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國民體育日三免費一優惠好康報你知
1
國民體育日三免費一優惠好康報你知
2
想要進入美軍海豹部隊?兩階段共18週的極機密入伍訓練計劃大公開
3
全球1994雙超限量! Reebok Instapump Fury Prototype 設計原型睽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國民體育日三免費一優惠好康報你知

2018-08-28
話題 綜合 新聞 體適能 生活 活動 趨勢

教育部體育署今(28)日舉辦「107年度國民體育日」啟動記者會,打破世界紀錄的金牌舉重選手郭婞淳與廣受青少年族群喜愛的創作鬼才兼演員盧廣仲,擔任本年度國民體育日代言人。首次合作的兩個人,在影片中對話相當逗趣、也有著不同於平日形象的演出,影片播出前就備受期待,今日在記者會現場也首播兩人合作的107年度國民體育日宣傳廣告。

國民體育日代言人盧廣仲(左3)與體育署林哲宏副署長(右3)與貴賓一同分享9月9日國民體育日「三免費一優惠」活動。

宣傳影片中盧廣仲邀約郭婞淳帶著他一起練體能,沒想到金牌國手的秘訣竟然是國民體育日的三免費一優惠:
「一免費」:公共運動設施免費!國民體育日當天國民運動中心與公立公共運動設施將免費開放供民眾使用。
「二免費」:體適能檢測免費做!9月份免費的體適能檢測,讓民眾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運動,達到運動健身目的。
「三免費」:體育表演會免費看!9月8日在臺北小巨蛋將舉辦免費索票的體育表演會,有來自各界的體育菁英好手,將運動結合表演藝術精采演出。
此外,「一優惠」:是由體育署與國內運動業者合作,推出體育運動課程免費體驗活動以及相關運動商品優惠,期望能夠增加全民對於保持規律運動的重視。

體育署表示,每年推行國民體育日,想強調的是:運動不是一時的,無論是老年人、中年人或年輕人,都應該要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常保身體健康。因此今年除了宣導全民參與之外,也與知名量販通路家樂福合作,家樂福將在全省共四家限定分店設置免費的科技體適能檢測站,更支援多頂帳篷響應全國登山日主場活動,國民體育日與全國登山日的訊息也將透過家樂福旗下擁有千萬粉絲的廣宣平台,傳遞給全民,與體育署攜手共同打造運動生活圈。
 
107年度國民體育日將於9月9日正式展開,相關活動詳情請上網搜尋「i運動」或至i運動FB粉絲團查詢。

盧廣仲今天出席107年度國民體育日啟動記者會,邀請大家「運動99、健康久久」。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要進入美軍海豹部隊?兩階段共18週的極機密入伍訓練計劃大公開

2019-07-24
綜合話題路跑游泳無氧運動有氧運動體適能重量訓練初階訓練

在2011年擊斃賓拉登一舉成名的美國海軍三棲特戰隊(United States Navy SEa, Air and Land Teams,SEALs)又被大家稱為海豹部隊,是世界知名的三棲特種部隊。然而,想要佩帶上代表三棲隊員的三棲特戰隊的佩章可沒這麼容易,首先,必須得先通過基礎水下爆破訓練以及專業的三棲資格訓練你才能成為正式的海豹隊員。

想要進入美軍海豹部隊?兩階段共18週的極機密入伍訓練計劃大公開 ©thenewsrep.com

但是,想要正式進入三棲訓練之前,必須要先通過兩階段共18週的陸軍體能訓練,這些訓練方式與強度並不適合所有人,兩個訓練程序包括I類(針對目前不活動的人的初學者訓練) 和II類訓練例程(有點運動基礎或習慣的人),現在就來看看你的體能是否能進入海豹部隊!

第I類訓練程序

第一類的目標是達成每週16英哩(約25.749公里),然而為期九週的訓練計劃除了跑步外,還必須進行基礎的體能訓練及游泳訓練這兩項目;以下是海豹部隊入伍新兵共18週的訓練課表。

1.跑步訓練計劃

第1週和第2週:

每天2英哩(約3.21公里),在週一、週三與週五進行,本週預計9.63公里。

第3週:

這週為了避免運動傷害,因此,沒有跑步訓練課程。

第4週:

每天3英哩(約4.82公里),在週一、週三與週五進行,本週預計14.46公里。

第5週和第6週:

週一2英哩(約3.21公里),週二3英哩(約4.82公里),週四4英哩(約6.43公里),週五2英哩(約3.21公里) ,本週預計17.7公里。

第7週到第9週:

週一4英哩(約6.43公里),週二4英哩(約6.43公里),週四5英哩(約8.04公里),週五3英哩(約4.82公里),本週總計25.749公里。

2.肌力訓練計劃

主要在每週1、3與5進行基礎的徒手肌力訓練。

第1週:

伏地挺身:4組15次重複

仰臥起坐:4組20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3次重複

第2週:

伏地挺身:5組20次重複

仰臥起坐:5組20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3次重複

第3週與第4週:

伏地挺身:5組25次重複

仰臥起坐:5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4次重複

第5週與第6週:

伏地挺身:6組25次重複

仰臥起坐:6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2組8次重複

第7週與第8週:

伏地挺身:6組30次重複

仰臥起坐:6組30次重複

單槓上拉:2組10次重複

第9週:

伏地挺身:6組30次重複

仰臥起坐:6組30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10次重複

這裡為了能讓肌肉獲得最佳效果,將採取一組伏地挺身然後一組仰臥起坐,接著一組單槓上拉的循環方式,並且組與組之間沒有任何休息時間。

3.游泳訓練計劃

徒手游泳訓練以一週4-5天的訓練頻率來進行。

第1週和第2週:

每次持續游泳15分鐘。

第3週和第4週:

每次持續游泳20分鐘。

第5週和第6週:

每次持續游泳25分鐘。

第7週和第8週:

每次持續游泳30分鐘。

第9週: 每次持續游泳35分鐘。

如果你在嘗試訓練時,無法運用游泳的話也可以採用自行車代替,但每次訓練的時間就要是游泳的兩倍,這裡的游泳距離以每次游200公尺的長度為準,你也可以漸漸嘗試1分鐘內游50公尺的速度加強訓練。

第一類的目標是達成每週16英哩(約25.749公里)。 ©Men's Journal

第II類訓練程序

海豹突擊隊II類訓練計劃是一項更加激烈的運動,專為參與常規體能訓練計劃的人或已完成I類訓練常規要求的人所設計,除非你已經可以輕易完成9週I類訓練,否則,請不要輕易嘗試第II類訓練。

1.跑步訓練計劃

在週一、週二、週四、週五和週六,一週共五天跑出規定的里程數。

第1週和第2週:

週一3英哩(約4.82公里)

週二5英哩(約8.04公里)

週四4英哩(約6.43公里)

週五5英哩(約8.04公里)

週六2英哩(約3.21公里)

每週完成30公里。

第3周和第4週:

週一4英哩(約6.43公里)

週二5英哩(約8.04公里)

週四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五4英哩(約6.43公里)

週六3英哩(約4.82公里)

每週完成35公里。

第5週:

週一5英哩(約8.04公里)

週二5英哩(約8.04公里)

週四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五4英哩(約6.43公里)

週六4英哩(約6.43公里)

本週完成38.62公里。

第6週:

週一5英哩(約8.04公里)

週二6英哩(約9.65公里)

週四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五6英哩(約9.65公里)

週六4英哩(約6.43公里)

本週完成43.45公里。

第7週到第九週:

週一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二6英哩(約9.65公里)

週四6英哩(約9.65公里)

週五6英哩(約9.65公里)

週六6英哩(約9.65公里)

每週完成48.28公里。

對於第8周和第9週的訓練就沒有必要增加跑步的距離,這時後你必需要研究你6英哩的跑速;並嘗試將它們的速度降低至每英里7:30或更低,但如果你想要增家跑步的距離也請逐量增加,每週跑量不要增加超過1英哩(約1.6公里)。

2.肌力訓練計劃

每週訓練三次,基本上以週一、週三和週五進行肌力訓練。

第1周和第2週:

伏地挺身:6組30次重複。

仰臥起坐:6組35次重複。

單槓上拉:3組10次重複。

雙槓撐體:3組20次重複。

第3周和第4週:

伏地挺身:10組20次重複。

仰臥起坐:10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4組10次重複。

雙槓撐體:10組15次重複。

第5週:

伏地挺身:15組20次重複。

仰臥起坐:15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4組12次重複。

雙槓撐體:15組15次重複。

第6週到第9週:

伏地挺身:20組20次重複。

仰臥起坐:20組25次重複。

單槓上拉:5組12次重複。

雙槓撐體:20組15次重複。

這些訓練的次數基本上都是為了肌耐力而設計,主要是要訓練肌肉延長疲勞程度,因此,更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來進行重複次數。為了獲得最佳效果,每組進行一次同第I類肌力訓練的方式來進行循環,以便在短時間內恢復肌肉效能。

這些訓練的次數基本上都是為了肌耐力而設計,主要是要訓練肌肉延長疲勞程度。 ©wild-turkey.wonderhowto.com

金字塔鍛煉

當你的肌力有達到I類和II類標準後,你可以將上述的項目進行金字塔訓練與交替訓練,但這次選擇一個次數作為你的起始數字,接著往上增加再降低回來,讓次數訓練在金字塔中上下工作。例如:單槓上拉次數可以設定為1,2,3,4,5,4,3,2,1;仰臥起坐3,6,9,12,15,12,9,6,3(單槓的3倍);伏地挺身2,4,6,8,10,8,6,4,2(單槓的2倍);雙槓撐體次數與單槓上拉相同。

3.游泳訓練計劃

游泳訓練將每週游4-5天。

第1周和第2週:

每次持續游泳35分鐘。

第3周和第4週:

使用蛙鞋每次連續游泳45分鐘。

第5週: 使用蛙鞋每次連續游泳60分鐘。

第6週至第9週: 使用蛙鞋每次連續游泳75分鐘。

首先,為了減少從使用蛙鞋開始時,我們腳部肌肉所產生的壓力,因此,可採用交替游泳1000公尺有蛙鞋和1000公尺沒有蛙鞋開始訓練,這階段的訓練你的目標應該是在45秒或更短的時間內游50公尺。

拉伸和體能訓練

由於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都致力於肌力訓練課程,因此,你可以在星期二、星期四和星期六至少進行20分鐘的肌肉放鬆;同時,你也可以在每次訓練之前與之後,單獨進行15分鐘的肌肉伸展訓練。伸展最好的方式就是從頭頂開始然後到腳底,每個部位的放鬆以15-20秒為準,拉伸時請特別專注於大腿前後、胸大肌、背肌與肩部。

資料參考/sealswcc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全球1994雙超限量! Reebok Instapump Fury Prototype 設計原型睽違

2019-03-18
綜合配備館鞋子REEBOK

Reebok最受消費者擁護的潮鞋之一Instapump Fury系列滿25週年,Reebok將忠實重現首款Prototype版本,還原25年前的Pump fury原型,從標誌性檸檬黃色的橡膠底,到經典Pump充氣按鈕-The Pump標誌,原汁原味保留90年代的歷史足跡。Prototype全球限量發售僅1994雙,台灣區限量發售釋出,販售數量極少,每一雙Prototype鞋舌內刻上的1-1994獨特編號,讓收藏者擁有獨一無二專屬編碼鞋,是潮人不容錯過的必收鞋款。

全球1994雙超限量! Reebok Instapump Fury Prototype 設計原型睽違25年問世

風靡25年   超經典檸檬色橡膠大底Prototype問世

Instapump Fury Prototype是Reebok最具珍藏價值的鞋款,原始設計初版於1994年3月誕生,當時因為採用的檸檬色橡膠大底過於柔軟,Reebok將鞋底調整為更堅韌耐用的黑色碳化橡膠,並於同年9月上市,成為目前市面上所流傳的Instapump Fury OG版本。而未上市的Instapump Fury Prototype在25年後的今天重出江湖,受到許多復古球鞋收藏家的高度重視。底印有原創者Steven Smith所帶領的RAC(Reebok Advanced Concepts)標誌,這是向Reebok創意團隊致敬,也代表著此鞋款跨時代原創意。

Prototype以1994年未曝光的原型作為基底,重現最初鞋款風采
鞋底印有原創者Steven Smith所帶領的RAC(Reebok Advanced Concepts)標誌

全球限量1994   雙專屬編碼 重回1994年

1994年誕生的Instapump Fury Prototype呼應創始元年概念,全球限量發售1994雙,每雙鞋上都標有獨一無二的號碼,展現Prototype的稀有珍藏價值。
 
1989年,Reebok發表了全球首創充氣「PUMP」系統,於鞋舌處設置「Pump Button」,穿上Reebok能立即藉此系統讓鞋子達到最貼腳的效果。Reebok不滿足於此,1994年Reebok結合PUMP系統與Hexalite蜂巢避震結構,搭配鞋底的Graphite碳纖維材質,打造出經典代表鞋款Instapump Fury,自此開創Reebok Instapump Fury的潮流王國。今 Reebok推出極具紀念意義的Prototype,以1994年未曝光原型作為基底,重現最初鞋款風采,鞋身則以90年代最受歡迎的飽和撞色展現當時的復古潮流,大膽的檸檬黃與正紅色的搶眼配色,讓潮人們穿上Prototype彷彿立馬回到1994設計元年。

Prototype全球限量僅1994雙,每雙鞋上都標有獨一無二的號碼

資料來源/Reebok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