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台北馬拉松博覽會驚豔嬌點!客製化馬拉松積木人偶、名模網紅作者眾星雲集
1
台北馬拉松博覽 客製化馬拉松積木人偶
台北馬拉松博覽會驚豔嬌點!客製化馬拉松積木人偶、名模網紅作者眾星雲集
2
曹純玉柏林馬衝出2:34:18 再次刷新全國紀錄後卻不甘心
3
跑者如何從重訓中正確的提升重量?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北馬拉松博覽會驚豔嬌點!客製化馬拉松積木人偶、名模網紅作者眾星雲集

2023-12-07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新聞 活動

2023年台北馬拉松運動博覽會將於12月14日至16日登場,今年博覽會為跑者們帶來全新的體驗!會中邀請到名模王心恬、網紅一輪等十餘位《跑騎全台灣:狂飆的18鐵人╳32條私房跑步單車訓練路線╳38場亞洲經典賽事備戰守則》的作者,分別於博覽會的「轉角跑步趣分享會」分享他們的跑步心得。另與知名樂高經銷商「必買站」及社會企業醫護鐵人攜手合作,打造一系列以「Taipei run」為主題的樂高積木人偶,更開放客製化姓名和完賽成績。

台北馬拉松博覽 客製化馬拉松積木人偶
台北馬拉松博覽會令人驚豔!客製化馬拉松積木人偶、名模網紅作者眾星雲集

名模網紅作者「轉角跑步趣」不藏私分享

身為作家、畫家、名模等多重身份的王心恬提及本次受邀參加台北馬拉松博覽會「轉角跑步趣」分享會,看到《跑騎全台灣》的作者群們分享的主題多樣而富饒趣味,所以這次也特別用心準備了「一個蒙古一個敦煌」作為本次分享的主題。在跑遍大江南北後,運動已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更享受跑旅或騎旅的樂趣,藉著出席分享會,也同時感謝粉絲們對《跑騎全台灣》一書的支持,讓該書在出版後短短兩個月便創下二刷佳績,也請粉絲們拭目以待「狂飆的18鐵人」的第三部作品。

鐵人名模王心恬
鐵人名模王心恬

知名運動網紅一輪這次不顧人設,大方分享運動 YouTuber 的辛酸血淚,在經紀人「大紅帽」再三勸阻下,網紅一輪還是堅持做自己,挑了一個設想已久的分享會題目,藉由本次讓粉絲們知道一路走來不為人知的故事,看見更 Real 的一輪。

堅持做自己的網紅一輪
堅持做自己的網紅一輪

首度推出客製化馬拉松積木人偶

「必買站」負責人,同時也是知名 YouTuber 的虎哥表示,這次的客製化馬拉松積木人偶在台灣是首次推出,過去只有在國際鐵人三項賽事「CHALLENGE TAIWAN」合作時才曾推出過。這次的創作以「Taipei run」為主題,男女人偶各一,並開放參賽者客製化姓名和完賽成績,為賽事增添了多樣的個人風采。

台北馬「Taipei run」積木人偶背後,可以客製完賽時間與姓名
馬拉松積木人偶以「Taipei run」為主題,男女各一,人偶背後可以客製完賽時間與姓名

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表示,醫護鐵人曾多次與「必買站」和醫鐵藝術總監袁宜如合作,推出醫護鐵人兔年和龍年積木人偶,而此次合作更將台北的相關景點意象融入到紀念人偶組和海報中。這不僅讓更多人認識台北的可愛風光,同時也向支援台北馬拉松的 60 名提供公益醫療服務的醫護鐵人表示敬意。在賽道上,如果參賽者遇到任何困難,也歡迎向身穿醫護鐵人隊服的隊員尋求協助。

轉角跑步趣分享會時刻表
轉角跑步趣分享會時刻表

資料提供/醫護鐵人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曹純玉柏林馬衝出2:34:18 再次刷新全國紀錄後卻不甘心

2019-09-30
跑步話題六大馬馬拉松新聞

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柏林馬拉松於29日開跑,國內女子馬路拉松紀錄保持人曹純玉,在號稱「最速賽道」上以2小時34分18秒完賽,在女子組排名第15名,大破自己3月在東京馬拉松創下的全國紀錄2:36:14,將全國紀錄往前推進近2分鐘。不過,雖破全國但未達奧運參賽標準的她,仍在賽後表示「這個成績只達到自己的均標,覺得不夠好。」

曹純玉柏林馬拉松衝出2:34:18 再次刷新全國紀錄後卻不甘心 ©森林跑站

曹純玉日前多次公開表示力拼2020東京奧運入場券,這次在柏林馬拉松卻沒能達到女子馬拉松奧運參賽標準成績(2小時29分30秒),讓她即便破全國仍有不甘。賽後她在個人臉書粉絲頁表示:「雖然平常訓練狀況都很不錯,但在比賽過程中出了點狀況,使得這成績只達到了自己的均標,覺得不夠好!進終點時,並沒有因為破全國而感到開心,反而多了點不甘心~覺得不應該只有這樣...」

雖然不甘心,但她也表示再難過也不會有幫助,只能化悲憤為力量。也霸氣指出「2020東京奧運,我知道標準對我們來說很高,但我不會放棄的,有一定水準的比賽才會更加顯得挑戰者的價值。繼續努力將自身的成績往上推進,才是對我最好的方式!」

曹純玉賽後與完賽獎牌合影 ©森林跑站

台灣參賽選手中,「真男人」張嘉哲以2:17:05跑出他的傷後最佳成績,為自己再添一個Sub220成績,也是男子馬拉松中全國第七快。

曹純玉的男友兼教練陳囿任前半場與曹同跑,之後兩人拉開差距,陳以2:31:53大破個人最佳超過四分鐘,從原本排名國內男子馬拉松歷代93傑,躍升到第52傑;賽後他自嘲「Pacer跑太快不小心放生選手!費用只能領一半」

張嘉哲以2:17:05跑出他傷後的最佳成績 ©森林跑站
陳囿任前段與曹純玉同跑,最後以2:31:53佳績大破個人最佳紀錄 ©森林跑站

2019柏林馬拉松賽道上競爭激烈,男子組由37歲衣索比亞選手Kenenisa Bekele跑出2小時01分41秒,雖以13秒的勝出奪下冠軍,卻以2秒之差與去年同場賽道上Eliud Kipchoge創下的世界紀錄(2:01:39)失之交臂。賽後他表示:「我知道自己處於最佳狀態,我知道我可以跑得更快。」Bekele曾在2016柏林馬拉松以2:03:03贏得冠軍,卻以6秒之差錯過當時的世界紀錄。

Kenenisa Bekele跑出2小時01分41秒奪下冠軍,卻以2秒之差與世界紀錄失之交臂 ©Michael SohnAP

資料來源/曹純玉臉書粉絲專頁、The Guardian、森林跑站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如何從重訓中正確的提升重量?

2017-06-23
觀念運動傷害重量訓練健身跑步知識庫

想要變強,如果單一著重在同個訓練,容易遇到瓶頸或者停滯期,因此許多跑者除了練習跑步速度外,還會加入槓鈴、舉重之類的重量訓練,久而久之也成為了他們不可缺少的訓練項目之一。不過跑者畢竟不是專業的健身運動員,在進行重量訓練時並非為了單純的整體健康,他們想透過重量訓練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壯,速度變得更快,同時更有效的預防運動傷害,不過,剛開始進行力量訓練的跑者容易犯下三個錯誤,該怎麼修正呢?

跑者如何從重訓中正確的提升重量?

 1  超出負荷

很多跑者為了練習耐力而進行過量的重量訓練,包括訓練的組數和每組的重複次數(超過12次)。實際上,在每次跑步的過程中,跑者的耐力就已經在加強,耐力的訓練不能只依靠重量訓練。

 2  重量不夠

再來就是重量過輕。重量訓練的目的是為了變得強壯,所以跑者必須要感受到重量才行。如果跑者能夠很輕鬆的做三組訓練,每組重複12次,那就說明重量不夠。

Tony Gentilcore是一名棒球選手的重訓教練,他表示:「很多人認為重量訓練的重量太強會讓他們慢下來,實際上是能為跑者帶來很多好處的,它能讓跑者的肌肉和神經系統變得更有效率,增加能量輸出,換句話說就是跑得更快。」

 3  休息不足

重量訓練是非常辛苦的,其中間隔期間較少,但無論如何,還是得安排周間做充分的休息。在每組訓練期間,如果休息不足,跑者反而無法變得強壯而浪費時間。

解決了錯誤的方式,那麼,跑者該如何正確的進行重量訓練呢?
 
  1. 適量訓練:重量訓練的目的不是為了提升耐力,而是力量。所以,每組訓練的重複次數保持在6-10次之間,每個動作重複三組訓練即可。這樣的訓練量​​屬於適量訓練,不少不多,亦不會給身體造成太大的壓力。
 
  1. 適度增加壓力:雖然每個人能夠承受的重量不同,但所謂的重量訓練,就是必須感到有挑戰性的重量才行,至少在最後幾組增加重量,感受壓力;如果重量太輕,並不會達到跑者所要的訓練效果,也不會給跑者帶來更多好處,只會浪費跑者的時間。
  2. 充分休息:為了讓身體得到恢復,每組訓練間隔期間必須充分休息。通常做完一組訓練之後,身體需要花費1-2分鐘的時間用於補充三磷酸腺苷,它是肌肉細胞中的能量源泉。所以,訓練後至少休息1分鐘,90-120秒為最佳。

Gentilcore最後也補充說明:「每當我和運動員們一起訓練時,我得慢下來,並強迫他們在周間做充分的休息。」每組之間的充分休息能確保之後訓練的表現,更重要的是,不會因為疲勞而增加技術或是受傷的風險。

重量訓練不必過於複雜或恐慌,它需要的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強度和重量以及足夠的休息。掌握這些基本的正確原則,重訓便能有效地幫助你跑得更快。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