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開廣飛跑盃 10/20開吃50K超馬甜甜圈
1
開廣飛跑盃 10/20開吃50K超馬甜甜圈
2
函館馬拉松:補給比台灣土窯雞更澎派的美食賽道
3
建立屬於你的跑步方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開廣飛跑盃 10/20開吃50K超馬甜甜圈

2018-10-19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超馬 賽事

2018開廣飛跑盃超級馬拉松即將在本周六(20日)舉行,活動場地位於台北田徑場,這也是全台唯一舉辦在田徑場內的50公里計時競賽,更具有國際超馬總會IAU銅牌標籤認可。這屆50公里個人賽有多位國內分齡紀錄保持人參加,戰況激烈,誰可以「吃甜甜圈」吃最快、吃最多,周末即將見分曉!

開廣飛跑盃 10/20開吃50K超馬甜甜圈見分曉!

開廣飛跑盃自2011年建國百年國慶時舉辦首屆賽事,至今已邁入第八個年頭。賽程包括50公里個人組、6小時接力團體賽,吸引全馬菁英報名與跑團組隊來挑戰。這屆50公里賽程有多位國內分齡紀錄保持人參加,包括曾三連霸的台電之光陳雄海、國軍跑馬好手洪一仁、有望再次刷新國內分齡紀錄的好手黃則原,以及開廣50公里女子歷代五傑陳秀卿。
 
另有許多超馬老將參加,包括跨時代的長跑傳奇何信言、馬場上的抗癌鐵人莊啟仁,以及馬福順、李宗春、謝群忠等人。唯一的外國參賽者是來自日本的村尾隆介Ryusuke Murao,村尾先生是企業顧問、賽事策劃人,也是曾參加世界田徑錦標賽的馬拉松選手,感念台灣311的幫助,希望透過跑步,讓日本企業與台灣運動產業及跑者建立交流管道,超馬協會因此特別邀請他來體驗這場別開生面的超馬賽。

賽道即沿著台北田徑場跑道繞圈跑,在眾跑友口中暱稱為「吃甜甜圈」。50公里總共125個藍色甜甜圈,目前國內50公里最佳男子紀錄為李智群(3:26:12),女子組則為黃素娥(4:01:32),兩紀錄皆在2014年創下。
 
為鼓勵跑者自我挑戰,只要提出經協會認證的同里程賽事成績證明,並在此賽事中突破個人最佳成績,就送一座獎盃紀念。此外,主辦單位設立「破紀錄獎金」,吸引國內優秀的全馬跑者從42公里跨入50公里,進而挑戰超級馬拉松。

超馬接力賽的常客-內湖社大慢跑班

至於6小時接力團體賽,有來自各地跑團共25隊150人參與,其中4隊為台大、東吳、政大等校的EMBA組隊而成。去年橫掃凸台的三聯科技隊伍,今年派出三支隊伍尋求連霸;大人的跑步學堂與內湖社大慢跑班參與多屆,這次也分別組了五隊與四隊參賽;以國旗裝造型聞名的造甘那盃團隊,今年更招募到五隊各地跑友共襄盛舉。
 
今年特別的小巧思是,為了支持超馬協會推動的綠色賽事,加碼製作適合跑者手拿的小容量環保飛跑杯,讓跑友能為自己、為地球一起健康飛跑。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函館馬拉松:補給比台灣土窯雞更澎派的美食賽道

2019-01-15
跑步話題馬拉松

在每年初夏舉辦的函館馬拉松,號稱是「日本最困難的fun running」,這個才開辦3年的馬拉松在2018年初被日本經濟新聞評選為日本市民馬拉松的第8名,同時被評定為「日本馬拉松100選」。半馬組加上全馬組共8,000人參賽的函館馬,雖然稱不上大規模的賽事,然而報名的海外跑者逐年翻倍大增,讓主辦單位誇下海口「目標成為日本第一的馬拉松大會」!究竟是什麼魅力讓函館馬拉松頻頻受到日本及全球跑者的肯定、吸引大批海內外跑者爭相參賽?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函館馬拉松:補給比台灣土窯雞更澎派的美食賽道

特色  1 一路吃到飽的美食大道

函館馬拉松的全馬賽道被號稱「日本最困難的fun running」,並不是像波士頓馬拉松般賽道起伏變化多端,讓跑者們遇上「心碎坡」各個心碎腿廢;而是因為補給太豐盛、太美味,足以讓跑者們一路吃到忘了比賽。在開跑前,大會便貼心提供富有在地特色的羊羹能量棒,作為比賽途中的最佳能源。接下來各賽道補給站提供各式不同的美食,包含起司蛋糕、銅鑼燒、哈密瓜、白巧克力、香蕉、番茄,甚至有整碗的拉麵和海鮮丼飯,尤其到了全馬賽道最後灣岸旁大橋,設置了一條號稱「美食大道」的賽段,引誘跑者吃到不想跑、或飽到跑不動,這樣的困難絕對是函館馬吸引跑者挑戰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完賽後,還有許多當地特色美食等待跑者享用,有知名的函館牛乳、醬湯、大福、香腸等,每一樣都能呈現北海道獨特的飲食文化。因此,函館馬對跑者最大的困難點便是難以抗拒的補給太多,導致跑者們花費不少時間停留進食而影響成績,因此能在這條賽道上破PB的跑者,相信還要擁有異於常人的自制力。要享受一場結合跑步、美食與歡樂氣氛的比賽,函館馬拉松一定是不能錯過的賽事。(美食補給圖片請見文末)

賽道補給站難得一見的食物 - 拉麵

特色  2 FUN RUN結合競賽型的國際認證賽道

函館馬不僅是美食吃到飽的趣味型比賽,也提供嚴肅跑者們國際認證的競技賽道。賽道經IAAF國際田徑總會/AIMS國際馬拉松暨長跑協會(日本全國約40個賽道有此認證)、JAAF日本田徑聯合會(日本全國約1,200個賽道有此認證)認證。半程馬拉松的賽道起伏不大,是適合破PB、挑戰自我紀錄的高速路線;全程馬拉松路程的大會紀錄為2小時17分,以市民馬拉松來說是中間值的成績,主因前述相當「困難」的美食賽段。另一方面,主辦單位為了讓跑者的晶片計時更加精準,會依據跑者自定的完賽時間分為7組,由快而慢分別起跑,紓解起跑區的擁擠,讓全數跑者在開跑5分鐘左右都能出發完畢,減少大會時間和晶片時間的差距。別小看函館馬的競賽實力,每年從日本各地約有100名領跑菁英刺激賽事的競爭性,北海道以外的參賽者則高達半數,還有許多海外跑者,讓這場才3年的賽事具有國際規格。

特色  3 便利的交通

函館馬的起終點站都設在市中心千代台公園陸上競技場,離函館機場車程僅20分鐘,離函館市電千代台車站步行不到10分鐘;若搭JR前往,會場位於JR函館車站與JR五稜郭車站之間的三角地帶,從兩站到此都只需10分鐘車程,步行距離也在2.5公里之內。當然,主辦單位會在場外安排綿密的接駁巴士,便於跑者到達、離開賽場。

起終點站千代台公園陸上競技場到達各交通樞紐都相當便利

特色  4 豐富的觀光景點

不僅賽道途中景色宜人,函館馬所在地函館市已3年連霸日本第一「最具魅力的市町村」,擁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 - 函館山百萬夜景。若搭電車往函館機場方向,不要錯過北海道知名溫泉鄉「湯の川温泉」,溫泉區中的錢湯(公共浴池)只要400日圓就能進場,是兼具日本傳統特色又經濟實惠的放鬆景點。比賽結束後不妨到這裡的錢湯舒緩身心,體會日本市民跑者川內優輝在賽後最愛的事 - 泡溫泉。

 

 

北海道知名溫泉鄉「湯の川温泉」

起/終點:千代台公園陸上競技場

半馬與全馬組跑者分別於9:00、9:10從競技場內起跑,這座競技場能容納15,000人,被日本JAAF認可為第二型官方田徑運動場,在這裡起跑或是奔向終點,都能感受到有如職業運動員一般,得到全場歡呼與關注目光,讓人加倍的熱血沸騰。

千代台公園陸上競技場

7~22K:津輕海峽沿岸

函館市是個海濱城市,函館馬拉松的全馬賽道共有9個關門點,近7公里處,也就是第1、2關門點之間的賽道即轉進漁火通,也正式進入津輕海峽沿海的賽段。首先往函館機場方向前進,到了10.2公里及14公里處會遇到兩個折返點;接著返回濱海的漁火通,在約19公里處與半馬組跑者匯流後,往函館公園方向前進。

21K處沿海賽段

25K:函館公園

函館公園位於約25公里處,這座從1879年開園至今的百年老公園,是函館市民闔家休閒的好地方,每年櫻花季都吸引滿滿人潮前來賞櫻。雖然馬拉松賽事日期7月份沒有櫻花可賞,但跑經綠意盎然的公園,也讓可能將進入撞牆期的緊張氣氛舒緩許多。跑經函館公園後,逐漸往函館港方向前進。

33-39K:函館港灣區

全馬賽道在33公里前進入函館港灣區,跑者可依序跑經熱鬧的JR函館車站、魚市場,並跑在函館知名景點金森紅磚倉庫的石磚地板上,一面感受源於明治時期的紅磚倉庫古典氛圍,一面遠望函館港美麗的海景。其中在36公里處行經人工島綠之島(Midori no Shima),跑者們能在此享受北海道哈密瓜、海鮮丼飯和拉麵等超強補給,同時欣賞港灣風光,對跑者來說簡直是人間天堂,絕對能讓人忘記撞牆期的不適。直到約39公里處,也就是最後一個關門點才離開灣區的沿海賽段。

跑者們跑在金森紅磚倉庫前的石磚地板上

路線圖

全馬路線高度圖

半馬路線高度圖

函館馬拉松坐擁沿海美景、純淨空氣、起伏不大的賽道,以及最高25℃的初夏怡人天氣,先天條件相當良好。主辦單位更在許多當地農特產及食品業者加持下,提供豐富到吃都吃不完的美食饗宴,讓每一個補給站成為跑者的驚喜和期待。參加函館馬拉松,能大口吃美食、大口深呼吸、盡情奔跑,各種小確幸元素充滿著整場賽事,跑者將像個孩子一般得到滿滿的幸福感!

大會提供補給美食,包括海港直送的迷你版海鮮丼飯(左上起)、外觀像能量棒的羊羹、甜美到讓人流口水的北海道哈密瓜,以及拉麵、函館在地銅鑼燒、北海道白巧克力、起司蛋糕、可樂、番茄與香蕉
跑前發放做成能量棒外型的羊羹
跑者在賽道補給站大口享用哈密瓜,一片接一片吃不停
補給飲品除了水和運動飲料,讓人驚喜的是還有可樂
補給站食物的澎派程度比台灣土窯雞更誇張!一整顆起司蛋糕、迷你碗拉麵和海鮮丼飯,和貴桑桑的北海道白巧克力等,主辦單位都大方供給跑者享用
完賽後回到會場又是一場激烈的美食大戰,香腸、北海道牛奶糖、草莓大福、切塊馬鈴薯,各個挑戰跑者的大胃王本領

報名

函館馬拉松致力於邀請海外選手參加,從2016年35名到2018年266名(其中台灣佔67名),3年內海外選手人數成長7.6倍。大會於2019年目標吸引500名海外選手共襄盛舉,2020年更預計廢除海外名額上限。
資格限制
年齡:2019 年7 月7 日當天年滿18 歲以上男女(20 歲以下未成年者須經父母同意參加)。
時限:應具有大約全馬5小時30分内、半馬3小時00分内的跑步能力。

2019函館馬拉松相關資訊

活動日期  2019/7/7(日)
開跑時間  全馬 9:10、半馬 9:00(日本標準時間)
集合地點  千代台公園陸上競技場
費用|關門時間
全馬42.195km:9,000JPY|限時5小時30分
半馬21.0975km:5,000JPY|限時3小時00分
報名期間  2019/2/25(一)21:00 - 4/19(五)17:00​
報名方式  海外選手請透過JTB體育台報名。

詳細資訊請上官方網站或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資料提供/函館馬拉松大會實行委員會事務局
採訪撰稿/Dama

分享文章

建立屬於你的跑步方法

2016-11-02
知識庫書摘跑步訓練觀念跑步

鍛鍊跑步體魄是一種個人經驗,不像工廠大量生產的肯尼或芭比娃娃,你的身體狀態是獨一無二的,包括體內各種肌肉纖維、過去的體態歷史以及健身目標也是如此。不論你是誰、住在哪裡或鍛鍊動機為何,只要你願意小心翼翼對待身體每個與跑步相關的部位,勇敢完成訓練計畫,你就能變瘦、變得更快,也能保持健康避免受傷。

鍛鍊跑步體魄是一種個人經驗

跑步方法是什麼?

「跑步方法」不只是你的訓練時程而已,它是一種讓你進入鍛鍊狀態的態度和經驗,是你期望完成的健身目標,也是願意適應的生活方式與變化。訓練自己成為競賽型跑者,與目標是健身的跑者有很大的差異,要花多少時間在鍛鍊計畫上全憑你自己決定,哪種層級的健身狀態最符合你的生活方式也是取決在你,而你做決定時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
 
▲非競賽訓練 vs 競賽訓練
▲時間管理
▲延續性
 
一旦你下定決心,可以從第十五章中選擇最適合的訓練菜單,或是利用你從本書習得的知識(加上個人經驗),設計專屬的訓練計畫。有了訓練菜單後,你會想複習幾種訓練法則,好讓自己從各種訓練動作中獲取最大助益。

選擇你的跑步方法

選定一項跑步方法後,先不要考慮訓練內容,也就是跑步、訓練、阻力訓練、伸展和其他部分,先思考你想完成的目標,接著實際一點,想想你有多少空閒時間可以訓練並完成目標。下列是幾項會影響你決定的因素。

競賽訓練 vs 非競賽訓練

你為什麼而跑?這是第一章的第一句,也是你在開始訓練計畫前,必須回答的問題。如果你的理由是減重、改善健康或減壓,你的計畫就該納入更多全方位的訓練動作(例如阻力訓練和交叉訓練),跑步特定的相關訓練(像是節奏跑和長距重複跑)可以少一點。非競賽訓練的優點在於,既然不用背負跑贏比賽的體能調適包袱,訓練時程就有更多餘裕,你不會因為訓練較少和強度較低而受傷,比起受傷和疼痛,你會感覺自己更加強壯,更能衝刺且更有活力。
 
如果想參加比賽,但目標是跑完全程而非拔得頭籌,你就必須決定選擇完整的訓練課程,還是跑步量更多的訓練方式。不論哪一種,你都需要加上第二十四章會提到的特定比賽訓練。
 
如果你的目標是來場精采的比賽,就在訓練內容加上更多跑步量和提升強度。你得考慮到日常可能會有的疲勞感、痠痛與疼痛,還有可能受傷的風險。這類訓練時程的彈性較少,且每種訓練都與下一個(和前一個)密不可分,略過一項或改變訓練,可能會破壞連續幾週的訓練,當然你會發現自己的跑步體魄有驚人潛能,並在跑步期間感到更快活(有時也心滿意足)。

時間管理

本來很有野心想參加訓練課程,卻發現自己沒有足夠時間完成訓練,這樣一點都沒用。開始時,選定一個你在家庭、事業、社會義務和社群活動之外,還能切合日常生活的訓練時程。如果不這麼做,你很快就會被迫在訓練和生活中抉擇,通常生活會是贏的一方。不要自我設限,要記得,一項訓練需要的不只是完成它的時間,比方說,六十分鐘的跑步至少需要十分鐘才能穿戴好跑步配備,跑完步還需要二十至三十分鐘淋浴和更換衣服(如果你非常厲害,還可以有十至十五分鐘做跑完步的伸展和運動)。千萬別在不對的地方硬做不對的事,充分運用你的時間吧!

延續性

你需要一個可以長期堅持的訓練方法,太過用力或太急的訓練將讓你受傷、生病或精疲力竭。當身體無法快速適應時,你也無法堅持當初的動機,而且欲速則不達。身為一名跑者,你可能需要至少十年的時間,才能看到跑步成果和健康體態有所改善。沒錯,就是十年,這無關乎年齡多少,就算看到明顯的進步,你也必須維持身體健康且堅持下去,這就意味著訓練可以控管。跑步的好處像是對身體、健康、心情和社交生活的優勢,都需要長期投入參與,因此要像選擇朋友一樣選擇訓練課程,把它當成你每天看到時都會開心的生活元素。

訓練法則

一旦選定好跑步方法,就要記得幾項基本的訓練原則(以及一些絕對不能違背的規定):
 
以自己身體訓練:你擁有獨一無二的生理狀態和潛能,不能將自己當作他人來訓練。
 
以現有體態訓練:過度訓練無法使你更快達到健身目標,反而容易受傷、生病和精疲力盡,身體還會感到痛苦。
 
訓練是段旅程而非目的地:健身目標和比賽目標就像明燈,努力向前然後持續下去,只要你的身體有所改善,訓練方法就是正確的。
 
不要顧此失彼:除非你已經強化跑步體魄所有部分,不然千萬不要顧此失彼。本書提供的訓練內容可以讓你準備好參加五千公尺到馬拉松的跑步競賽。
 
百分之十規則:每週以不超過百分之十的漲幅增加訓練量,但是這項規則並不等同於實際跑者訓練的比例,因此可以換成三週規則。
 
三週規則:身體需要時間來適應增加的跑步里程和強度,因此進行任一項重大改變後,保留至少三週的時間,再做下次的訓練增幅。
 
高—低強度訓練:拚命幾天後可以輕鬆幾天,努力幾週後可以放鬆幾
週,奮力一季結束後就能更輕鬆幾週。
 
熱身運動:要讓生理準備好更用力的訓練,需要十至十五分鐘進行熱身活動(比如慢跑、動態伸展、跨步)。
 
緩和運動:雖然在生理循環上,緩和運動一直備受爭論,但教練和運動員從未對其價值產生質疑,就遵從教練和運動員的做法吧!
 
肌肉纖維範圍:你需要足夠的訓練量(距離)來鍛鍊慢縮肌纖維,還有良好的訓練品質(重複動作、上坡跑、訓練等)來鍛鍊快縮肌纖維。沒有任何單一訓練可以同時鍛鍊到全部。
 
重複循環規則:在做跑步重複動作時,記得在還可做一、兩次動作時就結束訓練,這可以保護你避免過度鍛鍊。
 
上坡跑的價值:如果你想成為表現突出的跑者,那就一定要進行上坡跑:長距上坡跑,長時間的上坡反覆跑,還有短距上坡加速跑和下坡加速跑。
 
特殊性原則:訓練一定要符合你現實中打算一較高下的活動。像是騎自行車很好,但騎自行車的訓練無法讓你成為更好的跑者。
 
加倍:一天跑兩次對有經驗的跑者來說有所幫助(跑步量提升、HGH 釋出量增加、更好的跑步效益),但對新手來說負擔過重。
 
不需在鍛鍊時競力:一場比賽通常要用上百分之百的努力,而在比賽前和恢復體力後,這份努力多少有點變少,百分之百的鍛鍊亦然,至於需要百分百力量的多種重複動作,請參考下一個法則。
 
訓練不足比訓練過度好:訓練不夠時,你會感覺還好,永遠都有進步空間;訓練過度時,你會覺得身處地獄一般,需要休息數週才能恢復。

事實證明,保守且足以等待的跑步方法幾乎都有非常好的結果,因為鍛鍊跑步體魄需要時間,你不可能光靠單次、兩次或十幾次的鍛鍊就一步登天,你需要數十次的訓練才能開發潛能。
 
走捷徑不會有用。
過度訓練也不會成功。
殺手式的訓練和超級魔鬼幹部訓練營也做不到。
 
如果你想謹記一條本書提到的訓練重點,就這一個吧:沒有完美的訓練動作,只有完善的鍛鍊課程。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彼特.馬吉爾、湯瑪斯.舒華茲、梅莉莎.布瑞兒著作《跑步的科學》一書。掌握關鍵數據,調校9大身體機能引爆動力鏈,讓你突破瓶頸,超越自己!

第一本跑者精準訓練指南,從短跑到超馬都適用的全方位體能計畫,以科學訓練提高跑步經濟性,打造超完美跑步體魄!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