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8HOOD to COAST千人跑東台灣 修杰楷攜手哥哥出擊
1
2018HOOD to COAST千人跑東台灣 修杰楷攜手哥哥出擊
2
長跑訓練期間到底可以休息多久?
3
不信極限:MO FARAH ── 漫漫長路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HOOD to COAST千人跑東台灣 修杰楷攜手哥哥出擊

2018-11-13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路跑 賽事

引進自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的「HOOD to COAST」接力路跑賽台東場順利落幕,第二屆2018 BMW HOOD to COAST從10日凌晨0時在鹿野高台開跑,全程共計170.6公里,長達24小時挑戰,共有近170組來自各國的跑者同台角逐。最終154隊成功完賽,由跨海來挑戰的中國跑跑團H2C戰隊獲得冠軍,而代言人修杰楷不受舊傷和身體不適影響,攜手哥哥一起參賽,精彩表現讓教練也大感驚艷。

2018 HOOD to COAST千人跑東台灣 修杰楷攜手哥哥出擊

修杰楷頂腸胃炎出賽:每一段都是撞牆期

修杰楷與哥哥偕同去年勇奪第三名的NRC教練吳文騫、吳信和與吳敏搭檔組隊,在比賽中負責第1、第6與第16賽段任務。最終以14小時59分02秒完賽,順利在天黑前跑回墾丁大灣沙灘。修杰楷賽前還因工作拍戲及腸胃炎身體不適,覺得自己是全隊狀態最差,但仍在意志力和隊友支持下順利完賽。賽後他開玩笑說:「每一段都是撞牆期,中間睡一覺起來要跑步,感覺像過三天」,不過他也表示能完賽非常感動,第一次挑戰超過半馬的距離,這場比賽對自己而言是一場突破,如果有時間好好準備,希望可以挑戰更好的成績。

修杰楷(中)與哥哥偕同去年第三名的NRC教練吳文騫、吳信和與吳敏搭檔組隊

歐陽靖與好友二度組隊挑戰   做足車內娛樂準備

今年舉辦第二屆的HOOD to COAST,有超過20支隊伍以原班人馬再次挑戰。去年曾參與第一屆賽事的歐陽靖、馬克媽媽與Elmo戴家昀,今年重組戰力再次挑戰,這群「生死之交」再度合體,從頭興奮到尾,Elmo表示自己自告奮勇挑戰這屆賽事最困難的路段「山道之神」,也提前進行許多訓練,而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大家都更了解怎麼調配隊員的狀態,也提前準備好各種補給、車上設備和娛樂道具,用歡樂氛圍為賽事留下紀念。

最痛苦也最美麗的賽道   各樣地形、落山風考驗毅力

HOOD to COAST主辦單位帶跑者體驗全新賽道風光,挑戰各樣地形地貌,包括號稱「全台最美車站」的多良車站,途經太麻里查拉密部落的傳說故事與海天一色的美景,以及南迴公路最高路段的壽卡驛站,這個環島旅客的必經之地,被視為南迴大魔王,路程爬坡極具挑戰性,但絕佳風光讓跑者印象深刻。
 
這屆賽事規劃超高難度路段「山道之神」,單段賽道長達18公里,海拔爬升460公尺;除多樣地形外,跑者也在比賽中面臨台東獨有的氣候挑戰──落山風,在逆風下持續前進,考驗跑者的體力與毅力。修杰楷的隊友吳敏賽後表示,跑「山道之神」路段的感覺「很厭世」,但不斷告訴自己隊友們都在等、不能太慢;官方贊助BMW總代理汎德則特地在「山道之神」接力點設置美食補給及按摩放鬆區,並準備原住民風味美食「小米粽」,為跑者補充體力。

完賽派對劉軒擔綱DJ 用音樂high翻大灣沙灘

延續首屆賽事,2018 BMW HOOD to COAST除沿途提供跑者完善的週邊服務、營養補給以及緊急救護措施,今年更首度舉辦完賽派對,跨界邀請劉軒擔任現場DJ,與所有隊伍一起在墾丁大灣沙灘慶祝完賽。

劉軒擔任完賽派對DJ,用音樂炒high氣氛

5國以上國際跑者跨國挑戰  征服東台灣享受在地風光

賽事現場共上千位跑者參與,除了全台各地頂尖跑者,更吸引來自5國以上的跑者參賽。其中來自中國的跑跑團H2C戰隊,以10小時34分52秒的驚人成績勇奪冠軍。跑跑團H2C戰隊在比賽約一半路程就與第二名隊伍拉開近10分鐘差距,隨後一路領先至終點,勇奪2018 BMW HOOD to COAST冠軍,同時也搶下2019年HOOD to COAST美國賽參賽資格,將於明年挑戰賽事發源地奧勒岡州。賽後跑跑團H2C戰隊表示,這次是「為了冠軍而來」,賽前特別全力備戰,而拚戰過程讓他們非常享受,直呼「風景太漂亮了!我們還想再來」。

跑跑團H2C戰隊贏得2018 BMW HOOD to COAST賽事冠軍

資料來源/2018 BMW HOOD to COAST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長跑訓練期間到底可以休息多久?

2017-08-18
觀念路跑馬拉松跑步訓練跑步知識庫

當你正在為自己即將到來的初馬作訓練時,也許10公里、20公里,在開始訓練前,你補足了身體所需的水分,於是沒有攜帶額外的水或運動飲料在身上。但在過程中,你卻漸漸發現,當跑步的時間越長,所需停留的時間就越久,雖然對於訓練本身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休息太久,真的不會有其他影響嗎?

長跑訓練期間到底可以休息多久?

掌控休息時間,才能跑得舒服

美國運動生理學家也是跑步總教練的Susan Paul表示在長距離的跑步過程中,攝入足夠的水分和營養顯然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如此,適度的休息也是必須且常見的,雖然常見,但這些補給休息的時間長度應該是短暫而非越長越好。
 
進行長跑時,剛開始是由最容易徵召的肌纖維負責所有工作,但隨著時間過去,這些肌纖維會開始疲勞並用盡能量,這時候將徵召其他的肌纖維頂替工作。所以,讓身體有適度的恢復時間是一件好事,但重要的還是繼續前進。當我們跑步或走路時,腿部的肌肉收縮會協助心臟向身體傳遞足夠的血液,輸出的血液越多,代表運送到肌纖維的氧氣越豐富。所以,心臟會依賴肌肉中儲藏的糖原,當你停止運動時,心臟就會失去了這種幫助,而給它帶來額外的壓力。
 
若沒有血液可以在肌肉中傳遞協助,有時可能會導致血壓突然下降。這種下降可能會使你感到暈眩或噁心,嚴重還會導致暈厥。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停下來後要重新起跑是如此困難之事。

即便停止,也要保持雙腿持續走動

所以在停下來的休息期間,可以保持雙腿的走動,讓他們同時攝取液體或營養。另一件要注意的事是,當你正在為初馬計畫訓練時,途中所安排的休息時間、補給,必須與比賽當天的狀況一致。因為若不這樣做,你可能會因為沒有受過這樣的訓練而在比賽初期就疲憊不堪。假設你計劃在比賽當天不做停留,那麼這是在訓練期間,你也必須這樣練習。

如果你發現自然仍需要在補給站休息一段時間,有可能是因為步伐過快,建議試著放慢速度,重新調整自己的長跑節奏。也許每公里放慢10到20秒,看看是否有助於縮短你的休息所需時間。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跑步的科學與實務》、《跑步的科學》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信極限:MO FARAH ── 漫漫長路

2016-07-14
話題路跑馬拉松故事跑步

長跑運動員Mo Farah在2012年世界級運動賽事上勇奪男子10公里冠軍時,已經將一個偉大的成功故事推向了高峰。在還剩最後三圈的時候,他開始了他象徵性的衝刺,為英國隊再添一金。獲勝後,他激動地擁抱了年幼的女兒Rhianna以及當時帶有身孕的愛妻Tania。

然而,Mo Farah還要帶來更多驚喜。他一周之後重返田徑賽場,參加男子五千公尺決賽。當他踏上起跑器時,Tania即將生下一對雙胞胎。Mo Farah認為,一座冠軍是不夠的,兩個小寶貝意味著要為他們獻上兩座冠軍。比賽開始,即便從戰術表現來看, 他的優勢遙遙領先,Mo Farah始終跟對手拉開距離。在又一個完美的衝刺之後,Mo Farah衛冕成功。

Mo Farah臉上寫滿了喜悅與驚訝,他張開雙臂,揮舞著英國國旗並擺出了招牌的“Mobot”姿勢,擁抱勝利、回應群眾支持的歡呼。他回想“大家給了我莫大的支持。那一瞬間是我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候。它改變了我的一生。那次奪冠意義非凡。75000名觀眾喊著你的名字為你喝彩,沒什麼比那更棒了。”

世界頂尖長跑運動員Mo Farah

Mo Farah深知成雙成對的力量。Mo Farah於1983年在索馬利亞的摩加迪休出生,只比他的雙胞胎哥哥Hassan晚了幾分鐘。在他們八歲時,他們全家準備移民到父親工作生活的倫敦,然而當時Hassan身患重病無法長途跋涉,一家人不得不暫時留下他。幾個月後當他們回來接他的時候,Hassan已經因索馬利亞內戰與其他親戚逃亡到其他地方,蹤跡不明。Mo Farah一家只得回到倫敦。

親人離散之痛對於初到陌生環境的Mo Farah影響巨大。他與哥哥有著近乎心靈感應般的血緣牽絆,有時甚至能感受到哥哥的心情波動與身體狀況。Mo Farah不得不在適應新生活的同時調整這種劇烈的思親之痛。起初他完全不懂英語,儘管表親們教會他一些簡單的對話,但是日常交流仍然有很大的問題,時不時讓Mo Farah捲入校園鬥毆,讓他深感害怕、孤立,心灰意冷。

後來Mo Farah在足球中找到了慰藉並加入了一家地方社團,即便他說自己“什麼技巧都不會”,只是單純地喜歡帶著球跑。然而正是這一嘗試,使得他的體育老師注意到他輕鬆自如的跑步風格。就在Mo Farah努力融入同學並在新社區找到立足之地的時候,老師為他帶來了他一直渴求的目標與支持,鼓勵當時只有11歲的Mo Farah加入當地的跑步社團,幫助他得到完整的培養。

Mo Farah說,“如果我小時候沒有那些支持的話我絕不會有現在這樣的成就,當機會來臨時你一定要去做正確的事情。在跑步上,你只能依靠自己——不論跑得好壞,你都無處可以逃避,而且有的時候真的非常艱辛。你的隊友們可以鼓勵你,但是你才是那個真正踏上跑道完成比賽的人。教練會為你指點,但是他可不會拉著你的手跟你一起跑。”

 
 
在跑步中,你只能依靠自己。

1997年Mo Farah第一次在重大比賽中優勝:英國校園越野錦標賽。在贏得更多比賽後,他在2001年終於在歐洲少年田徑錦標賽中奪得男子五千公尺冠軍。在碩果累累的出道時期,Mo Farah曾經在佛羅里達州拜訪過一家訓練營,並且發現他從事這項運動的潛力:每次成功都有可能帶他跨越家鄉的邊界,每次勝利都有可能讓他離Hassan更近一步。

為了保證自己能夠繼續跟隨頂尖教練訓練並參與更大型的比賽,Mo Farah在快餐店打工,同時也在一家體育用品店兼職店員。到了2003年,他終於存到足夠回到索馬利亞尋找哥哥的錢。那次重逢,他形容這是“最幸福的回憶”。儘管多年來生活境遇大相徑庭,兄弟倆仍舊在重逢第一眼時就認出了彼此:十多年後第一次聽到Hassan說話,Mo Farah感覺就像聽見自己說話一樣。

與哥哥重逢填補了Mo Farah心靈上的空缺。他回到倫敦後很快就專注投入到跑步訓練中。他稱2005年是自己的“突破年”,他搬與一群肯亞長跑運動員住在一起,這極大地改變了他的看法。“我意識到自己‘目光短淺’,小時候從未真正努力過。見到這些肯亞的跑者令我大開眼界,我就想‘如果我要與這些人競爭的話,那我真的要非常努力才行。’從那以後,我專心訓練,開始了‘吃飯-睡覺-訓練’的生活。至今如此。”

然而這令Mo Farah更加堅定,他將這次失敗看做是一個指標:天賦與努力讓他走到今日,但他需要更加多樣化思考並重新確定目標。“沒人會記得誰是第五名,但每個人都能告訴你誰是第一名。”Mo Farah並未在訓練中盲目加量,而是開始了更加科學的訓練,訓練目的性更強、方法更加多樣,將更少的訓練量與目標的比賽日程互相結合。

這套包含了高海拔訓練與縮短恢復週期的冷凍療法等訓練策略被Mo Farah沿用至今。“我曾經以為跑步就是跑步,但是當你要達到更高的水準時,你就需要開始負重訓練、強化核心力量、進行不同配速的跑步訓練。我最喜歡的訓練就是速度訓練,超愛那種衝刺的感覺。”

2011年,Mo Farah準備邁出新一步——實際上是兩大步:新的教練與新家。“我知道Alberto Salazar是個超棒的教練,而我也渴望被他指導,但是我將不得不全家搬到美國的波特蘭住。我邁出了這一步,而我也認為這是我一生中最棒的決定。信任你的教練非常重要,而我與我的訓練搭檔Galen Rupp就完全信任Alberto Salazar。作為一名馬拉松記錄的保持者,Alberto Salazar經歷了超越凡人的努力才實現他的成就。他可不是一名普通的教練,他是經歷過這一切並取得成功的教練。”

時至今日,Mo Farah不僅是史上最成功的長跑運動員之一,也是最嚴於律己的運動員之一。除去受傷與賽前“放鬆”的時候,Mo Farah每週訓練的跑量可達125英里(約200公里),他估計自己在職業生涯中跑過的路已經足夠往返他的出生地與現居地了。

 
 
對我來說,跑量就是關鍵。

Mo Farah說道。“日積月累的跑量就是我的盔甲。對我來說比賽其實非常簡單。然而比賽前你需要日以繼夜的準備,把自己關在訓練營裡,見不到家人,見不到孩子。這種時刻有時讓我有些傷心,但我會在跑道上發洩出來。我會時常惦記著比賽,但其實比賽的一切都是來自於訓練之中。”

始終支持他、經驗豐富的教練以及多樣化並專注的訓練的雙重力量見證了Mo Farah的成長,他獲得了靠決心與目標度過低潮的能力,這確保他能更上一層樓。2014年的健康問題,2015年打破室內兩英里(約3.2公里)的世界紀錄,以及今年的國際田聯世界半程馬拉松錦標賽季軍,這些經歷都讓他更加篤定。“我感覺我的背後隨時被人拿槍瞄準著。因為我所取得的成績,這種情況很難避免。對手們知曉我的一切,專心研究我。所以,未來只會越來越困難突破。”然而,他依然決定將男子5公里與10公里的世界記錄收入囊中,讓祖國站在世界之巔,向世界證明站在這的就是世上最偉大的長跑運動員。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