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adidas全新PureBOOST GO跑鞋 街頭路跑兼顧機能與百搭外型
1
adidas全新PureBOOST GO跑鞋 街頭路跑兼顧機能與百搭外型
2
菁英跑者馬拉松
如何將自己的訓練納入菁英跑者訓練元素?
3
SUPERACE攜手台灣保樂力加 為柬埔寨偏鄉推動「一年一口井計畫」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全新PureBOOST GO跑鞋 街頭路跑兼顧機能與百搭外型

2018-08-07
配備館 跑步 生活流行 ADIDAS 鞋子 運動時尚

adidas八月新推出專為街頭路跑而生的全新PureBOOST GO跑鞋,寬大的鞋楦設計提升鞋款穩定性,簡約外型則賦予鞋款更多日常穿搭的便利性,可幫助跑者適應多變的街頭地形,同時兼具機能與外型,輕鬆穿梭在工作與休閒之間。adidas代言人彭于晏與張鈞甯率先穿上PureBOOST GO,帶領跑者們跑翻街頭。

adidas全新PureBOOST GO跑鞋 街頭路跑兼顧機能與百搭外型

路跑運動風潮近年蔓延到街頭,不論在都會中的寬敞大馬路或是曲折小巷,都能看到跑者穿梭其間。adidas全新PureBOOST GO跑鞋加寬前腳掌面積,增加足部橫向移動時的穩定性,讓跑者面對街頭地形依然能輕鬆變換方向;鞋款更針對跑步重點區域壓印TPU網層,強化局部支撐與防護,同時減輕不必要的鞋體重量;厚實的BOOST中底給跑者舒適回彈的緩震感受,具延展性的STRETCHWEB大底有效提升抓地力,讓跑者在面臨任何街頭路況考驗時,都能自信跨出每一步。

PureBOOST GO跑鞋厚實的BOOST中底,給跑者舒適回彈的緩震感受

PureBOOST GO跑鞋承襲PureBOOST系列跑鞋的流暢外型,CIRCULAR KNIT編織鞋面除了出色的穿著耐用性,細緻織紋更提升鞋款質感,打造時尚有型的街跑體驗。PureBOOST GO同步推出男、女各4款配色,讓跑者輕鬆駕馭各種穿搭風格,在生活中各種場合都能釋放活力。

adidas PureBOOST GO,NT$3,690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陳柏長
陳柏長

如何將自己的訓練納入菁英跑者訓練元素?

2019-11-26
全馬訓練陳柏長醫師馬拉松跑步運動部落

隨著《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及《跑者之道》等書的出版,以及各式跑步書籍,加上歐美菁英跑者開始經營個人網路社群,我們開始對菁英跑者的生活及訓練有些初步認識。菁英選手的跑量比我們大上許多,一天可能跑上兩次(一般素人有跑一次就不錯了)。

菁英跑者
如何將自己的訓練納入菁英跑者訓練元素?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一般市民跑者能跟菁英跑者一樣嗎?雖然因為太多限制,我們無法達到菁英跑者的成績,但可以從他們的訓練中擷取經驗精華。作者以研究分析短間歇、長間歇、節奏跑、長跑等跑步訓練對菁英跑者的效益,並將菁英跑者的訓練融入一般人、提出實質建議,例如累積月跑量應以幾公里為相對安全且合理的上限?讓我們以菁英跑者為借鏡,反觀、調整自己的跑步訓練。

菁英跑者怎麼成功的

除了東非選手住在海拔比較高的地方,多數菁英選手訓練的內容跟我們似乎也沒差那麼多。我們都有在跑間歇、節奏跑、長跑加上許多的輕鬆跑,整體的課表結構似乎也沒多大不同。 當然菁英選手比我們更早開始訓練、處在更競爭的環境、因為多數是職業選手,所以也只要跑步、休息,相對不用煩惱工作跟運動之間的平衡。

但是我們能否從這些資訊中,去取得菁英選手是如何有效地訓練?我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成為菁英選手,但是也想看到跑步成績的進步;我們可能無法吃下菁英選手的課表,也無法回春從小練跑,但是可以從精英選手的訓練當中,去獲取能放入自己訓練的元素。

肯亞馬拉松長跑運動員Wilson Kipsang
肯亞長跑運動員、2012年倫敦奧運會馬拉松銅牌得主威爾森·基普桑(Wilson Kipsang)

菁英選手的成績及訓練課表

2019年這項研究找了85名男子菁英選手,為世界大型賽事冠軍到國家頂尖選手,比賽成績全馬從2:03:23(前世界紀錄)到2:36:15,半程馬拉松58:54到1:08:48,以及目前10公里路跑記錄(26:44)保持人。在IAAF上的積分從494~1285不等。

每個教練或流派對於各種訓練名詞的定義都不太一致,雖然都有間歇,但是各家流派對於強度的定義皆不盡相同,因此需要統合在這篇論文當中的名詞定義,以便於溝通。

.短間歇:200-1000公尺,強度為95-100%最大心率 
.長間歇:1000-2000公尺,強度為92-95%最大心率 
.節奏跑(Tempo):1000-5000公尺間歇或45-70分鐘
.長跑:強度為82-92%最大心律

以上三種訓練被視為主要的質量訓練,而輕鬆跑或長跑會落在8-40.5公里,強度為62-82%最大心律。長跑或輕鬆跑沒有像質量需要較強的專注度及努力,因此有些人認為這樣的訓練不算是質量訓練。 這項研究室根據菁英選手的問卷及訓練日記,去做分析研究,總共研究每個選手認真開始訓練起,直到他們訓練第七年,利用這段區間的各項訓練去跟成績做比較,試圖找出哪些訓練是較有效果的。

柏林馬拉松
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柏林馬拉松

各項訓練跟運動表現的相關性

經過7年的資料分析研究,發現對於運動表現最為相關的是總跑量,意味著跑量的堆積,對成績有最大的影響,這也跟許多教練認為要不斷累積跑量相符合。隨著總跑量增加,在質量訓練很難大量增加跑量的情況下,輕鬆跑也占據累積跑量中很吃重的組成,因此也對於成績有非常顯著的相關性。這些菁英選手的跑量也從第三年的12,000公里拉到第七年的33,000公里。

接著可以看到對於成績的影響,以短間歇及節奏跑最為顯著。進入專業跑者的初期,長間歇仍然有所幫助,但是隨著訓練的資歷越久,長間歇對於比賽成績越來越無法看出明顯的效益。隨著年資的累積,也可以看到越早進入長跑訓練,對於往後長跑的成績越有幫助。

隨著跑量的累積,跑量對成績產生的正相關性逐漸下降,雖然仍是影響成績最重要的訓練,但是效益遞減。而節奏跑卻可以看到隨著年資的增加,對於比賽成績的影響越來越大,這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訓練最接近比賽的速度、跑姿及長跑所需的各項元素。

紐約馬拉松
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紐約馬拉松

一般跑者可以向菁英跑者學到什麼?

各種訓練書籍、各種跑步理論都有不少選手在使用,不管是菁英選手還是素人,只要好好使用,都能看到課表或是理論的效果。有的學派覺得質比量重要,有些卻認為要大量累積跑量。

菁英選手跟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時間吧!菁英選手可以一日兩跑,一般人能出門每天跑步就已經不錯了。因此素人跑者很難大量去累積跑量,又要同時兼顧質量訓練(這篇文章沒把長跑當質量訓練,但是我認為對於素人這是很重要的質量訓練)。而這對於菁英選手完全沒太大的困難,早上跑完質量訓練,下午還可以輕鬆跑,一般人這樣跑很容易鬧家庭革命。

一些新的科學研究認為,當每週超過112公里,再去累積跑量的效益會降低,而且因為投注過長時間在跑步上,增加受傷風險。我們可以看到菁英選手第三年的平均跑量是這個數字的兩倍左右,但因為同樣時間菁英選手可以跑更多的跑量,因此對於素人而言,每週跑112公里所花的時間,並不會比菁英選手少太多。

一般人有更多工作或家庭壓力,這也被認為會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因此112公里對於素人是一個相對安全且合理的跑量上限。而且我們同樣在菁英選手的身上看到,累積跑量會越來越沒效益,對於素人最珍貴的就是時間,因此要把時間投資在更有價值的訓練上。

馬拉松跑者累積跑量
當每週超過112公里,再去累積跑量的效益會降低,且因為投注過長時間在跑步上而增加受傷風險

長間歇在菁英選手上被發現是相對沒效益的訓練,因此素人必須要去思考是否需要去進行較多類似的訓練。

短間歇相對可以證明是不會隨訓練年資而降低效益的訓練,因此短間歇在各式訓練都占有重要的角色。速度訓練的開發,被認為是長跑成績能夠進步的關鍵,不再有過往「速度訓練在長跑上不太重要」的過時觀念。

節奏跑可以訓練有氧系統、無氧系統、乳酸閾值甚至磨練心智。節奏跑可以隨著跑步的年資而更明顯增加運動表現,如果無法好好認真練習節奏跑,那顯然少掉長跑運動中很重要的一項訓練。

雖然有些訓練方式還是以配速表當作訓練重點,但當有新的科技出現,運動員每天的身體狀況可能都有所不同,更應該以較客觀的心率做為訓練強度的衡量方式(除非一直無法準確偵測到穩定的心跳),心跳帶又比光學心率更佳(約只有8成的準確率)。我們也可以看到近年的研究及書籍,在定義強度上都是相當看重心率這項指標,跑者不應被數字困住,但數字卻可以客觀衡量訓練的質量。

 

延伸閱讀
心率訓練區間運用、狀態監控及限制
馬拉松減量週期 營養補充4步驟
馬拉松成績進步最快的一群人:高齡跑者(長者的耐力運動)

/ 關於陳柏長 /
陳柏長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SUPERACE攜手台灣保樂力加 為柬埔寨偏鄉推動「一年一口井計畫」

2018-06-27
賽事新聞路跑跑步話題

超馬好手林義傑自創品牌SUPERACE持續推行「一年一口井計畫」,不僅在每年六月舉辦「林義傑水資源教育公益路跑」,現更與台灣保樂力加合作推出第三次鑿井計畫。今年主題為「潔淨水資源」,台灣保樂力加特別資助15萬元,下半年將和SUPERACE一起造訪柬埔寨偏鄉地區,為取水不便的居民親自鑿一口水井。

SUPERACE攜手台灣保樂力加 為柬埔寨偏鄉推動「一年一口井計畫」

一年一口井計畫  改善柬埔寨吳哥窟村民生活

SUPERACE從2016年12月起透過舉辦賽事,帶領極地超馬選手用雙腳親自體驗柬埔寨吳哥窟當地生活、感受人文風情;2017年12月,SUPERACE延續守護精神,再次來到暹粒當地為村民造一口井,透過實際行動改變貧瘠生活,將夢想與希望持續下去。
 
「一年一口井計畫」是SUPERACE為了履行社會責任而推出的計畫。品牌以堅持追求理想、實踐真實的極限態度,透過SUPERACE舉辦的3大國際賽事,在台灣、新疆/內蒙、吳哥窟落實守護地球的水資源行動。
 
法商葡萄酒與烈酒集團「台灣保樂力加」加入第三次鑿井計畫,身為IMPACT 2030(由聯合國和全球各商業集團合作促成的項目)成員之一,台灣保樂力加的最終目標則是幫助聯合國永續發展的環境保護區塊。今年主題為「潔淨水資源」,台灣保樂力加透過實際行動,展現企業對水資源議題的重視及支持,並資助15萬元給「一年一口井計畫」,下半年將與SUPERACE一起造訪柬埔寨偏鄉地區,與國際組織CCDO基金會,一同為取水不便的居民親自鑿一口水井。

在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左)見證下,台灣保樂力加董事總經理王德勤(右)代表公司捐贈15萬元給林義傑「一年一口井計畫」

水資源教育公益路跑  宣導水資源匱乏的社會問題

舉辦第三屆的「林義傑水資源教育公益路跑」日前已圓滿落幕,主辦單位SUPERACE希望透過賽事宣導水資源的匱乏及衍生的貧富差距、病媒孳生等問題,讓更多人透過「一年一口井計畫」紀錄片更了解水資源的重要性。
 
今年賽事邀請台灣保樂力加董事總經理王德勤一同參與,透過跑者所跨出的每一步,親自體驗缺水國家每日需步行6公里取水,平均每天需花費四分之一時間為家人取水,而非用在增加收入、照顧家庭或上學。不但讓婦女沒時間關懷兒女、從事具有經濟果效的工作,兒童也失去了上學的權利。

第三屆林義傑水資源教育公益路跑

資料來源/SUPERAC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