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慢跑風氣盛行,市民跑者如雨後春筍在馬場奪得佳績。跑界人稱「最速總經理」的電通安吉斯集團安納特總經理王冠翔,因為在跑馬過程接觸奧運馬拉松國手張嘉哲及多位選手,深入了解長跑選手面對職業生涯高低起伏的困境,因此創立一個專屬運動員品牌加速器「國手匯」,不只打造專屬選手的寶藏巖運動藝術基地、專屬網站、個人化商品、第二專長訓練等,更創史上最高馬拉松破全國紀錄獎金50萬元。
王冠翔表示:「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國手匯』並不是為了單一企業或任何個人目的而成立,由於高手在民間,我們期許能整合社會大眾的力量,凝聚熱衷運動的全國人民作為運動員最堅強後盾。」
「國手匯」的內容包括專屬於選手的寶藏巖運動藝術基地、專屬網站、個人化商品、第二專長訓練、國手公益以及法務、財務諮詢等眾多項目。而基地設立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讓跑步、藝術、文化在新店溪畔匯流合訓。「國手匯」目前有包括奧運馬拉松國手張嘉哲、2017世大運國手陳宇璿、張芷瑄、曹純玉、陳秉豐等十多位馬拉松選手,未來期盼能幫助更多其他國際運動項目選手。
「國手匯公益見面會」於24日在維多利亞酒店N°168 PRIME牛排館舉辦,為加速台灣馬拉松成績推向國際,國手匯特設「破全國馬拉松紀錄獎金」新台幣50萬元,獎金不限於國手匯選手,而是鼓勵全國長跑人才繼續追尋更長遠的計畫與夢想。見面會當日,並由「社會永續發展推廣協會」拋磚引玉捐贈新台幣50萬元給國手匯。
社會永續發展推廣協會理事長陳東彬表示:「過去馬拉松賽事項目較少人重視,破紀錄獎金也微乎其微,我們期待『國手匯』設立的高額獎金能鼓勵國內更多優質選手投入訓練,『國手匯』的多項舉措能協助建構及傳遞台灣慢跑文化。」
奧運馬拉松國手張嘉哲表示:「我們相信選手們除了專注訓練增強實力追求好名次自然會受到關注外,應該跨出運動界廣結善緣,喚起社會大眾齊心同力,自己的國手自己挺!」
資料來源/國手匯
責任編輯/Dama
悶熱的夏天讓不少跑者對練跑興致缺缺,較積極的跑者減少跑量同時增加交叉訓練,不過也有人選擇軟爛在家來躲過炙熱難耐的氣溫。那麼,當你停跑一個月後,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該怎麼防止重回跑場時打掉重練?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根據2018 年發表於《應用生理學雜誌》一項針對馬拉松運動員的研究,發現幾乎沒有運動幾週後,心臟將開始出現明顯的訓練不足跡象;而根據較早期刊登於NMCD期刊的研究也顯示,成年人在連續四個月定期做有氧運動後休息一個月,當月將失去幾乎所有的有氧能力。
一個月不長,但如果你休息不運動一個月,將同樣需要約一個月時間才能回復原本的水平。不過,對大多數跑者來說,休息一個月不意味著整個月攤在沙發上,他們可能改做其他運動。多數研究顯示,每週至少做3 次運動,無論游泳、騎自行車或其他運動,至少達到最大攝氧量(VO2 Max)的70%,即可好好保持你的有氧調節基礎。
因此,如果你很想停跑,無論是讓身體休息或是精神上恢復動力,別擔心!你可以透過進行一些交叉訓練來輕鬆地保持體適能。要注意的是,如果沒有其他交叉訓練,有氧能力將在休跑7 到14 天內開始下降,肌肉量更是在短短3天內就會開始流失。
停跑對身體的影響程度,取決於停跑之前的身體狀況。如果你過去幾週一直在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你投入了很多精力,因此停跑後的下降速度不會比那些練習較不規律的跑者快;當你回到訓練時也更快能適應。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因為訓練本身就會產生壓力,而你的身體一次只能承受這麼多壓力,如果不斷持續高強度的訓練,甚至加上生活、工作上其他種種壓力源,可能使你步入過度訓練的路,這時,你確實需要休息一下,此時休息也是自我照顧、重新訂定新目標的重要機會。
停跑期間,你可以建立肌力、做核心運動、把專注集中在身體活動度。雖然沒有跑步,但你在強化所有原本較弱的體能基礎,這些基礎如果練得好,未來將讓你在復跑時更加輕鬆容易。
當你準備好重回跑場,請先輕鬆跑,不要一開始就想跑一場比賽。因為在你停跑時,完全沒有經歷跑步帶來的衝擊,如果肌腱和肌肉有一段時間沒有承受這種壓力,在復跑後進行長跑或是高強度跑步時,你的心血管系統可能比肌肉骨骼系統好得多,導致你感到「力不從心」。
復跑第一次你可能會感到很不順,不用在意!多跑幾次後,跑感就會回來找你,而且下一次一定會比這一次更好。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