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高低肩對身體影響多大?應該怎麼自我檢測
1
高低肩對身體影響多大?應該怎麼自我檢測
2
身體在默默老化?小心「無感壓力」讓你慢性發炎、免疫失調不自知
3
疫情後台灣人運動量跌幅亞洲最高
疫情後台灣人運動量跌幅亞洲最高 熟女週熱血時間最少、壓力最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高低肩對身體影響多大?應該怎麼自我檢測

2018-06-29
知識庫 保健 觀念 上半身肌群 肩部肌群

現在因為網路化讓大家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再加上日常的不良坐姿、站姿與生活習慣,造成許多人有高低肩的問題。高低肩除了外表儀態上不好看之外,還會影響日後運動訓練與肌肉左右側發展的差異,所以,如果你有高低肩的話千萬不可不重視這個問題!

高低肩對身體影響有多大?因該怎麼自我檢測

何謂高低肩?

從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了解,是肩膀一邊高一邊低的狀況,我們從背後看過去就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兩邊的高低落差,而形成高低肩有兩種原因。第一就是骨盆發生一定的側傾,讓身體產生偏離狀況,而為了保持平衡我們的身體會自動擺正,因此,就會產生脊柱側彎的現象,而脊柱長時間的側彎後就形成高低肩。

第二就是我們的肩袖肌群力量不均衡導致高低肩的狀況,這個是由於長期單側受力不均勻導致肌群緊張和鬆弛的程度不一致造成高低肩。也因為我們的肩袖肌群很不穩定,在身體方面有軀幹骨和前面的胸骨後面的胸椎中間的肋骨,再加上從軀幹骨延伸兩個鎖骨,鎖骨再連接手臂的骨頭接著連接上肩胛骨,因此,上半身幾乎都是靠著肌肉與骨頭作連結,因此,肌力相對於穩定性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肩部判斷

人的肩部穩定性不強,人體有206塊骨頭,如果它們都放在正確的位置的話你是不會感到痛的,只有不正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骨骼形變使不在正確的位置上,你才會感覺到身體不適。我們可以通過一種方法來判斷哪個肩胛骨是在正確的位置上,包括頸椎腰椎等,判斷哪個肩是是正常的。

肩部的骨頭穩定性比較差,很容易因為姿勢不良造成歪斜。 ©RN Therapeutics

首先人的整個脊柱有頸椎胸椎腰椎分別是7塊12塊5塊;再加上我們後背有肩胛骨,肩胛骨的肩胛岡凸起的內側肩胛岡和第四塊胸椎在同一水平面。我們先立正站好以後低頭,從頭頂位置做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這時拿你的手摸你脖子後面的凸起的骨骼,如果這塊骨骼是不隨著你頭的旋轉而動的那麼不動的這一塊就是胸椎的第一塊,要是動的話就是頸椎的一部分。
 
摸到胸椎的第一塊後接著向下摸,摸到你的第四塊再摸到肩胛骨,感受一下你的肩胛骨肩胛岡的內側和它是不是在一個水平線上,要是在一個水平線上那麼這一側肩就是就是正常的,我們再用同樣的方法去判斷另一側。要是左肩低正常右肩高不正常的話,我們應該對右肩進行拉伸放鬆斜方肌,要是左肩高正常右肩低不正常,我們就加強右肩弱側斜方肌的訓練,使它們回到正確位置上。

在我們的身體的骨骼已經開​​始產生疼痛,讓你感到不方便時就應該及時去改變,早一點發現身體上的問題,才能方便早一點進行矯正與治療,使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好,現在就快來用這方法測評一下吧!

日常生活裡要多注意姿勢,否則脊椎歪斜或高低肩就很快會找上你! ©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draxe、nutrib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身體在默默老化?小心「無感壓力」讓你慢性發炎、免疫失調不自知

2025-07-14
話題新知觀念保健

明明沒什麼壓力,卻睡都睡不好?醫師指出,從功能醫學的觀察來看,生活穩定沒壓力的人,身體可能已經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例如睡不好、飲食不均衡、免疫力下降或慢性發炎。這些壓力不一定馬上引發疾病,卻會逐漸消耗細胞修復力,加速身體老化。醫師呼籲,在身體功能出現失衡,尚未發展為疾病之前,必須及早預防。

壓力源有很多層面

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指出,現代人面對種種壓力,例如工作、情緒或是人際煩惱,許多人誤以為壓力來自心理層面;事實上,從功能醫學的角度來看,身體所承受的壓力來自更多層面,包括失眠、飲食不均衡、血糖波動、缺乏抗氧化營養素,甚至是腸道菌相失衡、反覆感染或長期接觸環境毒素等。

重要的是,身體不會去分辨壓力到底來自情緒、飲食、睡眠、代謝問題。對它而言,壓力就是壓力,反應路徑幾乎一致,最終可能導致身體慢性發炎、氧化傷害與老化。

壓力加速身體老化

顏佐樺說明,壓力未必都是不好的,適度的壓力有助於身體建立應變能力。例如在感染時,發炎啟動對抗病原的保護性反應,但若這些反應無法解除,就可能轉化為慢性發炎與持續性損傷,進一步干擾自律神經、睡眠與代謝功能,甚至影響情緒調節,讓身體陷入惡性循環。

顏佐樺表示,臨床中看到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的人,不僅免疫功能下降,也常伴隨氧化壓力升高與細胞修復遲滯,當壓力荷爾蒙長期偏高,會破壞血糖與代謝平衡,加速老化進程。

在壓力中停下來照顧自己

顏佐樺指出,人不可能完全沒有壓力,關鍵在於是否能及時察覺並適度調節,「有意識地停下來」非常重要,每天留一些空白時間,靜下來感受身體與情緒的狀態。停下來就是壓力調節的練習,可能只是幾分鐘的正念呼吸,或靜靜回顧一天的經歷,就足以幫助身體修復。

除了調節練習,生活中也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做調整:

營養補給:補充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C、鋅、維生素D、Omega-3),穩定發炎與氧化壓力;搭配足夠膳食纖維與益生菌,幫助維護腸道健康。

草本適應原輔助:如人參、紅景天、南非醉茄,能協助腎上腺對壓力的調節。不過建議在飲食與作息先穩定之後再搭配使用,效果會更理想。

功能性健檢建議:若懷疑自己處於慢性壓力狀態,或想進一步了解身體是否已經出現氧化、發炎反應,可以考慮安排壓力荷爾蒙、氧化壓力指標、營養素狀況與腸道免疫功能等功能性檢測。

顏佐樺呼籲,預防醫學的重點在於幫助我們提早察覺壓力對身體的影響,透過有意識的選擇來調整生活方式。當我們能在壓力造成傷害前辨識出身體的訊號,就能主動改變習慣與調整方向,這樣一來就能將健康的主導權握在自己手中。

延伸閱讀:

常感緊繃壓力,可能是鎂不夠!營養師列20種「高鎂食物」吃對能減壓

情緒低落什麼都不想做?治療師教「4招自我對話」擺脫無動力狀態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真的沒壓力嗎?你可能正在變老!醫揪「無感壓力」害身體慢性發炎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疫情後台灣人運動量跌幅亞洲最高 熟女週熱血時間最少、壓力最大

2021-12-01
生活穿戴裝備GARMIN保健話題

智慧穿戴裝置品牌Garmin日前發表一項「2021亞洲用戶健康數據報告」,觀察亞洲用戶的「活動消耗卡路里」數據,相較於2020年,台灣平均減少了7.98%,成為全亞洲降幅最大地區,推估與台灣今年疫情相對嚴重、限制出入健身房或進行戶外運動有關。同時也發現,55歲以上台灣女性的「週熱血時間」是全亞洲最低,平均僅15分鐘,而46-55歲女性的壓力指數更是全亞同年齡層最高。

疫情後台灣人運動量跌幅亞洲最高  熟女週熱血時間最少、壓力最大
疫情後台灣人運動量跌幅亞洲最高 熟女週熱血時間最少、壓力最大

用數據提升代謝力

許多現代人飽受「代謝差」問題所苦,新陳代謝對於維持人體健康扮演重要角色。疫情下生活習慣不如以往,例如恐慌壓力影響睡眠品質、居家上班導致運動量不足,也會使代謝力加速下降,可能造成肥胖、排便不順、落髮等文明病,甚至可能引發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如何維持甚至提升代謝力,是健康生活的根本關鍵。Garmin透過用戶手錶上的「靜止消耗卡路里」、「活動消耗卡路里」數值即能得知總熱量消耗,輕鬆掌握代謝力變化,並利用各項健康指標時時提醒日常生活的健康習慣。

透過Garmin監測與代謝力相關的重要數值:靜止消耗卡路里與活動消耗卡路里
透過Garmin監測與代謝力相關的重要數值:靜止消耗卡路里與活動消耗卡路里

亞洲最高運動量跌幅、亞洲最低女性「平均週熱血時間」

根據Garmin「2021亞洲用戶健康數據報告」指出,平均週熱血時間越高的區域,無論是活動消耗卡路里或是靜止消耗卡路里數值皆高於其他,可見運動習慣對保持良好代謝力的重要性。而全亞洲男女性的「靜止消耗卡路里」數值在55歲以上年齡區間出現明顯降幅,「週熱血時間」在46-55歲年齡區間明顯增加,可見使用者有感於健康狀況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進而更重視運動習慣的養成;然而55歲以上有小幅降低,其中台灣女性為亞洲最低,每週「平均週熱血時間」僅15分鐘。

另外,相較2020年,亞洲大部分區域「活動消耗卡路里」皆下降,其中台灣平均減少7.98%,為亞洲降幅最大地區,同時今年「壓力指數」亦提升,其中台灣46-55歲女性數值為同年齡亞洲最高,推估與疫情持續延燒、外出活動受限有關。

此報告蒐集自2021年1-9月的用戶使用數據,以匿名化處理整合,作為長期觀察並歸納出相關健康變化的參考依據。

分析一:55歲人體老化關鍵期 代謝力為關鍵指標

Garmin從2021亞洲用戶「靜止消耗卡路里」數據中發現,平均數值最高的前三名地區為印度(2490卡)、韓國(2451卡)、香港(2402卡),最低的前三名地區為泰國(2207卡)、日本(2232卡)、越南(2287卡),且皆有越年長靜止消耗卡路里越低的現象,亦可從數據趨勢中觀察出55歲以上族群降幅最為明顯,靜止消耗卡路里數值相較前一年齡區間明顯下降。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身心科醫師李旻珊表示:「代謝力(此指基礎代謝率)是身體燃燒卡路里的速率,無論是想維持良好體態或追求健康人生,代謝力皆為重大關鍵,透過增加運動量或改善生活習慣,有助於提升代謝力,達成理想的健康目標。」

「靜止消耗卡路里」平均數值最高前三名地區為印度、韓國、香港,最低前三名為泰國、日本、越南
「靜止消耗卡路里」平均數值最高前三名地區為印度、韓國、香港,最低前三名為泰國、日本、越南

分析二:韓國熟男最熱血、台灣熟女最需動起來

Garmin從2021亞洲用戶「週熱血時間」數據中發現,平均數值最高的前三名地區為香港(53分鐘)、印度(47分鐘)、韓國(46.9分鐘),最低的前三名地區為印尼(33分鐘)、泰國(36分鐘)、台灣(40分鐘),對應「靜止消耗卡路里」與「週熱血時間」兩者數值最高前三名為相同地區,可見規律運動習慣與擁有較好基礎代謝率之相關性。

全亞洲皆有年長者平均週熱血時間較長的現象,可推測使用者有感於健康狀況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願意投入更多時間在每週規律運動,而大部分地區男性週熱血時間大於女性,平均以46-55歲男性週熱血時間最長,又以55歲以上的韓國男性居冠,每週平均週熱血達60.7分鐘,僅有印尼為女性(29.74分鐘)大於男性(28.66分鐘);此外,日本與台灣男性平均週熱血時間約為女性2倍,55歲以上的台灣女性則為全亞洲最低,平均週熱血時間僅有15分鐘。

同時觀察「活動消耗卡路里」數據,相較去年亞洲大部分區域數值皆下降,台灣平均減少7.98%,為全亞洲降幅最大地區,推估與台灣今年疫情相對嚴重、限制出入健身房或進行戶外運動有關。

「週熱血時間」平均數值最高的前三名地區為香港、印度、韓國,最低前三名為印尼、泰國、台灣
「週熱血時間」平均數值最高的前三名地區為香港、印度、韓國,最低前三名為印尼、泰國、台灣
台灣的「活動消耗卡路里」數值平均減少7.98%,為全亞洲降幅最大地區
台灣的「活動消耗卡路里」數值平均減少7.98%,為全亞洲降幅最大地區

分析三:亞洲整體壓力指數上升 男性壓力高於女性

2021年亞洲用戶「壓力指數」數據顯示,除中國與越南,其他地區的壓力指數均較去年上升,整體男性壓力指數比女性高,以整體區域排名來看,印尼壓力指數居冠,其次依序為菲律賓和馬來西亞,與去年相比印尼壓力指數提升幅度最高,其中26-45歲男性壓力指數亦為亞洲同年齡層中排名最高,推測可能和當地持續升溫的疫情,以及全球聞名的長期嚴重交通壅塞問題有關。

台灣整體壓力指數也略為升高,推估今年疫情相對嚴峻,面對疫情的恐慌、生活習慣被迫改變,間接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壓力負擔,其中台灣46-55歲女性的壓力指數為全亞洲同年齡層最高。

Garmin號召全民一起有「健康意識」過生活

亞洲區行銷與業務資深協理林孟垣表示:「連年疫情影響,大眾健康意識逐漸高漲,2021年Garmin配備有血氧感測等全面健康功能的健康休閒產品線在亞洲市場有近三成的強勁增長。Garmin作為完善的日常健康監測工具,希望能輔助使用者以科學化的方式長期關注自身健康狀況,維持良好代謝力,有計畫的達到健康目標。」

使用者除了可監測與自身代謝力相關的重要數值如:靜止消耗卡路里與活動消耗卡路里等,Garmin手錶搭載極具競爭力的電力,配備各項全天候健康偵測功能包含:心率、血氧飽和濃度、壓力指數、進階睡眠監測、身體能量指數、身體年齡、飲水提示等重要健康功能,幫助用戶長期並持續地關注自身健康趨勢,同時提醒用戶養成增進血氧健康及心肺功能、維持或增加肌肉量、保持良好睡眠等提升代謝力的生活習慣。

現在就透過Garmin多款智慧穿戴:Venu系列GPS智慧腕錶、Vivomove系列指針智慧腕錶、LILY智慧腕錶及Vivosmart 4健康心率手環,精準掌握健康數據與運動紀錄,全面提升代謝力!

■ 週熱血時間:您的Garmin手錶會自動追蹤您在一週內從事的中度及激烈活動分鐘數,並將總時間計算為熱血時間。
■ 靜止消耗卡路里:衡量您的身體基礎生理需求、年齡、身高、體重、性別、心率和 VO2 Max,估算您維持一天基本活動所需的數值。
■ 活動消耗卡路里:指您一天裡在從事非休息的體能活動,如走路或訓練時,所燃燒的卡路里數。Garmin裝置會依照活動強度、活動類型、使用者年齡、身高、體重、性別和心率資訊(若裝置支援此功能)來計算活動消耗卡路里。

資料來源/GARMI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