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真實版阿甘:為了媽媽的一句話,他跑2萬公里橫跨美國
1
真實版阿甘:為了媽媽的一句話,他跑2萬公里橫跨美國
2
4分速跑160公里超馬 美國神人一天破兩項世界紀錄
3
2017天利盃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收兵 張家班半鐵男女四連霸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真實版阿甘:為了媽媽的一句話,他跑2萬公里橫跨美國

2018-04-24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故事

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之一倫敦馬拉松剛於22日落幕,活動中最吸睛的金氏世界紀錄Cosplay造型比賽詳細介紹請點此)在「史上最熱倫敦馬」艱困天氣下,仍有34名選手順利抱回金氏世界紀錄獎狀。其中有位大家都熟悉的電影人物身影,雖然造型不起眼,但以2:36:28接近菁英選手的速度,成為世界上裝扮成電影角色跑最快的馬拉松男性選手,也是今年成功破金氏紀錄者中最快的一位。他就是化身《阿甘正傳》主角阿甘的Rob Pope,而他本人的事故更有如真實版阿甘。

真實版阿甘:為了媽媽的一句話,他跑2萬公里橫跨美國 ©VIRGIN MONEY LONDON MARATHON

Rob Pope現年39歲,來自英國第四大城市利物浦(Liverpool),在週日賽道上,他以阿甘(Forrest Gump)一般飛快的速度,一舉破金氏世界紀錄「世界上裝扮成電影角色跑最快的馬拉松男性選手」項目,也一夕成名,成為一位非典型英雄。而他參加倫敦馬其實是為了幫助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WWF)與和平指路(Peace Direct暫譯)籌募資金。截至目前,他已為兩個慈善團體募得超過42,000美元。
 
阿甘是Pope最喜愛的電影角色,在他抵達倫敦馬終點站之前的18個月,也就是從2016年開始,Pope不僅完成了82場比賽,也復刻電影裡的阿甘,完成橫越美國各州壯舉。然而起初他並不那麼積極,他表示:「就像所有不好的態度一樣,我曾坐在家裡想:我能做什麼讓自己保持忙碌?」想著想著,他認為跑步橫越美國的約有300人,但沒有人打扮像阿甘,因此他想「這件事可行嗎?讓我來試試。」
 
於是2016年9月起,從美國阿拉巴馬州的海港城市莫比爾開始,Pope已經橫越美國4次,累績里程數15,400英里(約24,784公里),平均每天跑37英里(約59.5公里)。因為在英國的女友上個月生下他們第一個女兒,Pope必須常常回英國,跑步任務也分為多次完成。

Pope自2016年9月橫越美國的累績里程數達15,400英里 ©Robert Pope IG

也許你會懷疑他為何如此瘋狂?那該歸因於Pope在天國的母親,當她臨走前特別囑咐Pope「做一件能夠改變世界的事」,於是當Pope在下決定時,他對自己說:為何不跑?
 
在這整個任務中,女友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協助角色,她幫助Pope完成了好幾次旅程。今天(24日),Pope已飛回美國亞利桑那州繼續完成任務,女友和寶貝女兒也加入其中,因為這是任務中的最後一座城市-弗拉格斯塔夫,他預計在5天內跑完200英里。Pope表示,希望女友和女兒能在終點站等他,因為如果獨自完成這項任務,意義就沒那麼重大。
 
除了兩位摯愛的等待,在Pope最後一段冒險旅程更像是《阿甘正傳》翻版,有個人成績達2:27:13的一群當地跑步愛好者會加入他,陪著他完成最後幾天任務。最後,讓Pope最感謝的依舊是他的母親,「她是啟發我開始跑步的人,我知道如果她有參與我的任務,她一定會在全程大聲為我歡呼。」

Pope、女友和寶貝女兒將一起完成橫越美國任務 ©Robert Pope IG

旅程即將結束,Pope被問及任務結束後如何回到現實生活?他表示將重拾工作,並努力地做一個像阿甘一樣好的社會成員。「如果我們都多向阿甘學習一點,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Pope說道。

Pope五次橫越美國的路程 ©Cam Raw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London Maratho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4分速跑160公里超馬 美國神人一天破兩項世界紀錄

2019-09-02
跑步話題新聞故事超馬馬拉松

對一般市民跑者而言,用4分速跑完一場馬拉松42.195公里,已可成為「破3」高手。而一位美國運動員Zach Bitter在8月底剛以平均每公里4分13秒配速跑完100英里(約160.9公里),共花11小時19分13秒,成功打破100英里世界紀錄。沒想到衝過100英里終點線時他並沒有停下來,繼續以12小時跑104.8英里的成績打破自己在2013年創下的世界紀錄。同一天雙破世界紀錄的Bitter,可說是超馬界神人中的神人!

4分速跑160公里超馬 美國神人一天破兩項世界紀錄

Zach Bitter破世界紀錄的場地位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最大城市密爾瓦基的室內田徑賽道,一圈距離443公尺,比賽是Six Days in the Dome六日賽中的24小時項目。他以每英里6分48秒(相當於每公里4分13秒)配速繞了363圈田徑場,100英里共花11:19:13完賽,比俄羅斯跑者Oleg Kharitonov創下高懸16年的世界紀錄11:28:03,快了近9分鐘。

Bitter曾在2013年以11小時40分55秒打破美國100英里紀錄,而讓他破世界紀錄的Six Days in the Dome賽事僅是他人生第二場100英里比賽。事實上,今年當他接到活動主辦單位的邀請電話時,他正在希臘為9月27.28日的斯巴達馬拉松賽進行訓練,起初他認為Six Days in the Dome可幫助他在斯巴達馬拉松之前做調整,不過在歷經幾次艱難的訓練後,他開始想挑戰新的記錄。

Bitter在接受外媒《跑者世界》訪問時自述﹕「我在鳳凰城的夏季中心訓練,要在攝氏超過37度下跑3-3.5小時,而且維持每公里約4分02秒配速。在一個4週的訓練週期中,上述訓練我做了134次,有2週達到150英里(約241公里)週跑量,我覺得自己處在最好的狀態。」大約5-6週後,Bitter決定如果有機會,絕不會放過在比賽中創造新紀錄的可能「當我心態轉換後,這場比賽就成了我的目標賽事,而我開始認為新紀錄可能發生。」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Last scamper around Dreamy Draw in #Phoenix before heading home to #Wisconsin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what I got for 12 hours in the Pettit Center on Saturday! @altrarunning @xendurance @unicityinternational @fatissmartfuel @squirrels_nut_butter #altrarunning #altraathlete

Zach Bitter(@zachbitter)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8月 月 22 日 下午 12:41 張貼

比賽當溫度涼爽、天氣非常好,Bitter的全液體補給策略是﹕前段每隔幾小時就將水和營養補給品混和飲用;開賽5小時後,為了補充能量和咖啡因並維持身體水分和活動,他每小時喝一次含巴拉圭冬青的飲料。這樣的補給幫助他在以5小時40分38秒通過50英里標記時,雙腿仍狀態良好。

進入後半段50英里,Bitter嘗試在下半場的前段加速10-20分鐘,但配速卻比以往習慣的速度慢,雖然仍保持配速,但他心裡開始出現疑慮。「約50英里處,我沒有很大的自信能比前半場跑得快,即便在後半場好幾圈我跑得不錯。當我到達長跑訓練的最長距離時,我的精神達到極度愉悅,而我需要停下來思考,平常我週末練習的最後幾十英里是怎麼完成的﹖我要把它想像成是周末訓練一般。」

在全長443公尺的跑道上,Bitter以11:19:13完成了100英里(約160.9公里),而他的下半場以5:38:35完成,比前半場快約2分鐘,在如此長距離的比賽中竟能做到「後段加速」。Bitter說道﹕「這是壓在我肩上的巨大重量,也是我訓練6年來的重要部分,所以當我通過100英里終點線時,就好像終於把最後一塊拼圖拼完整。」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 @jeffgenovaphotography Here was the peak four week block I used to prepare for my 12 Hours at the Pettit Center (swipe to the left to see data). Inspired by the principle of keeping things close to race specific as I got closer to the race itself. Most of these runs were at or just under goal 100 mile effort with a few session at or near threshold. After watching @walmsleyruns and @jared_hazen at WSER this year I wanted to revisit a slightly more aggressive build from a volume stand point. It comes at a risk, and does require a solid base, so you don’t overreach, but boy it gets you mentally ready for the day. @altrarunning @fatissmartfuel @unicityinternational @drymaxsocks @xendurance @squirrels_nut_butter #altraathlete #run #race #ultra #training #fitness #worldrecord

Zach Bitter(@zachbitter)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8月 月 27 日 上午 11:34 張貼

然而隨著打破100英里世界紀錄,Bitter並沒有停下腳步,他繼續多跑了40分鐘,總共繞田徑場378圈,以12小時內跑完104.8英里(約168公里),打破了自己在2013年創下的101.8英里紀錄。是的!Bitter在同一天內跑出兩項世界紀錄。

打破世界紀錄後,Bitter恢復得很好,只有一些微小的痠痛和肌肉緊繃,但整體感覺良好。賽後他表示「除了自己獲得記錄之外,我希望藉此引起人們對這類活動的關注;超級馬拉松雖然以越野賽道為主流,但超馬運動員並不會害怕接受平坦賽道的挑戰,如果我能激勵多一些人參與其中,我認為這項運動肯定有人能在11小時內完成!我非常渴望知道人類在這類比賽中能到什麼極限。」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The Washington Post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天利盃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收兵 張家班半鐵男女四連霸

2017-10-09
賽事游泳單車跑步鐵人三項話題

2017天利盃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收兵,鐵人界常勝軍「張家班」硬是了得!因電子變速沒電,臨時換騎姐姐計時車的張婷婷雖然騎車時卡卡的,仍和弟弟張家豪雙雙在半程鐵人賽完成女、男子組四連霸。

2017天利盃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收兵,「張家班」張婷婷(右)與弟弟張家豪分獲半程鐵人冠軍,完成四連霸。

這項比賽8日上午8時在宜蘭縣冬山鄉梅花湖風景區進行第二天半程賽、半程接力賽,總計今年共有三千多人參賽,熱鬧滾滾,賽後隨即頒獎閉幕,大夥相約明年梅花湖見,再拼輸贏。
 
張婷婷和張家豪6日先比全運鐵人賽標準賽、7日上午比全運混合接力賽、下午比天利盃鐵人賽標準賽,8日接著比半程賽,三天內連比四場超拼。
 
張婷婷半程賽四連霸到手但有些波折。「熱身時我才發現車子電子變速沒電,姐姐把她的計時車讓給我騎,但因尺寸不同,騎車時趴的姿勢怪怪的,我在自由車第一個折返點先追到大家,接著伺機單飛,以1:02:31率先進終點。」
 
至於原本要在尋求五連霸的「張家班」大姐張嘉家,因在全運時腳扭傷,於7日天利盃標準賽棄賽,連霸數字停在「四」,8日勉力上陣,完成前兩項在女子組中排第二,僅次於張婷婷,但跑步時腳實在太痛,最後還是放棄了。
 
張婷婷抵達終點後沒多久,張家豪回來了,完成時間是58分21秒,在天利盃半程賽男子組同樣寫下四連霸,也是S16組冠軍。
 
張家豪表示,今天基本上都按自己的配速跑。「游泳還可以,是第二個上岸的,自由車出去後我就領先,但因為腿真的感覺有點酸,肌肉緊繃,最後5公里時速有掉下來,我也利用時間調整一下自己呼吸,避免自己抽筋。」
 
最後雖如願完成半程賽四連霸,但張家豪對自己的成績並不是太滿意,「我的目標是要追上比我早六分鐘出發的姐姐婷,結果還是差了一點沒追上。」
 
天利盃鐵人賽結束之後,「張家班」接下來還有台東鐵人賽、全運會以及台灣登山王自行車挑戰,行程還是滿檔。
 
其餘各組冠軍如下:S13組朱智陽、S20組楊晁青、S30組安凱廷、S40組陳智湧、W13組陳姵瑀、W20組柳怡卉、W30組薛淳方、W40組謝靜修。

2017天利盃鐵人賽,選手出發實況。

主播岑永康想幫兒子破浪  卻驚覺竟只能瞄到車尾燈

主播岑永康和張珮珊帶著一對兒女,和親戚合組兩隊一起參加天利盃梅花湖鐵人賽。「本來想幫兒子Ethan破浪,但最近一次一起游泳,才發現自己只能瞄到他的車尾燈。」岑永康有子初長成的喜悅溢於言表。
 
天利盃梅花湖鐵人賽共有三千多人參加,不少民眾攜家帶眷一起來,顯示鐵人三項是項老少咸宜的運動,對於增進親子關係也有很大的助益。
 
主播岑永康和一對兒女Ethan、Sammi,也首度聯袂來參加混合組比賽,但三人卻不同隊。「Ethan和Sammi和我弟媳莊珠玲一隊,我和叔叔張松青和另一位弟媳易采瀅一隊。」
 
談到兒女對運動的興趣,岑永康說:「從小我就把他們當放山雞養啊!珮珊是早班主播,我是晚班的,為了讓她回家時可以好好休息,每天一早我們把他們帶出去運動兩個小時,這樣回到家他們也累攤了,就不會吵到需要休息的媽媽。」
 
國三的大女兒Sammi說:「對呀!那時爸爸每天早上都把我和弟弟帶去運動,隨便我們玩什麼運動都行,玩累了回家我們倒頭就睡。」對曾參加過小鐵人,此次只負責第二棒自行車的Sammi來說,根本一點也不累,「很好玩啊!」她說。
 
國二的Ethan遺傳到岑永康的游泳細胞,也是游泳校隊,之前雖然比過小鐵人,但畢竟是第一次要在開放水域梅花湖游泳,岑永康還是難免有些擔心,所以決定分成兩隊比,這樣一起游也有個照應。
 
問他緊張嗎?Ethan笑說:「我?不會啊!是爸爸緊張我啦!」岑永康說:「我本來還想說一起游時,可以幫他破浪,沒想到最近一次跟他一起游泳,發現自己竟然只能瞄到他的車尾燈。」原來,兒子真的長大了。
 
比完賽後,Ethan跟姐姐Sammi一樣都覺得很興奮,「游的時候有一點點累,但一游完,精神又來了!」談到和爸爸的泳技大車拼,Ethan得意地說:「長距離的話,爸爸就游不過我了!」
 
岑永康對孩子的管教很嚴,國中之前不給他們用智慧型手機,「2009年時為了出書,我家才安裝網路的,我覺得,孩子成長的過程如果太早接觸3C,彼此間互動會變很冷淡,並不是好事。
 
那老婆張珮珊怎麼沒一起比?岑永康說:「她呀!討厭流汗,但珮珊是很稱職的啦啦隊、攝影師和補給人員喔!」

主播岑永康、張珮珊帶兒女參加天利盃鐵人賽。

辣媽賈永婕是鐵人賽常客 天利盃全家總動員

藝人賈永婕是鐵人賽常客,今年天利盃梅花湖鐵人賽全家總動員,除了小兒子恩恩才九歲,還只能當啦啦隊外,全都下場當鐵人,比完後又化身人形立牌,大夥忙著跟她合照之餘,也不忘誇:「本人比電視上更漂亮!」
 
辣媽鐵人賈永婕不只自己愛運動,全家也都是運動咖!此次天利盃鐵人賽,老公王兆杰參加標準鐵人賽,賈永婕和13歲的女兒羽羽報名女子組半程接力,賈永婕游泳,羽羽一個人負責騎車和路跑兩項,15歲的安安則參加女子半程賽。
 
遺傳到賈永婕176公分的高聎身材,170公分高的安安已是個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但第一次在開放水域比賽,安安坦承一開始有些不大適應。
 
「我今天下水時間比較慢,游的時候發現自己會一直游歪,我提醒自己游快一點,結果花了15分鐘,比之前快了一分鐘,騎車花了46分鐘,之前到台東比賽我在轉換區耽擱太長時間,有記取教訓,這次光轉換區就省了好幾分鐘。」

藝人賈永婕帶女兒一起參加天利盃梅花湖鐵人賽。

我的爸爸is鐵人 這家全家力挺鐵人賽

穿上印著「我的爸爸is鐵人」字樣的T恤,在天利盃梅花湖鐵人三項賽會場趴趴走,這,仝家人會不會太高調了些?!一點也不!他們沒呼攏你,他們的爸爸,真的是鐵人!
 
天利盃鐵人賽8日在梅花湖收兵,會場有一群人,從大人到才一歲的奶娃,所穿的白色T恤上,都印著紅色、醒目的「我的爸爸is鐵人」字樣,讓人不注意到他們也難。
 
細問之下,他們不只衣著特別,姓氏「仝」(音同)更特別,相當少見。此次仝家父子檔一起報名參加天利盃男子組半程鐵人賽,教職退休的爸爸仝智利負責第二棒自由車,做土木工程的仝宜中游第一棒,健身教練弟弟仝宜正跑最後一棒。
 
為了替父子檔加油,賽前家人特別客製化九件T恤,印上「我的爸爸is鐵人」字樣,開了三部車從台北到宜蘭梅花湖,沿途還規畫旅遊行程,比賽兼覽勝,大夥都覺得很棒。
 
那為何會想印上:「我的爸爸is鐵人」字樣呢?曾經完成過一次226超級鐵人的仝宜中說:「我們的爸爸仝智利是鐵人,我和弟弟的孩子的爸也是鐵人啊!所以啊!」

仝家父子三人參加天利盃鐵人賽,全家出動來加油。

資訊、圖片提供/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