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宜蘭縣政府教育處
報名詳情請洽活動咖賽事網頁
SUPERACE品牌特色賽事『黑馬半程馬拉松』,於每年秋冬之際固定舉辦,長期以來一直深受跑友們喜愛,今年黑馬以10/14在台北大佳河濱公園首場夜跑為開端,更將跑進大甲溪以南,接連於10/28高雄夢時代廣場、11/18台中中央公園舉辦兩場早安場!透過活動的參與,激勵並鼓舞跑者們始終心存正面能量,平穩堅毅地面對人生每一場挑戰,進而做一次令人刮目相看的黑馬!
今年主題『成為黑馬的N百個理由』,不論你是想來一場自我挑戰,或是想以跑會友,SUPERACE想喚醒每一位跑者心中那匹潛力無限的黑馬魂,準備好,就上場!賽事組別包含適合菁英挑戰的21公里黑魔組,進階訓練10公里黑俠組,以及最受親子與初階跑者喜愛的4公里黑客組。賽事面則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從站點、時段、公里數、贈品等,讓跑者通通都有的選,選自己想跑的,選自己喜歡的,定義出一場屬於自己特色的黑馬。
而在眾多國際大品牌環伺的運動市場中,台灣原創品牌SUPERACE更是異軍突起的黑馬,在產品端尤重使用者經驗,每一屆的賽事紀念品兼具功能與設計並行,高設計感與高品質,總是深受跑友們推崇。今年一口氣設計出三款活動紀念排汗上衣,以及兩款運動專業跑襪,讓跑者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顏色及款式,不只活動當天穿著,更在往後的運動日常中都能持續使用。而原創特色款的『輕量折疊旅跑兩用袋』及『完賽大浴巾』,更是跑友圈內票選敲碗之第一名口碑款逸品!
站點特色方面,台北站可謂是最“Chill“的賽道,以大台北跑友們最熟悉的大佳河濱段為主場,感受夜間優美的基隆河沿岸景色外,更能輕鬆跑出最佳PB。前進至台中站,則從近期新起最具永續與創新精神的中央公園出發,環繞台中之肺來場“森”呼吸,再用雙腳跑上打卡熱點“科湳愛琴橋”,跑進中科人的上班路,可以說是最“忙碌“的賽道。而最有”海味“的賽道高雄站,從夢時代廣場出發,一路跑向光榮碼頭與高雄港,大港這次開跑不開唱,依山傍海跑進中山大學與西子灣,伴隨著海風等待大船入港!
SUPERACE更開始了一項特別的黑馬前哨計畫,派出精神象徵『黑馬特派員』跑進全台各大跑團,除了帶著好康幫你的團練補給加分,為努力訓練著的每一位團員加油打氣,更重要的是希望透過此平台讓更多人認識全台具有特色的優質跑團。有興趣參加此計畫的跑團,歡迎至SUPERACE粉絲團洽詢詳情,與黑馬一起以跑會友,期待未來有更多互相切磋、交流的機會!
品牌更不惜重本推出團報好康限定優惠!凡20人以上之團體,不限組別,每位跑友更多加贈一件『黑馬軍團背心』,而在6/15前報名完成之大型團體,再加碼回饋品牌購物金!另有多站點報名之折抵優惠,活動詳情請上伊貝特活動報名頁面。
一年一度黑馬盛會,號召全台北、中、南各路黑馬英雄好漢,三五好友們成群結伴,今年底,無論你在哪個城市,一起來享受一場台灣原創的優質賽事,與黑馬一同跑!起!來!
活動名稱:2023 SUPERACE黑馬半程馬拉松
活動組別:21公里|10公里|4公里
活動詳情:
台北站|10/14(六)16:00 大佳河濱公園(報名連結)
高雄站|10/28(六)5:30AM 夢時代廣場(報名連結)
台中站|11/18(六)5:30AM 中央公園(報名連結)
資料提供/SUPERACE
責任編輯/林彥甫
談到跑步及馬拉松,距離、里程、時間及配速都是跑者們最在意的數字。數字本身並不是負面的,它能夠激勵、教導和幫助我們改進,使我們在下一次的馬拉松跑程中表現更好。然而,當這些數字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其他領域,且讓這些數字定義我們自己時,卻可能出現了問題。
首先思考:為什麼會開始計畫跑步?我們努力達到目標後,數字的呈現不僅僅於里程數上,更多反應於體重、衣服尺寸等度量上。人性基本的慾望之一就是希望好還要更好,並且基於人們愛美的天性,有些關乎體態的數字似乎一直無法滿足。所以當自己認為已經跑了很多,卻在某天起床發現自己體重的數字不再下降、衣服不再寬鬆,想保持效果似乎只有增加里程數一途,這些數字所帶來的壓力,幾乎影響了整天的心情和生活。
你的生活中或許曾有過這樣的時期,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量體重與體脂,維持某個重要的數字,你不允許自己的身形不夠健美,否則就加入更多訓練幫助自己看起來像一位菁英運動員,因為每當從雜誌上看到他們的身材,你總要求著自己也要成為那個形象。
現實上,菁英跑者們的訓練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所謂的菁英即是少數突出,尤其指體能狀況天賦異稟的人。你的身體與他們不一樣,如果你想要努力達到與他們一樣的成績,甚至重塑自己的外型,這個過程並不一定能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別說是一位更好的跑者。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傾聽身體發出的任何訊號,否則當你終於達到自己的理想PB及體重時卻付出了健康。尤其當目標放在體重卻忘了回應身體的聲音,殊不知這些聲音對你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生理機置並不稱許自己朝著不健康的方向奮鬥。
達到了目標體重後的你會想要花更多的時間,跑更多的里程數。但里程數不見得可以與時間同時做為跑馬拉松的訓練目標,或者說,里程數本身就已是目標。假設你每週有120公里的跑量, 120公里就是你利用了生活中僅存的空檔時間來完成的跑量,有些時候應該要放鬆休息了,卻全部付出在距離的追求,最後仍發現時間還是不夠。也或許達到目標之後,你非常的有成就感,往後的日子,腦中想的便是投入更多更多的時間。
或許換一個角度思考: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跑步成績,可以將自己當作一位跑者而非一位選手;爭取個人記錄並不是壞事,只要不讓數字與時間決定你的自我價值。
假設你為自己設定馬拉松時間要進入4小時內,漸漸地也做到了: 3:59、3:58…等,甚至想像著有一天能低於3:30,留意在這1分、2分之間的差異,其實就是用數字定義了自我,也因此你會發現跑步不再是最自在的事。數字會變化,我們每一天也在變化、老化,總有一天配速也將會漸漸減慢,里程數會變得越來越短。所以若你總會以數字來決定投入一項運動與定義自我價值的指標,最後免不了會是失望的。
當那一天來臨,你的體重增加了、速度慢下來了、里程數甚至不能再增加了,跑步這件事對你來說仍然是值得的。如果你不得不買更大尺寸的衣服,或者跑步的樣子不再像羚羊般的速度,但是你仍是可愛的。不管是否達到自己理想的目標,只要你還喜歡跑步,你永遠都是一位跑者。
數字是衡量成長的一個有效指標,但千萬別忘了數字畢竟是數字,並不用來肯定或否定身為跑者的你或是你的價值。
責任編輯/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