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運動器材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跑給車追!Wings For Life全球10萬人齊跑 葡萄牙男58.7K奪冠
1
跑給車追!Wings For Life全球10萬人齊跑 葡萄牙男58.7K奪冠
2
全新 NIKE AIR MAX 270 你必須知道的八件事
3
運動傷害的預防與處置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給車追!Wings For Life全球10萬人齊跑 葡萄牙男58.7K奪冠

2018-05-07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新聞 賽事

2018「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昨(6日)晚間7時在桃園航空城願景館開跑,這場首創無固定終點線路跑,吸引全球各地超過10萬名跑者零時差參賽。台灣賽道展開超過4小時追逐戰,最後由來自葡萄牙的Luís Ricardo Beato Pereira以58.7公里奪冠;女子則由瑞典籍Frida Södermark以41公里摘下后冠。

跑給車追!Wings For Life全球10萬人齊跑 葡萄牙男58.7K奪冠

台灣賽道追逐戰超過4小時  葡萄牙男瑞典女奪冠  

「Wings For Life全球路跑」最大特色是無固定終點線,從開跑30分鐘後派出「終結者號(Catcher Car)」捕捉跑者,定期加速直到追上最後一名男女跑者,產生冠軍才結束比賽。今年台灣賽道擔任終結者號駕駛的活動大使是「鐵人之花」汪旖文,她在出發後超過4小時才追完所有跑者,賽後表示:「追上跑者的時候,跑者都非常興奮跟我們道謝,我也回禮感謝,感謝這些跑者用行動支持,一起為不能跑的人而跑。」
 
今年台灣賽道由葡萄牙的Luís Ricardo Beato Pereira以58.7公里奪冠,Luís Ricardo Beato Pereira是上屆西班牙賽道女子冠軍Elisabete da Silva Pereira的男友,陪同來台一起參賽,雖共同起跑但後續分開跑,出乎意料地跑出比預期好的成績,不僅追過前冠軍女友,更拿下男子冠軍。Luís Ricardo Beato Pereira分享:「這次最困難的是面對時差和濕熱氣候,讓我非常不適應,而且跑道環狀有坡度,其實不是很好跑,因此開跑的策略就是先保存體力;然而環狀賽道的優點是有非常多人在兩旁幫我加油,更激勵我向前跑。」

台灣賽道由葡萄牙Luís Ricardo Beato Pereira以58.7公里奪冠

女子冠軍則是瑞典籍Frida Södermark跑41公里。她透露:「我過往經常參加超馬比賽,其實這次公里數對我來說只是平時跑的一半,會選擇不同國家參賽,是因為我相信透過跑步是認識一地最好的方法。這次來到台灣桃園賽道,因為接近機場,邊跑還能看到飛機從附近上方飛過,非常特別。」
 
至於從所有賽道勝出的世界男子冠軍,是美國加州賽道的瑞典籍輪椅選手Aron Anderson,他已連續兩屆奪冠,這次成績達89.85公里;世界女子冠軍則是葡萄牙籍選手Vera Nunes,她在德國慕尼黑賽道跑出53.78公里。

瑞典籍Frida Södermark以41公里摘下女子后冠

汪旖文、謝昇諺等國內多位名人  用行動支持公益

台灣賽道現場共六千名跑者,參與者不乏知名人物,除了汪旖文擔任終結者號駕駛,還有擔任加油手的「黃金左手」陳菀婷、Red Bull 運動員滑輪溜冰甜心王佳葳、跳高好手向俊賢、極限單車選手鄭喬鴻、紅面棋王周俊勳、鐵人一哥謝昇諺、節目主持人林柏妤、鐵人主播侯以理、花式籃球球魁陳勇勝、插畫創作人Duncan & 囂搞、塗鴉藝術家Bounce等人。這次更有南非籍Wings For Life大使Zuki Nzo來台參加,身為脊髓損傷患者的她已參加多年,鼓勵跑者們共同「為不能跑的人而跑」。
 
Wings For Life 全球路跑由非營利機構Wings For Life脊髓研究基金會舉辦,每年全球皆有數十個賽道零時差同步開跑,終結者號載有精密的掃描與衛星裝置,追過跑者後即時掃描植在跑者號碼衣中的晶片,而被掃描的跑者即被淘汰。而這場的活動報名費全額捐給脊髓損傷研究,全球總計跑了934,484公里,募款總額多達3百萬歐元(約1億0797萬新台幣)。

「鐵人之花」汪旖文今年擔任台灣賽道的終結者號駕駛

關於Wings For Life 脊髓研究基金會

全球數百萬人在脊髓損傷後都要依靠輪椅生活,這通常是由於交通事故或摔倒造成。Wings For Life是非盈利的脊髓研究基金會,它的使命是找到脊髓損傷的治癒辦法。從2004年起,Wings For Life資助了改變人生的全世界研究項目和臨床試驗,雖然治癒辦法還未找到,但已取得穩固進步。在第一次的Wings For Life World Run 中募集到了3百萬歐元,而這項全球路跑活動未來的報名費和贊助費,將幫助達成他們的終極目標。

資料來源/Wings For Lif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全新 NIKE AIR MAX 270 你必須知道的八件事

2018-03-08
鞋子NIKE跑步配備館

從1987年的Air Safari開始,耐克就推出一系列運動休閒風格的Nike Air鞋款,但使用的氣墊原本都是針對跑鞋性能設計的。而Air Max 270採用的氣墊和其延續款,則是首款百分之一百運動休閒風格的Nike Air鞋款——設計和高性能運動鞋一樣嚴謹,並滿足全天穿著的需求。 

全新 NIKE AIR MAX 270 你必須知道的八件事

270命名來自NIKE設計師發明的舊暱稱,270原本是Nike公司內部為Nike Air Max 93取的暱稱,因為後者採用了270度的外露式Air氣墊。

設計靈感來自NIKE AIR MAX 93和NIKE AIR MAX 180

史上最厚的MAX AIR鞋跟,鞋跟厚達3.2公分!顯而易見的大氣墊容量是Nike Air Max 270提供大空氣容量的後鞋跟氣墊,提供更好的緩震功能與舒適度。

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率先體驗,上腳最大尺碼——US 18的AIR MAX 270。在2017年11月22日,對戰奧克拉荷馬雷霆隊隊時,杜特第一次穿上Air Max 270,接著又在2017年12月5日穿著它享受了難得休閒的一天。

US 18的AIR MAX 270

AIR MAX 270系列蓄勢待發。2018年將推出更多采用270 Max Air氣墊的鞋款,以及各種繽紛配色。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傷害的預防與處置

2016-05-17
運動恢復保健運動傷害跑步話題

運動傷害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產生 : 一為由於運動本身所造成的直接性傷害或後遺症,另一種雖然不是由運動所造成,但也會影響運動的進行。對於運動傷害的預防,不外乎是提高「身體能力」、「柔軟度」與「休息」。藉由這三項最基本的方式,增加身體對抗外力的能力,以及增加身體肌肉關節的能動度減緩碰撞所帶來衝擊等等,並且透過適當的休息,讓訓練過後的肌肉達到恢復並且增強,透過這三項元素,讓身體有一定的能力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

一般來說,最容易發生運動傷害的部位都集中在下半身,下半身通常比較少鍛鍊,加上柔軟度不佳,當肌力不足時,長時間的運動或是突然進行強度較高的動作時,因為肌肉沒有負荷的能力,就會造成肌纖維的受損,或是過度使用,就會造成疼痛與發炎現象。

柔軟度不足時,關節與肌肉的活動範圍就會受限,所以大幅度的動作或是扭轉時就會造成扭傷,為了避免受傷,必須適當的增加關節的活動度。

身體過使用產生疲勞時,會大幅降低身體能力,如果沒有適當的休息,繼續訓練的話就會受傷。所以適當的休息,讓肌肉產生超恢復後,在進行訓練才能夠有效的達到增進體能的效果,而非盲目地一直訓練。

©Shutterstock

藉由提高身體能力與柔軟度,以及適當的休息與恢復外,也有部分的人利用護具來避免受傷,可是這些護具是否真的有用處呢?這些護具多半來說是有效果的,像是「預防型護具」與「支撐型護具」都是很好的護具選擇。

預防型護具有助於在身體碰觸性較高的運動中,達到緩衝的效果,避免強大的外力直接碰撞身體,造成受傷。

支撐型護具能夠幫助部分肌肉與關節達到支撐固定,減緩受傷的可能,但是對於這種支撐型護具,有一派的訓練者認為,當身體強壯時,這些護具會產生補力,讓肌肉無法發揮全部的力量,導致拿下護具後,運動表現變差的等等的情況,所以當身體狀況正常這種護具的選用就需要更加注意。

最後當身體一旦產生急性運動創傷時,第一步驟先實施RICE處理法,休息、冰敷、加壓然後抬高的方式,做最先的處置,接著就要找尋適合的醫療院所做更詳盡的處置,千萬不要隨便診治,因為每個人造成的原因不同,很多時候必須經由X光或其他的方式,找出問題的癥結點,在進行治療才會有幫助,以免因為不當的治療,不僅沒有復原更加重病情。

預防方法﹕
1、加強補助運動或熱身運動。
2、避免運動過度(練習過量)。
3、有正確的運動技巧(方法)。
4、身心狀況不佳或疲勞時避免過大的運動量。
5、避免過度的緊張現象。
6、考慮運動器材及場地的安全性。
7、若是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合何種程度的運動﹐最好做一次徹 底的體格檢查﹐以確保身體的健康和安全。

運動傷害急性期處理原則
1、依運動傷害的嚴重程度,於受傷後24-72小時均可稱為急性期。
2、急性期的症狀,主要為紅、腫、熱、痛等急性發炎反應。

急性期的處理原則(PRICE)
1、保護(Protect) : 可用三角巾、副木及支架等器具,或貼紮來固定,或支撐受傷 的肢段,主要是保護受傷的部位,避免受到不當的外力而造成 更大的傷害。
2、休息(Rest) : 通常經由降低訓練強度及減少訓練的頻率來達到休息的目的, 使傷者疼痛減緩並降低肌肉痙臠的現象。
3、冰療(Ice)
<1> 、降低局部代謝速率。
<2> 、控制出血及腫脹。
<3> 、降低神經傳導速率。
<4> 、減緩疼痛。
<5> 、配合加壓及抬高一起使用。
4、加壓:使用彈性繃帶,減少腫脹及出血。
5、抬高:
<1> 、將受傷的肢段抬至心臟水平以上的高度。
<2> 、可幫助血液回流亦可消除腫脹及出血。

圖片來源:sndvr.wordpress.com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江旻諺-全面啟動:你真的知道啟動是在幹嘛嗎?
6. 凃醫師的運動保健室-避免疲勞的秘訣─重輕分明
7. 凃醫師的運動保健室-你累了嗎?談過度訓練
8. 山姆伯伯工作坊-護具可以預防運動傷害嗎?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運動器材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