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遲來的榮耀!陳葦綾、盧映錡獲2008北京奧運金牌及銀牌
1
遲來的榮耀!陳葦綾、盧映錡獲2008北京奧運金牌及銀牌
2
運動加救護國手新趨勢 高雄市運動熱區醫護鐵人學校開課
3
臺北世大運賽事落幕 我26金排第3創空前紀錄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遲來的榮耀!陳葦綾、盧映錡獲2008北京奧運金牌及銀牌

2018-01-26
話題 綜合 奧運 新聞

因2008北京奧運中國女子舉重3位選手用禁藥被取消獎牌資格,我國舉重女將陳葦綾、盧映錡分別獲補頒2008北京奧運女子舉重48公斤級金牌及63公斤級銀牌,中華奧會於1月25日在主管機關教育部體育署林德福署長、中華奧會林鴻道主席及沈依婷秘書長、國際奧會(IOC)吳經國委員共同見證下,舉行莊重而溫馨的頒獎典禮,與陳葦綾、盧映錡兩位選手及2008年中華代表隊共享這榮耀的時刻。

我國舉重女將陳葦綾(左)、盧映錡分別獲補頒2008北京奧運女子舉重48公斤級金牌及63公斤級銀牌。

現場觀禮貴賓亦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代表團團長-時任中華奧會主席蔡辰威、2008年北京奧運代表團總領隊-中華奧會副主席蔡賜爵、時任體委會主委-臺北市立大學校長戴遐齡、時任中華奧會秘書長-顧問陳國儀、時任中華民國舉重協會理事長-中華奧會副主席張朝國、舉重協會張楊寶蓮理事長、國立體育大學高俊雄校長、詹貴慧副校長及中華奧會全體委員等。盧映錡的母親郭秀足女士亦親自到場觀禮。

現場貴賓雲集

邀請頒獎儀式由國際奧會吳經國委員為陳葦綾選手及盧映錡選手分別頒發金、銀牌獎牌、胸針及獎狀。中華奧會表示,本案依據國際奧會通知進度及頒獎規範進行,現場並演奏奧林匹克聖樂和中華奧會會歌。中華奧會並已向體育署提出兩位選手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之變更申請。

國際奧會吳經國委員為陳葦綾選手頒發金牌獎牌、胸針及獎狀。
國際奧會吳經國委員為盧映錡選手頒發銀牌獎牌、胸針及獎狀。

資訊、圖片提供/中華奧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加救護國手新趨勢 高雄市運動熱區醫護鐵人學校開課

2018-06-11
話題綜合活動生活新聞

結合產官學之教育部體育署「高雄市運動熱區醫護鐵人學校」6/9在277自轉車高雄店盛大開學,本次首度結合「學校訓練」與「救護認證」賽事安全構想,學員在經過兩個月的計畫中所提供游泳、馬拉松及自行車課程的洗禮後,更可進階參加醫護鐵人初級救護技術員EMT訓練。

高雄市運動熱區醫護鐵人學校開課了!

開學典禮當天,廣邀產官學代表蒞臨指導,包括現任立委趙天麟、高雄市政府體育處代表、高雄市運動熱區計畫主持人實踐大學方信淵教授、協辦單位正修大學休閒與運動管理系主任顏克典教授、高雄市體育會鐵人三項委員會主委姜寄生與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等代表。

南區醫護鐵人校長楊媛涵與實踐大學方信淵教授對於兩個單位的合作相當期待,也共同指出運動熱區今年推行醫護鐵人學校有7大亮點,包括非競賽型訓練、社群聯盟、整合行銷、地方特色、訓練課程結合EMT等賽場防護觀念。

本次參與醫鐵學校並同步報名醫護鐵人EMT訓練的鐵人三項國家級選手蔡曜宇表示,從選手走向教練幾乎是過去以來的常態,但具備救護的觀念不僅可以自助更可以導正許多人對於運動防護甚至是強化賽事安全概念的重要基石。教練需EMT證照更是坊間各大健身房常見的要求,醫護鐵人結合知名金鳳凰協會共同舉辦的初級救護技術員EMT訓練課程,不僅結訓通過考試後可以拿到證照還能在過程中享有賽事安全相關的概念,可謂一舉數得。

正修大學顏克典教授表示,目前與醫護鐵人合作協辦中國民國鐵人三項協會裁判、國際知名鐵人三項IRONMAN賽務人員等課程及賽事安全講座,正是為了替未來國家的賽事安全評鑑進行鋪路,藉由點線面的結合及產官學的資源,讓賽事安全的概念更融入賽場。

醫護鐵人學校及醫護鐵人初級救護技術員EMT訓練課程,今年在高雄及台北皆有舉辦,有興趣的民眾歡迎洽詢各地277自轉車門市或醫護鐵人官方網站、高雄市運動熱區臉書粉絲專頁-「高雄運動幫幫忙」。

資料來源/台灣鐵人賽事安全協會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臺北世大運賽事落幕 我26金排第3創空前紀錄

2017-08-30
話題綜合新聞台北世大運

2017臺北世大運30日落幕,臺灣參賽項目於29日結束,總計豪取26金34銀30銅共90面獎牌,總排名位居第三,是我國歷年來參與國際運動賽事最佳成績,主場優勢發揮作用,令國人無不興奮雀躍!

中華臺北本屆世大運表現出色,一共奪下90面獎牌,金牌數排名世界第三。

本屆世大運首度將滑輪溜冰列為競賽項目,臺灣在此項大放異彩,共抱回10金11銀2銅,其中楊合貞獨獲5金1銅最受矚目,可謂中華隊最大贏家。

羽球項目也是中華隊金庫,狂奪5金3銅,尤其最後一夜四場金牌戰役全部拿下,令球迷粉絲為之瘋狂。

田徑項目可謂本屆中華隊最大驚奇,締造2金2銀4銅空前紀錄,楊俊瀚拿下我國在世大運田徑史上首面百米短跑金牌,打破26年來田徑無奪牌紀錄;標槍鄭兆村更擲出超越91公尺驚人成績改寫亞洲紀錄,意義非凡,連國際田總(IAAF)也大篇幅報導。

令國人振奮的還不止於此,中華隊舉重囊括2金1銀4銅,其中郭婞淳挺舉成績更打破世界紀錄,一連串的驚喜讓世大運票房不斷攀升,有些賽事熱賣程度遠遠超乎主辦單位預期。

另外,網球、武術、跆拳道都有金牌進帳,桌球、韻律體操、競技體操、女籃都為地主留下獎牌,締造前所未有的佳績,可說本屆世大運,地主臺灣贏了面子也贏了裡子。

楊俊瀚(左)與鄭兆村的精彩表現,讓中華隊本屆在田徑場上備受矚目,也大大激起國人對於世大運的關注。

2017臺北世大運中華隊獎牌統計

金牌/26
類別 項目 選手
滑輪溜冰 男子10,000計分淘汰賽 陳彥成
男子1000公尺爭先賽 黃玉霖
男子3000公尺接力 陳彥成、宋青陽、高茂傑
女子10,000計分淘汰賽 楊合貞
女子1000公尺爭先賽 楊合貞
女子15,000m淘汰賽 楊合貞
女子3000公尺接力 陳映竹、楊合貞、李孟竹
女子500公尺爭先賽 陳映竹
女子溜冰馬拉松 楊合貞
女子速度過樁 梁宣旼
羽球 男子單打 王子維
女子單打 戴資穎
女子雙打 許雅晴、吳玓蓉
混合團體 -
混合雙打 王齊麟、李佳馨
網球 男子單打 莊吉生
男子團體 -
女子團體 -
女子雙打 詹詠然、詹皓晴
舉重 女子58公斤級 郭婞淳
女子69公斤級 洪萬庭
田徑 男子100公尺 楊俊瀚
男子擲標槍 鄭兆村
競技體操 男子鞍馬 李智凱
跆拳道 混合公認品勢 李晟綱、蘇佳恩
武術 男子南拳/南棍全能 許凱貴
撞球* 男子9號球撞球單打 許睿安
男子9號球撞球雙打 柯秉逸、柯秉中
女子9號球撞球單打 古正晴
女子9號球撞球雙打 魏子茜、郭思廷
 
銀牌/34
類別 項目 選手
滑輪溜冰 男子10,000計分淘汰賽 柯福軒
男子1000公尺爭先賽 柯福軒
男子15,000m淘汰賽 柯福軒
男子300公尺計時賽 高茂傑
男子速度過樁 陳昱錡
女子10,000計分淘汰賽 李孟竹
女子1000公尺爭先賽 李孟竹
女子15,000m淘汰賽 李孟竹
女子300公尺計時賽 陳映竹
女子溜冰馬拉松 李孟竹
女子速度過樁 王佳葳
跆拳道 男子團體公認品勢 張惟傑、黃佳蓉、謝名揚
男子團體對打 劉威廷、楊宗燁 黃鈺仁、何嘉欣
女子62~67公斤級 莊佳佳
女子個人公認品勢 林侃諭
女子團體公認品勢 李映萱、陳湘婷、陳以瑄
射箭 男子反曲弓團體 魏均珩、彭士誠、鄧宇成
女子反曲弓個人 譚雅婷
女子反曲弓團體 譚雅婷、雷千瑩、彭家楙
女子複合弓個人 陳怡瑄
武術 男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 陳宥葳
女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 陳宜盈
女子散打60公斤 林怡汝
高爾夫 女子個人 侯羽桑
女子個人 陳萱
女子團體 陳之敏、侯羽桑、陳萱
桌球 男子單打 陳建安
女子單打 鄭怡靜
田徑 男子110公尺跨欄 陳奎儒
男子400公尺跨欄 陳傑
韻律體操 團隊全能 龔芸、楊千玫、古妮臻、徐紫綺、王心伶、陳沛安
團隊單項決賽-3球2繩項目 龔芸、楊千玫、古妮臻、徐紫綺、王心伶、陳沛安
舉重 男子105公斤以上 陳士杰
網球 女子單打 李亞軒
撞球* 男子9號球撞球單打 劉政杰
 
銅牌/30
類別 項目 選手
桌球 男子團體 陳建安、廖振珽、江宏傑
男子雙打 陳建安、江宏傑
男子雙打 廖振珽、李佳陞
女子團體 鄭怡靜、陳思羽、鄭先知
混合雙打 廖振珽、陳思羽
田徑 男子4x100公尺接力 魏溢慶、楊俊瀚、鄭博宇、陳家薰
男子擲標槍 黃士峰
男子跳高 向俊賢
女子團體半程馬拉松 曹純玉、游雅君、陳宇璿、張芷瑄
舉重 男子62公斤級 高展宏
女子63公斤級 江念欣
女子75公斤級 姚季伶
女子90公斤級 羅楹湲
羽球 男子雙打 李洋、李哲輝
女子單打 江美慧
混合雙打 李洋、許雅晴
跆拳道 男子68~74公斤級 楊宗燁
男子74~80公斤級 劉威廷
男子個人公認品勢 陳建銓
高爾夫 男子個人 俞俊安
男子個人 劉永華
男子團體 俞俊安、劉永華、賴嘉一
武術 男子長拳 蔡澤民
女子散打52公斤 陳暐婷
滑輪溜冰 男子速度過樁 吳東諺
女子500公尺爭先賽 楊合貞
網球 女子單打 張凱貞
混合雙打 詹詠然、謝政鵬
射箭 混合複合弓團體 陳享宣、陳怡瑄
籃球 女子 -
撞球* 女子9號球撞球單打 吳芷婷
*撞球項目為示範賽,不列入正式賽事獎牌統計。

資料、圖片來源/2017臺北世大運組委會・製表、責任編輯/運動星球 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