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春季熱門馬拉松賽事「2020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即將於3月8日開跑。賽事舉辦26年來,今年首創3公里賽事,讓以往以成績挑戰為主的國道馬「親民」許多。趁報名倒數12天,主辦單位今(21日)招開記者會,號召各界跑者與首跑族,一起跑上國道支持臉部平權!
自1995年起舉辦26年的臺北國道馬拉松,是全台唯一封國道的馬拉松,分為全馬、半馬、10K,以及今年新增的3K組別,是跑者們挑戰個人成績的精選賽事之一。賽道沿途可飽覽如圓山大飯店、101大樓、松山機場等台北市著名景點。今年為了擴大民眾參與新增3K賽事(不設年齡),加上跑道為平坦柏油路,十分適合躍躍欲試的首跑族體驗。
2020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將有超過百位陽光選手(燒傷、顏損者及其家屬)參賽,同時,伊林娛樂亦號召旗下藝人模特兒陪跑並組成加油團,現場為燒傷顏損朋友及參賽選手加油!
黃博煒2015年在八仙塵爆中全身90%燒傷、失去四肢,竟戰勝了僅有5%的存活率,傷後5年來他不斷挑戰自我,不僅登上合歡山、完成學業、出書,去年更挑戰一人獨立生活、裝上義肢重新站起來,展現運動家永不放棄的精神。黃博煒表示「打破生命的框架,是我一直以來堅持的」,他的努力激勵了許多人勇於嘗試突破困境,這次賽事他也將擔任加油團代表,3/8當天上國道為跑者加油。
就讀高雄醫學大學社工碩士班的吳承怡,9歲時全家遭逢重大意外,造成全身71%燒傷,十指萎縮剩約2公分。吳承怡去年特地從高雄北上挑戰人生初半馬並順利完賽,今年將再度參賽的她表示,有別於開車上國道,跑在國道上沿途慢慢欣賞風景、俯瞰松山機場是很新鮮的體驗。她認為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每人都有自己的步調完成,不要在意他人眼光,鼓勵想初體驗國道之美的民眾「和我一起上國道為臉部平權而跑。」
長年投身公益的「黑人」陳建州特別出席記者會,呼籲跑步新手們在3月8日給自己一個機會開始跑3K,一起參加這有意義的活動。談起臉部平權,陳建州不諱言國中時期曾胖到破百,因為體型而被他人投以異樣眼光。如今身為二寶爸的黑人表示:「關於臉部平權,身為家長我認為有責任教育下一代,讓平權的觀念從小扎根,也希望社會大眾能屏除以貌取人的刻板印象,一起用行動支持臉部平權。」
連續3年力挺臉部平權運動的伊林娛樂藝人李懿,以往是在賽道外為跑者加油,覺得在國道上望著日出升起,是相當棒的經驗,今年她將下場參與3K賽事,也表示希望自己能越來越進步,明後年挑戰10K甚至半馬。
「無論是新手上路或想要創下個人記錄,旅程都從這裡開始。我們能夠針對任何程度和目標提供所需的計畫,確保從正確的起點出發,並且畫下強勁完美句點。」活動限定前20組單筆訂單,飛速10公里組人數達25人以上之團體,Nike Run Club將提供每個團體2名專屬教練與配速員,日期將於2020年2月8日起至3月6日安排免費訓練課程。
資料來源/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採訪攝影/Dama
跑姿錯誤離不開兩件事:支撐體重的位置有誤,或是身體的某些部位在支撐期偏離重心太多。以下是以羅曼諾夫提倡的姿勢跑法為基礎,提出錯誤修正方式,讓您清楚揪出並改正不正確跑姿,跑起來更快、更免於傷害。
1. 落地點在身體重心前方,體重不在前足蹠球部(腳底前部,腳趾與腳掌相接的突起處)。
2. 支撐期身體的某部位偏離重心太遠時,導致神經肌肉協調能力下降、肌肉過度緊繃。
如何修正?
1. 修正體重的所在位置:為了使您的體重能精確落在腳掌蹠球部,有兩個矯正動作訓練效果很好。一種方式是在前腳掌下方擺一小塊磚頭,打赤腳站在上面維持關鍵跑姿並保持平衡,另一種則是改站在藥球上。練習時要時時確認體重只在前腳掌,而非腳跟,這項練習可加深您對體重所在位置的敏銳度。
2. 修正支撐期身體某部位偏離重心太遠的問題:視覺上的一項最能有效改善,先刻意用踮腳與腿尾巴的站姿保持平衡,把感覺記住,同時請您的夥伴拍一張照片,接著換成標準的關鍵跑姿,再拍一張照片。仔細對比兩照片,並移動您的肩膀、臀部、膝蓋、手臂和頭,體會這兩種姿勢的差別。
1.落下是一種運用重力向前產生動量的動作,它幾乎毫不費力,而所有錯誤的源頭都來自一個誤解:肌肉用力可以加速。跑步加速來自落下,而落下的動力完全來自重力,所以實際上我們無法透過肌肉加速。
2.跑者不懂得讓身體自由落下,上半身非常僵硬,這種阻止身體向前落下的動作等同於在剎車。通常當跑者無法掌控當下配速時,就會導致上述結果。
3.落下時的推蹬動作也是常見錯誤,跑者在落下時的加速階段想透過伸直膝蓋或腳踝來推動身體前進,跑者應完全讓重力來牽引身體轉動。推蹬的動作會妨礙身體向前轉動的過程。
如何修正?
1. 彎腰跑:以臀部為中心畫一鉛直線,檢查軀幹與此直線的相對位置,就能確認偏差的幅度。刻意誇大彎腰的幅度後回到脊柱挺直的姿勢,有助於您區別兩者差異。
2. 雙腳彈跳與採關鍵跑姿的單腳彈跳,這兩項都可避免彎腰動作
1.拉起的標準是,無論配速如何,腳掌要在落地後拉到臀部正下方,腳掌離地高度不是重點,關鍵是支撐期的騰空腳須一直留在臀部正下方。拉起的主要錯誤是腳掌落地後,騰空腿還在臀部後方,這是因為錯過拉起的時機,或完全不記得要拉起腳掌。
2.用抬膝與抬大腿的方式使腳掌離地。主動用前腿抬膝是不正確的拉起動作,這個動作跟常見的「高抬膝」訓練有關。
如何修正?
從一個很簡單的想法下手:想著在臀部正下方拉起腳掌,腳掌騰空時移動軌跡接近橢圓形,這不是刻意做的,為了達到完美的拉起動作,必須心理具備正確的知覺意象:騰空後直接從地面拉起腳掌。練習拉起知覺與力量的方式很多,可在腳踝上負重、綁彈力繩、在健身器材上練,若沒有工具可請夥伴協助,夥伴以手施加在腳踝處當阻力。
1.對跑者來說,殺傷力最大的問題即是用腳跟著地,而這個問題或多或少都跟「足背屈」有關,也就是足間上翹、足背屈向小腿。
2.著地時重量壓在腳掌外側,一般稱為「足外翻」。 3. 依姿勢跑法的著地標準是:著地時腳掌要在身體正下方,而且全身重量盡快轉移到前腳掌蹠球部;然而很多人會一直想著腳掌要落在臀部正下方,但這是不對的,這種錯誤根植於跑者想快點安全回到地面,而表現在跑者上便成「主動落地」,意思是用力讓腳掌加速落下,而非讓它自由落下。
如何修正?
必須先了解跑步動作是為了「落下」所以才要「拉起」,因此須不斷反覆學習拉起和落下技巧,一連串的拉起與落下訓練都是為了讓您產生體重落在前足蹠球部的特定感覺。可從雙腳原地彈跳開始,接著進到原地跳繩,彈跳動作可幫助發展前足蹠球部著地的知覺。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