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跑又稱乳酸門檻跑,是指以比10K或5K比賽速度稍慢(每公里大約慢10-15秒)的速度進行訓練,或者以平時15K到21K的配速來跑。一次節奏跑的長度按時間來算在15-45分鐘以內,換成距離則在5-12公里之間。
節奏跑幾乎出現在各種中長跑訓練中,可見它的重要,簡單來説它代表一種有強度但又可以較長時間持續的跑步狀態。因為有一定速度感,訓練時間不會過長,不像LSD慢速且平淡,又不像多組間歇那樣讓人聞聲色變,跑節奏對很多跑者來説是件很舒服的事。
節奏跑對大幅提升訓練效果非常有幫助,保持較快的速度完成20-90分鐘或者2-10英哩的訓練能夠增強有氧能力,提高跑動力並且幫助你在面對保持較高配速長時間跑步時變得更加有信心,這種形式的訓練適合半馬和全馬跑者在比賽前做最後的努力。
節奏跑全程保持相同配速看似簡單明了,但是最好在安排節奏跑訓練之前根據自己的目標準備兩種配速:半程馬拉松配速和全程馬拉松配速,在節奏跑中運用這兩種配速能夠非常有效的提高現有水平,對準備從3000公尺到超級馬拉松之間所有距離比賽都有效。如果你專門為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做訓練準備,節奏跑在整個訓練計劃中必須佔有非常大的比重,並且能夠練習長時間保持目標配速的能力。
暖身運動:輕鬆跑步5-10分鐘,然後進行4x50公尺的大幅跑步,約一天的節奏跑得步幅與50公尺恢復跑步或走路,然後再進行動態伸展練習。
目標:節奏跑新手,可以以4週做漸進式練習。熱身約為10-15分鐘。
第1週:15分鐘的節奏跑,60秒恢復性輕鬆慢跑,
第2週:20分鐘的節奏跑,60秒恢復性輕鬆慢跑,
第3週:20分鐘的節奏跑,90秒恢復性輕鬆慢跑,
第4週:20分鐘的節奏跑穩態節奏跑配速。
目標:5-10K
以半程馬拉松目標配速持續20-30分鐘的節奏跑訓練對於想要參加5-10公里比賽的跑者在訓練週期最初階段提高有氧能力作用明顯。
目標:半程馬拉松
如果距離自己目標半程馬拉松比賽還有2-3週,持續30-50分鐘以半程馬拉松目標配速的節奏跑是最合適的訓練,它能夠準確的預測你是否能夠達到自己設定目標。
目標:全程馬拉松
訓練時間控制在30-90分鐘範圍內,然後再根據比賽目標、比賽經驗和所處訓練週期不同階段做出具體訓練時間的調整。
參考資料
日期 | 最高氣溫 | 最低氣溫 | 降雨量 | 天氣情況 |
2015年11月1日 | 17.8℃ | 12.2℃ | 0.00mm | 多雲時晴 |
2014年11月2日 | 8.9℃ | 5℃ | 0.00mm | 大風、多雲、寒冷 |
2013年11月3日 | 12.8℃ | 2.8℃ | 0.00mm | 多雲時晴、微風 |
2012年11月4日 | 10.6℃ | 3.9℃ | 0.00mm | 晴、午後轉多雲、寒冷 |
2011年11月6日 | 12.2℃ | 3.3℃ | 0.00mm | 晴 |
2010年11月7日 | 10.6℃ | 2.2℃ | 0.00mm | 晴、微風、寒冷 |
2009年11月1日 | 14.4℃ | 9.4℃ | 0.254mm | 晴、早上有降雨 |
2008年11月2日 | 10℃ | 3.3℃ | 0.00mm | 晴、早上有降雨、寒冷 |
2007年11月4日 | 13.3℃ | 7.2℃ | 0.00mm | 大部分時間晴朗 |
2006年11月15日 | 10℃ | 2.8℃ | 0.00mm | 大部分時間晴朗、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