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任職於台北原力復健科診所,致力於打造全世界最棒的復健科診所。善長運動傷害治療、功能性增生注射、Redcord懸吊、運動治療、鐵人三項、肌力與體能訓練。
著作
《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鐵人醫師最想告訴你的復健眉角》
證照
美國運動醫學會私人教練(ACSM-CPT 1038238)
Cyriax 脊骨矯治
懸吊訓練 Redcord Neurac1認證
台灣運動醫學會隊醫研習
KBC 壺鈴教練
有些人老是覺得肩膀、腰背痠痛,但不管怎麼按摩、伸展還是覺得痠痛,其實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核心肌群力量不足加上日常姿勢一直不正確導致,此時會造成肩頸、背部必須負擔很大的額外的壓力才形成的緊繃。這時,可以坐上一些肌力訓練來增進核心力量。
腰部及腹部等核心肌群的肌力不足時,會讓身體軀幹姿勢位置不正導致肩頸痠痛,像是駝背造成頭部前傾的「上交叉症候群」,或是常見因為工作壓力、形成肩頸過度緊繃的「肌筋膜症候群」,都跟核心肌力不足有關。不過另一種原因,可能是肩膀、脖子或是腰部本身的活動出了問題、或是肌肉無力,導致必須倚靠其他部位出力,而原本的位置不敢使用,這樣的情況下,久而久之,週邊的肌肉也會形成痠痛,因此導致會有五十肩、退化性關節炎、鈣化,或是椎間盤突出等。
像是五十肩造成活動角度受限,舉手可以完成的動作必須要用腰力、背或胸的力量,例如以前可以舉手洗頭,但是罹患五十肩後,手不僅舉不起來,在洗頭時還變成需要彎腰才能洗,然而每天至少多彎10分鐘,腰部就會酸痛,久而久之也會產生肩頸酸痛。
如果要預防肩頸與腰背痛,可以透過簡單的肌力訓練來達成!一般來說,棒式與側棒式Side Plank 棒式被公認是最有效訓練腹部核心肌群的動作,它也衍伸出側棒式等多種變化。
棒式動作:雙手肘於肩膀正下方撐地,雙腳與肩同寬,用肚子跟腿部的肌肉將身體從地面撐起,讓身體保持平行不拱背、肚子收緊並保持呼吸,視體力維持30秒以上。
側棒式動作:身體轉向一面,手肘屈曲放在肩膀正下方,將臀部收緊並鎖定骨盆在穩定位置,雙腳伸直交疊,用前臂和腳部支撐重量,讓肩膀、臀部及腿成一條直線;上方的手輕鬆擺在大腿或臀部上,1分鐘後切換左右側。
然而核心肌群是身體軀幹相當重要的肌肉,核心肌群主要負責維持上半身的許多動作,以及身體的平衡與直立,所以藉由訓練核心肌群可以減緩許多的肌肉痠痛,以及矯正身體不良的姿勢等,如果你有長期的肩頸痠痛或是腰背痛,不妨來試做強化核心的運動!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山姆伯伯工作坊
責任編輯/妞妞
運動員軟組織處理是運動員訓練或參賽前後最需要的服務,讓運動員肌肉與筋膜處於最佳狀況。Anatomy trains手法最受運動員喜愛。本課程內容著重在實際操作,有志進修的你一定不能錯過!
運動員軟組織處理是運動員訓練或參賽前後最需要的服務,讓運動員肌肉與筋膜處於最佳狀況。Anatomy trains手法最受運動員喜愛。本課程內容著重在實際操作。
肌筋膜放鬆按摩術在國外已流行超過20年,它是一種對肌肉或其他結締組織放鬆的一種手法,近年來一位國際知名的按摩學者Tom Myers再加入一套對人體肌肉及筋膜組織的解剖結構串連,使得肌筋膜放鬆按摩法更加改善對運動傷害及軟組織損傷處理的效果。
筋膜系統是一層包覆於肌肉及骨骼結構之外的堅韌結締組織,它覆蓋整個身體從頭到腳形成一個立體網絡,是人體中最大的結締組織網絡系統,其功能是支撐、穩定和緩衝肌肉與骨骼結構,因此可作為肌肉在運動時的外在固定系統與動態時柔軟性的系統。本課程將藉由現今最新的肌肉解剖串聯結構,又稱之為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s),認識筋膜系統的構造和功能,從而了解通過治療筋膜系統來處理運動員身體上的各種運動訓練所造成的緊繃。並從這些肌筋膜系統的認識基礎上,教導肌筋膜放鬆按摩術。
本課程授課教師平日於臺中地區協助許多棒球、網球與田徑選手處理運動訓練造成的肌筋膜緊繃與運動傷害,也指導基層運動教練肌筋膜處置方式,經驗非常豐富。她的多名學生也在近年陸續投入國家隊服務。這個課程適合各單項運動教練、物理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員、運動健身教練、推拿師、運動整復人員、體育相關從業人員等參加,可以讓這些對肌筋膜治療有興趣的人員從中獲益。
民國105年2月18、19日(星期六、日)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
國立體育大學行政教學大樓206
(一)凡國內各級運動教練、學校教師、運動員及對本研習課程有興趣者均可報名參加。
(二)本研習會限名額40名。
(三)報名費:(研習會期間提供午膳)
本會會員與學系學生4500元
非本會會員4700元整
*106年1月10日開放報名到1月24日享早鳥價4500元。
全程參與研習者頒發研習時數證書,將向臺灣物理治療學會與本會申請研習時數,亦向體育署學校體育署申請備查。
參加人員請依規定向所屬單位報請公/差假登記,若需公假公文,請聯繫本會行政助理藍慧庭小姐(電話: 02-8771-1808)。
張曉昀博士
學經歷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博士
中山醫學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副教授
興農牛職棒球團運動傷害顧問
亞洲盃青年棒球錦標賽中華隊隨隊物理治療師
美國職棒波士頓紅襪隊球員訓練及發展中心短期訪問
解剖列車及肌肌膜放鬆術(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 Meridians)課程結業
深層組織按摩課程(deep tissue massage)結業
臟器鬆動術level I & II 課程結業
顱薦椎療法 level I & II 課程結業
動態貼紮(Dynamic taping) level I & II課程結業
YMCA 個人運動指導員及團體指導員
亞洲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運動按摩(書籍翻譯作者)。禾楓書局有限公司。ISBN 978-986-6287-24-4。
深層組織按摩(書籍翻譯作者)。禾楓書局有限公司。ISBN 978-986-6287-25-1
助教
張耘齊博士生
學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博士候選人
中山醫學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碩士
2009/2010台灣高中籃球聯賽新榮高中隨隊物理治療師
清華大學田徑隊專職物理治療師
2014冬季世界大學競速滑冰錦標賽國家隨隊物理治療師
2014年 世界大學運動會北部訓練基地駐點物理治療師
2015年 新北市運動防護站駐點物理治療師
2016年 台維斯盃亞太區網球國家隨隊物理治療師
第一天
08:30-09:00 報到
09:00-10:20 解剖列車原則及肌筋膜放鬆術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 and Rules of 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 Meridians)
講師: 張曉昀博士
10:20-10:30 休息時間
10 : 30-12 : 00 筋膜組織與生物力學的調節
(Fascia and Biomechanical Regulation)
講師: 張曉昀博士
12:00-13:30 午餐休息時間
13:30-15:00 肌筋膜放鬆術之淺層背部路線及實務按摩操作
(Superficial Back Line & Practice)
講師: 張曉昀博士
15:00-15:20 休息時間
15:20-17:00 肌筋膜放鬆術之淺層腹部路線及實務按摩操作
(Superficial Frontal Line & Practice)
講師: 張曉昀博士
第二天
08:30-09:00 報到
09:00-10:20 肌筋膜放鬆術之側面路線、旋轉路線及實務按摩操作
(Lateral Line & Spiral Line & Practice)
講師: 張曉昀博士
10:20-10:30 休息時間
10 : 30-12 : 00 肌筋膜放鬆術之上肢路線、功能性路線
(Arm Lines & Functional Line & Practice)
講師: 張曉昀博士
12:00-13:30 午餐休息時間
13:30-15:00 自主肌筋膜放鬆術及操作
(Self-myofascial Releas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講師: 張曉昀博士/助教
15:00-15:20 休息時間
15:20-17:00 分組評估練習、個案討論、Q&A
( Assessment Practice and Case Discussion)
講師: 張曉昀博士/助教
17:10-17:30 結業式 & 領取證書 & 賦歸
報名連結: https://goo.gl/forms/SXF6tFCoct3UpQtl1
更多資訊請上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學會官網,或其臉書社團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