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東京奧運甫落幕,本屆台灣菁英們在賽場上屢創佳績,全台民眾常透過社群軟體隔海為台灣選手加油打氣,更有許多運動員透過直播與限時動態,零時差與粉絲們互動。Facebook公布過去兩週在台灣的數據,包含 Facebook 與 Instagram 討論度最高的選手與最熱門的表情符號。在全球運動員排行榜中,世界球后戴資穎成為全球新增最多 Facebook 粉絲的選手,她的貼文更獲得 135 萬個讚,成為全球運動員之最!其次王齊麟、楊勇緯等選手都是增粉超過 30 萬的人氣王。
• 全球運動員 Facebook 貼文按讚數排名:台灣羽球選手戴資穎賽後真誠分享的貼文勇奪冠軍,共獲得超過 136 萬個讚,成為過去兩週的賽程期間,全球獲得最多讚的相關 Facebook 貼文。奪下世界第二名的為羽球選手王齊麟,他在獲得羽球男雙金牌賽後的貼文,共獲得超過 104 萬個讚。
• Facebook 全球運動員增粉最多的排行榜:戴資穎再度躍居第一,大賽期間共獲得超過 50 萬個新增追蹤數,成為 Facebook 上全球獲得最多新粉絲的運動員。王齊麟則以新增 36 萬個新粉絲,位居世界第二。
• Instagram 全球互動數最多的運動員排行榜:台灣羽球選手戴資穎以 472 萬個互動次數,躍居全球第九名!其他全球互動最多的運動員前十名為:
1. Rayssa Leal(滑板,巴西):1,844 萬
2. Simone Biles(競技體操,美國):1,790 萬
3. Dani Alves(足球,巴西):1,259 萬
4. Rebeca Andrade(競技體操,巴西):1,033 萬
5. Italo Ferreira(衝浪,巴西):797 萬
6. Douglas Souza(排球,巴西):767 萬
7. Suni Lee(競技體操,美國):630 萬
8. Luka Doncic(籃球,斯洛維尼亞):484 萬
9. 戴資穎(羽球,台灣):472 萬
10. Gabriel Medina(衝浪,巴西):470 萬
• Instagram上,台灣運動員增粉最多的排行榜:在全球最大運動盛會期間,獲得最多 Instagram 新追蹤的台灣運動員分別為:
1. 戴資穎(@tai_tzuying, 新增 614,000 新粉絲)
2. 楊勇緯(@yangyungwei, 新增 441,169 新粉絲)
3. 王齊麟(@chilinwang, 新增 304,567 新粉絲)
4. 林昀儒(@lin__yun_ju_, 新增 295,542 新粉絲)
5. 李洋(@leeyang0812, 新增 271,191 新粉絲)
• 台灣社群上討論度最高的運動員:在台灣,Facebook 上討論度最高的選手為:王齊麟、李智凱及李洋。Instagram 上討論度最高的選手為戴資穎(@tai_tzuying)、李洋(@leeyang0812)及王齊麟(@chilinwang)。
• 大賽期間,Facebook 上台灣民眾最常使用的 Emoji 表情符號:
#1(Feats of Strength,加油);#2
(Party Popper,恭喜);#3
( Flag,台灣);#4
(Sports Medal,獎牌);#5
(Thumps Up,豎起大拇指)
• 台灣最熱衷參與社群討論的族群:以年齡來看,過去兩週 Facebook 上討論的台灣人,最瘋運動的年齡層為 35 至 44 歲,約佔 29%,其次為 25 至 34 歲的族群。若以性別來看,在台灣超過 57% 的 Facebook 相關討論由女性發起。
資料來源/Facebook
責任編輯/Dama
運動訓練到底該從何著手?相信這是許多運動咖們都存在的大問題,然而,近幾年隨著網路資訊發達與爆炸,有許多的人都會開始在網路上尋求答案,同時也不外乎「運動與訓練」這件事。因此,我們都可以常常看到網路上,有人會尋求所謂的訓練菜單或是運動課表,但這樣的隨意拿到的課表或菜單,真的可以套用在每個人的運動訓練上嗎?其實,這樣東拼西湊所組成的訓練菜單,就有可能會為你帶來嚴重的訓練或運動傷害,因此,在制定運動與訓練課程之前就必需要了解何謂「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
一般來說運動處方裡的「處方(Prescription)」這兩個字,在醫學領域裡是指醫生針對病人的症狀輕重,給與適合的醫藥來改善患者的病情,因此,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就是由運動或復健相關的治療師或是教練,特別針對一般大眾、復健病患或是運動員等等,依據他們身體的肌耐力、肌力、年齡、心肺功能、柔軟度以及過去病史等等的身體狀況,來制定適合當下的運動強度、項目、持續時間以及頻率,安排精準的個別化訓練課程。
然而,運動處方這個名詞並不是憑空出現,在體適能與運動產業中早已存在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的概念,並針對心肺耐力(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肌肉適能(muscular fitness)、體重與身體組成(body weight composition)、柔軟度(flexibility)以及平衡能力(balance)這五個條件來進行體適能評估,並依據實際測驗結果給予適當的運動訓練建議與安排,這樣才能有效且正確的改善身體狀況,並有助於避免運動傷害達成運動目標。
雖然,每個人的目標與體能狀態不同,但擬定運動處方的原則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同樣的,當然,我們在進行所謂的體適能評估前,也必需要根據身體的健康指數來進行檢查,這也包含有病歷病史的了解、身體檢查、心電圖檢查、安靜狀態血壓檢查、血液分析、漸進負荷運動心電圖檢查以及心肺功能檢查等等,雖然,這幾項檢查並非每個項目都需要,但如果可以提供越詳盡的數據就可制定出更適合當下狀態的訓練課表與器材選用。
1.運動頻率:
基本上是指每週或每日運動的次數,為了使身體適能得到改善經常且週期性的進行運動是有絕對的必要性,但每週或每次該設定多少的運動次數,就必需要依據每個人的體能狀況與運動目標而有所不同。
2.運動強度:
為了改善身體適能中的心肺機能與肌肉的各種能力,採用的運動方式必須是稍微強烈,然而,在運動強度的判斷上可以用心跳率、耗氧量、能量消耗、自覺費力狀態(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等方式進行評估。
3.運動時間:
運動持續的時間與運動強度有著直接關係。運動時,若能維持運動強度在穩定的狀態下,那麼該運動應該能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若是運動強度過強,則可能持續時間會大幅縮短。
4.運動型態:
無論採用哪種類型的運動訓練,對於身體適能的改善都會有一定的幫助,然而,究竟該設定有氧運動較多或是無氧運動較多,才能讓運動的效率與成效達到最大值。這些都必需要經過體適能的測試與評估過後,再由專業人士依據受測者的個人條件與目標給與不同的訓練課表。
由於運動處方(Exercise Prescription)是一門牽扯相當多面向的專業課程,因此,《運動星球》為了幫助許多熱愛運動的人,能更正確的制定訓練菜單避免運動傷害,特別邀請擁有醫學、復健及物理治療背景的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暨復健科學研究所的王鐘賢教授,開設【2020運動處方系列認證班】課程。
這套課程將運動處方分為四堂課,分別為運動與健康促進的正確觀念與成功老化的重要知識、有氧與阻力運動處方的設計與應用、運動與代謝症候群的防治以及運動與壓力舒緩/失智防治這四大主題;並透過深入淺出且完整地結合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的方式,輕鬆的將艱深難懂的醫學與運動知識傳授給學員。運動處方絕對是適合運動愛好者、物理治療師、運動營養師、私人或團課教練以及運動相關團體課程指導員等運動相關專業人員來上的課程。
課程名稱 2020運動系列認證班【運動處方】
課程時間
第一堂:9/12星期六,早上9:00~12:00
第二堂:9/13星期日,早上9:00~12:00
第三堂:9/19星期六,早上9:00~12:00
第四堂:9/20星期日,早上9:00~12:00
本課程共分為 (一)、(二) 、(三) 、(四) 四堂課,每堂課3小時,合計12小時
課程地點 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8樓
參加對象 對課程有興趣之學員均可報名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報名費用 原價NT 9,600.- /人,經濟促進方案優惠價NT 7,600.- /人,現正實施中
(學費包含課程講義一份)
課程認證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繼續教育專業積分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繼續教育績分
主辦單位
亞洲大學物理治療學系/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協辦單位 運動星球
報名詳情請上 Accupass活動通 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