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8亞瑟士生態路跑 免費露營野炊熱烈報名中
1
2018亞瑟士生態路跑 免費露營野炊熱烈報名中
2
tigerrun3 強勢回歸!今年CP值最高的台灣虎航啤酒路跑來囉~
3
10公里的跑步訓練計劃與準備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亞瑟士生態路跑 免費露營野炊熱烈報名中

2018-10-30
話題 跑步 活動 路跑 賽事

台灣亞瑟士於8月發表今年主題路跑活動,鎖定關心台灣森林的生態發展,選在溪頭園區舉辦2018 ASICS RUN FOR NATURE亞瑟士生態路跑,甫開放一周即吸引600位跑者報名額滿。為了提倡擁抱山林之美、遠離城市的紛擾,亞瑟士今年特別於賽事前日12/15(六)保留溪頭露營區帳位,攜手專業露營品牌LOGOS、活動大使姚元浩舉辦露營野炊晚會活動,讓民眾能夜宿溪頭露營區,體驗伴著蟲鳴鳥叫聲入睡,充分享受亞瑟士所提供的兩天一夜森林生態之旅!

亞瑟士攜手專業露營品牌LOGOS、活動大使姚元浩帶領跑者前進溪頭生態王國。

晚會當天除了有「特色帳篷大賽」及「野炊料理評比」,也集結各界好手齊聚一堂,包含長跑精靈蘇鳳婷、田徑好手張智銓、最帥隊長陳菀婷等都表示準備於晚會和大家分享路跑經驗,此外,更特別邀請活動大使姚元浩擔任評審,帶來拿手野炊料理與各位同樂,熱愛戶外活動的姚元浩表示,這次亞瑟士舉辦的生態路跑活動,讓大家路跑、露營一次體驗,除了能徹底沉浸在慢步調的氛圍之中,有更充裕的時間探索生態,露營更可以讓人和人之間更貼近,跟家人更親密,感覺很特別。

活動大使姚元浩表示喜歡露營 因為可以讓人和人之間更貼近。

而活動評選出的前三名,亞瑟士和 LOGOS也準備精美好禮提供給參加活動的民眾們,包括跑友好夥伴ASICS慢跑後背包、露營攜帶方便的日本TSA 10吋大桔琺瑯鍋、潮流教父-藤原浩也收藏的ASICSTIGER GEL-MAI鞋款、輕鬆打造網美照氛圍的LOGOS葉片串飾燈等,與森林來場約會淨空心靈,享受芬多精森林浴,歡迎各位跑友們及喜愛山林的山友絕對不能錯過!
*本露營活動為免費報名,唯跑者須自理帳篷租借及帳位住宿費用,主辦單位僅協助營區位置保留。
報名網址點這 活動網址點這

資料來源/台灣亞瑟士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tigerrun3 強勢回歸!今年CP值最高的台灣虎航啤酒路跑來囉~

2017-07-08
路跑活動跑步話題

2017年最超人氣、最HIGH翻天的台灣虎航啤酒路跑又來囉!台灣虎航歡慶開航三周年,Tigerrun強勢回歸舉辦第三屆!
2017年CP值最高的啤酒路跑,跑完現場馬上抽出100張來回機票要送給你!
全程完賽者還能現領*最高NT$2000元、最低NT$700元的機票折價券!
總價值至少NT$1499元的票價包含一頂獨家啤酒帽/ 運動收納腰包 (二選一) 和獨家設計限量T恤,
現場完賽後可以品嘗台灣虎航直飛航點日本、韓國、泰國等地的特色啤酒,
還有市面少見限量精釀啤酒現場試飲,好康、好玩又好喝,千萬別錯過!
 
★總價值至少NT$1499元的票價,現在早鳥優惠價只要NT$699!

去年在台北二度舉辦的相撲路跑搞笑程度爆表,
吸引超過5000人報名參加,
北台灣的朋友千萬別錯過2017年最超人氣、
最HIGH翻天的啤酒路跑! 限定航點國籍啤酒隨你喝~乾啦!
 
沒有看錯,這麼好康的活動,絕對不是你的眼睛業障重!慢了就沒有了!

*完賽前不提供含酒精飲料

台灣虎航啤酒路跑,100張機票大放送!

獨家跑者物資

跑者物資為二選一,以下福袋商品均為初步示意圖,實品與示意圖可能會有些許誤差,敬請見諒!

獨家啤酒帽
防潑水腰包

 台灣虎航 tigerrun 啤酒路跑
date      2017/9/23日(六) 16:00-19:00
place    三重幸福水漾公園
 (大會保留改會活動內容及場地之權利,活動場地將會以政府公告狀況適時調整,若因場地借用狀況進行更動及更變,大會將利用網站通知,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price     早鳥價NT$699

報名網址    台灣虎航之啤酒路跑
報名時間    2017年07月05日(三)中午12:00至08月06日(日)下午23:59截止,若提早額滿將提前截止報名。

web   台灣虎航之啤酒路跑
fb       台灣虎航之啤酒路跑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10公里的跑步訓練計劃與準備

2016-12-02
跑10K觀念書摘跑步訓練初階訓練跑步知識庫

10 公里

10 公里賽事需要非常好的耐力,但如果想要參加菁英等級的比賽,還需要有轉換至快速配速的能力。過去只會要求長跑跑者要累積非常高的跑量,最後以一些間歇訓練作結就行了。但現在競爭激烈,頂尖的10 公里跑者甚至馬拉松跑者連1500 公尺的賽事都參加,時代已經不同了。因此想要達到最佳表現,就得要速度、耐力和肌耐力都一起鍛鍊。

耐力訓練

想在10 公里項目中取得好成績,得先好好鍛鍊有氧能力。長距離跑和總跑量對於建立一般耐力基礎很重要。與所有賽事一樣,里程數應循序漸進的增加,基礎期結束時達到最高點。如果是慢縮肌型10 公里跑者,里程數應保持穩定,到了比賽前期和比賽期早期才稍微減少10%左右。但若是快縮肌型10 公里跑者,里程數應較大幅的下降,可高達20%,但仍應維持高跑量。快縮肌型跑者到了賽前調整期才會顯著調降跑量,而慢縮肌型跑者只會稍微減量。至於10 公里菁英跑者的總跑量則差異很大,若是快縮肌型跑者,跑量大約80 ~ 90mpw,慢縮肌型跑者則可高達近130mpw。

長距離跑對10 公里賽事的重要性也比其他距離較短的賽事高。一開始也是先專心拉長距離(可長達14 ~ 20 英里),然後再加入一些「材料」。此後,基礎期甚至到比賽前期早期,要開始進入比賽期,訓練量減量至維持程度前,都應將長距離跑視為附加訓練。到這裡,所有其他賽事在轉變成全面性訓練前不會再加入附加訓練。但10 公里賽事的訓練應持續提升強度,刺激才會非常高,練法是在長距離跑中增加長達30 ~ 40 分鐘的結束前提速跑,配速為穩定至馬拉松配速。此外,也常以長距離的閾值跑來代替長距離跑,閾值跑可拉長至10 ~ 12 英里(16 ~ 19.3 公里),剛開始用穩定配速,再慢慢增快至馬拉松或稍快的配速。最後,可在長跑後加一些交錯跑,取代提速跑或長距離閾值跑。

由於長距離跑的強度較高,因此最好每週循環一次。循環的意思是建立一套輪流的順序,第一週先輕鬆的長跑,第二週是長距離跑加上中等強度的附加訓練,第三週為長距離跑加主要的附加訓練或全面性的長距離閾值跑。順序不一定是每三週輪一次輕鬆跑,而是按照跑者個人狀況和恢復情形做調整。在這樣的課表中,環繞長距離跑的其他訓練也會改變。輕鬆長跑那一週可以完成兩項「困難」的訓練,而高強度長距離跑那一週,最好只安排一項「困難」訓練,其他安排中等強度的訓練即可。以下為範例:

◆ 16 英里輕鬆跑(25.8 公里)
◆ 跑15 英里(24 公里),結束前跑25 分鐘的提速跑
◆ 跑14 英里(22.5 公里),前2 英里熱身,接著10 英里閾值跑,最後2 英里緩和
◆ 16 英里輕鬆跑

長距離跑後加入一段提速跑或長距離閾值跑,可建立有氧支持;長距離交錯訓練也有相同的效果。這些訓練一開始可作為有氧支持的訓練,慢慢增強強度之後就能作為直接耐力支持訓練,最後成為專項耐力訓練。練法是先用馬拉松配速跑「困難」的項目,然後以稍慢一點的配速做恢復跑,隨著訓練進行,慢慢縮短困難的項目並加快配速,先加速至乳酸閾值,最後加速至10 公里配速。達到10 公里配速後,就可以進入專項耐力漸進訓練,增加困難項目的距離,或減少恢復跑的距離。有氧支持訓練應在基礎期後期開始,一直持續到比賽前期。進入比賽前期後,訓練重點應轉向直接支持訓練。

比賽前期的訓練應以乳酸閾值(LT)跑為重點。目標是利用各項比賽的準備349分段的乳酸閾值跑,若是菁英跑者,則乳酸閾值跑的時間可拉長至40 分鐘,其他人可以少5 ~ 10 分鐘。前面提過,交錯跑也能作為直接支持訓練。10 公里跑者在比賽前期即將結束前,跑完乳酸閾值跑後加一些附加訓練會有幫助。可選擇的訓練項目包括坡地或上坡閾值跑、閾值跑中加入加速跑、跑完閾值跑後再跑一段漸速跑,或再加另一段訓練形成綜合訓練。跑完閾值跑後再加一段10 公里配速的短距離跑,有助於過渡至專項訓練。

最後,鍛鍊肌耐力是10 公里訓練邁向成功很重要的一環。可在基礎期進行坡地循環訓練,包括有氧配速跑,並安排許多一般耐力訓練。其他選擇包括跑非常陡的路線、有氧坡地法特雷克變速跑,和上坡閾值跑。比賽前期,可在各種訓練結束後加入坡地反覆跑,讓這些項目更具專項性。最後,距離較短但強度較高的坡地跑可促進高強度速度耐力,接著進行專項綜合訓練,將間歇跑分為短距離至中距離坡地跑,配速10 公里,便可操到專項肌耐力。

鍛鍊肌耐力是10 公里訓練邁向成功很重要的一環

速度訓練

大多數10 公里跑者是出於生物力學和神經的因素而鍛鍊一般速度。神經方面的因素就是為什麼10 公里跑者在基礎期仍需要每週練一次坡地短跑。坡地短跑可增加肌纖維儲備量,增強力量生成,並預防身體受傷。與較短距離的比賽不同,有些10 公里跑者不需要練到平地短跑;目標反而應設定為增加訓練次數。當所有累積的跑量讓身體產生緩慢/有氧適應時,坡地短跑對於維持速度就非常重要,因為短跑有助於與之抗衡。

此外,在基礎期一定要建立好的跑步力學,且要能用較快配速跑但不會感到太辛苦。當累積了很高的跑量,跑者很容易就變得疲軟無力,肌肉反應變差,施力不當。為了不要發生這樣的狀況,基礎期應進行加速跑、快步跑、有氧間歇跑和節奏訓練這類輕鬆的項目。一開始先在長跑後加一些快步跑和加速跑,再慢慢在整週的課如何訓練。

表中加入輕鬆的有氧間歇跑。這些間歇訓練可以是1 英里至5 公里配速跑100 ~ 400 公尺間歇跑;還要安排大量的恢復跑,而因為目標是要能用較快的配速跑,同時跑得輕快且控制得宜,因此訓練強度不用太強。

比賽前期則應安排有氧間歇,並延續其他這樣的練法。有氧間歇可以再分支,形成完整的5 公里配速訓練。如果想在菜單中安排直接支持(5 公里配速)訓練,可以利用訓練頭幾週的5 公里專項耐力訓練;另一個方法是運用綜合和混合訓練,我在前面有提過。

到了比賽期,5 公里配速訓練應與專項10 公里訓練並用,以產生專項速度耐力。可選擇的練法包括混合與綜合訓練,或坡地反覆跑。

專項訓練

10 公里的專項耐力訓練始於比賽前期,基礎期時會先以加速跑、提速跑和漸速跑打好基礎,之後才慢慢增加強度。任何推展專項耐力的訓練都可以使用;通常會用比10 公里配速稍快的速度跑5 ~ 6 公里的利迪雅德式計時跑,結束專項耐力訓練。在10 公里比賽前兩週,用比10 公里配速稍快的速度跑5 公里路跑即可輕易達成。如果是菁英跑者,透過交錯跑可將MaxLASS(乳酸穩定強度)拉到約10 公里配速,強化跑者快速完賽的能力。

鍛鍊專項速度耐力時,應一併進行專項訓練與5 公里配速訓練。再次強調,要怎麼練完全自由發揮。有個方法是用間歇跑鍛鍊完賽能力,例如跑1600 公尺的間歇跑,前800 公尺用10 公里配速跑,後800 公尺用5 公里配速跑,效果很不錯。另外,訓練重點放在以較快的3 公里~ 5 公里配速完賽的階梯式綜合訓練,也有同樣的效果。最後,混合訓練也是很好的選擇;練法是用10 公里配速跑較長的區段,較短的區段一開始先用5 公里配速跑,隨訓練進行慢慢加快速度,或用坡地反覆跑代替快速跑那段的訓練。有幾個混合訓練的例子可供參考,
例如5 公里配速跑1600 公尺、2×300 公尺,3 公里配速跑1200 公尺、400 公尺,1 英里配速跑1000 公尺、2×200 公尺;長距離區段跑完後休息3 ~ 4 分鐘,短距離區段跑完後休息1 ~ 2 分鐘。

維持

長距離跑可用來維持一般耐力,但比賽前期全程都要保持高跑量才能達到維持的效果,偶爾可以附加一些強度適中的其他訓練。此外,還應在一般耐力訓練外加練距離較短的馬拉松配速跑或漸速跑,每2 ~ 4 週練一次。還要練閾值跑或一些混合的綜合或漸速跑,
以維持直接與有氧支持訓練成果。

由於耐力訓練的訓練量高,因此大多數10 公里跑者應經常練坡地短跑,因其為訓練期間唯一的極快速刺激。因此,應每7 ~14 天就練一次坡地短跑或類似項目。專項耐力則可透過基礎期或賽前調整期的輕鬆間歇跑和法特雷克變速跑來維持。

各項訓練範例,該如何訓練?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晨星出版,史蒂芬‧麥格尼斯 著作《跑步的科學與實務》一書。如何探索極限,透過訓練達到最佳表現。

從高水準運動員和成功教練視角,結合作者多年跑步經驗及研究,告訴你是什麼限制跑步!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