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啞鈴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運動器材
  • 瑜伽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伸展
  • 跑10K
  • 核心肌群
  • 跑步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解剖 AIR MAX 270 FLYKNIT 鞋面
1
解剖 AIR MAX 270 FLYKNIT 鞋面
2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3
TFL淬煉體適能訓練中心負責人高漢耀:鍛鍊是培養掌握生活的能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解剖 AIR MAX 270 FLYKNIT 鞋面

2018-05-04
配備館 跑步 NIKE 鞋子

當提到把Flyknit鞋面用在Air Max 270上時,設計師從一開始就決定在裁剪縫合款270和採用Flyknit材質的270之間建立直接聯繫。“當你從鞋頭向下看裁剪縫合款Air Max 270時,你會看到一種不對稱的流線型輪廓,”耐克鞋類產品設計負責人和這款鞋的Flyknit鞋面設計師Jesi Small說道。

解剖 AIR MAX 270 FLYKNIT 鞋面

為了重現這種輪廓,設計師專注於如何把這種設計語言轉換成一個如同襪子一般的一片式鞋面,這也是Flyknit材質的經典特徵,同時在其中融入一些驚喜元素。

“Flyknit鞋面內側有一個漂亮的文字圖案。因為這雙鞋子的鞋頭和側面沒有額外的覆蓋物,因而不會像在裁剪縫合款的鞋面上那般玩花樣,所以我們就問自己怎樣才能讓這個一片式鞋面更有意思。”

在這裡,Small向我們解釋了他們如何通過四種方式讓Flyknit鞋面的設計充滿趣味。

在Flyknit鞋面上設計了增強透氣性的區域

Flyknit面料眾所周知地具有襪子一般的貼合感,所以我們設想穿這雙鞋的時候既可以系鞋帶,也可以不繫鞋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把鞋帶眼設計得盡可能不引人注意。

無需鞋帶
Swoosh標誌的位置更加醒目

特定部位耐磨抗損

我們使用一種相對更緊密的織法,為鞋頭以及鞋跟部位提供更多防護,穩固鞋子結構鎖定雙腳
更多AIR MAX 270 FLYKNIT 男子運動鞋配色
更多AIR MAX 270 FLYKNIT 女子運動鞋配色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2017-12-29
馬拉松跑步話題觀念

讓我們面對現實:長跑訓練很難。長距離跑,不只是跑而已,裡面還包含了你投資的時間、身體上的損失……等。在忙碌的日子裡,無論怎麼努力跑,就是跑不到那42.195公里,抑或是要花上好久的時間才能完成。

美國知名運動部落客Jenn Wilson不久前她在芝加哥馬拉松中完成了她人生的初馬,以下是她在訓練的過程中,不斷的碰壁、經歷,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馬拉松訓練方式。不管你是跑步初學者或是一個有經驗的馬拉松選手,這些實用的技巧將幫助你度過艱難訓練的日子。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倒數1-100

在芝加哥馬拉松訓練期間,Jenn Wilson從她的物理治療師Laura Mizumoto博士那裡得到了一個最好的建議。博士表示:「當里程數越來越長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數數。」你可能會問:「數數會有什麼幫助呢?」當一件事情變得困難時,你會不自覺的開始進入內心深處那個黑暗的地方,這時,你便需要一種逃避的方法。最好的辦法是開始數到100,也是讓焦點轉移的一種方式,它會幫助你平靜下來,而不是在腦中一中迴旋剩下的時間和你正在經歷的痛苦。一旦達到100,接著開始倒數。當數回零的時候,可以快速的重新評估目前狀況。這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感覺好多了,並準備好繼續長跑了。

分割里程數

有很多馬拉松可能會設計一個折返的路線,尤其是跑到半馬以上的距離後。Jenn Wilson很快發現沿著小徑每三公里就有一個飲水機和浴室。因此,她將剩下的距離以每三公里的方式為單位。 慢慢累積到9公里時,只剩下12公里了,這時候,僅剩下1/3的路程,便可以更輕鬆地通過,同時,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數學來分析自己的身體,找出什麼對你最有效,並開始注意跑步中明顯的里程標記。

欣賞旅程

Laura Mizumoto博士也告訴Jenn Wilson要花點時間反思自己的旅程,並在每一英里微笑。就她個人而言,她堅持跑步大約一年半的時間。於是她花時間反思自己已經走了多遠,途中所克服的障礙和跑步帶給她的快樂。配合著上述的方式,真的幫助她度過了剩下的21公里。因此,可以嘗試反思自己的旅程,看看它是如何幫助你繼續前進的。

製訂跑步後的計畫

在跑步之後製訂計劃,不僅會激勵你去在寒冷與黑暗的夜晚出門,還會讓你對跑步完後的成就產生興趣。對Jenn Wilson來說,我她會在長跑之後預定早午餐和與朋友聚會的活動。這些計劃會強迫她按時起床,走出大門,及時做好準備。也代表著,一旦完成了,就會有一餐美味的食物迎接她。而這些都是一種鼓勵,不是嗎?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你還可以繼續尋找一些可行的方法來幫助你度過漫長的旅程。在那些日子裡,雖然不知道如何才能達到目標。但是你並不孤單。當下,我們只能想著每一英里的痛苦程度,或者當我們開始質疑我們為什麼要跑在第一位的時候。艱難的日子、奔跑和瞬間都會過去,希望這些簡單的東方法能幫助各位度過難關,回到一個更快樂的跑步狀態。永遠記住,你是一位要通過訓練和比賽的起跑線的菁英選手!

資料來源/Womens Running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TFL淬煉體適能訓練中心負責人高漢耀:鍛鍊是培養掌握生活的能力

2016-06-23
專訪跑步人物誌籃球故事

高漢耀教練,是TFL的創辦人兼主教練,在教練的身份背後,曾是SBL金酒籃球隊的體能教練,現在是台灣TRX懸吊訓練教練培訓講師與Under Armour簽約教練,更是研發臺灣特殊的訓練器材平衡鈴研發者。因為有這麼豐富的經驗,讓高教練在教學中,更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教學方式,將訓練融入生活,讓訓練為生活帶來改變,讓這些動作可以更適合每個人的生活所需,更容易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讓健身這件事,不只是訓練體魄,更是磨練心智的機會。

高漢耀教練說,一般人認為健身總是在追求體能上的進步,的確肌肉的成長可以為運動表現帶來改變,但是收穫最多的往往是心靈上的成長。健身本來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往往要把自己逼到極限,儘管肌肉已經開始哀嚎,還是要拼完最後一下。有些人總是會問,為什麼要練得這麼辛苦,放棄不就好了?但是最後一下的拼搏,就像是在人生中的奮鬥一樣,不能因為苦就放棄生活,如果我們敢拚這一下,更代表對於人生還敢再拼下去,這也是為什麼高教練創立TFL的原因,因為Train For Life訓練是培養掌握生活的能力。

TFL高漢耀教練

熱情是健身路上持續努力的動力

高漢耀教練一開始並不是體育相關背景的人,而是會計出身,看似毫不相關的兩個方向,但是因為熱情,讓高教練持續在健身的這條路上努力。高中時期,因為興趣開始健身,更把健身視為讀書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到了大學時因為父母親的期待,進入會計系就讀,畢業後也進入會計事務所工作,但是興趣與熱情,終究是生活的動力,既然如此熱愛運動,那就轉換跑道吧!

稟持著自己的熱誠,高漢耀教練一腳踏入健身圈,憑著自己過去的經驗讓高教練順利進入亞歷山大開始教課,在這段時間不斷的充實自已的能力與經驗,增進更方面的運動學科知識,以及考取相關的專業證照或是到國外接受不同的健身培訓,因為熱情與努力作為自己最大的後盾,讓自己可以在這領域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吸收不同的訓練方式,並且將這些經驗,設計出自己獨特的課程。

因為了解台灣人的運動習慣,高教練特別與健身器材廠商合作開發嶄新的運動器材「平衡鈴Parebell」,搭配自己設計的課程,就像為台灣人量身訂做一般適合,有別於傳統的健身動作,高教練利用生活中的身體動作訓練,讓訓練這件事完全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健身是與自己的溝通的過程

高漢耀說,在大型的連鎖健身房的教練,多半還是需要負責部份的招生工作,賺取業務獎金,但是對於他來說,如何幫助學員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開設TFL 淬煉體能訓練中心,藉由健身讓學員好好的與自己的身體溝通,從了解自已身體開始,找到訓練的目標,同時增強自己面對困境的心靈能力,讓健身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值得投資一輩子的事業。

在TFL 淬煉體能訓練中心中,所有的訓練課程都是集合高漢耀教練這些年來的精華,因為自己的熱情與經歷,更將這個舞台變成所以對於未來還有熱情,還有拼勁人的一個充電基地,即便人體會因為時間老化,讓訓練的成果慢慢的消退,但是從訓練中所學習的生活經驗,才是人生成功的關鍵,鍛鍊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撰文/Macario Pei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啞鈴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運動器材
  • 瑜伽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伸展
  • 跑10K
  • 核心肌群
  • 跑步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