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調查:疫情期間五成台人少運動 七成人坐困家中增負面情緒
1
疫情期間坐式生活增負面情緒
調查:疫情期間五成台人少運動 七成人坐困家中增負面情緒
2
想抗老長壽你可以這樣做!美名校教授:斷食18小時是有效關鍵
3
滑手機時,你的脖子很可能正在硬舉30公斤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調查:疫情期間五成台人少運動 七成人坐困家中增負面情緒

2020-05-05
話題 保健 生活 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雖趨緩,但據董氏基金會最新線上調查,超過五成民眾在近一個月的生活型態出現各種變化,38.3%每天「坐著」超過8小時,70.5%生活型態經常以「坐式」(如聊天、開車、看電視、閱讀、上網等)為主,且有45.7%民眾認為自己的「身體活動量」比疫情前來的少。

疫情期間坐式生活增負面情緒
調查:疫情期間五成台人少運動 七成人坐困家中增負面情緒

董氏基金會為了瞭解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影響民眾的生活與情緒,針對國人於4月19-28日透過網路進行線上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282份,希望藉此呼籲民眾防疫期間面對各種變化。

結果發現,超過五分之一民眾不滿意因疫情引起的生活變化;最近一個月的情緒狀態前五名,分別為「平靜」(43.9%)、「擔心」(38.1%)、「焦慮」(23.2%)、「緊張」(21.8%)、「驚慌」(9.3%),前五名當中竟有四項負面情緒,且女性在選擇負面情緒的比例上高於男性。

因疫情影響須調整的日常,覺得最不習慣與不方便的前三名為:配戴口罩時間長(35.3%)、休閒活動選擇減少(16.1%)、減少與親朋好友的聚會(13.1%)。而有正向感受的前三名分別是:與家人/親友相處(33.5%)、網路資訊或影音的分享(31.5%)、個人應用時間增加(31.4%)。

配戴口罩
因疫情影響最不習慣的是配戴口罩時間長(35.3%) ©freepik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在做各種身體活動的頻率上,常從事坐式生活(如看電視、閱讀、上網…等)者高佔70.5%,輕度身體活動(如散步、伸展、家務勞動…等)者佔40.2%,中度身體活動(如健走、舞蹈…等)者佔16.7%,強度身體活動(如跑步、跳繩…等)者僅佔7.3%。從事比例隨著運動強度遞減,而中強度身體活動的比例男性高於女性,輕度活動或坐式生活的比例女性高於男性。

此外,超過六成六受訪者減少與親友面對面互動的頻率,女性減少的明顯比男性多;近三成五受訪者以通訊工具和親友互動頻率增加,女性增加的也明顯比男性多。  

葉雅馨提醒,這次調查同時發現,選擇負向情緒的比例上,每天坐超過8小時者多於坐8小時內者。民眾防疫期間活動難免受限,要特別注意的是,坐式生活超過6小時便屬於久坐,已有多項研究證實,久坐易增加各種非傳染性疾病的罹患率,造成骨骼傷害、肌肉退化與影響心理健康。

坐式生活
坐式生活超過6小時便屬於久坐

防疫期間,妥善利用生活空間、空檔,例如搭交通工具提早一兩站下車,透過走路保持基本的活動量。如果無法外出,可以透過手機App或鬧鐘等,定時提醒自己該起來動一動;整理家理或是跟著線上遊戲、教學影片鍛鍊身體也是很好的方式,讓自己在家裡也能運動,不僅讓生活多些樂趣,也保持身心健康。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抗老長壽你可以這樣做!美名校教授:斷食18小時是有效關鍵

2020-05-18
觀念飲食方式飲食保健話題

想抗老長壽這是人人都想要做的一件事,但是,到底有什麼確切的實際方法可以成功呢?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發現,只要在一天中連續16~18小時不吃東西,就能達到延長壽命的效果。但這樣的斷食法是不是人人都適合?來聽聽這位名校大學的教授的說法。

想抗老長壽你可以這樣做!美名校教授:斷食18小時是有效關鍵 ©liteneasy.com.au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邁特森(Mark Mattson)整理出所有相關斷食延長壽命的論文發現,間歇性斷食對身體有許多益處。像是可以降低血壓、減重瘦身,還能延長壽命。邁特森的評論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然而這篇報告建議大眾,或許醫師們能將間歇性斷食作為一種治療方式來預防或是治療肥胖、癌症、糖尿病,以及心臟疾病。

不同斷食方式都能達到目的

邁特森採用兩種斷食模式,第一種每日限時飲食,也就是一天中僅有6到8小時在進食,其他16至18小時不吃東西。第二種是5比2間歇性斷食法,每週節食兩天,節食日子所攝取的卡路里一天必須低於500卡。然而邁特森指出,在過去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嚙齒動物和體重過重成年人接受間歇性斷食,而結果確實顯示,不論是嚙齒動物或過重成年人的健康狀況都有所改善。在進食與斷食之間切換,可以增進細胞健康,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斷食可以觸發代謝轉化。因此在代謝轉換的過程中,細胞會用光所儲存的能量將脂肪轉化為能量。

©insider.com

斷食法好處

有些研究發現,間歇性斷食的好處在於提高飲食效率,也就是更能讓你吃進的營養發揮效用。而有些研究則指出,間歇性斷食顯然與長壽、更健康的心臟和加強認知能力有關。邁特森特別援引以長壽聞名的沖繩人當例子指出,他們的間歇性斷食作法,讓他們延年益壽且遠離肥胖。間歇性斷食也被認為與提升胰島素阻抗有關,這有助穩定血糖。根據2018年一份小模研究發現,3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男性在施行間歇性斷食而成功減重後,可以停止服用胰島素。這個研究某種程度上,推翻了一般所認為的「糖尿病無法治癒」說法。然而另一份研究也顯示,間歇性斷食可以透過改善腦功能和神經可塑性,以達到提高抗壓性的效果。2009年一份研究發現,限制卡路里攝取的高齡者,成功提升了語言記憶能力。

斷食有益處,但人對飢餓的忍耐力低

然而人對飢餓的忍耐力低,正是間歇性斷食難以克服的研究限制。根據2017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針對間歇性斷食研究發現,就因為受試者實在難忍飢餓的折磨,導致40%受試者沒有完成研究就選擇退出,奔向食物懷抱。此外,人在運動過後,或是上完一整天班以及完成任何一項自認艱鉅的任務後,就會想大吃,因為這就是人性。

但邁特森錶熾,一切痛苦都是暫時的。剛開始斷食一定非常痛苦,但通常經過兩週至一個月後,身體和大腦就會習慣你的新作法。然而看完邁特森授的說法,你也會想嘗試這樣的斷食法來延長壽命嗎?

資料來源/CNN、USA TODAY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滑手機時,你的脖子很可能正在硬舉30公斤

2016-05-23
伸展趨勢新知保健知識庫

你曾經在使用手機或電腦時,感到一陣頭痛嗎?你的頸部會疼痛嗎?你的手指在平時或睡覺時會麻木和刺痛嗎?正因為人們使用手機和電腦的時間越來越多,前述的這些症狀已經悄悄的找上身了,如果你也己經有這些現象,廣泛的說你身上也有“科技脖子”。

醫學研究表示,人類的頭顱平均是5公斤,當頭部與身體成一直線,直視前方時,脖子上的重量大約就是5公斤。當你的頭向前彎曲15度,它的重量便可以從5公斤增加到13公斤。彎曲至45度,你的頭將發揮約25公斤的力道,到了 60度,30 公斤,等同在你的脖子上掛著一個八歲左右的孩子!

©theburgnews.com

平時頸部的肌肉、骨骼和韌帶佷容易地應變任何狀況將頸部的結構保持在對的位置。當你壓低你的下巴看著你的手機,脖子即越來越向前彎曲,並施以頸部更多的重量。如果你是將手機放在你下巴靠近胸部的位置,頭部彎曲的力量就可重達30公斤了。

喜愛的健身的朋友可能更有感,想像你的手正拿著一個5公斤重的物品持續一個小時,現在把重量換成30公斤的啞鈴,大多數的人頂多持續了幾分鐘,但是我們卻要求我們的頸部肌肉維持好幾個小時。據國外的一些醫學報導指出,這些對頸部超成壓力的動作會導致提早磨損你的脊椎和脊椎早期退變。當你反復拉和伸展這個部位,它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炎,這可能會導致肌肉拉傷、神經沾粘、椎間盤突出,並導致脖子的弧度突出。

經常使用這些科技產品的人,或多或少都能感覺到脖子有些疼痛或僵硬等等的微妙跡象。然而大部分的現象是,大家都會忽略或不願重視這個問題,直到跡象變成了更大的問題。甚至於能聽到 :「我認為這是正常的」,或「我越來越老了,所以我可以理解我的脖子會有些疼。」但是,如果你科技脖子每天都有點疼痛,經常的頭痛,或者是手指有些麻木或刺痛,這些都是不應該被忽視的徵兆,因為這些症狀遲早將減損你的手指或手的力量。如果你己經自覺為科技脖子所苦,要怎麼做?首先,做一些自我按摩可以幫助減減輕症狀。不過,糾正姿態和限制低頭量是很重要的。確保當你使用手機時,是將手機拿到一個只需要調整你的眼睛視線的範圍,而不是改變你的脖子的位置。不管是在辦公室、家裡、學校或任何場合,盡量不要久坐,間歇性活動一下對健康有很大的幫助。以下的九個伸展操,是為上班族緩和頸、肩壓力及舒展全身僵硬的肌肉而設計,請不必等到疼痛才行動,這也是您看電視時可以輕鬆做的運動 :

如果你的高科技脖子每天都在煩惱你,請你就一定要尋求醫師的專業治療。這種類型的病情是很難自己解決的,尤其生活及工作習慣的干擾反而會變得更糟。不幸的是,現在沒有藥物能糾正高科技脖子,它必須介入物理治療,以便校正已經發生的肌肉拉傷,這段復原的時間就相當漫長了。愛運動的朋友要積極主動的提醒身邊的親友照料好脖子,它在運動時擔任平衡的任務,而在好脖子變糟之前,最大限度地減少傷害時間,伸展運動可以大家一起來做。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