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跟毛小孩一起健走 2018 SKECHERS加菲貓公益健走開報
1
跟毛小孩一起健走 2018 SKECHERS加菲貓公益健走開報
2
專屬跑者跑後恢復的9個網球筋膜放鬆點
3
雙足截肢的IRONMAN:Scott Rigsby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跟毛小孩一起健走 2018 SKECHERS加菲貓公益健走開報

2018-06-14
話題 跑步 健走 活動

最搞怪、最受歡迎的動物明星「加菲貓」今年即將歡慶40歲生日。在如此特別的日子裡,加菲貓許下了帶好朋友歐弟來台灣健走的生日願望,而消息傳到台灣SKECHERS後,公司眾多加菲粉們立即決定接下這次任務。不過歐弟希望讓加菲貓更熱鬧地過生日,所以決定號召台灣的大小朋友們一起帶著家裡的毛小孩,在9月9日一起到台北圓山花博園區,陪加菲貓與歐弟展開7公里的健走之旅。

跟毛小孩一起健走 2018 SKECHERS加菲貓公益健走開報

健走是世界衛生組織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公告最有利人體健康的運動,醫學也證實,健走除了強化心肺耐力、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外,更能大量燃燒體內脂肪來達到減重目的。
 
美國第二大運動鞋品牌SKECHERS與加菲貓合作舉辦公益健走活動,規劃7公里的「加菲健走組」,以及讓家裡毛小孩也一起報名參加的3公里「歐弟伴走組」,希望大家可以帶著家裡的毛小孩一起享受健走的樂趣。

3公里「歐弟伴走組」開放讓家裡的毛小孩一起報名參加

此外,主辦單位準備了活動專屬「加菲打起精神T-shirt」、「加菲慵懶束口後背包」、「加菲逛大街卡車帽」,以及歐弟伴走組限定的「加菲好夥伴寵物領巾」等多樣加菲貓報名好禮讓大家收集。完走後還可以參加扭蛋抽加菲貓專屬好禮活動。

報名禮為T-shirt、束口後背包、卡車帽等加菲貓商品

2018 SKECHERS加菲貓公益健走
活動時間   2018年9月9日(日)7:00-11:00
活動地點   
台北圓山花博園區
活動組別   加菲健走組7k、歐弟伴走組3k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18年8月3日,額滿為止

報名價錢   加菲健走組:NT$980、歐弟伴走組:NT$1,080 

主辦單位  思克威爾股份有限公司

報名詳情請洽活動咖報名網

 

資料來源/SKECHER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屬跑者跑後恢復的9個網球筋膜放鬆點

2017-06-19
伸展跑步知識庫UNDER ARMOUR運動恢復

身為一位好的跑者,筋膜放鬆格外重要,我們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當身體開始覺得緊繃之時,就該適時地去做調整,用自身的感覺察覺身體的變化。肌肉筋膜中都富含著水分,在運動過後,相對來說也較緊縮,所以無論在比賽前後,有好的學習保養非常重要,這樣可以預防受傷及增進運動表現。

跑者的肌膜放鬆9個痛點 ©blog.muipr.com

而恢復是為了讓下個訓練更加強大,UA鬥陣跑團鬥士挑戰營訓練課表即將進入尾聲,80個人在14週中進行了肌力、體能、速度、心志的訓練,UA一直強調要全面照顧運動員,帶領跑者進入360度運動型態,訓練、競賽、恢復是個完整的運動週期。以下特別請到了尼西小學堂的物理治療師傅宥霖老師來為各位跑者講解關於跑後該如何放鬆各處緊繃的筋膜。

尼西健康小學堂物理治療師傅宥霖 ©iamsuperann.blogspot.tw

筋膜放鬆的三大原則

  1. 定點按壓不需要揉動:找到不舒服的點按壓
  2. 配合呼吸:做10次深呼吸
  3. 遠端動作:其他部位的縮放

 1  臀中肌

檢測:當跑步的時候,骨盆控制非常重要。單腳站立;一隻腳支撐,另一隻腳往上站,雙手放置骨盆兩側。感覺支撐腳的平穩度,如果能站20秒以上代表控制不錯,換腳,感覺骨盆是否有明顯往下掉的狀態?假設骨盆有明顯往對側掉的狀態,或者一高一低,就需要做筋膜放鬆站立腳的臀中肌。

步驟1:雙手虎口抓住骨盆兩側,至骨盆皮帶下方的地方,那就是臀中肌的位置。

步驟2:將球放置這個位置,加入身體微微的重量,搭配十次循環呼吸,換邊。

 2  足底內側肌

脛後肌、脛前肌、腓骨長肌是控制腳踝穩定度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它匯集至以下 

步驟1:用手摸至大拇指下方的凸點,往下兩指至三指的位置,位置於內側足弓中央至大拇指中間的地方。

藍點位置為足底內側肌

步驟2:將球放至內側足弓的位置,加入身體重量按壓,搭配10次呼吸,做腳趾頭抓放的遠端動作。
步驟3:換腳,重複上述動作。

Tips
肌肉需要靠大腦放鬆,當大腦想著愉快的事情時,肌肉與筋膜會跟著放鬆,所以在做的時候可以想一些開心的事。

 3  胸小肌

跑步時最需要的就是擺臂,假設胸小肌是緊繃的,則會使得手臂擺不上去,而因此使得身體產生過度的旋轉,對跑長距離的人來說,是一個耗能的動作,平時不需要這麼大的旋轉,卻因為過度擺臂,導致胸小肌緊繃。

步驟1:胸小肌的起點位於第三、第四,以及第五肋骨上緣靠近肋軟骨處的外肋間肌腱膜。

步驟2:定點按壓,配合10次呼吸,手做內轉外轉的遠端動作,並將身體上下移動10次。
步驟3: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4  肩胛骨內緣

對於經常駝背或是吸氣總是吸不飽的跑者很有幫助。

步驟1:找到肩胛骨內緣前,首先找到菱形肌的位置就是俗稱的膏肓,指的是這一塊肌肉呈菱形,這塊肌肉又可分為大菱形肌與小菱形肌,小菱形肌分布位置較上, 大菱形肌分布位置在下。

步驟2:定點按壓,配合10次呼吸,想像吸氣時往下左右擴張。
步驟3:手做內轉外轉的遠端動作,並將身體上下移動10次。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5  腰方肌

步驟1:中間與腰椎橫突都有連結,腰方肌位於豎脊肌與很厚的胸腰筋膜底下,所以比較難摸到。

步驟2:將球或滾筒放置第12根肋骨的下方腰方肌的位置,定點按壓,配合10次呼吸,做腿部上下的遠端動作。
步驟3: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Tips
放鬆右邊腰方肌,請抬右腳做遠端動作,左邊請抬左腳。

 6  闊背肌

步驟1:背闊肌是將手臂向下和下後拉的背部肌肉。這兩塊三角肌各有一闊端附著於脊椎和骨盆帶上,較窄的一端則在肩下延伸到肱骨。

步驟2:定點按壓,配合10次呼吸,做肩部左右移動的遠端動作。
步驟3: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檢測:左右舉手,感受是否變得更輕鬆,舉得更高?
 

 7  髂肌

步驟1:摸到皮帶附近最凸起的點後往內一指幅處。
步驟2:趴臥,定點按壓,配合10次呼吸,想像呼吸時要將球頂出去的感覺
步驟3:做按壓腳的彎曲、伸直的遠端動作,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檢測:兩邊左右抬腿,感受是否變得更輕鬆?
 

 8  腿後肌

對於常駝背的人來說,腿後肌很常沒力。

步驟1:大腿到臀部下緣到膝窩處,找到一半的位置,在小腿後側正中央的位置

步驟2:定點按壓,並使用另一隻腳施加壓力,配合10次呼吸
步驟3:做腳踝向下向上或是旋轉的遠端動10次,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9  坐骨肌

臀部需要好的活動度,久坐容易緊繃。

步驟1:將手放在屁股正下方坐骨,摸到屁股正中間凸起處。
步驟2:坐姿,將球放在凸起處的周圍,定點按壓的腳翹起放置另一隻腳的膝蓋上,配合10次呼吸。
步驟3:做臀部左右移動的遠端動作,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採訪整理/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雙足截肢的IRONMAN:Scott Rigsby

2016-08-04
IRONMAN故事單車游泳鐵人三項跑步人物誌

如果您有在觀看IRONMAN世錦賽的相關賽事影片,您會發現其中有一位下半身是彎刀義肢的選手,在眾多運動員群中特別顯眼,他就是雙足截肢的史考特·里格斯比(Scott Rigsby)。身為一位身障運動員,里格斯比對於耐力運動如馬拉松和三鐵等等卻一點也不退縮。他從2006年開始投入鐵人三項運動,並在2007年進入IRONMAN世錦賽的殿堂。下文是Runner’s World在07年底對於他第一次挑戰IRONMAN世錦賽的報導:

在10月夏威夷福特IRONMAN世界錦標賽馬拉松部分的23英里處,里格斯比已經覺得自己的半截下肢快要承受不住了,他甚至痛到幻想著直接摔在一副擔架上被趕緊抬去治療。他已經完成了2.4英里(3.9公里)的游泳、112英里(180公里)的自行車騎行,和幾近完成的26.2英里(42公里)全程馬拉松跑步。這位雙足截肢者的殘肢已經起了水泡、腫脹和擦傷破皮,使得每跑一步他都感覺自己的皮膚像是被壓到周圍的熔岩地裡燒燙的煤炭一樣。但是,當他看到手錶裡的時間已經進行了16小時13分,他意識到,如果他想在17小時大會關門前完成這場比賽,他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而且會對不起自己。於是,他加快了腳步。

「那是我讓自己所承受過最劇烈的痛苦,」住在亞特蘭大,當年39歲的里格斯比說。「我開始與自己對話:『這就是你努力了這麼久所要完成的。如果你能做到,你就可以改變世界。』」

的確,里格斯比並非僅僅是在誇大吹牛。他站到賽道上,為的就是扭轉世人對於殘障者的刻板印象,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IRONMAN超級鐵人三項比賽的雙腿截肢者,而且重新定義殘障運動員的潛力。

雙足截肢的IRONMAN:Scott Rigsby ©hickorywellcrafted.com

前進可納的道路

在1986年7月,里格斯比當時是一個18歲的高中美式足球運動員,然而一次車禍意外改變了他的人生。他和其他兩位朋友坐在一台拖車後面,在一條狹路上被一輛從後方違規超車,卻撞上拖車的18輪卡車夾住,里格斯比就這樣被拖行了328英尺,然後他被壓在拖車下。他的右腿在第一次手術就立即被截肢,在未來的一年裡,他另外接受了16次大大小小的手術。醫生說,他要等到18個月之後才能重新下床走路,而且未來別想跑步了。「我經歷了一個無法接受事實的階段,以為它還會再長出來,」里格斯比說。「那真是一段非常難熬的日子。」

Scott Rigsby 1986年遭遇車禍截肢住院。 ©Scott Rigsby

五年後,里格斯比開始就讀喬治亞州立大學,並同時在校內開始游泳和騎自行車。但,他還是想跑步。他說,「如果你告訴我,我不能做某件事,我就會自己找到方法來做到。」有一天,他終於鼓起勇氣上操場跑步,但在第四圈時,他已被重建的左腳無法承受衝擊力道,於是他腳上植皮之間的接縫被撕裂。這個挫折對於里格斯比打擊至深。「以我的『看起來完好』的腿來說,我覺得自己像一個囚犯,」他說。

在隨後的七年中,里格斯比自大學畢業,從事了各種銷售和建設工作,但還是陷入了憂鬱症,不過它後來還是被治好了。終於在1998年,他決定將他的左腿也截去膝蓋以下的部分。「裝好我的新義肢,我便可以從一個『專業』的病人變成平常人,」他說。「我終於有一雙很好的腿了。」

里格斯比玩鐵人的靈感來自於2004年12月,就在他讀到《跑者世界》雜誌其中一篇關於莎拉·賴納特森(Sarah Reinertsen)的故事時。賴納特森是第一位挑戰夏威夷IRONMAN超級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單腳膝蓋以上截肢的女性。「我從來沒有做過鐵人三項,但當我意識到,還沒有雙足截肢者完成一場超級鐵人賽,」里格斯比說,「我決定,這就是我要的挑戰。」

意念所趨,障礙一一被排除。2006年,里格斯比成為第一位完成奧運距離鐵人三項(標鐵)和半程超級鐵人三項的雙腿截肢者。2007年3月,他以5小時4分成為第一位完成ING喬治亞馬拉松的雙足截肢跑者。三個月後,里格斯比終於來到了在愛達荷州舉辦的福特IRONMAN Coeur D'Alene(科達倫)超級鐵人三項比賽的終極目標前。他費力完成了游泳和自行車賽程,但是,頸部和背部疼痛迫使他不得不在馬拉松賽上半途而廢。

里格斯比的下一個機會就在這場夏威夷的超鐵世錦賽。在2007年10月13日,可納的氣溫在華氏85度左右(約攝氏29度)、濕度也很高。在終點前等候的朋友們都越來越坐立不安,不確定里格斯比是否會在時間截止前回到終點。最後,他們終於看見他從阿里大道(Alii Drive)跑下來並越過終點線,大會的計時器上面顯示時間是:16小時42分46秒。

「大部分截肢者都會越來越不愛活動,並最終會成為肥胖、憂鬱症和糖尿病的高危險群患者,」里格斯比的訓練夥伴,Getting2Tri基金會的執行長邁克·倫哈特說道。「史考特為人們提供了勇氣和靈感,並為他們展現自己的潛能。」

他知道他自己還可以對他人有更大的影響。2007年1月,里格斯比創辦了自己的非盈利性組織,為殘障運動員提供訓練和指導方面的協助。「一旦你完成某事,會很容易乘上成功的浪潮,並享受15分鐘的名聲,」里格斯比說。 「我要堅持到底,並告訴人們,你可以善用上帝給你的生命,並用它來做一些非比尋常的事。」

「也許其他無論是身強力壯或截肢的人會看到我的故事,然後說:『你知道嗎?生活雖然艱難,但如果這個人能做到,為什麽我不可以?』」

里格斯比目前仍活躍於IRONMAN與馬拉松的賽場上,並積極給予殘障運動員各類協助,同時也到處去演講,以他自身的故事來激勵、啟發大家。

©southcliff.com
Scott Rigsby將個人經歷集結出書。 ©The Scott Rigsby Foundation
Scott Rigsby熱愛各項健身運動。 ©Joseph Kelley/gearandglimmer.com
Scott Rigsby也熱衷從事各項公益活動。 ©Katie Greene/MLive.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