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ASICS GEL-KAYANO 25系列 搭載首次亮相的最新鞋款技術
1
ASICS GEL-KAYANO 25系列 搭載首次亮相的最新鞋款技術
2
2018亞瑟士生態路跑 長跑好手張智銓蘇鳳婷奪得男女組冠軍
3
運動前後做這4招伸展 有效預防抽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SICS GEL-KAYANO 25系列 搭載首次亮相的最新鞋款技術

2018-06-12
配備館 跑步 ASICS 鞋子

ASICS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對技術創新的研究和對卓越性能的追求,在每一代GEL-KAYANO系列跑鞋上,都將針對前一代的產品做出改良,為跑者們提供優越的保護和更完美的性能體驗。GEL-KAYANO系列自1993年誕生以來就一直是高性能長距離跑鞋的設計標竿,除了不斷突破產品創新的邊界外,更幫助跑者維持最佳狀態,這次推出的GEL-KAYANO 25將搭載ASICS I.S.S 運動工學研究所,首次亮相的新一代技術FlyteFoam Lyte和FlyteFoam Propel科技,以無論距離長短都能提升保護性和穩定性為主,幫助跑者勇往直前跑出自己。

ASICS GEL-KAYANO25搭載ASICS I.S.S首次亮相的新一代技術。

ASICS I.S.S 運動工學研究所所長原野健一表示:「GEL-KAYANO系列跑鞋旨在讓跑者可以享受長跑,25年來我們以此為目標,在保證穩定性的基礎上,不斷探索使GEL-KAYANO系列跑鞋能更精巧、更靈敏的方法。」

全球首座意志訓練跑道

ASICS在全球跑步日當天,於英國倫敦推出全球首座意志訓練跑道Blackout Track,讓跑者實驗身處遠離科技設備、沒有音樂、沒有沿途風光、沒有旁人鼓舞、更沒有終點的「全黑跑道」上,只有腳下的GEL-KAYANO 25 鞋款,能真正專注於意志和身體的同步,並從中訓練心靈的強大,實際感受GEL-KAYANO 25順勢而為的跑感。

ASICS全球首座意志訓練跑道Blackout Track 旨在意志訓練。

第一批挑戰者跑完孤獨66圈

ASICS大中華區代言人李治廷、美國奧運獎牌獲得者Deena Kastor以及英國冒險家Danny Bent也成為第一批參加10K意志馬拉松賽的挑戰者,在幾近黑暗的跑道上,沒有任何鼓勵與支援,孤獨地跑過66圈。以53分30秒完成的李治廷表示:「這次體驗極具挑戰性,但同時又意義良多。當你把自己完全從舒適區中抽離後,迎接你的將是真正的驚喜與超越預期的成就。 」

(左起)美國奧運獎牌獲得者Deena Kastor、ASICS大中華區代言人李治廷以及英國冒險家Danny Bent成為第一批參加10K意志馬拉松賽的挑戰者。

ASICS全球行銷總經理Paul Miles表示:「這項意志挑戰傳遞出這樣一個資訊:健全意志對於達成個人運動目標乃至生活目標都有著重要意義。獲得更好的運動表現,不僅僅需要依靠強大的身體,還需要依靠堅強的意志。」

資料來源/ASICS TAIWA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亞瑟士生態路跑 長跑好手張智銓蘇鳳婷奪得男女組冠軍

2018-12-17
賽事ASICS路跑跑步話題

2018亞瑟士生態路跑於12/16登場!今年特別選在擁有豐富生態的溪頭自然教育園區,號召跑友一同呼吸森林芬多精,擁抱大自然。這次特地邀請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秘書長陳華恆、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中華民國文化休閒運動協會名譽理事長秦熙嶽與台灣亞瑟士總經理謝玉真共同鳴槍後開跑。活動大使姚元浩、最帥隊長陳菀婷、長跑精靈蘇鳳婷與長跑好手張智銓、陳威廷也現身力挺,共倡健康身心靈。亞瑟士為增添賽事豐富性,於路跑賽前舉辦生態導覽與戶外核心伸展訓練課程,活動期間更結合露營、野炊料理評比等豐富活動,匯集喜愛自然生態的跑友與大自然深度互動,創造寓教於樂的參賽體驗!

亞瑟士選手張智銓、蘇鳳婷、陳威廷跑出好成績。

亞瑟士首度於南投縣鹿谷鄉溪頭自然教育園區舉辦生態路跑,溪頭自然教育園區擁有黃橙交織的銀杏林區、高聳林立的神木林道與雲霧變幻的天然美景。這次分別設置12K及5K路線,在不同里程的賽道間體驗生態之美,忘憂於如夢似幻的天然景色;『12K生態探索』路線,途經溪頭人氣景點有溪頭苗圃、銀杏林區、神木林道、雲海暸望台、空中走廊等,路線海拔高度攀至1376.25m;『5K生態體驗』路線適合喜愛運動的家庭,沿途特別增設生態知識體驗站,透過闖關互動讓跑友了解台灣特有動、植物,同時學習自然生態知識,。

台灣亞瑟士總經理謝玉真表示:「亞瑟士致力於提供跑友們專業且多元的路跑體驗,將路跑精緻化,讓每位跑友都能盡情享受參賽過程。這次特別選在溪頭舉辦,希望讓台灣獨有的生態景觀被看見,透過路跑賽的結合,也能達到身心平衡的目的

亞瑟士生態路跑今晨於溪頭自然教育園區正式開跑 盼跑者力行身心平衡 珍視台灣生態。

戶外野營結合生態路跑

賽前一天特別安排跑友參加園區生態導覽,提前熟悉路跑動線也能充分了解台灣獨有的豐沛生態環境;另外也安排戶外核心伸展訓練,由亞瑟士專業體能教練親自指導,讓跑友於賽前都能有正確與完整的訓練知識外,還由擁有豐富露營經驗的姚元浩,攜手亞瑟士與專業露營品牌LOGOS,為跑友精心規劃選手之夜。比賽前一晚,姚元浩親自下廚準備豐盛拿手料理,熱情邀請跑友一同搭起特色帳篷,親身指導搭營技巧與野炊訣竅,如可預先設定好帳篷主題,例如民族風、簡約風或軍事風等,並準備與主題吻合的裝飾與設備,讓自己的小營區更具個人特色。

針對在戶外野炊時,食材常見的「裝熟」疑慮,姚元浩也熱心分享自身對策,如將食材對半切,並用竹籤串起食材,加以固定確保平均受熱,當食材較肥厚時,也能用菜刀在食材較厚的位置,輕輕劃出層層切面增加受熱面積、提升熟度等等。姚元浩今日完賽後仍意猶未盡的表示:『在大自然裡不管是跑步、露營還是煮飯,搭配濃濃大霧、蟲鳴鳥叫都會變得很奇妙。露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加深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昨天和大家相處一晚很開心,今天在比賽遇到對方都還會加油打氣,很高興有機會可以和大家一起珍視自然、享受健康生活。』

戶外露營專家姚元浩擔任活動大使 傳授野外露營秘笈與拿手野炊料理。

張智銓、蘇鳳婷雙料奪得男女冠軍

亞瑟士選手表現出眾,儘管12K路線較為起伏,仍不失水準跑出佳績,男子組率先奪冠的是長跑好手張智銓,跑出46分08秒佳績,陳威廷以51分29秒緊追在後奪得第三名,張智銓表示:『以前跑的都是田徑賽道,這次有機會來到山裡體驗,高大的樹林間很有氣勢,空氣也很清新。跑前有特別針對肌耐力加強訓練,對這次的成績也很滿意,也增加了不少自信心。』而長跑精靈蘇鳳婷則以56分13秒奪得女子組冠軍,她提到:『上次已經透過亞瑟士邀請試跑路線,第二次跑還是很多很美的景色,可能是因為季節的轉變吧,大自然真的很神奇!針對路線攀升較陡的特色,賽前我也特別加強腳力訓練與暖身,藉由這場比賽好好訓練自己。之後會主攻國外金標賽事,目前最大目標為2020東京奧運馬拉松參賽資格。』
參與5K的陳菀婷(阿非)則開心的表示:『5K路線讓我可以放鬆身心好好體驗生態路跑。前一天參與了亞瑟士開辦的賽前生態導覽,認識了很多台灣特有的自然生態,像是媒婆鳥會出現在園區內,圓嘟嘟的很可愛,在跑的路途上也有遇到松鼠,很喜歡這種與大自然互動的感覺。』

長跑好手張智銓與蘇鳳婷分別獲得男女組冠軍。

資料來源/台灣亞瑟士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前後做這4招伸展 有效預防抽筋

2018-01-23
訓練動作觀念伸展跑步知識庫

緩緩地伸展肌肉或關節,能夠恢復柔軟性的伸展操,請於開始真正的運動之前和之後做。請當成運動前的暖身及運動後的緩和來做。在做肌肉體操及健走等運動之前,務必要先做伸展操,以放鬆關節及肌肉,讓運動時更容易。另外,伸展操對於消除運動時造成的肌肉疲勞也有效果。即使不是做真正的運動,把伸展操當成簡單的運動療法,跟黑澤式膝蓋體操一起培養為日常的習慣也很不錯喔。

尤其是高齡者突然會發生腳抽筋(小腿抽筋)的現象,肌肉硬化僵直就是原因。如果養成習慣做下半身的伸展操,腳就不會抽筋了。每天做伸展操,能解放身體讓它更容易動起來,還能讓心情也輕快,請務必把這當成每天的健康習慣來培養。

在運動的前後

運動前後做這4招伸展 有效預防抽筋

1. 運動前的伸展(運動前的暖身)

2. 運動(黑澤式膝蓋體操、健走或游泳等)
3. 運動後的伸展(運動後的緩和)

當成做黑澤式膝蓋體操前與後的運動療法

在做黑澤式膝蓋體操的前後,可以把伸展操也加進來一起做。

用來預防小腿抽筋

因年齡增長或肌肉疲勞等而容易小腿抽筋的人,可以藉此加以預防針對小腿肚及阿基里斯腱的伸展操會很有效果。

 1  小腿肚+阿基里斯腱

這裡要介紹伸展小腿肚及阿基里斯腱的伸展。因為可以防止腳抽筋(小腿抽筋)的發生,請養成習慣吧。

步驟1:面對桌子站好,保持讓腳跟貼著地板,並伸直膝蓋。
步驟2:腳前後分開約五十公分站立,手放在桌子。

步驟3:維持這個姿勢,身體慢慢地往前傾。前腳的膝蓋,緩緩地彎曲。
步驟4:後方的腳,腳跟緊貼著地板、膝蓋打直地往前傾,伸展到從小腿肚到阿基里斯腱的相關肌肉都覺得繃緊了似的。當覺得小腿肚伸展到了極限時,就靜止在該處並計數十至二十秒鐘,數完之後,先放掉力氣,緩緩地回復原本姿勢。

左右交替做相同動作,最少重複兩次以上。

Tips
這是能預防「腳抽筋」(小腿抽筋)的伸展操。左右交替做相同動作,最少重複2次以上。

 2  大腿前側

接著,是握著腳踝來伸展大腿前側肌肉的伸展。可以分成站立、側躺的兩種做法。

步驟1:單手扶在桌面上支持身體,另一隻手握著同側腳的腳踝舉到身體後方。
步驟2:腰伸直,手握住的那隻腳儘量往後方拉。
步驟3:當覺得大腿前側的肌肉被拉緊時,維持姿勢不動,計數十至二十秒鐘。數完之後,暫時放鬆力氣,接著再做一次。

左右交替做相同動作,最少重複兩次以上。

膝蓋會痛的人,請在不勉強的範圍內完成動作就好。

Tips
左右交替做相同動作,最少重複2次以上。

站著做有困難的人,請側躺著來做同樣的動作。側躺著做時,為了撐住身體,有一隻手要放在地板上。當把腳往後拉時,請注意腰部別過度後仰了。

 3  大腿後側

大腿後側的肌肉,稱為膕繩肌,是讓膝蓋彎曲的肌肉。伸展大腿後側的肌肉,也能讓肌腱及韌帶確實地獲得伸展。

步驟1:坐到地板上,兩腳盡可能分開。
步驟2:雙手的指尖交疊,摸著一隻腳的腳尖,緩緩地讓身體往前傾。如果可以,請將膝蓋保持著伸直狀態。可以感覺到大腿後側的肌肉被繃得緊緊的。
步驟3:身體前傾到極限,維持這個姿勢,計數十至二十秒鐘。數完之後,緩緩地回復原本姿勢。

左右交替做相同動作,最少重複兩次以上。

做伸展操時,兩個膝蓋都要保持伸直狀態,對此有困難的人,彎曲一側的膝蓋來做也沒關係,將上身緩緩地往膝蓋伸直了的那隻腳倒過去。

對兩個膝蓋都要伸直有困難的人,可以彎曲一側的膝蓋來做。

 4  軀幹前後

接著是作為身體中心的軀幹的伸展。電視或廣播裡的體操所教授的前屈及後屈運動,對於臀肌、大腿、腹肌都有效果。請不要猛然就彎下身去,盡可能緩緩地做。

步驟1:膝蓋儘量保持著伸直狀態,身體向前彎曲,像是要把雙手貼到地上去一樣。維持這個樣子,計數十至二十秒鐘後,緩緩地讓上身起來。
步驟2:接著雙手輕扶著腰,在不覺得疼痛及不勉強的範圍內,讓上身儘量往後仰。保持靜止,計數十至二十秒鐘後,回復原本姿勢。
這裡的前屈及後屈,重複做兩次。

雖說順著勁頭會比較容易動起來,但還是請緩緩地做吧。在前屈時,雙手不必碰到地面,讓身體後側的肌肉藉由前屈獲得伸展才是目的,所以請保持膝蓋不要彎曲。

Tips
如果膝蓋彎曲了,後側的肌肉就無法獲得伸展。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方言文化出版,  黑澤尚 著作《膝蓋痠痛,自己可以救:完全圖解 神奇三招輕鬆做,90%膝蓋不適症二周內痊癒》一書。學經歷有包括日本骨科學會骨科專業醫師、日本骨科學會認證運動專業醫師、日本體育協會認證運動專業醫師、日本關節鏡‧膝‧運動骨科學會名譽會員。著作等身包括有《消除膝蓋疼痛讀本》、《用和緩動作治療你的膝蓋疼痛》、《還能站、還能走,長期臥床者也能做的「腰腿體操」》、《掌握治療膝蓋疼痛竅門讀本》等等。

膝蓋疼痛多出自於退化性關節炎,一般療程是以「口服藥物」和「玻尿酸關節注射」為主,但這只能減緩疼痛,無法根除問題。黑澤尚醫師發明的「黑澤式膝蓋自療法」十分神奇,是一種「藉由肌肉體操促進體內『抗炎細胞激素』分泌,來抑制軟骨與滑膜的發炎,消除退化性關節炎疼痛。」

  若以較為簡單,一般人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說明,則是──
  ►►膝蓋的對症適度運動,讓發炎的軟骨、滑膜,在一定範圍內受到溫和力量影響
  ►►發炎型細胞激素逐漸受到抑制
  ►►軟骨組織的膠原蛋白與蛋白聚醣不斷產生,開始分泌「抗發炎型細胞激素」
  ►►發炎部位逐漸痊癒,疼痛感消失,關節產生安定效果

  因此,只要定期施行「黑澤式膝蓋自療法」,將可抑制膝蓋發炎、強化關節與減輕疼痛,更能有效預防症狀復發。

•更多方言文化出版《膝蓋痠痛,自己可以救》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