他不再與「電視兒童」劃上等號!

責任編輯、攝影/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