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帶來的挑戰是無庸置疑的,在42.195公里的距離中,它被認為是最難的公路賽。這樣的距離容易造成肌肉的傷害(包括心臟!),如果在疲憊的情況下打這場硬仗,對內分泌系統的傷害更大。不過,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像馬拉松這樣富有挑戰性的比賽,應該要以有條不紊、戰略性的方式進行,以確保受傷的機率保持在最低限度,將成功的機會提升至最高頂點。
不幸的是,許多跑者由於時間的緊迫而以快速訓練代替有戰略性的方式,因此提升了整體的風險並對於過去的努力功虧一簣。所以,根據你的體能程度、目標和能力,你需要12到20週的時間來準備42.195公里的挑戰。現在,讓我們一起找出你的位置範圍。
不只是初學者,體能程度較低的人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訓練馬拉松,即使是一位訓練有素的選手,如果他們想要讓跑步的時間更長,亦需要更多的心力來準備42.195公里。
假設你一次能跑8-10英里,那麼你需要18-20週的時間來充分準備馬拉松賽。這個週期確保了有足夠的時間,仔細把你的總里程和距離練到一個能在比賽當天持續完成馬拉松的程度。這個級別的跑者應該專注於完成比賽勝過在特定的時間目標上完賽。
但是如果你一周的訓練中的最長距離低於8英里的話,這樣,你還不適合參加馬拉松比賽。建議專注於半程馬拉松,到了4-5個月之後,再進階到馬拉松。
一個中級程度的跑者,如果每周的舒適跑量約有25-35英里,那麼你只需要在14-18週之間專做馬拉松訓練。
中級跑者並不擔心在比賽前的跑量達到20英里左右,或者是否有足夠的時間練習。相反,他們的目標也變成了績效,換句話說,就是一定要有一個具體的時間目標。這些跑者首先將目標設定在達20英里左右的距離,但在實踐中會以18-20英里目標做交替距離跑可的練習。
下面是中級程度的選手在馬拉松訓練最後四周的長距離練習例子:
•20英里:輕鬆配速跑
•16英里:前12英里是輕鬆配速跑,最後4英里以馬拉松的目標配速跑。
•20英里:輕鬆配速跑
•18英里:前13英里輕鬆配速跑,最後5英里以馬拉松的目標配速跑。
這種方法是根據一般耐力和馬拉松專項耐力而設定的,它將幫助你在比賽當天盡量以最快速度跑至終點。
一個進階程度的跑者,如果每周的舒適跑量超過40英里,每次約12-15英里。既然他們的程度已經很好了,那麼便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專做馬拉松訓練。這一類型的選手最有效訓練方法包括12~16週時的具體馬拉松訓練,訓練計劃的前半部分將有助運選手的跑步距離長達20英里,後半部分將包括更多具體的長跑項目練習。
下面是進階跑者馬拉松訓練最後6周長距離訓練的例子:
•20英里:輕鬆配速跑
•18英里:前14英里是輕配速鬆跑,再以馬拉松速度前進了4英里。
•21英里:輕鬆配速跑
•20英里:前15英里是輕配速鬆跑,再以馬拉松速度前進了5英里。
•18英里:前10英里是輕配速鬆跑,再以馬拉松速度前進了8英里。
你會發現,在能力、水平,目標一致的情況之下,隨著目標速度的增加,跑者程度越高,他們所能掌握的里程和目標速度就越大。最後,他們會跑得越快。
不管你是什麼類型的馬拉松選手,如果你持續在長距離的能力中努力,雖然可能會加重你的計劃,但是這對你的比賽時間,也會有最直接的影響,現在穿起鞋子,開始跑步,一定能看到效果。
責任編輯/瀅瀅
你會跑得上氣不接下氣嗎?跑步這項運動,一直是最受歡迎、最具群眾影響力的運動,但是,有些跑者常常在跑步完後,除了腳會痠之外,還容易喘以及呼吸換氣次數變得較頻繁,其實,這是因為呼吸肌力不足的關係。如果想要增強自己的呼吸肌,可以藉由呼吸訓練來進行改善,不管是專業運動員還是一般跑者,都應該透過呼吸訓練來提升自己的呼吸品質。
呼吸訓練,又稱為呼吸肌訓練,是藉由訓練來強化深層的呼吸肌肉以及橫膈肌等,讓呼吸肌更有力。從事呼吸訓練後,可以讓你儘量運用到自己肺部的所有容積,達到最大攝氧量,攝氧量提高了,呼吸就會變得更輕鬆。
但是,一般呼吸法的訓練,其強度往往有一定的限度,無法讓自己的呼吸肌力有效提升,此時,若能使用一些輔助器材,以增加阻力的方式來鍛鍊呼吸肌群,就能讓你更容易達成最大攝氧量的目標,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來改善自己的呼吸品質。
為此,我們請到一位熱愛運動的女生,藉其豐富的運動經驗以及對自己身體狀況的了解,對呼吸訓練做一個實際的測試,以下是她的實測心得:
一直都非常熱愛跑步的運動美人珍珠,每天都花許多時間專注在跑步上,我們提供了一款呼吸訓練器,並請她在訓練期間每天搭配呼吸訓練器來增強鍛鍊呼吸肌,看看一段時間之後她的呼吸品質有什麼變化。
珍珠:「我時常覺得,在進行任何活動時,雖然身體不累,但都會明顯感到很容易喘以及胸悶,而跑步一直是我熱愛的運動,但每次跑步時,都會一直覺得很喘很不舒服並且還會增加身體能量消耗與疲勞。運動星球介紹健氣家BRAVO舒呼樂呼吸訓練器給我時,光聽名字就想說,呼吸也可以訓練?但是,為了想了解這產品對我在運動時有沒有幫助,於是就欣然接受,開始投入到這項訓練上。
在開始訓練前,健氣家的專員先使用了專業的Powerbreather電子式呼吸訓練機來幫我檢測自己的呼吸品質,測量後發現,呼吸的頻率以及肺容量都比從未進行呼吸訓練者來的高,可能是因為我都有定時地去運動,但是,我的呼吸速度頻率及穩定度在數據方面顯示都不太穩定,這代表我的呼吸品質不夠好,所以才每次在跑步完後,都顯特別喘以及需要大口大口的換氣。所以,在測量完並與健氣家專員討論後,他們先幫我設定適合我阻力的強度來進行訓練,看看在快四周的訓練過後,會不會在跑步和呼吸方面有明顯差異。於是,我按照建議在每天早晚做30次的吸氣訓練,強度由阻力等級二開始起跳,慢慢地,大概快兩週的時間裡,我開始覺得有明顯的效果出來。」
珍珠:「在我使用呼吸訓練氣約兩週的時間裡,我在測量跑5K的時候,發現我的成績有明顯進步,在跑的過程中,雖然還是覺得喘和身體沈重,但沒想到成績出來是有進步的,這讓我很訝異。像是我每週都有團練,都需要跑8k的山路,每次跑完的成績都約落在一小時十幾分的成績,而這次團練出來的成績,明顯比之前減少了有快20分鐘,才55分多而已。而且,不僅我成績有進步,連整個呼吸也變得比較順暢,我想真的是呼吸訓練氣幫助我這樣明顯的進步,讓我跑步的狀態越來越良好。之後,在經過快四周的訓練時間後,更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我每一次跑步後,喘的次數有大幅減少,胸悶的感覺也漸漸消失,感覺整個人的狀態有比使用呼吸訓練器前來得更加良好。」
珍珠也表示,在日常活動上,也明顯感到呼吸越來越順暢,在跑步時,換氣的次數變得比較少,感覺所需要消耗的能量也相對減少、比較不容易累,在呼吸方面也比訓練前來得更為舒暢。在經過快四周的訓練過後,健氣家幫我再做了一次訓練後的檢測,測量結果發現,呼吸肌力比之前更為穩定,而且數據都比訓練前來的更加提升,真是非常令人開心。
以下就是運動美人珍珠使用呼吸訓練器鍛鍊後的數據分析:
此圖數據是珍珠在未使用呼吸訓練器前的檢測,圖分別代表:第一個是訓練組抗強度&肺容積、第二個是功率(可作為斷定呼吸肌的力量)、第三個是吸氣速率、第四個單口累積能量。則此圖數據是珍珠使用呼吸訓練器訓練後的測試,從數字上面觀察,發現都有明顯的提升,呼吸肌也越來越強。
每次測試時,都是吸氣30口,珍珠每一口所使用的力量都持續上升,代表使用呼吸訓練器後,呼吸肌的力量有因為訓練而增加,且呼吸越來越穩定。
從數據方面顯示,使用呼吸力訓練器對運動的表現真的大幅提升許多,這對熱愛運動的珍珠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有幫助的訓練。此次由珍珠所做的使用測試顯示,擁有越好的呼吸肌力,才會提升呼吸品質,在運動方面,更能提升更好的表現,而且在女性身上,差異似乎更為明顯。
簡而言之,如果能隨時隨地以及持之以恆地做呼吸訓練,就能輕鬆增進自己的呼吸品質,因此,不管是一般有運動習慣者或是專業運動員,都可以透過呼吸訓練器來鍛鍊身體深層的呼吸肌群,幫助自己輕鬆吸入更多空氣來換氣,進而可以獲得更良好的呼吸品質,並在運動表現上有更明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